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漫画中英文对照版:达摩二入四行论 正版保证

蔡志忠漫画中英文对照版:达摩二入四行论 正版保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志忠 著
图书标签:
  • 蔡志忠
  • 漫画
  • 中英文
  • 对照
  • 佛教
  • 达摩
  • 四行论
  • 修学
  • 正版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犀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45483
商品编码:1046919178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蔡志忠漫画中英文对照版:达摩二入四行论

:39.80元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4345483

字数:240000

页码:3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看国学,学英语,一套漫画书就能搞定!本套图书囊括了蔡志忠漫画中国思想、漫画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经典,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全新编辑方式,英文紧随中文之后,在每一页上立即实现对照,并用大开本印刷,非常方便中英文的交互学习。对于中国读者,国学、英文、漫画,看一本书就有三大收获!
2 而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今天,对于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通过这套入门级的中国思想、传统经典著作的漫画读本,通过没有语言文化隔阂的漫画、和地道的英语来了解中国,甚至对照着学习汉语,也大有益处。
3 蔡志忠漫画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的一个现代的图像载体,20137月,蔡志忠诸子百家漫画系列拍摄水墨动画,其中260则故事编入中小学教材,持续影响着一代代中国读者。这部书除了能从国学基础上有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更能从英汉双语的交互学习方式上适合现代中小学生的阅读。
4 迄今蔡志忠漫画作品在全球近50个国家销售超过40000000套,蔡志忠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漫画家之一。这套书被评价为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的漫画再创作。

内容提要


中国早期思想家的著作,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教育到艺术,从政治和战争到日常礼节。而广受欢迎的漫画家蔡志忠,一直致力于用他独特而引入入胜、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漫画,将这些古代经典著作的智慧带入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些作品取得巨大的成功和广泛的影响后,蔡志忠将创作方向转移到宏大的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上。经蔡氏改编的这些漫画作品,同样广受评论家的好评并快速成为影响海内外的畅销书,为海外了解中国又打开了一个快捷窗口。凭借这些创作,蔡志忠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漫画家之。迄今为止,他的漫画作品在全球近50个国家销售超过40000000套。蔡氏漫画成为中国博大精深思想的一个载体,影响遍布伞球。《蔡志忠漫画:史记·世说新语(中英文对照版)》囊括了蔡志忠漫画中国思想、漫画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精华,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全新编辑方式,既适合中国读者学习英文,又适合外国朋友学习中文。

目录


序:佛是什么?

Preface: What isBuddha?...................................1

达摩二入四行论

Bodhidharma’s Treatise on theTwo Entries andFour Practices..... 1

前言 Introduction...............................................2

入道修行纲要门

Chapter 1 Outline of Entry intothe Practice ofBuddhism.......... 3

第二 论主意乐差别门

Chapter 2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eavenand Hell........... 17

第三 一相平等无别门

Chapter 3 Equality withoutDifference......................... 22

第四 谈论空无破执门

Chapter 4 On Emptiness and the End ofAttachment............... 28

第五 绝像离说悬虚门

Chapter 5 Essence of Emptiness withoutDelusions of Forms..... 31

第六 示喻观察形色门

Chapter 6 Observation of Shapes andForms...................... 35

第七 反诘难问现理门

Chapter 7 Revelation of the Truth ThroughChallenge............ 37

第八 开示三界别相门

Chapter 8 Elucidating the Three Realms ofDistinction.......... 40

第九 问答现说三宝门

Chapter 9 Catechism on the Three Treasures.....................42

第十 定慧分释各别门

Chapter 10 Meditation andWisdom......................... 45

第十一 诸法假相无体门

Chapter 11 The Formlessness ofDharmas in Essence......... 47

第十二 妄想建立如幻门

Chapter 12 A Delusion ofEstablishing Illusions........... 49

第十三 智断疑惑分齐门

Chapter 13 Ending Doubts andDelusions.................... 52

第十四 真俗二谛差别门

Chapter 14 Distinction Between theTwo Kinds of Truth...... 54

第十五 五种心识分异门

Chapter 15 The Five Kinds ofConsciousness................. 58

第十六 遣除病执正心门

Chapter 16 Removing Attachment andRectifying the Heart.... 63

第十七 离念消融差别门

Chapter 17 Elimination of AllDifferences.................. 67

第十八 心现示义理门

Chapter 18 The Manifestation ofPrinciples................. 69

第 比喻合当现法门

Chapter 19 Delusions from theDeluded Mind............... 71

第二十 道心增长引导门

Chapter 20 The Guidance from theBodhicitta.............. 75

第二十一 规域内外别相门

Chapter 21 Within and Outside thePreceptive Confines.... 83

第二十二 心品利钝别相门

Chapter 22 Sharp vs DullFaculties....................... 89

第二十三 一尽法界无遗门

Chapter 23 The Entire DharmaRealm....................... 93

第二十四 无我无执如空门

Chapter 24 No-self and NoAttachment..................... 96

第二十五 是道非道差别门

Chapter 25 The Difference Betweenthe Accepted Way and

the Deviant Way..........................................103

第二十六 邪正一相同体门

Chapter 26 No Distinction Betweenthe Correct and the

Incorrect................................................108

第二十七 生死涅槃无二门

Chapter 27 No Distinction BetweenLife and Death......... 111

第二十八 大道远近分别门

Chapter 28 The Distance to theGreat Way................. 117

第二 大道觉悟易难门

Chapter 29 Awareness of the GreatWay.................... 121

第三十 上士无障无碍门

Chapter 30 No Difficulty for A TruePractitioner......... 122

第三十一 正见邪见别体门

Chapter 31 The Correct vs. theIncorrect................. 125

第三十二 法界菩提差别门

Chapter 32 The Difference betweenthe Dharma Realm and

Bodhi....................................................127

第三十三 开示甚深境界门

Chapter 33 Elucidation...................................129

第三十四 诸法不动寂静门

Chapter 34 All DharmasStill............................. 132

第三十五 诸法因缘无生门

Chapter 35 No Generation of Causeand Effect............. 135

第三十六 诸法因缘假有门

Chapter 36 The Deceiving Cause andEffect................ 137

第三十七 心性广大无碍门

Chapter 37 Vast Mind.....................................142

第三十八 有知无知差别门

Chapter 38 The Difference betweenPerception and Nonperception.............................................143

第三十九 明觉不觉差别门

Chapter 39 The Difference BetweenEnlightenment and

Non-enlightenment........................................146

第四十 建立波罗蜜多门

Chapter 40 The Establishment ofParamitas............... 148

第四十一 心性远离结缚门

Chapter 41 The Detachment of theMind................... 154

第四十二 体用无住离边门

Chapter42.............................................. 157

第四十三 心德自在无碍门

Chapter 43 The Carefree Mind............................160

第四十四 随心诸法有无门

Chapter 44 The Mind and theDharmas..................... 166

诸方杂举

Some More Cases.........................................172

【附录】 达摩禅观门.....................................237

心经颂 An Ode to theHeart Sutra........................ 238

达摩祖师◎序言Bodhidharma Prologue..................... 239

心经诵◎本文 An Ode tothe Heart Sutra ........ 241

心经颂◎完毕 An Ode tothe Heart Sutra◎End............. 278

达摩禅观门 Bodhidharma’s Contemplation onZen.......... 279

作者介绍


蔡志忠,
1948年2月2日,出生于台湾彰化。
1963年起开始画连环漫画。
1971年任光启社电视美术指导。
1976年成立远东卡通公司。
1981年另创龙卡通公司,拍摄了《七彩卡通老夫子》《乌龙院》等卡通电影,《老夫子》曾获金马奖佳卡通电影长片奖。
1983年四格漫画作品开始在中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的报刊长期连载。
1985年获选为全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1986年《庄子说》出版,蝉联畅销排行榜名达十个多月。
1987年《老子说》等经典漫画,《西游记38变》等四格漫画陆续出版,译本包括德、日、俄、法等,至今已达二十余种语言。
1992年开始从事水墨创作。《蔡志忠经典漫画珍藏本》出版。
1993年口述自传《蔡子说》出版。
1999年12月8日获得荷兰克劳斯王子金会颁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的再创造”。
2011年获得“金漫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9月,入驻杭州西溪湿地,成立巧克力动漫公司,拍摄世界美术史动画片。
2012年3月,受聘为腾讯网络动漫平台首席顾问。
2013年7月.蔡志忠诸子百家漫画系列拍摄水墨动画,其中260则故事编入中小学教材。

文摘




序言



《禅意悟语:达摩四行观,通往内心宁静的智慧之旅》 在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迷失于外在的纷扰,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召唤。当我们感到焦虑、困惑,甚至被生活的洪流裹挟,是否曾停下脚步,探寻那份久违的宁静与清晰?《禅意悟语:达摩四行观,通往内心宁静的智慧之旅》正是这样一本邀请您踏上内心探索之旅的指南。本书以深邃的智慧和浅显的语言,为您揭示印度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所传下的“二入四行论”的精髓,引导您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通往真正觉醒与解脱的路径。 洞悉“二入”:认识修行的两个基本面向 “二入”是达摩祖师关于修行道路的两大根本原则,即“理入”与“行入”。它们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修行实践的完整框架。 理入:直观真理,破除虚妄 “理入”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体悟,一种对宇宙人生真相的直接洞察。它要求我们摒弃那些根深蒂固的分别心、执着心,以及对种种外境的错误认知。当我们谈论“理入”时,并非鼓吹空泛的思辨,而是指向一种超越语言和概念的直觉体悟。达摩祖师在此教导我们,要认识到一切现象的虚幻不实,了知“万法皆空,因缘而生”的道理。这并非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我们看穿其背后空寂的本质,不被表象所迷惑。 具体而言,“理入”包含几个重要的层面: 1. 体认众生皆具佛性,只是被妄想所遮蔽。 这一点是“理入”的核心。达摩祖师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与佛无异的智慧和潜能,这便是我们内在的“佛性”。然而,由于无始以来积累的种种妄想、贪嗔痴等烦恼,这本来清净的佛性就被层层遮蔽,如同明镜蒙尘,无法显现其光辉。因此,“理入”首先要做的,就是生起对自身佛性的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拥有觉醒的可能,从而引发改变的决心。 2. 放下对“我”和“法”的执着。 我们之所以烦恼不断,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我”这个概念的执着,以及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占有欲和分别心。我们认为“我”是独立的、永恒的,并以此为中心去追求、去抗拒。而“法”则泛指一切现象、事物、观念。对“法”的执着,则表现为对名利、情感、地位、知识等等的贪恋,以及对事物好坏、善恶的二元分别。达摩祖师通过“理入”,教导我们要看清“我”的虚幻性,认识到“我”的形成不过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暂时聚合,并非一个实实在在、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样,也要放下对“法”的执着,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无常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实在。 3. 以智慧观照,破除无明。 “理入”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去观照,去审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这种观照并非简单的自我反省,而是要深入地洞察烦恼的根源,看穿虚妄的认知模式。当我们开始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开始审视那些驱动我们行为的冲动时,便是“理入”的开始。通过持续的观照,我们便能逐渐拨开无明的迷雾,让智慧的光芒显现,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理入”的境界,是一种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智慧,一种了然于胸的豁达。它让我们不再被外在的得失所困扰,不再被内心的情绪所左右,而是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行入:实践体证,化烦恼为菩提 如果说“理入”是认识和理解,那么“行入”便是将这种理解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去证悟和转化。达摩祖师的“四行观”便是“行入”最直接、最核心的体现。它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具体可操作的修行方法,指导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一步步地走向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行入”强调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修行态度,要求我们将“理入”所体悟到的道理,落实到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桩言行举止之中。它提醒我们,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事相中证悟。 “行入”的精髓,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让我们能够将形而上的道理,转化为切实的修行体验。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最终要落实到行为上,要通过身体力行去验证和深化。 探秘“四行”:直面现实,化解烦恼的四种途径 “四行观”是达摩祖师“二入”精神在实践层面的具体展开,它为我们提供了四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困境,消除内心的烦恼。这四行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行体系。 1. 报怨行:面对不公,化解怨恨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不公平的对待、恶意的诽谤,甚至遭受他人的伤害。当我们感受到这些时,内心的怨恨、愤怒之火便会熊熊燃起。然而,“报怨行”教导我们,面对这些不公,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态度——用包容和理解去化解怨恨。 理解怨恨的根源: 达摩祖师指出,怨恨的产生,往往源于我们对“我”的执着。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名誉受到了损害,便会心生怨恨。而“报怨行”则引导我们认识到,造成伤害的人,他们自身也可能处于无明和痛苦之中。他们的行为,或许是过去业力的显现,或许是受到环境和情绪的影响。 主动放下: “报怨行”并非要求我们默默忍受,而是强调主动放下内心的怨恨。当有人伤害我们时,与其在心中反复咀嚼痛苦,不如选择宽恕。这种宽恕,不是对伤害者的纵容,而是对自己心灵的解放。放下怨恨,才能让我们摆脱被负面情绪的束缚,重拾内心的平静。 积集功德: 达摩祖师认为,以慈悲心去化解怨恨,是一种功德。当我们能够以智慧代替愤怒,以包容代替指责时,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宽广,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心灵的净化。 “报怨行”教会我们,与其在怨恨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不如选择以一种更积极、更具智慧的方式去应对。放下对过去的执着,拥抱当下的平和,这便是“报怨行”的真谛。 2. 随缘行:顺应自然,无所执着 生活充满了变数,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常常因为无法掌控这些变化而感到焦虑和不安。“随缘行”便是教导我们,要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起伏。 认识因缘: “随缘”并非消极的等待,而是对“因缘”规律的深刻认识。万事万物皆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我们的遭遇,也是过去种下的因,遇上了现在的缘,才显现出来的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便不会过分地执着于眼前的得失,而是明白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不强求,不拒绝: “随缘行”要求我们不刻意强求,也不盲目拒绝。当我们尽力而为之后,结果如何,便顺应因缘。当顺境来临时,我们感恩并珍惜;当逆境出现时,我们坦然接受,从中学习。 活在当下: 随缘行的核心,是让我们能够安住于当下。我们不再为过去的遗憾而懊悔,也不为未来的担忧而焦虑。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事务中,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态去生活。 “随缘行”是一种智慧的生活哲学,它让我们明白,我们无法控制所有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分别,才能让我们在生活的河流中,保持一份自在和安宁。 3. 无所求行:放下贪婪,回归清净 我们一生都在追逐着各种各样的“求”:求名、求利、求爱、求认可……这种无止境的求,常常让我们身心俱疲,倍感空虚。“无所求行”则是一种超越了所有欲望的修行方法。 破除贪欲: “无所求行”的核心,在于破除内心的贪婪。贪婪是烦恼的根源之一,它驱使我们不断地向外索取,却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当我们放下对物质、名誉、情感等外在事物的执着时,内心的空间便会显现出来。 知足常乐: 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不断的获得,而是来自内心的知足。当我们不再与他人攀比,不再被物质所奴役,便能发现生活本身的美好。即使身处简朴之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富足。 行善而不望报: “无所求行”也体现在我们付出时。当我们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人,去做善事,而不期待任何回报时,这种行为本身就具有殊胜的功德,也能让我们体验到付出的喜悦。 “无所求行”是一种回归本真的修行,它让我们摆脱了欲望的枷锁,找回了内心原本清净的状态。当不再有所求时,我们会发现,生命本身就是最珍贵的礼物。 4. 不断行:精进不止,证悟菩提 修行之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精进。“不断行”强调的是一种不懈怠、不间断的修行精神。 精进的动力: “不断行”的动力,源于我们对真理的渴望,对解脱的向往。当我们真正理解了佛法的意义,认识到烦恼的危害,便会生起精进修行的决心。 持之以恒: 修行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持之以恒。即使每天只修行一点点,长期累积下来,也会有巨大的收获。关键在于不间断,不放弃。 克服懈怠: 修行过程中,懈怠是最大的敌人。我们需要时刻警惕,不断地激励自己。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当取得进步时,也不要自满。始终保持一颗谦卑和精进的心。 证悟的必然: 达摩祖师认为,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地按照“二入四行”去实践,精进不懈,最终一定会证悟到生命的真谛,达到觉醒的境界。 “不断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实践。它告诉我们,通往智慧的道路或许漫长,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步履不停,终将抵达心灵的彼岸。 《禅意悟语》的价值与意义 《禅意悟语:达摩四行观,通往内心宁静的智慧之旅》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您踏上心灵成长之旅的忠实伙伴。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 古老智慧的现代解读: 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论”是佛教禅宗的基石,其思想博大精深。《禅意悟语》以贴近现代人生活和语言习惯的方式,对这些古老的智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您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 切实可行的修行指南: 本书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而是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即“四行观”。通过学习和实践,您可以将这些智慧融入日常,化解生活中的冲突,获得内心的宁静。 通往内在平和的钥匙: 在信息爆炸、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需要寻找内心的平静。《禅意悟语》为您提供了一把钥匙,帮助您打开通往内在平和的大门,认识真实的自我,体验生命的美好。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不断行”,这四种修行方式,能够帮助您培养一种更加积极、豁达、从容的生活态度,让您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佛学,还是对禅宗有一定了解,亦或是在生活中寻求精神指引,《禅意悟语:达摩四行观,通往内心宁静的智慧之旅》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阅读选择。它将引导您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喧嚣中发现宁静,在迷茫中找到方向,最终抵达那个属于您自己的、充满智慧与平和的心灵家园。 请跟随本书的引导,踏上这段意义非凡的内心探索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传统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禅宗,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智慧。然而,许多经典的禅宗著作往往用词艰深,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当我看到蔡志忠漫画中英文对照版《达摩二入四行论》时,我眼前一亮。蔡志忠老师的漫画,以其独特的笔触和幽默的风格,将深奥的哲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这次的中英文对照版,更是将这种便利性推向了新的高度。阅读时,我可以同时吸收中文的精炼和英文的严谨,这种双重体验让我对“二入四行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文字的对照,我更欣赏的是漫画本身所传达的意境。达摩祖师的形象在蔡志忠老师的笔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佛,而是仿佛一位邻家智者,用最朴实的方式,讲述着最深刻的道理。每一格漫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引导我一步步走进“二入四行论”的智慧海洋。正版保证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充满信心,这让我可以更加专注于内容的学习和体悟,而不用担心任何质量上的瑕疵。

评分

说实话,我平时很少会去主动接触这类带有宗教色彩的书籍,总觉得有些距离感。但《达摩二入四行论》这个名字,加上蔡志忠漫画的招牌,让我起了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好的故事和好的艺术,是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的。拿到这本书,我惊喜地发现,它的中英文对照做得非常出色。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提升英文阅读能力的书,尤其是那些能够接触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蔡志忠老师的画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能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寓意。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他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向你娓娓道来那些古老而宝贵的智慧。我特别喜欢他漫画中对于人物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刻画,即使不懂得禅宗的术语,也能从画面中感受到那种宁静、那种顿悟。而英文的对照,则让我有机会去品味那些更细致的表达,去体会中文的意境在英文中是如何被转译的。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它让我觉得,原来学习和感悟,可以如此轻松有趣。

评分

这本蔡志忠的漫画,当初一眼就吸引了我。我一直对禅宗的历史和哲学很感兴趣,但总是觉得那些古老的文字晦涩难懂,难以体会其中真意。直到我看到了蔡志忠老师的漫画,我才觉得,原来佛法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如此贴近生活。他的画风简洁明快,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禅意。而中英文对照的版本,更是让我惊喜。作为一个对语言学习也有一定兴趣的人,我可以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也学习一些英文的表达方式。有时候,我会看着中文的解释,再去对比英文的翻译,看看不同的语言是如何去诠释同一个概念的。这种跨语言的学习体验,让我觉得收获颇丰。而且,我相信正版的保证,让我可以安心地沉浸在阅读中,不必担心盗版带来的质量问题。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更深入地了解达摩祖师的思想,也能通过蔡志忠老师的画笔,感受到禅宗的智慧光芒。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艺术、哲学、语言学习于一体的书,非常有收藏和阅读的价值。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它的“正版保证”四个字吸引的。现在市面上盗版书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买到印刷粗糙、翻译不准的书,让人非常沮丧。而“正版保证”这几个字,就像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拿到手之后,果然名不虚传。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字迹也饱满,一点都没有模糊或者掉色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的中英文对照做得非常到位。我尝试着对照着读了一下,发现翻译很贴切,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又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既想了解达摩祖师的思想,又想提升英文阅读能力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蔡志忠老师的漫画风格我早就有所耳闻,这次亲身体验,更是觉得名不虚传。他的画,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神韵,寥寥几幅就能阐释深刻的道理。而且,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不经意间的幽默感,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领悟到佛法的精髓。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漫画,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清晰、更加生动的禅宗世界。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是蔡志忠老师的忠实粉丝,他的漫画陪我度过了无数个有趣的时光。这次看到他出了《达摩二入四行论》的中英文对照版,而且还打着“正版保证”,我立刻就入手了。不得不说,蔡志忠老师的漫画,真的是越看越有味道。他的画风总是那么简洁、生动,而且充满智慧。把《达摩二入四行论》这样的经典著作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是独具匠心。而这次的中英文对照,更是让这本书的价值翻倍。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中国传统哲学,但碍于语言的障碍,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入门书籍。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这个难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能通过漫画理解“二入四行论”的精髓,还能通过对照英文,学习到更地道的表达方式。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达摩祖师、与蔡志忠老师,进行一场关于智慧和人生的探讨。正版保证也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可以放心收藏和学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