本標準規定瞭建築物防雷裝置的檢測項目、檢測要求和方法、檢測周期、檢測程序和檢測數據整理及報告。
本標準適用於建築物防雷裝置的檢測。以下情況不屬於本標準的範圍:
a) 鐵路係統;
b) 車輛、船舶、飛機及離岸裝置;
c) 地下高壓管道,與建築物不相連的管道、電力綫和通信綫。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齣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21431—2008《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與GB/T21431—2008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瞭工頻接地電阻、有效電壓保護水平、開路電壓等術語(見3.3、3.24和3.25);
———刪除瞭外部防雷裝置、內部防雷裝置、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防雷裝置檢查等術語;
———修改瞭檢測分類(見4.1);
———修改瞭接閃器的布置、材料規格、結構、zuii小截麵和安裝方式(見5.2.1.1,5.2.1.2);
———修改瞭接閃器的檢測依據(見5.2.2);
———修改瞭引下綫的布置、材料規格和安裝方式(見5.3.1);
———修改瞭引下綫的檢測依據(見5.3.2);
———修改瞭接地裝置的布置、材料規格和安裝方式(見5.4.1);
———修改瞭接地裝置的檢測依據(其中原標準中“三極法測量接地電阻”的內容改為附錄D;增加瞭測量中的常見問題處理方法,見附錄E)(見5.4.2);
———修改瞭防雷區的劃分要求(見5.5);
———修改瞭電磁屏蔽的檢測要求(見5.6.2);
———修改瞭等電位連接的要求(見5.7.1);
———修改瞭等電位連接的檢測依據(見5.7.2);
———修改瞭電湧保護器的基本要求(見5.8.1);
———修改瞭電源SPD的布置要求(見5.8.2);
———增加瞭在SPD的檢查中 緣段處跨接的電壓開關型電湧保護器或隔離放電間隙的檢查要求(見5.8.4.11);
———修改瞭在電源SPD的測試中壓敏電壓和泄漏電流的測試方法(見5.8.5.1,5.8.5.2);
———增加瞭SPD 緣電阻的測試方法(見5.8.3.3);
———修改瞭定期檢測周期(見第6章);
———修改瞭檢測程序的相關內容(見第7章);
———修改瞭附錄A 中錶A.1、A.2、A.3、A.4的內容;
———增加瞭附錄D“三極法測量接地電阻”和附錄G“信號係統電湧保護器的類彆和衝擊試驗分類”刪除瞭原標準中的附錄H“本規範用詞說明”,並調整瞭附錄的次序做瞭修改;
———將原標準中未直接引用的標準改為參考文獻。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彆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全國雷電防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58)提齣並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上海市防雷中心、安徽省防雷中心、天津市中力防雷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避雷裝置安全檢測中心、中山市新立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防雷中心、浙江省防雷中心、湖南省防雷中心、廈門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曹和生、黃曉虹、梅勇成、程嚮陽、孫巍巍、宋平健、馬立、王學良、張衛斌、劉鳳姣、李欣、宋海岩、王智剛、周韶雄、王新培、李劍、李政、張強、丁海芳。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曆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21431—2008。
前言 Ⅲ
1 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檢測分類及項目 4
5 檢測要求和方法 5
6 定期檢測周期 16
7 檢測程序 16
8 檢測數據整理及報告 16
附錄A (規範性附錄) 爆炸危險環境分區和防雷分類 17
附錄B(規範性附錄) 土壤電阻率的測量 25
附錄C (規範性附錄) 接地裝置衝擊接地電阻與工頻接地電阻的換算 29
附錄D (規範性附錄) 三極法測量接地電阻值 31
附錄E (資料性附錄) 檢測中常見問題處理 32
附錄F(資料性附錄) 磁場測量和屏蔽效率的計算 33
附錄G (規範性附錄) 信號係統電湧保護器的類彆和衝擊試驗分類 38
附錄H (資料性附錄) 部分檢測儀器的主要性能和參數指標 39
附錄I(資料性附錄) 防雷裝置檢測業務錶格式樣 43
參考文獻 57
作為一名專注於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我對各類技術規範的更新換代非常敏感。防雷裝置的檢測,是保障建築物安全的重要環節,其規範的科學性和權威性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替代瞭2008年的國傢標準,這標誌著我國在防雷檢測領域的技術水平又上瞭一個新颱階。我關注到新規範在檢測的全麵性、方法的科學性以及標準的量化方麵,都可能有瞭顯著的提升。例如,在對新型建築材料、智能化係統以及特殊建築物的防雷檢測方麵,是否有瞭更細緻的規定,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這本新規範的實施,將為我們一綫監管人員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履行職責,確保各類建築物的防雷安全符閤國傢要求,為社會和諧穩定做齣貢獻。
評分作為一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我深知技術規範在教學和科研中的基礎性作用。每次國傢標準的更新,都會引發我們教學內容的調整和科研方嚮的思考。《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對我來說,不僅是更新教材的契機,更是深入研究防雷技術新進展的動力。我通過初步的瞭解,認為新標準在理論深度、技術先進性以及實踐可操作性等方麵,都較之2008版有瞭顯著的提升。我尤其關注它在雷電風險評估、防雷裝置的設計與施工以及檢測方法等方麵的創新之處。我相信,新規範的引入,能夠幫助我們的學生更好地掌握現代防雷技術,為他們未來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也期待通過對新規範的深入研究,能夠與同行們一起,在防雷工程領域取得新的科研突破。
評分作為一個常年奔波於各類建築工地的一綫施工員,我深切體會到技術規範對工程質量的重要性。防雷工程,雖然不像主體結構那樣顯眼,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稍有疏忽,後果不堪設想。2008版的《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是我們過去的施工指導書,陪伴我們完成瞭許多項目。但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和新材料的應用,總感覺有些方麵需要更精細化的指導。《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齣現,讓我感到非常振奮。我通過與項目經理的交流,得知新規範在一些施工細節、材料選用以及施工質量控製方麵,都有瞭更明確的規定。這對於我們一綫施工人員來說,意味著更清晰的施工圖紙和更嚴格的質量要求,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執行防雷工程的各項任務,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國傢標準,保障建築物的安全。
評分一直以來,防雷安全都是建築工程中一個不容忽視但又容易被低估的環節。很多時候,大傢更關注結構的強度、保溫隔熱性能,卻對看不見的電磁防護和雷電衝擊的應對措施關注不夠。這次《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齣版,對我這樣一個對建築安全有著高度敏感性的普通業主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權威的、易於理解的指南,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監督我所居住的建築物的防雷安全狀況。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工程師,但通過閱讀這本書的摘要和一些公開介紹,我能感覺到它在技術層麵的嚴謹和專業性。它不僅是針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瞭社會各界對於防雷安全重要性的認知。我希望通過瞭解這本書,我能對開發商和物業管理方提齣更閤理的要求,確保我的傢園遠離雷電的威脅,享受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防雷安全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專業名詞,而是與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實際問題。
評分作為一個對建築安全有著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關注國內建築領域的技術發展。防雷安全,作為建築物安全體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直以來都對2008版的《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有所瞭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以及我們對雷電災害認識的加深,舊標準也需要與時俱進。《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標誌著我國在防雷技術領域邁嚮瞭一個新的颱階。我通過一些渠道瞭解到,新標準在很多方麵都進行瞭優化和更新,比如對一些新興建築類型和現代電子設備的防雷防護提齣瞭更高的要求。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意味著我們的居住環境將變得更加安全。我希望通過瞭解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防雷檢測的意義,並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業主,積極關注和參與到小區的防雷安全維護中來。
評分作為一名在建築設計院工作的工程師,參與過不少項目的防雷設計。過去,我們主要依據2008版國傢標準進行設計,雖然它已經很成熟,但在麵對日益復雜的建築形式和集成度越來越高的電子信息係統時,總會覺得有些力不從心,需要大量的經驗判斷和參考大量的零散資料。這次《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讓我感到振奮。我注意到新標準在一些細節上做瞭大量的修訂和補充,尤其是在針對電子信息係統和數據中心的防雷防護方麵,以及對建築物內部等電位連接和接地係統的要求,都有瞭更為詳盡和科學的規定。這對於我們設計人員來說,意味著更明確的設計依據和更可靠的設計方案。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麵地考慮各種潛在的雷擊風險,並提供相應的防護措施。我相信,這本新規範的實施,將大大提高我國建築物防雷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做齣更大貢獻。
評分我是一名對傢居安全非常關注的普通市民。每次遇到雷雨天氣,我都會特彆擔心傢裏的電器和人身安全。我一直希望能夠有一個權威的、易於理解的參考,瞭解自傢建築物的防雷情況。《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對我來說,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瞭解機會。雖然我無法直接閱讀整個專業規範,但通過一些相關的科普文章和新聞報道,我瞭解到新標準在很多方麵都進行瞭更新和完善,更貼近現代社會的需求。它不僅關注大型建築物,也可能對我們普通住宅的防雷提齣瞭更高的要求。我希望通過瞭解這本書,能夠對房産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提齣更有針對性的疑問,並督促他們履行好保障我們居住安全的責任。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感覺防雷安全離我們普通人更近瞭,也更值得關注瞭。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是《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 替代2008國傢標準》。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建築工程一綫工作的技術人員,對於防雷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我一直非常關注國傢標準的更新和演進。這次《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尤其讓我眼前一亮。我清晰地記得2008年的那個版本,它為我們提供瞭堅實的技術指導,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新的安全理念的湧現,對標準的更新換代是必然的。當我拿到這本2015版的新規範時,第一感覺就是它的條理更加清晰,結構更加優化,內容也更加貼閤實際需求。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復雜情況,比如高層建築、特殊結構的建築物,以及一些新興的電子設備和通信設施的防雷要求。2008版在這些方麵或許存在一些不足,或者需要我們進行更多的解讀和延伸。而2015版,我通過初步翻閱,就能感受到它在原有的基礎上,針對這些挑戰進行瞭更加細緻的規定和更具操作性的指導。它不僅僅是標準的更新,更是對我們一綫工作者實際需求的深刻迴應,相信它將成為我們在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領域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評分我的工作性質決定瞭我必須時刻關注建築行業最新的技術規範和標準。尤其是在建築物的安全性能方麵,防雷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直接關係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這次《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我第一時間就去瞭解瞭相關信息。相較於2008年的舊版,我感受到新版在技術細節上的提升是非常顯著的。例如,在檢測方法的描述上,似乎更加細緻和規範,對於一些關鍵參數的測量和判定標準也可能有瞭更明確的界定。這對於我們從事檢測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極大地降低瞭判斷的難度,也提高瞭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而且,我個人一直覺得,標準的更新不僅僅是文字上的調整,更是對工程實踐中齣現的新問題、新挑戰的迴應。2015版在一些新的技術應用和建築類型上,想必也進行瞭相應的補充和完善,能夠更好地指導我們應對復雜多變的工程現場。
評分我所在的物業管理公司,肩負著保障小區居民生命財産安全的重任。其中,建築物的防雷安全是每年都要重點關注的工作。2008版的《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是我們過去進行年度檢測和維護的主要依據。然而,隨著小區內電子設備增多,高科技産品普及,以及對雷電災害的認識不斷深入,我們一直渴望有一個更加全麵、更加細緻的技術指導。《GB/T 21431-2015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範》的發布,對我來說,猶如雪中送炭。我初步查閱後,感覺新規範在檢測的覆蓋範圍、檢測項目的設置、以及檢測方法的描述上,都顯得更加嚴謹和科學。它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判斷建築物的防雷狀況,及時發現潛在隱患,並有針對性地進行維護和加固。我相信,新規範的實施,將大大提升我們小區整體的防雷安全水平,讓居民住得更安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