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係列規劃教材·電子信息類:PCB製圖與電路仿真

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係列規劃教材·電子信息類:PCB製圖與電路仿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蔡大山,硃小祥,陳貴銀 編
圖書標籤:
  • PCB製圖
  • 電路仿真
  • 電子信息
  • 高等職業教育
  • 教學改革
  • 教材
  • 電子技術
  • 印刷電路闆
  • 電路設計
  • 職業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14854
版次:1
商品編碼:1045526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0
字數:45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任務驅動
   行動導嚮
   工學結閤
   學生主體
   過程考核
   《PCB製圖與電路仿真》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料包和電子課件。

內容簡介

   《PCB製圖與電路仿真》包括Protel 2004製闆設計和Multisim 9仿真技術兩部分內容。Protel 2004是當今主流的電子電路設計軟件,應用廣泛,普及率高,是電子設計者的軟件;Multisim 9是原EWB軟件的升級版,功能完善,是眾多電子仿真軟件中的佼佼者。結閤電子電路設計的要求,《PCB製圖與電路仿真》係統介紹瞭電路原理圖設計、印製電路闆設計、電路分析功能和電子電路仿真過程等相關知識和操作應用方法。
   《PCB製圖與電路仿真》的介紹深入淺齣、循序漸進、圖文並茂、通俗易懂,以實例貫穿全書,特彆重視操作技能的訓練,以便即學即用。適閤作為高職院校電子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電子電路設計的技術人員或電子製作愛好者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Protel 2004概述
1.1 Protel 2004軟件介紹 1
1.1.1 Protel簡介 1
1.1.2 Protel 2004的功能及特點 1
1.2 認識Protel 2004主窗口 3
1.2.1 Protel 2004設計窗口 4
1.2.2 Protel 2004的主菜單 4
1.3 Protel 2004的文件管理 6
1.3.1 新建和保存項目 6
1.3.2 新建和保存文件 7
1.3.3 打開項目和文件 7
1.4 Protel 2004編輯器 7
1.5 技能訓練 8
1.5.1 創建工程項目 8
1.5.2 在項目中創建文件 9
1.5.3 在項目中移除原理圖文件 10
1.6 思考與練習 10

第2章 原理圖設計
2.1 原理圖設計基礎 11
2.1.1 原理圖設計步驟 11
2.1.2 創建原理圖文件 12
2.1.3 原理圖編輯器簡介 14
2.2 原理圖圖紙設置 16
2.2.1 設置圖紙樣式 16
2.2.2 原理圖環境參數設置 18
2.3 放置元件與元件屬性設置 21
2.3.1 瀏覽並裝載元件庫 21
2.3.2 加載/卸載元件庫 21
2.3.3 查找元器件 23
2.3.4 放置元器件 24
2.3.5 調整元器件 24
2.3.6 元器件屬性設置 25
2.3.7 元器件的編輯 26
2.3.8 電源、接地符號的放置和編輯 27
2.3.9 陣列式粘貼 29
2.4 原理圖的電氣連接 29
2.4.1 導綫的繪製和編輯 30
2.4.2 節點的放置和編輯 31
2.4.3 電路I/O端口的放置與編輯 32
2.4.4 總綫、網絡標號的放置和編輯 33
2.4.5 群體編輯功能 33
2.5 層次電路圖設計 35
2.5.1 層次電路圖概念 35
2.5.2 層次電路圖設計 35
2.6 輔助工具欄的使用 38
2.6.1 繪圖工具欄 38
2.6.2 在原理圖中添加文字 39
2.7 編譯項目與生成報錶 40
2.8 設置項目選項 41
2.8.1 Error Reporting(錯誤報告)選項卡 42
2.8.2 Connection Matrix (連接矩陣)選項卡 42
2.8.3 Comparator (比較器)選項卡 43
2.8.4 ECO Generation(電氣更改命令)選項卡 44
2.8.5 Options(選項)選項卡 45
2.9 生成網絡錶 46
2.10 技能訓練 46
2.10.1 原理圖繪製基本操作 46
2.10.2 總綫電路圖的繪製 50
2.11 思考與練習 51

第3章 原理圖元件製作
3.1 元件庫編輯器 54
3.1.1 啓動元件庫編輯器 54
3.1.2 元件庫編輯器界麵的組成 54
3.2 原理圖元件的繪製 55
3.2.1 原理圖元件繪製工具 55
3.2.2 原理圖元件設計實例 57
3.3 技能訓練 62
3.3.1 繪製元件AT89C2051 62
3.3.2 繪製復閤式元件74LS32 64
3.4 思考與練習 67

第4章 印製電路闆設計基礎
4.1 印製電路闆概述 69
4.1.1 印製電路闆的發展 69
4.1.2 印製電路闆的種類 70
4.1.3 印製電路闆的作用 71
4.1.4 印製電路闆的優點 72
4.1.5 印製電路闆的基本組件 72
4.1.6 印製電路闆的製作 75
4.2 印製電路闆的基本設計原則 76
4.2.1 印製電路闆尺寸及闆層選取原則 76
4.2.2 印製電路闆元件布局原則 77
4.2.3 印製電路闆布綫原則 78
4.3 印製電路闆設計流程 80
4.4 思考與練習 81

第5章 印製電路闆的設計
5.1 PCB的文檔操作 82
5.1.1 創建PCB文件 82
5.1.2 導入其他PCB文檔 83
5.1.3 PCB圖編輯環境 84
5.2 工作層的設置 86
5.2.1 工作層分類 87
5.2.2 工作層的設置 88
5.3 PCB參數的設置 89
5.3.1 一般設置 89
5.3.2 特殊設置 90
5.4 使用Wiring、Utilities工具欄 96
5.4.1 繪製導綫 97
5.4.2 繪製直綫 98
5.4.3 放置焊盤 98
5.4.4 放置過孔 99
5.4.5 放置文字 101
5.4.6 放置坐標 101
5.4.7 放置尺寸標注 102
5.4.8 設置坐標原點 103
5.4.9 放置元件 103
5.4.10 放置圓弧和圓 103
5.4.11 放置填充 105
5.4.12 放置多邊形填充 106
5.5 規劃印製電路闆 107
5.5.1 手工規劃 107
5.5.2 利用PCB生成嚮導規劃電路闆 109
5.5.3 利用PCB模闆規劃電路闆 112
5.6 網絡錶及元件 113
5.6.1 編譯電路原理圖 113
5.6.2 加載網絡錶及元件 113
5.7 元件布局 114
5.7.1 自動布局 115
5.7.2 手工調整元件布局 116
5.8 設計規則 120
5.8.1 電氣規則 121
5.8.2 布綫規則 121
5.8.3 錶麵貼片規則(SMT) 123
5.8.4 阻焊層和助焊層規則 123
5.8.5 電源層連接規則 124
5.9 布綫 125
5.9.1 手工交互布綫 125
5.9.2 自動布綫 126
5.9.3 手工調整電路闆 129
5.9.4 設計規則檢查 132
5.10 生成報錶文件 134
5.10.1 生成電路闆信息報錶 134
5.10.2 生成元件清單 136
5.10.3 生成網絡狀態報錶 138
5.10.4 生成其他文檔 138
5.11 打印印製電路闆圖 138
5.12 技能訓練 140
5.12.1 單麵印製電路闆的手工布綫設計 140
5.12.2 單片機跑馬燈自動布綫設計 144
5.12.3 無綫話筒的雙麵闆設計 148
5.12.4 無綫話筒檢查與報錶生成 151
5.13 思考與練習 151

第6章 印製電路闆元件封裝製作
6.1 元件封裝編輯器 154
6.1.1 啓動元件封裝編輯器 154
6.1.2 元件封裝編輯器的組成 155
6.1.3 元件封裝的管理 155
6.2 創建元件封裝 155
6.2.1 手工創建元件封裝 155
6.2.2 利用嚮導創建元件封裝 157
6.3 技能訓練 159
6.3.1 變壓器封裝繪製 159
6.3.2 遙控器按鈕封裝繪製 161
6.4 思考與練習 162

第7章 印製電路闆設計案例
7.1 六管超外差調幅收音機電路闆設計 164
7.1.1 收音機原理圖設計 164
7.1.2 收音機PCB設計 167
7.2 單片機最小係統闆設計 169
7.2.1 單片機係統闆原理圖設計 170
7.2.2 單片機印製電路闆設計 173
7.3 技能訓練 174
7.4 思考與練習 175

第8章 Multisim 9仿真電路繪製
8.1 原理圖電路繪製 177
8.1.1 熟悉Multisim 9係統界麵 177
8.1.2 熟悉Multisim 9仿真電路繪製步驟 179
8.1.3 或非邏輯電路繪製 189
8.2 總綫電路繪製 190
8.3 子電路繪製 192
8.4 技能訓練 194
8.4.1 Multisim 9的基本操作 194
8.4.2 總綫電路的繪製 194
8.5 思考與練習 195

第9章 Multisim 9虛擬儀器的使用
9.1 常用指示器件的使用 197
9.1.1 電壓錶、電流錶的使用 197
9.1.2 電壓探測器、燈泡、蜂鳴器和條形光柱的使用 198
9.1.3 數碼管的使用 198
9.2 數字萬用錶的使用 199
9.2.1 數字萬用錶的測量方法 199
9.2.2 數字萬用錶的參數設置 199
9.2.3 應用實例 200
9.3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使用 200
9.3.1 函數信號發生器的連接 200
9.3.2 應用實例 201
9.4 功率計的使用 201
9.4.1 功率計的連接 201
9.4.2 功率計的應用 202
9.5 雙通道示波器的使用 202
9.5.1 掃描時基選擇 202
9.5.2 輸入通道設置 203
9.5.3 觸發方式設置 204
9.5.4 雙通道示波器的讀數方法 204
9.5.5 應用舉例 204
9.6 四通道示波器的使用 205
9.6.1 與雙通道示波器的不同 205
9.6.2 應用舉例 206
9.7 波特圖示儀的使用 206
9.7.1 波特圖示儀的操作 206
9.7.2 應用舉例 207
9.8 頻率計的使用 207
9.8.1 頻率計的認識 207
9.8.2 應用舉例 208
9.9 字信號發生器的使用 209
9.9.1 認識字信號發生器 209
9.9.2 應用舉例 210
9.10 邏輯分析儀的使用 211
9.10.1 邏輯分析儀的認識 211
9.10.2 應用舉例 212
9.11 邏輯轉換儀的使用 213
9.11.1 從邏輯電路導齣真值錶 214
9.11.2 從真值錶導齣邏輯錶達式 214
9.11.3 其他轉化 214
9.12 Ⅳ分析儀的使用 215
9.12.1 Ⅳ分析儀的認識 215
9.12.2 應用舉例 216
9.13 失真度分析儀的使用 216
9.13.1 失真度分析儀的認識 217
9.13.2 應用舉例 217
9.14 頻譜分析儀的使用 218
9.14.1 頻譜分析儀的認識 218
9.14.2 應用舉例 219
9.15 安捷倫信號發生器的使用 219
9.15.1 操作使用 220
9.15.2 應用舉例 220
9.16 安捷倫數字萬用錶的使用 221
9.16.1 操作使用 222
9.16.2 應用舉例 222
9.17 安捷倫數字示波器的使用 222
9.17.1 操作使用 223
9.17.2 應用舉例 224
9.18 技能訓練 225
9.18.1 測量分析單管放大電路 225
9.18.2 路燈控製電路測試 226
9.19 思考與練習 228

第10章 Multisim 9常用仿真分析方法
10.1 直流工作點分析 231
10.1.1 分析步驟 231
10.1.2 應用舉例 233
10.2 交流分析 234
10.2.1 分析步驟 234
10.2.2 應用舉例 235
10.3 瞬態分析 236
10.3.1 分析步驟 236
10.3.2 應用舉例 237
10.4 傅裏葉分析 238
10.4.1 分析步驟 238
10.4.2 應用舉例 239
10.5 噪聲分析 239
10.5.1 分析步驟 240
10.5.2 應用舉例 240
10.6 直流掃描分析 242
10.6.1 分析步驟 242
10.6.2 應用舉例 243
10.7 參數掃描分析 243
10.7.1 分析步驟 244
10.7.2 應用舉例 245
10.8 批處理分析 246
10.8.1 分析步驟 246
10.8.2 應用舉例 247
10.9 技能訓練 248
10.9.1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仿真 248
10.9.2 直流穩壓電源的仿真 255
10.9.3 信號變換電路 258
10.10 思考與練習 260
附錄 常用原理圖元件與PCB封裝 262
參考文獻 271

前言/序言

  印製電路闆設計和電路仿真是電子設計自動化的一部分,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是現代電子工程領域的一門新技術,它提供瞭基於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電路係統設計方法。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應用極大地推動瞭電子工業的發展。隨著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硬件電子電路的設計幾乎全部可以依靠計算機來完成,這樣就大大縮短瞭硬件電子電路設計的周期,從而使製造商可以快速開發齣品種多、批量小的産品,以滿足市場的眾多需求。電子設計自動化教學和産業界的技術推廣是當今世界的一個技術熱點,是現代電子工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本書以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使用的普遍性、技術的先進性、操作的易用性、文檔資料的兼容性為齣發點,同時兼顧國內印製電路闆製造業的情況,從眾多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中選擇瞭Protel 2004和Multisim 9兩款EDA主流軟件的應用作為主要內容。
  本書以項目任務為驅動,以應用實例為主綫,重在操作應用,介紹在Protel 2004平颱下進行原理圖設計,以及PCB設計的具體方法和Multisim 9基於電子技術的仿真功能。在敘述過程中,以工作任務貫穿全書,在每個知識點的講解中,均結閤相應的實例,而且在每介紹一個相關的章節後,還以典型的實例進行深化,強化學生的操作應用能力,使學生可以輕鬆掌握Protel 2004和Multisim 9各功能模塊的使用。為保證軟件的功能順暢,本書選用瞭英文版軟件,學習者在掌握相關的英文名詞後,不會給學習帶來睏難。
  全書共10章,第1章講述瞭Protel 2004的基本知識;第2章講述瞭使用Protel 2004進行電路原理圖設計;第3章結閤實例講述原理圖元件的製作;第4章講述印製電路闆基本知識;第5章講述印製電路闆的設計;第6章講述電路闆元件封裝的製作;第7章詳盡講述印製電路闆設計的一些實際案例;第8章講述Multisim 9仿真電路繪製;第9章講述Multisim 9虛擬儀器的使用;第10章講述Multisim 9常用分析方法。
  本書由蔡大山、硃小祥、陳貴銀主編,遊傢發、蔣保濤、杜厚群和耿晶晶等參編。其中第4章、第5章5.1~5.8節由陳貴銀編寫;第1章、第5章5.13節由耿晶晶編寫;第2章2.1~2.5節由蔡大山編寫;第2章2.6~2.10節、第3章、第5章5.9~5.12節、第6章、第7章由硃小祥編寫;第8章由杜厚群編寫;第9章由遊傢發編寫;第10章由蔣保濤編寫。全書由蔡大山統稿。
  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徐敏、硃士凱、盧琪等同誌的大力幫助,編者參閱瞭許多同行專傢的文獻,在此一並真誠緻謝。限於編者水平,疏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批評指正。
  由於Protel軟件的原因,本書對電路圖中不符閤國傢標準的圖形、單位、符號(例如,二極管用D係列錶示,三極管用Q係列錶示)等未作改動,以便於讀者學習和使用實際的Protel軟件。
PCB製圖與電路仿真:智能時代的核心驅動力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子信息技術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從智能手機到人工智能,從物聯網到5G通信,無不依賴於精密的電子電路設計和可靠的性能實現。而在這個龐大的電子信息産業版圖中,印刷電路闆(PCB)和電路仿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是電子産品從概念走嚮現實的基石,是實現電子功能的核心載體。 PCB製圖:電子創新的物理載體 PCB,即印刷電路闆,是連接電子元器件並實現其電氣連接的載體。它不僅僅是一塊簡單的電路闆,更是承載著無數精密綫路和元器件的“神經係統”。一枚精巧的PCB設計,能夠決定一款電子産品的體積、功耗、性能穩定性乃至成本。 從概念到實物,PCB製圖的嚴謹之旅 PCB製圖並非簡單的“畫圖”,它是一項集電子學、工程學、美學與工藝學於一體的綜閤性學科。一個完整的PCB設計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1. 原理圖設計(Schematic Design): 這是PCB設計的起點,也是核心。設計師需要根據産品需求,繪製齣清晰、準確的電路原理圖。原理圖錶達瞭電子元器件之間的電氣連接關係,是後續PCB布局布綫的基礎。這一步需要紮實的模擬和數字電路知識,能夠準確理解和選擇閤適的元器件,並能高效地實現電路功能。精確的原理圖是避免後續設計錯誤的關鍵。 2. 元器件封裝選擇與建立(Component Footprint Selection and Creation): 每個元器件在PCB上都有其對應的物理“腳印”,即封裝。這些封裝定義瞭元器件在PCB上的引腳位置、尺寸和間距。設計師需要根據原理圖中的元器件符號,匹配正確的PCB封裝。對於一些特殊或定製的元器件,可能還需要自行創建新的封裝庫。封裝的正確性直接關係到PCB的可製造性和元器件的安裝。 3. PCB布局(PCB Layout): 布局是將原理圖中的元器件在PCB闆上進行物理位置排列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環節,需要綜閤考慮元器件的功能、信號流嚮、散熱、電磁兼容性(EMC)、機械結構以及製造工藝等多種因素。 功能區域劃分: 將具有相似功能的元器件(如電源模塊、數字處理區域、模擬信號區域)劃分到不同的區域,有助於減小信號乾擾。 信號流嚮優化: 盡量使信號路徑最短、最直接,減少不必要的彎摺,降低信號損耗和串擾。 散熱考慮: 對於發熱量大的元器件,需要預留足夠的散熱空間,並閤理放置散熱片或風扇。 EMC優化: 采用地綫填充、屏蔽等措施,減少電磁輻射和敏感電路的乾擾。 機械結構限製: 考慮PCB的安裝孔位、外形尺寸、按鍵、接口等與産品外殼的匹配。 製造工藝: 考慮綫寬、綫距、過孔大小、焊盤尺寸等是否符閤PCB製造廠傢的能力範圍,以降低製造成本和提高良品率。 4. PCB布綫(PCB Routing): 布綫是將原理圖中各元器件的引腳通過導綫(銅箔)連接起來的過程。這是PCB設計中最耗時、最精細的環節之一。 單層、多層布綫: 根據電路復雜程度,選擇單麵闆、雙麵闆或多層闆。多層闆通過增加內層導電層,能夠有效提高布綫密度,減小PCB尺寸,並有助於信號完整性。 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 對於高速、高頻信號,需要特彆關注信號的阻抗匹配、時序、反射、串擾等問題,保證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質量。 電源和地綫設計: 良好的電源和地綫設計是保證電路穩定工作的基礎。需要設計充足的電源分配網絡(PDN),減小電源噪聲,並提供良好的接地迴路,抑製共模乾擾。 過孔(Via)的使用: 過孔是連接不同層導綫的橋梁。需要閤理選擇過孔的類型(如盲孔、埋孔、通孔)和尺寸,以滿足布綫密度和信號完整性要求。 走綫規則: 遵循一定的走綫規則,如盡量走直綫、避免銳角轉彎、保持閤適的綫間距等,有助於提高信號質量和製造良品率。 5. DRC檢查(Design Rule Check): DRC是設計規則檢查,是PCB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設置各種設計規則(如最小綫寬、最小綫距、最小過孔尺寸、焊盤與過孔的間距等),軟件可以自動檢查PCB設計中是否存在違反這些規則的地方,從而提前發現潛在的製造問題。 6. LVS檢查(Layout Versus Schematic): LVS是原理圖與PCB布局的核對。它能夠確保PCB布局的連綫關係與原理圖的連接關係完全一緻,防止齣現漏連或錯連的情況。 7. BOM生成(Bill of Materials): BOM是物料清單,包含瞭PCB上所有元器件的型號、規格、數量、位號以及供應商等信息,是采購、貼片和維修的重要依據。 8. Gerber文件輸齣(Gerber File Generation): Gerber文件是PCB製造的標準文件格式,包含瞭PCB的各項設計信息,如銅箔層、阻焊層、絲印層、鑽孔信息等。PCB製造廠傢根據Gerber文件進行生産。 電路仿真:驗證設計,優化性能 在PCB製圖過程中,或者在設計完成之後,電路仿真技術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在實際製造和測試之前,對電路的性能進行預測和評估,幫助設計師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問題,從而大大縮短産品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並提高産品質量。 仿真,預見未來,規避風險 電路仿真的核心在於利用數學模型和算法,模擬電子電路在各種條件下的工作狀態。其主要優勢和應用包括: 1. 功能驗證: 通過仿真,可以驗證電路設計是否能夠按照預期實現其功能。例如,對於一個濾波器電路,可以通過仿真觀察其在不同頻率下的幅度和相位響應,判斷其濾波效果是否達標。 2. 性能分析: 仿真能夠提供比實際測試更詳盡的性能數據,例如信號的時序、噪聲水平、功耗、熱分布等。這有助於設計師深入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並對其性能進行精確評估。 3. 故障診斷與排除: 當實際電路齣現問題時,可以通過修改仿真模型,模擬不同的故障場景,從而幫助快速定位問題的根源,並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4. 參數優化: 對於一些關鍵的電路參數(如電阻、電容、電感的值),可以通過仿真進行遍曆搜索和優化,找到最優的參數組閤,以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 5. 可靠性評估: 通過仿真,可以模擬電路在不同環境條件(如溫度、電壓變化)下的工作情況,評估其可靠性和穩定性。 6. 降低開發成本: 仿真避免瞭反復製作PCB原型進行測試的昂貴過程,顯著節省瞭時間和資金。 7. 探索新設計: 仿真使得設計師能夠自由地嘗試各種新穎的設計思路和元器件組閤,而無需擔心直接投入生産帶來的風險。 仿真工具與技術: 目前市麵上有多種強大的電路仿真工具,例如: 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及其衍生版本: SPICE是電路仿真領域的“老前輩”,其衍生版本如LTspice、PSpice等被廣泛應用於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混閤信號電路的仿真。 MATLAB/Simulink: 在係統級仿真、控製係統設計和信號處理領域,MATLAB/Simulink提供瞭強大的仿真平颱。 HyperLynx、Allegro PCB SI/PI等: 這些工具專注於PCB的信號完整性(SI)和電源完整性(PI)仿真,對於高速、高頻電路設計尤為重要。 ANSYS HFSS、CST Studio Suite等: 這些是電磁場仿真工具,常用於天綫設計、射頻電路和EMC分析。 PCB製圖與電路仿真:協同共進,賦能創新 PCB製圖和電路仿真並非相互獨立的環節,而是緊密聯係、相互促進的。 仿真指導布局布綫: 在PCB布局布綫階段,仿真結果可以為設計師提供重要的指導。例如,信號完整性仿真可以幫助確定走綫寬度、綫間距、過孔位置等;電源完整性仿真可以指導電源分配網絡的優化。 布局布綫影響仿真準確性: PCB的實際物理結構(如走綫長度、拐點、過孔數量)會直接影響電路的電氣性能。因此,仿真模型需要盡可能準確地反映PCB的物理布局,纔能得到可靠的仿真結果。 迭代優化: 通常,PCB設計與仿真是一個不斷迭代優化的過程。設計師會根據仿真結果對PCB布局布綫進行調整,然後再進行新一輪的仿真驗證,直到達到滿意的設計目標。 麵嚮未來:智能製造與集成化設計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PCB製圖和電路仿真也正朝著更加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嚮發展。 AI輔助設計: 人工智能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PCB布局布綫、DRC檢查等環節,提高設計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集成仿真平颱: 未來,PCB設計軟件將更加傾嚮於集成多種仿真功能,實現從原理圖到PCB製造,再到性能仿真的全流程無縫連接。 虛擬原型與數字孿生: 仿真技術將進一步發展,構建更加逼真的虛擬原型,甚至實現電子産品的數字孿生,為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供支持。 結語 PCB製圖和電路仿真,作為電子信息類教育的核心課程,不僅傳授瞭技術知識,更培養瞭學生嚴謹的工程思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設計的意識。掌握這兩項技能,意味著掌握瞭在智能時代設計和創造電子産品的核心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推動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PCB製圖與電路仿真》教材,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單從目錄和前言來看,就預感它將是我在電子信息學習道路上的得力助手。我尤其看重其“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係列規劃教材”的定位,這往往意味著教材在內容設置上更加貼近實際操作和就業需求,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會更加緊密。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清晰、係統的PCB設計流程講解,從元器件庫的建立、原理圖的繪製,到PCB布局布綫的高級技巧,再到CAM文件的生成和製闆流程的概述。同時,電路仿真的部分也讓我充滿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常用仿真軟件的功能,而是能深入講解如何運用仿真來驗證電路設計的閤理性,如何通過仿真來優化電路性能,甚至是如何在設計初期就通過仿真來規避潛在問題。對於我這樣一個初學者來說,一個好的起點至關重要,而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和內容導嚮,讓我覺得它能夠很好地引導我入門,並逐步建立起紮實的PCB設計和電路仿真技能,為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期待著它能幫助我將腦海中的電路構想,一步步變成現實可操作的PCB闆。

評分

這本書《PCB製圖與電路仿真》給我的感覺是它非常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我深知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最終能夠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纔是衡量學習效果的關鍵。因此,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教學改革”的理念非常看好。我期待書中能夠融入最新的行業標準和設計規範,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要求。例如,在PCB製圖部分,我希望能詳細瞭解如何進行高速PCB的設計,包括差分信號的布綫、電源去耦等,以及如何在PCB布局中考慮信號完整性和電磁兼容性。在電路仿真方麵,我期望它能提供不同類型電路(如射頻電路、電源電路、嵌入式係統中的電路)的仿真實例,並教會我如何通過仿真來預測和解決潛在的性能問題。我更希望書中能夠強調“從故障中學習”,通過分析一些常見的PCB設計錯誤和仿真失敗的案例,來加深對設計原理的理解。總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起一套係統性的、可實踐的PCB設計和電路仿真能力,讓我能夠自信地麵對未來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評分

這本書《PCB製圖與電路仿真》在我眼中,是一個通往高級電子設計殿堂的階梯。我一直對精密電子設備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充滿好奇,而PCB就是這一切的核心載體。我非常欣賞其“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係列規劃教材”的定位,這預示著它不僅僅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更是一本指導我們實際操作、提升技能的寶典。我迫切希望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規範地繪製高品質的PCB圖,包括精細的走綫技巧、元器件封裝的選取、電源和地綫的處理,以及如何進行3D建模和DRC(設計規則檢查)。在電路仿真方麵,我期望能夠掌握如何利用專業軟件進行準確的電路行為預測,例如瞬態響應、穩態分析、噪聲分析等,並能通過仿真數據來優化電路的性能參數,比如提高效率、降低功耗、減少失真。我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種仿真算法和模型構建技術也有濃厚的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PCB設計思維體係,並且能夠熟練運用仿真工具來驗證和完善我的設計,最終能夠獨立完成從電路設計到PCB製造的完整流程,成為一名具備獨立設計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電子工程師。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實用性和前瞻性。我一直覺得,在當今快速發展的電子技術領域,掌握過時的技術等於被淘汰。而“電子信息類”和“PCB製圖與電路仿真”這兩個關鍵詞,直接點明瞭這本書所涵蓋的正是當前電子行業的核心技能。我更看重的是它在“教學改革”方麵的探索。這讓我預想到,書中的案例和實踐環節會更加貼閤當前行業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和企業的實際需求。我希望它能教授我如何利用最新的EDA工具進行高效的PCB設計,比如在高速信號完整性、電源完整性方麵的一些先進處理方法,以及如何進行電磁兼容(EMC)的設計。在電路仿真方麵,我特彆希望能夠學到如何使用仿真工具來模擬各種復雜的電路工作狀態,包括動態響應、噪聲分析、功耗分析等等,並且能夠根據仿真結果進行有效的調優。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關於不同封裝的元器件的PCB設計考量,以及不同類型電路(如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射頻電路)的PCB設計特點的區分講解,都抱有濃厚的興趣。我相信,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能掌握更加精進的PCB設計技術和更強大的電路仿真能力,從而在未來的工作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評分

從一個希望提升實踐技能的角度來看,這本書《PCB製圖與電路仿真》給我帶來瞭巨大的希望。我常常感覺理論知識與實際動手能力之間存在一道鴻溝,而一本好的教材就應該成為連接這道鴻溝的橋梁。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暗示瞭它將帶領讀者深入到“製圖”和“仿真”這兩個關鍵的實踐環節。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大量精心設計的實戰案例,能夠覆蓋從簡單到復雜的PCB設計項目。例如,如何處理多層闆的設計,如何進行阻抗匹配,如何設計大功率PCB的散熱方案等等。在電路仿真方麵,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軟件操作的指導,更是如何針對特定的電路問題,選擇閤適的仿真模型,設置閤理的仿真參數,並準確解讀仿真結果。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用仿真說話”,用數據來支撐我的設計決策,而不是僅僅依靠經驗。我聽說一些先進的PCB設計理念,比如模塊化設計、參數化設計等,也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有所體現。我渴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真正掌握將電路原理圖轉化為高質量、高性能PCB闆的設計能力,並具備運用仿真手段進行驗證和優化的強大功力,成為一名閤格的電子工程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