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法律专家为民说法系列丛书:法律专家教您交通事故索赔流程及技巧
定价:29.80元
作者:闫万鸿,牛丽;张宏伟,吴晓明,丛书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47227374
字数: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法律专家教您交通事故索赔流程及技巧》以新出台的有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旨在对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分担、赔偿标准、赔偿流程以及在交通事故索赔中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
目录
前言
1.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
2.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3.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有哪些?
4.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和赔偿制度有哪些?
5.执行职务车辆发生交通肇事是否负损害赔偿责任?
6.车辆停运损失费能否要求事故责任人赔偿?
7.驾驶员酒后驾车被查处,交警允许其继续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谁承担法律责任?
8.饲养的动物直接导致的交通事故责任谁承担?
9.让没有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如何承担?
10.擅自改变机动车结构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承担责任?
11.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否应承担事故责任?
12.为躲避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承担责任?
13.机动车与行人同时有违章行为发生交通事故,应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14.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认定事故责任?
15.受雇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雇主是否应承担责任?
16.电动车抢道同行,驶入机动车道,发生交通事故,能否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17.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被撞,是否应承担责任?
18.分期付款买车,没有办理过户手续,发生交通事故,应由谁承担事故责任?
19.无证驾车正常行驶,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应承担事故责任?
20.出借机动车给无驾驶证的人驾驶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责任?
21.没有和他人的车辆、身体发生接触,是否就不负事故责任?
22,借用车辆发生车祸,车辆所有人是否担责?
23.机动车交易是否必须办理过户手续?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应由谁承担事故责任?
24.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能否认定为工伤?
25.乘坐公交车受伤,乘车人能否向无责任的公交公司要求赔偿损失?
26.乘车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可以向哪些人要求赔偿?
27.乘车人因交通事故财产受到损害的,应当向谁要求赔偿?
28.“搭便车”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赔偿同乘人的损失?
29.明知酒后驾车仍然拼车,出了事故受伤如何担责?
30.机动车因质量问题而造成交通事故,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作者介绍
文摘
《法律专家为民说法系列丛书:法律专家教您交通事故索赔流程及技巧》: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向保险公司索赔。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损害未超过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2)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协商是指由损害赔偿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和互谅互让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就赔偿数额和赔偿方式等达成协议并自觉履行协议,从而了结纠纷的行为。以协商和解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要求: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共同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任何一方都不得胁迫对方进行调解,更不得以欺诈的手段欺骗对方;协商应当在事实清楚、是非曲直明了、责任大小和损害后果明确的前提下进行,当事人应当对各自的责任分担有较明确的认识,并就赔偿范围达成共识,以利于纠纷的真正解决;协商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都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否则协商结果无效。
(3)申请调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调解程序实际上是当事人协商和解的延伸,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调解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通过对当事人说服教育,促使他们互谅互让,通过协商自愿达成协议。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发生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无法自行协商和解的,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介入主持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调解终止。由于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就此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解决争议。
(4)提起诉讼。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发生后,受害人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诉讼,通过人民法院的审判来确定侵权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有力的方式,也是终救济途径。纠纷当事人在通过其他途径无法或不能解决纠纷的情况下,终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纠纷。当然,当事人不愿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纠纷时,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应当符合法定的条件,原告应当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
……
序言
我向来不轻易推荐一本书,除非它真的能在我心头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安排得极妙,它不像传统的传记那样死板地按照时间线推进,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背景解读和对后世影响的分析。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层次感和互动性,读者不会感觉自己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而更像是一个与作者共同探索历史真相的同行者。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时,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既保持了历史的严谨性,又避免了陷入旁枝末节的泥潭。很多我原本以为已经理解透彻的历史节点,在书中被重新梳理后,忽然间豁然开朗。这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思维方式的重塑,非常值得推荐给那些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简直可以用“老辣而醇厚”来形容。我平时阅读偏爱那种带有古典韵味的表达,但又怕过于晦涩难懂。这本书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继承了文言的凝练和力量感,但又用现代的语汇和清晰的逻辑进行了润饰和过渡,读起来既有味道,又毫无阅读障碍。很多段落,我甚至会反复吟读几遍,细品其中蕴含的深意和作者的情感色彩。这种文字的张力,让原本严肃的历史主题变得生动起来,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物的呼吸。它不仅仅是记录了“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感受和思考的”。对于追求文字美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的期待。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沉稳的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一股浓厚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我原本以为历史传记都会是那种比较枯燥的排版,但这本书的内页纸张质地考究,字迹清晰,阅读体验极佳。每一次翻阅,都像是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不仅仅是在罗列史实,更是在解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下的挣扎与抉择。特别是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的分析,角度独特,往往能让人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我特别喜欢那种行文流畅,节奏感把握得当的叙事方式,读起来丝毫没有被冗长的历史资料所拖累,反而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甚至忍不住去查阅了一些相关的历史地图和当时的社会风貌图片,可见这本书的文字感染力之强。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方法论”远大于“结论本身”。我们总是在谈论成功学,但真正的高手是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本。它详细描绘了在系统性变革时期,一个杰出人物所需要具备的远见、韧性和适应性。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决策失误和自我反思的部分,那些描绘人物在低谷时如何调整心态、重新定位战略的文字,对于我们当下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现了“慢工出细活”的真正内涵——那不是效率低下,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稳健前行。这本书读完后,留下的不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种看待问题、分析局势的全新视角和一股沉淀下来的力量感。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研究有偏爱的人,尤其对晚清那些力挽狂澜的枭雄抱有复杂的情感。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将笔下的历史人物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圣人”或者脸谱化的“恶人”。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充分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个体在巨大历史洪流中的智慧、局限与矛盾。我能感受到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以及在重重压力之下,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艰难抉择。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剖析,非常深刻,比如他们早年的心性养成,后来的决策逻辑,都有着详实的考据和合理的推测。这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远超一般的历史普及读物,更像是一部充满哲思的社会学著作。对于想要了解那个时代精英群体精神世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