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1章 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1.1 万用表使用方法 1
1.1.1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 1
1.1.2 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2
1.1.3 指针万用表的结构 3
1.1.4 指针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4
1.1.5 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5
1.1.6 万用表测量实战 5
1.2 电烙铁使用方法 9
1.2.1 电烙铁的分类 9
1.2.2 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11
1.3 吸锡器使用方法 12
1.3.1 吸锡器简介 12
1.3.2 吸锡器的使用方法 12
1.4 热风焊台使用方法 13
1.4.1 热风焊台的简介 13
1.4.2 热风焊台使用注意事项 13
1.4.3 热风焊台的使用方法 13
1.5 清洁及拆装工具 16
1.5.1 清洁工具 16
1.5.2 拆装工具 16
第2章 电阻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2.1 电阻器的功能及分类 18
2.1.1 电阻器的定义及功能 18
2.1.2 电阻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18
2.1.3 电阻器的分类 19
2.2 电阻器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
解读 24
2.2.1 电阻器的命名 24
2.2.2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25
2.2.3 电阻器标注方法解读 26
2.3 电阻器的特性与作用 28
2.3.1 电阻器的分流作用 28
2.3.2 电阻器的分压作用 28
2.3.3 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28
2.3.4 普通电阻的基本特性 29
2.4 电阻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29
2.4.1 电阻器的串联 29
2.4.2 电阻器的并联 29
2.4.3 电阻器的混联 30
2.5 电阻器应用电路分析 30
2.5.1 限流保护电阻电路分析 30
2.5.2 基准电压电阻分级电路分析 30
2.6 电阻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31
2.6.1 如何判定电阻断路 31
2.6.2 如何判断阻值减小 32
2.7 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32
2.7.1 固定电阻的检测方法 32
2.7.2 熔断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33
2.7.3 贴片式普通电阻的检测方法 33
2.7.4 贴片式排电阻的检测方法 34
2.7.5 压敏电阻的检测方法 35
2.8 电阻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36
2.8.1 固定电阻代换方法 36
2.8.2 压敏电阻器的代换方法 36
2.8.3 光敏电阻的代换方法 36
2.8.4 熔断电阻的代换方法 36
2.9 电阻器检测维修实训 37
2.9.1 柱状固定电阻的检测实训 37
2.9.2 贴片电阻器检测实训 43
2.9.3 贴片排电阻器检测实训 46
2.9.4 熔断电阻的检测实训 55
第3章 电位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3.1 电位器的基本知识 58
3.1.1 电位器构造及功能 58
3.1.2 电位器的表示符号 59
3.1.3 电位器的分类 59
3.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61
3.2.1 电位器的命名 61
3.2.2 电位器的主要参数 62
3.2.3 电位器的标注方法 63
3.3 电位器的作用 63
3.3.1 电位器的调压作用 63
3.3.2 电位器用作变阻器 64
3.3.3 电位器用作电流控制器 64
3.4 电位器应用电路分析 64
3.4.1 双声道音量控制电位器电路
分析 64
3.4.2 台灯光线控制电位器电路
分析 64
3.5 电位器电路常见故障详解 65
3.5.1 电位器转动噪声大故障原因
分析 65
3.5.2 电位器内部开路故障维修 65
3.6 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5
3.6.1 普通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5
3.6.2 带开关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6
3.6.3 双连同轴电位器的检测方法 66
3.7 电位器的选配代换方法 66
3.7.1 根据使用要求选用电位器 66
3.7.2 合理选择电位器的电参数 67
3.7.3 根据阻值变化规律选用
电位器 67
3.8 电位器检测维修实训 67
3.8.1 视听法检测电位器实训 67
3.8.2 开路法检测电位器实训
(指针万用表) 68
3.8.3 开路法检测电位器实训(数字万用表) 73
第4章 电容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4.1 电容器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78
4.1.1 电容器简介 78
4.1.2 电容器的表示符号 79
4.1.3 电容器的分类 79
4.2 电容器的命名、重要参数及标注
方法解读 82
4.2.1 电容器的命名 82
4.2.2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83
4.2.3 电容器参数表示方法解读 84
4.3 电容器特性与作用 85
4.3.1 特性1:电容器的隔直流作用 86
4.3.2 特性2:电容器的通交流作用 86
4.4 电容器的串联、并联与混联 87
4.4.1 电容器串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87
4.4.2 电容器并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87
4.4.3 电容器混联电路的等效理解与特性 88
4.5 电容器应用电路分析 88
4.5.1 高频阻容耦合电路分析 88
4.5.2 旁路和退耦电容电路分析 89
4.5.3 滤波电路分析 89
4.5.4 电容分压电路分析 90
4.6 电容器常见故障判断 90
4.6.1 电容容量变小故障判断分析 90
4.6.2 电容器开路故障判断分析 90
4.6.3 电容器的短路与漏电故障判断分析 90
4.7 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91
4.7.1 固定电容器检测方法 91
4.7.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94
4.7.3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97
4.7.4 贴片电容的检测方法 97
4.7.5 贴片排电容的检测方法 100
4.8 电容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03
4.8.1 普通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103
4.8.2 电解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103
4.8.3 可变电容器的代换方法 103
4.8.4 电容器选配代换时的
注意事项 103
4.9 电容器检测维修实训 104
4.9.1 直插式普通电容器的
检测实训 104
4.9.2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109
4.9.3 贴片电容的检测方法 112
4.9.4 贴片排电容的检测方法 118
第5章 电感器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5.1 电感器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131
5.1.1 电感器的功能 131
5.1.2 电感器的表示符号 132
5.1.3 电感器的分类 132
5.2 电感器的命名、重要参数及标注
方法解读 134
5.2.1 电感器的命名 134
5.2.2 电感器的参数 135
5.2.3 电感器的标注方法 136
5.3 电感器的特性与作用 137
5.4 电感器的串联和并联 138
5.4.1 电感器的串联 138
5.4.2 电感器的并联 138
5.5 电感器应用电路分析 138
5.5.1 电感滤波电路分析 138
5.5.2 抗高频干扰电路分析 139
5.5.3 电感分频电路分析 139
5.5.4 LC谐振电路分析 139
5.6 电感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140
5.6.1 电感器断路故障判断 140
5.6.2 电感量不足故障判断 140
5.7 电感器的检测方法 140
5.7.1 普通电感器的检测方法 140
5.7.2 贴片电感的检测方法 143
5.8 电感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44
5.9 电感器检测维修实训 145
5.9.1 磁棒/磁环电感器检测实训 145
5.9.2 电源滤波电感器检测实训 149
5.9.3 封闭式电感器检测实训 154
第6章 变压器的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6.1 变压器的功能及分类 158
6.1.1 变压器的介绍 158
6.1.2 变压器的表示符号 158
6.1.3 变压器的分类 159
6.2 变压器的重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160
6.2.1 变压器的命名 160
6.2.2 变压器的常用参数 161
6.2.3 变压器的标注方法 162
6.3 变压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63
6.3.1 变压器的作用 163
6.3.2 变压器的结构 163
6.3.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63
6.4 电源变压器应用电路分析 163
6.5 变压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164
6.5.1 变压器初级或次级线圈出现
开路故障判断 164
6.5.2 变压器内部线圈发生短路故障判断 164
6.5.3 变压器漏电故障判断 164
6.5.4 变压器发热故障判断 164
6.5.5 变压器响声大障判断 164
6.5.6 变压器线圈返潮故障判断 164
6.6 变压器的检测方法 165
6.7 变压器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65
6.7.1 电源变压器选配与代换方法 165
6.7.2 行输出变压器选配与代换
方法 165
6.7.3 中频变压器选配与代换方法 165
6.8 变压器的检测维修实训 166
6.8.1 检测电路板中的电源变压器实训(数字万用表) 166
6.8.2 检测电路板中的电源变压器实训(指针万用表) 173
第7章 二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7.1 二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179
7.1.1 认识二极管 179
7.1.2 二极管的构造及其单向
导电性 180
7.1.3 二极管的符号 180
7.1.4 二极管的分类及作用 181
7.2 二极管的命名、主要参数与
标注方法 183
7.2.1 二极管的命名 183
7.2.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84
7.3 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 184
7.3.1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分析 184
7.3.2 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分析 185
7.4 二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185
7.4.1 二极管的开路故障判断 185
7.4.2 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变大故障
判断 185
7.4.3 二极管的击穿故障判断 186
7.4.4 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减小 186
7.5 二极管的检测维修方法 186
7.5.1 普通二极管检测方法
(数字万用表) 186
7.5.2 普通二极管的检测方法
(指针万用表) 190
7.6 二极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192
7.6.1 检波二极管的选用 192
7.6.2 整流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2
7.6.3 稳压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2
7.6.4 开关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3
7.6.5 变容二极管的代换方法 193
7.7 二极管的检测维修实训 193
7.7.1 电路板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实训 193
7.7.2 电路板中的整流二极管的检测
实训 196
7.7.3 电路板中的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实训 199
第8章 三极管实用知识、常用电路、故障
判断与检测代换
8.1 三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205
8.1.1 三极管的结构及功能 205
8.1.2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 206
8.1.3 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 206
8.1.4 三极管的分类 207
8.1.5 几种电路中常见的三极管 207
8.2 三极管的命名、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
解读 209
8.2.1 三极管的命名 209
8.2.2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210
8.3 三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210
8.3.1 三极管的断路故障判断 210
8.3.2 三极管的击穿故障判断 210
8.3.3 三极管的热损坏故障判断 210
8.4 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210
8.4.1 三极管极性的检测方法 210
8.4.2 三极管好坏判断方法 211
8.5 三极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12
8.6 三极管检测维修实训 212
8.6.1 如何区分三极管的类型 212
8.6.2 判断三极管的极性实训 216
8.6.3 电路板上三极管检测实训 220
第9章 场效应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9.1 场效应管实用知识 232
9.1.1 认识场效应管 232
9.1.2 场效应管在电路中的图形
符号 233
9.1.3 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
原理 233
9.1.4 场效应管的识别 235
9.2 场效应管的重要参数 236
9.2.1 夹断电压 236
9.2.2 开启电压 236
9.2.3 直流输入电阻 236
9.2.4 饱和漏电流 236
9.2.5 漏源击穿电压 236
9.2.6 栅源击穿电压 237
9.2.7 跨导 237
9.2.8 zui大漏源电流 237
9.2.9 zui大耗散功率 237
9.3 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 237
9.3.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场效应管的方法 237
9.3.2 用指针万用表检测场效应管的方法 237
9.4 场效应管的选配与代换方法 238
9.5 场效应管检测修实训 238
9.5.1 场效应管检测实训
(数字万用表) 238
9.5.2 场效应管检测实训
(指针万用表) 242
第10章 晶闸管实用知识、故障判断与检测代换
10.1 晶闸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246
10.1.1 认识晶闸管 246
10.1.2 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47
10.1.3 晶闸管的电路符号 247
10.1.4 晶闸管的分类 247
10.2 晶闸管的命名和重要参数 248
10.2.1 晶闸管的命名 248
10.2.2 晶闸管的重要参数 249
10.3 晶闸管的检测方法 250
10.3.1 识别单向晶闸管引脚的
极性 250
10.3.2 单向晶闸绝缘性检测方法 250
10.3.3 单向晶闸管触发电压的检测
方法 250
10.3.4 识别双向晶闸管引脚的
极性 250
10.3.5 双向晶闸管绝缘性检测
方法 251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硬件工程师编写,首先讲解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等十几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实用知识(结构功能、表示符号、分类、标注方法等);然后总结了这些电子元器件的好坏检测、选配与代换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维修技术;另外,本书还结合大量的实训内容,讲解了使用数字万用表和指针万用表检测电路板中的元器件的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随书附赠的多媒体光盘中包含大量精彩的电子元器件维修视频,可有效地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维修。
我购买这本书,是想了解一下关于“电路板维修”的一些基础知识。现在很多电子产品都集成度很高,一块电路板坏了,可能就需要更换整个板子,费用很高。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习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能够自己动手修复一些小问题。书的内容确实非常详尽,它从最基础的二极管、三极管,一直讲到复杂的集成电路,对它们的原理和功能都有详细的介绍。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各种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样子,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帮助,因为我之前对电路板的认识非常模糊。然而,当我看到关于“故障检测”的部分时,我发现这本书的难度比我想象的要大。它更多地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讲解了各种故障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测量来判断故障。比如,书中讲到某个晶体管损坏,可能会导致信号放大失真,然后会给出一些测量方法,来验证这个晶体管是否正常工作。但是,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如何准确地测量这些“信号”,如何判断“是否失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书中也提到了很多“专用工具”,比如“热风枪”、“示波器”,这些我都没有,也对它们的使用方法不太了解。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具操作性的“维修案例”,比如“手机屏幕突然黑屏,可能是哪个元器件出了问题,如何更换”,并且能提供更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理论指南”,对于“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我觉得还不够充分。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就是冲着“手机维修”和“电路板维修”这几个关键词来的,想着现在手机维修店费用高,自己学点技能也能省点钱,说不定还能自己开个小店。书里的内容确实很详尽,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到复杂的集成电路,都有详细的介绍。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各种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样子,以及它们的功能。这一点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然而,书中对“故障检测”的阐述,让我觉得有些难度。它更多地是从“原理”出发,分析一个元器件的损坏可能带来的“电路行为”变化,然后通过测量来验证。比如,当某个电容漏电时,它会影响到周围的信号,导致电压不稳定。但实际操作中,我很难判断“信号是否稳定”、“电压是否异常”到什么程度才是故障。书中提到了很多“测量点”和“参考值”,但我不知道这些参考值是怎么得来的,也不知道如何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准确地测量到这些点。而且,书中涉及的很多维修方法,比如“飞线”、“补焊”,都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我担心自己会越修越坏。书中也提到了一些“专用工具”,比如“防静电吸锡器”、“恒温焊台”,这些我都没有,也对它们的使用方法不太了解。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像“手机屏幕不亮怎么办”、“充电口接触不良如何修复”这样更直接、更具操作性的案例分析,并且能提供更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材”,而不是一本“维修手册”。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因为家里很多小电器,比如用了好几年的电风扇突然不转了,或者微波炉加热没反应了,总是想自己动手修修看,也省得麻烦。我本来以为这本书会教我一些简单易懂的“一学就会”的小技巧,结果打开一看,内容比我想象的要深入得多。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原理,比如为什么会有电阻、电容、电感这些东西,它们在电路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书中还有很多关于“电路原理图”的分析,比如如何看懂一个简单的电路图,找出信号的流向,判断故障的大概位置。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因为我之前对电路图完全没有概念。书里提到的“串联”、“并联”、“分压”、“滤波”这些概念,我虽然在高中物理学过,但应用到实际电路中,感觉还是有点吃力。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测量方法”,比如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甚至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波形。这些操作我之前只是听说过,具体怎么操作,需要注意什么,书里虽然有讲解,但毕竟是文字描述,我还是觉得不够直观。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指示去测量,但有时候数字跳跃得太快,或者根本测不出东西,也不知道是操作不对,还是元器件真的坏了。书中也举了一些具体的维修案例,比如一个电视机不开机的故障,一步一步地分析,但有时候涉及到一些更复杂的集成电路,书里就只说了“这个IC坏了,需要更换”,但并没有详细讲如何判断这个IC是否真的坏了,或者替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我感觉这本书更适合那些有一定电子基础,或者已经接触过一些电子维修的爱好者。对于我这种纯小白来说,感觉有点“拔苗助长”了,可能需要先从更基础的电路知识开始学起,再来啃这本书会更容易一些。
评分我买这本书,其实是想找一些关于“电容”和“电阻”这些基础元器件的“故障排除”方面的技巧。我家里有一些老式的收音机和电视机,经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问题,我希望能自己动手修一修。这本书的标题和描述里都有提到“电子元器件故障检测与维修”,我当时就觉得应该挺适合我的。书的内容确实很丰富,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各种元器件的实际样子,以及它们在电路板上的位置。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帮助,因为我经常分不清各种元器件。然而,当我看到关于“故障检测”的部分时,我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和我预期的有些不同。它更多地是从“电路原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元器件损坏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而不是直接给出“看到这种情况,就换这个元器件”的“套路”。比如,书中讲到某个电容损坏,可能会导致音频失真,但它会详细分析这个电容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它损坏后会对信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看到一些更直观的“诊断方法”,比如“这个元器件外观有明显烧黑的痕迹,就说明它坏了,直接更换”。书中也提到了“万用表的使用”,但是对于如何正确地测量一些关键的“节点电压”和“信号波形”,书中的讲解我觉得还是不够详细。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指示去测量,但有时候测量到的数值和书上给出的参考值有很大的差异,我也不知道是我的操作问题,还是元器件本身就存在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材”,它教你“为什么”会发生故障,以及“如何”从原理上分析故障,但对于“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我觉得还不够充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容非常扎实”。我本来只是想了解一下电子元器件的一些基本常识,没想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介绍了各种元器件的种类、参数、性能,还深入讲解了它们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故障。比如,书中对“场效应管”的讲解就非常详细,从其基本结构到工作原理,再到在功率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中的应用,以及常见的故障模式,都做了深入的剖析。对于我来说,这些内容确实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电路图分析”内容,它教会你如何阅读复杂的电路图,如何理解信号的流动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电路图来推断故障可能发生在哪里。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因为我之前对电路图的概念非常模糊。虽然书中提供了很多示例,但我还是觉得理解起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书中也提到了各种“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万用表、示波器,并且讲解了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和信号波形。但是,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如何准确地设置仪器参数,如何正确地连接探头,如何解读测量结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来积累经验。书中也举了一些实际的维修案例,但有时候这些案例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让我觉得有点难以消化。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那些想要系统学习电子元器件知识,并且有一定基础的读者的。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电子领域的新手来说,可能需要先从一些更基础的入门读物开始,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本书的内容。
评分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对“电子元器件”这个领域的好奇。我平时就喜欢摆弄一些小电子产品,但对于其中的原理一直不太了解。这本书的标题里包含了“电子元器件”和“故障检测与维修”,我觉得应该能满足我的好奇心。书的内容确实非常丰富,它从最基本的电阻、电容、电感,到各种类型的晶体管、集成电路,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各种元器件的实际样子,以及它们在电路板上的位置。这一点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之前总是分不清各种元器件。然而,当我看到关于“故障检测”的部分时,我发现这本书的难度比我想象的要高。它更多地是从“电路原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元器件损坏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而不是直接给出“看到这种情况,就换这个元器件”的“套路”。比如,书中讲到某个电容漏电,可能会影响到周围的信号,导致电压不稳定。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很难判断“信号是否不稳定”、“电压是否异常”到什么程度才算故障。书中也提到了“万用表的使用”,但是对于如何正确地测量一些关键的“节点电压”和“信号波形”,书中的讲解我觉得还是不够详细。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指示去测量,但有时候测量到的数值和书上给出的参考值有很大的差异,我也不知道是我的操作问题,还是元器件本身就存在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材”,它教你“为什么”会发生故障,以及“如何”从原理上分析故障,但对于“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我觉得还不够充分。
评分这本书的描述里提到了“从入门到精通”,我看到“包邮”和“电子元器件”就心动了,想着趁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自己也能学点维修技术,将来还能用来“捞点外快”。结果拿到书,我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天,这内容也太硬核了吧!”。书里详细地讲解了各种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工作原理,还有各种型号的差异,比如同样是电容,有陶瓷的、电解的、钽电容,它们的功能和适用场景都不一样。更让我头疼的是,书中大量的篇幅都用在了“故障分析”上,比如某个元器件损坏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以及如何通过“排除法”来定位故障。我尝试着理解书中的图解和分析过程,但很多时候,我连书里提到的“漏电”、“短路”、“开路”这些最基本的故障表现都不能准确判断。书中还提到了很多“专用工具”的使用,比如“热风枪”、“焊台”,这些我家里都没有,也根本不会用。而且,书里给出的很多维修建议,都要求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经验,比如“虚焊”、“虚焊”这种细微的问题,肉眼很难分辨,需要专业的经验来判断。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些针对手机、电脑主板这些常见设备的“快速诊断”方法,但这本书更偏向于对单个元器件的深入研究,以及电路的原理性分析。虽然书中提供了很多元器件的参数表和型号对照,但这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字典,我能查到词语,但不知道如何组织成句子。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想要成为专业电子工程师或者高级维修技师的人准备的,对于我这种只想解决日常小问题的人来说,可能显得有点过于专业了。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电子元器件书籍”和“电路板维修”这几个关键词。我一直对电子技术很感兴趣,但之前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电路板的维修。书中的内容确实非常详尽,它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到复杂的集成电路,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各种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样子,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帮助,因为我之前对电路板的认识非常模糊。然而,当我看到关于“故障检测”的部分时,我发现这本书的难度比我想象的要大。它更多地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讲解了各种故障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测量来判断故障。比如,书中讲到某个晶体管损坏,可能会导致信号放大失真,然后会给出一些测量方法,来验证这个晶体管是否正常工作。但是,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如何准确地测量这些“信号”,如何判断“是否失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书中也提到了很多“专用工具”,比如“热风枪”、“示波器”,这些我都没有,也对它们的使用方法不太了解。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具操作性的“维修案例”,比如“手机屏幕突然黑屏,可能是哪个元器件出了问题,如何更换”,并且能提供更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理论指南”,对于“实践操作”方面的指导,我觉得还不够充分。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入手之后,才发现自己对电子元器件的世界还太陌生了。一开始我抱着能快速学会手机维修,解决家里各种小家电问题的想法来的,结果翻开目录,里面各种各样的“贴片电阻”、“电解电容”、“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等专业术语就让我有点晕头转向。书里确实讲了很多关于这些元器件的型号、参数、功能,还有它们在电路板上的位置和作用。但问题是我连基本的识别都还没掌握,比如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小方块,到底是什么型号?它是做什么用的?损坏了又会有什么表现?我看着图示和文字描述,感觉就像在看一本天书。书中提到的“万用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的操作技巧”,这些我尝试着去理解,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很多时候,书上说“将万用表调至XX档,测量XX点”,我却不知道XX点具体在哪里,或者不知道如何正确接触。而且,书里举的很多例子,都是针对一些比较常见的故障,比如电阻烧坏、电容漏液,但实际操作中,有时候故障现象不那么明显,需要更深入的分析。我感觉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对电子元器件有一定基础,或者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读者。对于我这种完全的新手来说,确实需要一个更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可能还需要一些更直观的视频教程或者线下的实践操作指导。不过,书里确实包含了大量的元器件图例,这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有个直观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内容也比较专业,对于想要深入学习电子元器件故障检测与维修的读者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前置知识或者非常强的学习能力,能够消化这些专业内容。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之后,就感觉内容非常“扎实”。我之前对电子元器件只有一点点皮毛的了解,以为这本书会教我一些简单的“一看就会,一学就通”的维修技巧。结果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要深入得多。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物理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比如,书中对“电感”的讲解就非常细致,从其基本结构到工作原理,再到在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中的应用,以及常见的故障模式,都做了深入的剖析。对于我来说,这些内容确实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电路图分析”内容,它教会你如何阅读复杂的电路图,如何理解信号的流动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电路图来推断故障可能发生在哪里。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因为我之前对电路图的概念非常模糊。虽然书中提供了很多示例,但我还是觉得理解起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书中也提到了各种“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万用表、示波器,并且讲解了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测量元器件的参数和信号波形。但是,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如何准确地设置仪器参数,如何正确地连接探头,如何解读测量结果,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践来积累经验。书中也举了一些实际的维修案例,但有时候这些案例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让我觉得有点难以消化。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适合那些想要系统学习电子元器件知识,并且有一定基础的读者的。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电子领域的新手来说,可能需要先从一些更基础的入门读物开始,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本书的内容。
评分好评!
评分书讲解的内容很实用,值得购买。
评分基础知识,挺实用
评分与描述相符
评分书不错,简单易懂。
评分图拍照不清晣,不好看。。。
评分对于初学者应该是有帮助的。
评分与描述相符
评分这本书特别实用,通俗易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