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誌忠漫畫中英文對照版:達摩二入四行論 正版保證

蔡誌忠漫畫中英文對照版:達摩二入四行論 正版保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蔡誌忠 著
圖書標籤:
  • 蔡誌忠
  • 漫畫
  • 中英文
  • 對照
  • 佛教
  • 達摩
  • 四行論
  • 修學
  • 正版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犀牛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現代齣版社
ISBN:9787514345483
商品編碼:1046919178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蔡誌忠漫畫中英文對照版:達摩二入四行論

:39.80元

作者:蔡誌忠

齣版社:現代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4345483

字數:240000

頁碼:32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看國學,學英語,一套漫畫書就能搞定!本套圖書囊括瞭蔡誌忠漫畫中國思想、漫畫中國傳統經典著作的經典,采用中英文對照的全新編輯方式,英文緊隨中文之後,在每一頁上立即實現對照,並用大開本印刷,非常方便中英文的交互學習。對於中國讀者,國學、英文、漫畫,看一本書就有三大收獲!
2 而在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的今天,對於想瞭解中國文化的外國朋友,通過這套入門級的中國思想、傳統經典著作的漫畫讀本,通過沒有語言文化隔閡的漫畫、和地道的英語來瞭解中國,甚至對照著學習漢語,也大有益處。
3 蔡誌忠漫畫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思想的一個現代的圖像載體,20137月,蔡誌忠諸子百傢漫畫係列拍攝水墨動畫,其中260則故事編入中小學教材,持續影響著一代代中國讀者。這部書除瞭能從國學基礎上有利於中小學生的成長,更能從英漢雙語的交互學習方式上適閤現代中小學生的閱讀。
4 迄今蔡誌忠漫畫作品在全球近50個國傢銷售超過40000000套,蔡誌忠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漫畫傢之一。這套書被評價為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的漫畫再創作。

內容提要


中國早期思想傢的著作,一直影響著中國文化和社會的方方麵麵,從教育到藝術,從政治和戰爭到日常禮節。而廣受歡迎的漫畫傢蔡誌忠,一直緻力於用他獨特而引入入勝、跨越瞭語言和文化的漫畫,將這些古代經典著作的智慧帶入現代人的生活。在這些作品取得巨大的成功和廣泛的影響後,蔡誌忠將創作方嚮轉移到宏大的中國傳統經典著作上。經蔡氏改編的這些漫畫作品,同樣廣受評論傢的好評並快速成為影響海內外的暢銷書,為海外瞭解中國又打開瞭一個快捷窗口。憑藉這些創作,蔡誌忠成為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漫畫傢之。迄今為止,他的漫畫作品在全球近50個國傢銷售超過40000000套。蔡氏漫畫成為中國博大精深思想的一個載體,影響遍布傘球。《蔡誌忠漫畫:史記·世說新語(中英文對照版)》囊括瞭蔡誌忠漫畫中國思想、漫畫中國傳統經典著作的精華,采用中英文對照的全新編輯方式,既適閤中國讀者學習英文,又適閤外國朋友學習中文。

目錄


序:佛是什麼?

Preface: What isBuddha?...................................1

達摩二入四行論

Bodhidharma’s Treatise on theTwo Entries andFour Practices..... 1

前言 Introduction...............................................2

入道修行綱要門

Chapter 1 Outline of Entry intothe Practice ofBuddhism.......... 3

第二 論主意樂差彆門

Chapter 2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eavenand Hell........... 17

第三 一相平等無彆門

Chapter 3 Equality withoutDifference......................... 22

第四 談論空無破執門

Chapter 4 On Emptiness and the End ofAttachment............... 28

第五 絕像離說懸虛門

Chapter 5 Essence of Emptiness withoutDelusions of Forms..... 31

第六 示喻觀察形色門

Chapter 6 Observation of Shapes andForms...................... 35

第七 反詰難問現理門

Chapter 7 Revelation of the Truth ThroughChallenge............ 37

第八 開示三界彆相門

Chapter 8 Elucidating the Three Realms ofDistinction.......... 40

第九 問答現說三寶門

Chapter 9 Catechism on the Three Treasures.....................42

第十 定慧分釋各彆門

Chapter 10 Meditation andWisdom......................... 45

第十一 諸法假相無體門

Chapter 11 The Formlessness ofDharmas in Essence......... 47

第十二 妄想建立如幻門

Chapter 12 A Delusion ofEstablishing Illusions........... 49

第十三 智斷疑惑分齊門

Chapter 13 Ending Doubts andDelusions.................... 52

第十四 真俗二諦差彆門

Chapter 14 Distinction Between theTwo Kinds of Truth...... 54

第十五 五種心識分異門

Chapter 15 The Five Kinds ofConsciousness................. 58

第十六 遣除病執正心門

Chapter 16 Removing Attachment andRectifying the Heart.... 63

第十七 離念消融差彆門

Chapter 17 Elimination of AllDifferences.................. 67

第十八 心現示義理門

Chapter 18 The Manifestation ofPrinciples................. 69

第 比喻閤當現法門

Chapter 19 Delusions from theDeluded Mind............... 71

第二十 道心增長引導門

Chapter 20 The Guidance from theBodhicitta.............. 75

第二十一 規域內外彆相門

Chapter 21 Within and Outside thePreceptive Confines.... 83

第二十二 心品利鈍彆相門

Chapter 22 Sharp vs DullFaculties....................... 89

第二十三 一盡法界無遺門

Chapter 23 The Entire DharmaRealm....................... 93

第二十四 無我無執如空門

Chapter 24 No-self and NoAttachment..................... 96

第二十五 是道非道差彆門

Chapter 25 The Difference Betweenthe Accepted Way and

the Deviant Way..........................................103

第二十六 邪正一相同體門

Chapter 26 No Distinction Betweenthe Correct and the

Incorrect................................................108

第二十七 生死涅槃無二門

Chapter 27 No Distinction BetweenLife and Death......... 111

第二十八 大道遠近分彆門

Chapter 28 The Distance to theGreat Way................. 117

第二 大道覺悟易難門

Chapter 29 Awareness of the GreatWay.................... 121

第三十 上士無障無礙門

Chapter 30 No Difficulty for A TruePractitioner......... 122

第三十一 正見邪見彆體門

Chapter 31 The Correct vs. theIncorrect................. 125

第三十二 法界菩提差彆門

Chapter 32 The Difference betweenthe Dharma Realm and

Bodhi....................................................127

第三十三 開示甚深境界門

Chapter 33 Elucidation...................................129

第三十四 諸法不動寂靜門

Chapter 34 All DharmasStill............................. 132

第三十五 諸法因緣無生門

Chapter 35 No Generation of Causeand Effect............. 135

第三十六 諸法因緣假有門

Chapter 36 The Deceiving Cause andEffect................ 137

第三十七 心性廣大無礙門

Chapter 37 Vast Mind.....................................142

第三十八 有知無知差彆門

Chapter 38 The Difference betweenPerception and Nonperception.............................................143

第三十九 明覺不覺差彆門

Chapter 39 The Difference BetweenEnlightenment and

Non-enlightenment........................................146

第四十 建立波羅蜜多門

Chapter 40 The Establishment ofParamitas............... 148

第四十一 心性遠離結縛門

Chapter 41 The Detachment of theMind................... 154

第四十二 體用無住離邊門

Chapter42.............................................. 157

第四十三 心德自在無礙門

Chapter 43 The Carefree Mind............................160

第四十四 隨心諸法有無門

Chapter 44 The Mind and theDharmas..................... 166

諸方雜舉

Some More Cases.........................................172

【附錄】 達摩禪觀門.....................................237

心經頌 An Ode to theHeart Sutra........................ 238

達摩祖師◎序言Bodhidharma Prologue..................... 239

心經誦◎本文 An Ode tothe Heart Sutra ........ 241

心經頌◎完畢 An Ode tothe Heart Sutra◎End............. 278

達摩禪觀門 Bodhidharma’s Contemplation onZen.......... 279

作者介紹


蔡誌忠,
1948年2月2日,齣生於颱灣彰化。
1963年起開始畫連環漫畫。
1971年任光啓社電視美術指導。
1976年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另創龍卡通公司,拍攝瞭《七彩卡通老夫子》《烏龍院》等卡通電影,《老夫子》曾獲金馬奬佳卡通電影長片奬。
1983年四格漫畫作品開始在中國颱灣、香港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的報刊長期連載。
1985年獲選為全颱灣十大傑齣青年。
1986年《莊子說》齣版,蟬聯暢銷排行榜名達十個多月。
1987年《老子說》等經典漫畫,《西遊記38變》等四格漫畫陸續齣版,譯本包括德、日、俄、法等,至今已達二十餘種語言。
1992年開始從事水墨創作。《蔡誌忠經典漫畫珍藏本》齣版。
1993年口述自傳《蔡子說》齣版。
1999年12月8日獲得荷蘭剋勞斯王子金會頒奬,錶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齣瞭的再創造”。
2011年獲得“金漫奬”終身成就奬。
2009年9月,入駐杭州西溪濕地,成立巧剋力動漫公司,拍攝世界美術史動畫片。
2012年3月,受聘為騰訊網絡動漫平颱首席顧問。
2013年7月.蔡誌忠諸子百傢漫畫係列拍攝水墨動畫,其中260則故事編入中小學教材。

文摘




序言



《禪意悟語:達摩四行觀,通往內心寜靜的智慧之旅》 在喧囂的世界裏,我們常常迷失於外在的紛擾,忽略瞭內心深處的召喚。當我們感到焦慮、睏惑,甚至被生活的洪流裹挾,是否曾停下腳步,探尋那份久違的寜靜與清晰?《禪意悟語:達摩四行觀,通往內心寜靜的智慧之旅》正是這樣一本邀請您踏上內心探索之旅的指南。本書以深邃的智慧和淺顯的語言,為您揭示印度禪宗祖師菩提達摩所傳下的“二入四行論”的精髓,引導您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通往真正覺醒與解脫的路徑。 洞悉“二入”:認識修行的兩個基本麵嚮 “二入”是達摩祖師關於修行道路的兩大根本原則,即“理入”與“行入”。它們並非相互獨立,而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瞭修行實踐的完整框架。 理入:直觀真理,破除虛妄 “理入”強調的是一種內在的體悟,一種對宇宙人生真相的直接洞察。它要求我們摒棄那些根深蒂固的分彆心、執著心,以及對種種外境的錯誤認知。當我們談論“理入”時,並非鼓吹空泛的思辨,而是指嚮一種超越語言和概念的直覺體悟。達摩祖師在此教導我們,要認識到一切現象的虛幻不實,瞭知“萬法皆空,因緣而生”的道理。這並非否定現實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我們看穿其背後空寂的本質,不被錶象所迷惑。 具體而言,“理入”包含幾個重要的層麵: 1. 體認眾生皆具佛性,隻是被妄想所遮蔽。 這一點是“理入”的核心。達摩祖師指齣,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與佛無異的智慧和潛能,這便是我們內在的“佛性”。然而,由於無始以來積纍的種種妄想、貪嗔癡等煩惱,這本來清淨的佛性就被層層遮蔽,如同明鏡濛塵,無法顯現其光輝。因此,“理入”首先要做的,就是生起對自身佛性的堅定信念,相信自己擁有覺醒的可能,從而引發改變的決心。 2. 放下對“我”和“法”的執著。 我們之所以煩惱不斷,很大程度上源於對“我”這個概念的執著,以及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占有欲和分彆心。我們認為“我”是獨立的、永恒的,並以此為中心去追求、去抗拒。而“法”則泛指一切現象、事物、觀念。對“法”的執著,則錶現為對名利、情感、地位、知識等等的貪戀,以及對事物好壞、善惡的二元分彆。達摩祖師通過“理入”,教導我們要看清“我”的虛幻性,認識到“我”的形成不過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暫時聚閤,並非一個實實在在、獨立存在的實體。同樣,也要放下對“法”的執著,認識到一切都是因緣和閤而生,無常變化,沒有永恒不變的實在。 3. 以智慧觀照,破除無明。 “理入”需要我們運用智慧去觀照,去審視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為。這種觀照並非簡單的自我反省,而是要深入地洞察煩惱的根源,看穿虛妄的認知模式。當我們開始質疑那些習以為常的觀念,開始審視那些驅動我們行為的衝動時,便是“理入”的開始。通過持續的觀照,我們便能逐漸撥開無明的迷霧,讓智慧的光芒顯現,從而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和世界。 “理入”的境界,是一種超越瞭二元對立的智慧,一種瞭然於胸的豁達。它讓我們不再被外在的得失所睏擾,不再被內心的情緒所左右,而是能夠以一種超然的、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活。 行入:實踐體證,化煩惱為菩提 如果說“理入”是認識和理解,那麼“行入”便是將這種理解付諸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去證悟和轉化。達摩祖師的“四行觀”便是“行入”最直接、最核心的體現。它並非抽象的理論,而是具體可操作的修行方法,指導我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中,一步步地走嚮內心的平靜與解脫。 “行入”強調的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修行態度,要求我們將“理入”所體悟到的道理,落實到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樁言行舉止之中。它提醒我們,修行不是脫離生活,而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事相中證悟。 “行入”的精髓,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條可行的道路,讓我們能夠將形而上的道理,轉化為切實的修行體驗。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智慧,最終要落實到行為上,要通過身體力行去驗證和深化。 探秘“四行”:直麵現實,化解煩惱的四種途徑 “四行觀”是達摩祖師“二入”精神在實踐層麵的具體展開,它為我們提供瞭四個直接有效的方法,幫助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睏境,消除內心的煩惱。這四行並非彼此獨立,而是相互關聯,共同構成瞭一個完整的修行體係。 1. 報怨行:麵對不公,化解怨恨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惡意的誹謗,甚至遭受他人的傷害。當我們感受到這些時,內心的怨恨、憤怒之火便會熊熊燃起。然而,“報怨行”教導我們,麵對這些不公,我們應該采取一種與眾不同的態度——用包容和理解去化解怨恨。 理解怨恨的根源: 達摩祖師指齣,怨恨的産生,往往源於我們對“我”的執著。當我們覺得自己的利益、名譽受到瞭損害,便會心生怨恨。而“報怨行”則引導我們認識到,造成傷害的人,他們自身也可能處於無明和痛苦之中。他們的行為,或許是過去業力的顯現,或許是受到環境和情緒的影響。 主動放下: “報怨行”並非要求我們默默忍受,而是強調主動放下內心的怨恨。當有人傷害我們時,與其在心中反復咀嚼痛苦,不如選擇寬恕。這種寬恕,不是對傷害者的縱容,而是對自己心靈的解放。放下怨恨,纔能讓我們擺脫被負麵情緒的束縛,重拾內心的平靜。 積集功德: 達摩祖師認為,以慈悲心去化解怨恨,是一種功德。當我們能夠以智慧代替憤怒,以包容代替指責時,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更加寬廣,這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一種心靈的淨化。 “報怨行”教會我們,與其在怨恨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不如選擇以一種更積極、更具智慧的方式去應對。放下對過去的執著,擁抱當下的平和,這便是“報怨行”的真諦。 2. 隨緣行:順應自然,無所執著 生活充滿瞭變數,有順境也有逆境。我們常常因為無法掌控這些變化而感到焦慮和不安。“隨緣行”便是教導我們,要以一種順應自然的態度去麵對生活的起伏。 認識因緣: “隨緣”並非消極的等待,而是對“因緣”規律的深刻認識。萬事萬物皆由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我們的遭遇,也是過去種下的因,遇上瞭現在的緣,纔顯現齣來的果。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便不會過分地執著於眼前的得失,而是明白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之中。 不強求,不拒絕: “隨緣行”要求我們不刻意強求,也不盲目拒絕。當我們盡力而為之後,結果如何,便順應因緣。當順境來臨時,我們感恩並珍惜;當逆境齣現時,我們坦然接受,從中學習。 活在當下: 隨緣行的核心,是讓我們能夠安住於當下。我們不再為過去的遺憾而懊悔,也不為未來的擔憂而焦慮。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眼前的事務中,以一種輕鬆自在的心態去生活。 “隨緣行”是一種智慧的生活哲學,它讓我們明白,我們無法控製所有的事情,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麵對。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分彆,纔能讓我們在生活的河流中,保持一份自在和安寜。 3. 無所求行:放下貪婪,迴歸清淨 我們一生都在追逐著各種各樣的“求”:求名、求利、求愛、求認可……這種無止境的求,常常讓我們身心俱疲,倍感空虛。“無所求行”則是一種超越瞭所有欲望的修行方法。 破除貪欲: “無所求行”的核心,在於破除內心的貪婪。貪婪是煩惱的根源之一,它驅使我們不斷地嚮外索取,卻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當我們放下對物質、名譽、情感等外在事物的執著時,內心的空間便會顯現齣來。 知足常樂: 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不斷的獲得,而是來自內心的知足。當我們不再與他人攀比,不再被物質所奴役,便能發現生活本身的美好。即使身處簡樸之中,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富足。 行善而不望報: “無所求行”也體現在我們付齣時。當我們發自內心地去幫助他人,去做善事,而不期待任何迴報時,這種行為本身就具有殊勝的功德,也能讓我們體驗到付齣的喜悅。 “無所求行”是一種迴歸本真的修行,它讓我們擺脫瞭欲望的枷鎖,找迴瞭內心原本清淨的狀態。當不再有所求時,我們會發現,生命本身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4. 不斷行:精進不止,證悟菩提 修行之路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精進。“不斷行”強調的是一種不懈怠、不間斷的修行精神。 精進的動力: “不斷行”的動力,源於我們對真理的渴望,對解脫的嚮往。當我們真正理解瞭佛法的意義,認識到煩惱的危害,便會生起精進修行的決心。 持之以恒: 修行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要融入生活的方方麵麵,持之以恒。即使每天隻修行一點點,長期纍積下來,也會有巨大的收獲。關鍵在於不間斷,不放棄。 剋服懈怠: 修行過程中,懈怠是最大的敵人。我們需要時刻警惕,不斷地激勵自己。當遇到睏難時,不要氣餒;當取得進步時,也不要自滿。始終保持一顆謙卑和精進的心。 證悟的必然: 達摩祖師認為,隻要我們能夠真正地按照“二入四行”去實踐,精進不懈,最終一定會證悟到生命的真諦,達到覺醒的境界。 “不斷行”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和持續的實踐。它告訴我們,通往智慧的道路或許漫長,但隻要我們堅持不懈,步履不停,終將抵達心靈的彼岸。 《禪意悟語》的價值與意義 《禪意悟語:達摩四行觀,通往內心寜靜的智慧之旅》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您踏上心靈成長之旅的忠實夥伴。本書的獨特價值在於: 古老智慧的現代解讀: 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論”是佛教禪宗的基石,其思想博大精深。《禪意悟語》以貼近現代人生活和語言習慣的方式,對這些古老的智慧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釋,讓您能夠輕鬆地理解和接受。 切實可行的修行指南: 本書不迴避現實生活中的煩惱,而是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修行方法,即“四行觀”。通過學習和實踐,您可以將這些智慧融入日常,化解生活中的衝突,獲得內心的寜靜。 通往內在平和的鑰匙: 在信息爆炸、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我們越來越需要尋找內心的平靜。《禪意悟語》為您提供瞭一把鑰匙,幫助您打開通往內在平和的大門,認識真實的自我,體驗生命的美好。 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 “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不斷行”,這四種修行方式,能夠幫助您培養一種更加積極、豁達、從容的生活態度,讓您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 無論您是初次接觸佛學,還是對禪宗有一定瞭解,亦或是在生活中尋求精神指引,《禪意悟語:達摩四行觀,通往內心寜靜的智慧之旅》都將是您不可多得的閱讀選擇。它將引導您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在喧囂中發現寜靜,在迷茫中找到方嚮,最終抵達那個屬於您自己的、充滿智慧與平和的心靈傢園。 請跟隨本書的引導,踏上這段意義非凡的內心探索之旅吧!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它的“正版保證”四個字吸引的。現在市麵上盜版書太多瞭,一不小心就會買到印刷粗糙、翻譯不準的書,讓人非常沮喪。而“正版保證”這幾個字,就像給我吃瞭一顆定心丸。拿到手之後,果然名不虛傳。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字跡也飽滿,一點都沒有模糊或者掉色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它的中英文對照做得非常到位。我嘗試著對照著讀瞭一下,發現翻譯很貼切,既保留瞭原文的意思,又符閤英文的錶達習慣,這一點對於我這種既想瞭解達摩祖師的思想,又想提升英文閱讀能力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蔡誌忠老師的漫畫風格我早就有所耳聞,這次親身體驗,更是覺得名不虛傳。他的畫,看似簡單,實則意味深長,寥寥幾筆就能勾勒齣人物的神韻,寥寥幾幅就能闡釋深刻的道理。而且,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不經意間的幽默感,讓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漸領悟到佛法的精髓。這本書,不單單是一本漫畫,更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看到瞭一個更加清晰、更加生動的禪宗世界。

評分

這本蔡誌忠的漫畫,當初一眼就吸引瞭我。我一直對禪宗的曆史和哲學很感興趣,但總是覺得那些古老的文字晦澀難懂,難以體會其中真意。直到我看到瞭蔡誌忠老師的漫畫,我纔覺得,原來佛法也可以如此生動有趣,如此貼近生活。他的畫風簡潔明快,人物刻畫生動傳神,每一個錶情,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瞭禪意。而中英文對照的版本,更是讓我驚喜。作為一個對語言學習也有一定興趣的人,我可以在閱讀經典的同時,也學習一些英文的錶達方式。有時候,我會看著中文的解釋,再去對比英文的翻譯,看看不同的語言是如何去詮釋同一個概念的。這種跨語言的學習體驗,讓我覺得收獲頗豐。而且,我相信正版的保證,讓我可以安心地沉浸在閱讀中,不必擔心盜版帶來的質量問題。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更深入地瞭解達摩祖師的思想,也能通過蔡誌忠老師的畫筆,感受到禪宗的智慧光芒。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藝術、哲學、語言學習於一體的書,非常有收藏和閱讀的價值。

評分

說實話,我平時很少會去主動接觸這類帶有宗教色彩的書籍,總覺得有些距離感。但《達摩二入四行論》這個名字,加上蔡誌忠漫畫的招牌,讓我起瞭好奇心。我一直覺得,好的故事和好的藝術,是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障礙的。拿到這本書,我驚喜地發現,它的中英文對照做得非常齣色。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提升英文閱讀能力的書,尤其是那些能夠接觸到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蔡誌忠老師的畫風,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他能用最簡單的綫條,畫齣最豐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寓意。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他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嚮你娓娓道來那些古老而寶貴的智慧。我特彆喜歡他漫畫中對於人物錶情和肢體動作的刻畫,即使不懂得禪宗的術語,也能從畫麵中感受到那種寜靜、那種頓悟。而英文的對照,則讓我有機會去品味那些更細緻的錶達,去體會中文的意境在英文中是如何被轉譯的。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它讓我覺得,原來學習和感悟,可以如此輕鬆有趣。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是蔡誌忠老師的忠實粉絲,他的漫畫陪我度過瞭無數個有趣的時光。這次看到他齣瞭《達摩二入四行論》的中英文對照版,而且還打著“正版保證”,我立刻就入手瞭。不得不說,蔡誌忠老師的漫畫,真的是越看越有味道。他的畫風總是那麼簡潔、生動,而且充滿智慧。把《達摩二入四行論》這樣的經典著作用漫畫的形式錶現齣來,可以說是獨具匠心。而這次的中英文對照,更是讓這本書的價值翻倍。我一直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一些中國傳統哲學,但礙於語言的障礙,總是難以找到閤適的入門書籍。這本書恰恰解決瞭我的這個難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僅能通過漫畫理解“二入四行論”的精髓,還能通過對照英文,學習到更地道的錶達方式。每一次翻開這本書,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達摩祖師、與蔡誌忠老師,進行一場關於智慧和人生的探討。正版保證也讓我覺得物超所值,可以放心收藏和學習。

評分

我對傳統文化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禪宗,總覺得其中蘊含著一種神秘而深邃的智慧。然而,許多經典的禪宗著作往往用詞艱深,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當我看到蔡誌忠漫畫中英文對照版《達摩二入四行論》時,我眼前一亮。蔡誌忠老師的漫畫,以其獨特的筆觸和幽默的風格,將深奧的哲學思想變得通俗易懂。這次的中英文對照版,更是將這種便利性推嚮瞭新的高度。閱讀時,我可以同時吸收中文的精煉和英文的嚴謹,這種雙重體驗讓我對“二入四行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是文字的對照,我更欣賞的是漫畫本身所傳達的意境。達摩祖師的形象在蔡誌忠老師的筆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佛,而是仿佛一位鄰傢智者,用最樸實的方式,講述著最深刻的道理。每一格漫畫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故事,引導我一步步走進“二入四行論”的智慧海洋。正版保證讓我對這本書的品質充滿信心,這讓我可以更加專注於內容的學習和體悟,而不用擔心任何質量上的瑕疵。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