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员手册

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员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涛,李小雄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给排水工程
  • 安装工程
  • 施工员
  • 操作手册
  • 规范标准
  • 实操指南
  • 工程技术
  • 建筑施工
  • 管道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省出版集团 ,
ISBN:9787535950598
版次:1
商品编码:10495352
包装:平装
开本:48开
出版时间:2009-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1
字数: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员手册》是建筑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工具书。全书详尽地介绍了给排水工程的基本常识,给排水工程的管材、管件及配件、阀件管,室内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消防给水系统,管道施工识图、安装基本技术、工艺及验收和维护等。全书贴近实际、语言通俗、内容丰富、辅以大量图表,便于查阅,不仅可供建筑给排水施工人员作专业工具书,亦可供本行业的各层次院校师生及培训班作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给排水工程基本常识
1.1 水和水蒸气
1.2 大气压力、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1.3 流量、流速及其与管道断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1.4 流体的阻力
1.5 温度、热量和燃料的热值
1.6 铸铁和钢材
1.7 材料的物理性能与机械性能
1.8 管子与管路附件的标准化

第2章 给排水工程管材
2.1 常用管材
2.2 管材的选用
2.3 管子的检查与清理

第3章 常用管件及配件
3.1 螺纹管件
3.2 铸铁管管件
3.3 石棉水泥管件
3.4 卡套和卡箍连接管件
3.5 PVC排水管件及配件
3.6 PP-C给水管件
3.7 给水配件

第4章 常用阀件及配件
4.1 阀门型号的识别
4.2 阀门涂色标识
4.3 常用阀门及其选用
4.4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4.5 阀门的安装和维修
4.6 压力计和流量计
4.7 钢法兰
4.8 填料和垫料

第5章 给水系统常用设备
5.1 水池
5.2 气压给水装置
5.3 水泵机组安装
5.4 机组管道安装
5.5 水泵机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第6章 室内热水供应
6.1 热水供应系统
6.2 热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6.3 太阳能热水系统

第7章 室内给水工程
7.1 给水系统
7.2 给水方式
7.3 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
7.4 给水管道的敷设方式

第8章 室内排水工程
8.1 排水系统
8.2 排水方式
8.3 排水管道的布置
8.4 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

第9章 消防给水系统
9.1 普通消防系统
9.2 自动喷淋消防系统
9.3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9.4 消防泵房

第10章 管道施工识图
lO.1 管道工程常用投影图
10.2 施工图中的定位轴线
10.3 管道图中的图形符号
10.4 管道施工图的识读
10.5 室内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
10.6 识图举例

第11章 给排水施工常用工具
11.1 常用手工具
11.2 常用量具
11.3 电动工具

第12章 管道安装基本操作技术
12.1 管子的调直和弯曲
12.2 管子的下料计算
12.3 管子的切断
12.4 管子的套丝
12.5 套丝机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12.6 管道的连接

第13章 给排水管道安装工艺
13.1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
13.2 室内排水管道安装
13.3 卫生洁具安装
13.4 卫生设备的布置
13.5 雨水管道安装
13.6 管道支架

第14章 喷泉
14.1 喷泉的基本形式
14.2 喷头
14.3 喷泉的给水和排水

第15章 给排水工程的验收和维护管理
15.1 室内给水系统的压力试验
15.2 室内排水及雨水系统的检漏试验
15.3 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检查
15.4 室内给排水系统的验收
15.5 给排水系统的维护管理

附录
附录1 常用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附录2 焊接钢管规格和公英制对照表
附录3 排水管线与其他管线等的最小净距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1章 给排水工程基本常识
1.1 水和水蒸气
1.1.1 水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用符号820表示,叫做水分子。水分子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而分子与分子之间有一种吸引力把它们相互结合在一起,这种吸引力称为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当分子的运动冲破了内聚力的束缚(即表面张力)而脱离水面时,水就转化为气体,这种气体状态的水就是水蒸气。
一般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却另有自己的特性。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低于或高于4℃时,水的体积将发生膨胀。
每立方分米的水重量为1kg,每立方米的水重量为1t,都是取自4℃时的数值。水在0℃时的密度为999.87kg/m3,而0℃时冰的密度则为916.8ks/m3,这就是说,一定数量的水结成冰之后,体积膨胀率达8.3%。显然,如果水在管道中结冰,管壁将承受高达200MPa以上的压力,一般的管材是无法承受的。
把水加热直至沸腾的温度称为沸点。沸点是随外界的压力而变化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
1.1.2 水蒸气
水加热到沸点时就转化为气体,这种由液体状态转化成气体状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水蒸发汽化而成的气体,叫做水蒸气。
蒸发和沸腾是水汽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只在水的表面上进行汽化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

前言/序言


《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与维护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从事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实用的参考手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老旧管网的更新改造以及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提升等。本书紧密围绕这些核心问题,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给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理念、技术规范、施工要点、运营维护策略以及智能化管理方法。 第一部分: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规划与设计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 城市水资源现状与供水需求预测: 详细分析区域水资源禀赋、利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介绍多种用水需求预测模型,包括基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的预测方法。 探讨非常规水源(如再生水、雨水)的利用在满足未来用水需求中的作用。 强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给水管网系统设计: 水源选择与取水工程: 介绍不同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的特点、取水方式(河道取水、井群取水)及其优缺点。 水厂工艺流程设计: 详述常规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及深度处理工艺(如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的设计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供水管网布局与水力计算: 介绍管网布置原则(如环状、枝状),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如Hardy Cross法、Newton-Raphson法),以及管径选择、水泵选型、水箱/水塔设计等关键环节。 水质保护与管网腐蚀控制: 探讨原水水质变化对水处理工艺的影响,以及供水管网材质选择、防腐蚀技术、内壁防结垢措施等。 管网水力模型应用: 介绍如何利用专业软件建立给水管网水力模型,进行水力分析、压力校核、管网优化设计等。 排水管网系统设计: 雨水管网设计: 降雨量与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介绍国家及地方发布的降雨量-频率-历时关系曲线,以及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 径流系数与汇流时间计算:详细说明不同地表覆盖情况下的径流系数取值,以及汇流时间计算方法。 雨水管网水力计算与管径确定:介绍曼宁公式在明渠及管道流速计算中的应用,以及雨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流速、坡度等参数的确定。 雨水排放与防洪标准: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重要程度下的雨水排放标准,以及如何设计能够抵御一定频率暴雨的雨水管网。 海绵城市理念在雨水管理中的应用:介绍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及其在雨水收集、净化、滞留方面的作用。 污水管网设计: 污水量计算与预测:基于人口、用水量、排水系数等因素,预测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合流制污水总量。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与管径确定:强调污水管网的最小设计流速(防止沉淀)和最大设计流速(防止冲刷)的控制,以及污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流速、坡度等参数的确定。 管网埋深与连接设计:考虑地形、建筑物基础、地下管线等多重因素,合理确定污水管网的埋深,以及用户接入点的设计。 合流制与分流制管网的优缺点分析:对比两种管网系统的特点,探讨在不同城市条件下的适用性。 污水收集与输送:介绍重力流管道、加压泵站、虹吸管等污水输送方式。 合流制管网设计与溢流污染控制: 合流制系统特点与问题:分析合流制系统在降雨期间面临的溢流污染问题。 合流制污水溢流控制设施设计:介绍截流井、调蓄池、雨污分流改造等控制措施的设计原理与要求。 第二部分:给排水管网系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本部分将聚焦给排水管网系统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质量保障。 管材选择与性能: 各类管材(如球墨铸铁管、钢管、塑料管、混凝土管)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接口形式、连接方式及其适用范围。 管材的抗压强度、耐腐蚀性、水力特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如复合材料管、内衬防腐管等。 施工工艺与方法: 土方开挖与支护: 详述沟槽开挖的深度、宽度要求,不同土质下的支护方案(如挡土墙、钢板桩、土钉墙),以及基坑降水技术。 管道安装: 阐述管道的吊装、下沟、就位、连接(如承插式、法兰式、焊接式)等操作规程。 接口密封与防腐: 重点介绍不同接口的密封材料与施工工艺,以及管道外防腐层(如环氧涂层、聚乙烯缠绕层)的施工与检验。 回填与夯实: 强调管顶回填材料的选择(如砂、碎石),以及分层回填、机械夯实的密实度控制。 定向钻穿越、顶管施工等非开挖技术: 介绍这些技术在穿越河流、道路、建筑物等障碍物时的应用原理、设备选型与施工要点。 设备安装(水泵、阀门、仪表): 介绍各类给排水设备的基础处理、连接、调试等要求。 质量控制与检验: 材料检验: 进场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 施工过程检验: 沟槽尺寸、管材安装位置、标高、坡度、接口密封性、防腐层完整性、回填密实度等关键节点的检查。 水压试验与严密性试验: 介绍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的压力试验与严密性试验的目的、方法、步骤和标准。 冲洗与消毒: 供水管道的冲洗与消毒规程,确保输送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隐蔽工程验收: 强调隐蔽工程(如管沟、阀门井、检查井)的验收记录的重要性。 工程测量与闭合: 详细阐述工程竣工后的测量、绘制竣工图及管网数据录入。 第三部分:给排水管网系统运营与维护 本部分将侧重于给排水管网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有效维护。 管网运行监测与数据管理: 流量、压力、水质监测: 介绍 SCADA 系统、智能传感器在管网运行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管网数据平台建设: 强调建立统一的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整合各类管网数据,实现可视化管理。 运行工况分析: 基于监测数据,分析管网运行效率、水头损失、漏损情况等。 管网漏损控制: 漏损检测技术: 介绍声波探测、相关仪、听漏仪、示踪气体等漏损检测方法。 漏损定位与修复: 漏损点快速定位的策略,以及管道泄漏的堵漏与更换方法。 漏损控制管理体系: 建立有效的漏损监测、评估、修复和预防机制。 管网养护与修复: 日常巡查与维护: 明确检查井、阀门井、泵站、出水口等的日常巡检内容与要求。 清淤与疏通: 针对排水管网的积泥、堵塞问题,介绍清淤机器人、高压水车等设备的应用。 管道检测与评估: 介绍电视检测、声纳检测、激光检测等管道内窥镜技术,评估管道的结构状况和完整性。 非开挖修复技术: 详细阐述翻转衬管、固化衬管、局部固化、胀管等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工艺流程。 开挖修复与更换: 对于严重损坏的管段,进行局部开挖修复或整体更换的作业流程。 应急管理与灾害应对: 管网故障预警与响应: 建立突发故障(如爆管、堵塞)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供水中断与调度: 制定供水中断时的应急调度方案,保障居民基本用水需求。 城市内涝与排水应急: 制定城市内涝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排涝方案。 极端天气应对: 应对干旱、洪涝、冰冻等极端天气对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影响。 智能化与信息化应用: 智能管网系统: 探讨物联网(IoT)、大数据、人工智能(AI)在管网运行优化、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 构建管网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实时监控、模拟仿真和决策支持。 管网管理平台: 介绍集监测、诊断、决策、控制于一体的智慧管网管理平台。 第四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本部分将梳理与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水质管理条例》、《城市排水管理条例》等。 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 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国际先进标准介绍: 简要介绍一些国际上在给排水管网设计、施工、运营方面的先进标准和理念。 本书特点: 体系化与全面性: 涵盖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 实用性与指导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 前瞻性与创新性: 关注海绵城市、智慧管网等前沿技术和理念。 图文并茂: 配以丰富的图表、示意图和案例分析,增强可读性和理解性。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并能有效地进行管网的运营维护,为提升城市水安全保障水平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做出贡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其极强的“可检索性”和“现场适用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没有大段的时间去完整研读一本大部头,更需要的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索引和术语表做得非常详尽,即便是查找一个非常具体的小部件的安装要求,也能通过精确的关键词索引快速定位到相关章节。我尝试随机抽取了几个我在以往项目中处理过的棘手问题,比如异材质管道的兼容性连接处理,或者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阀门排布的优化建议,结果都能在手册中找到对应的章节和处理示意图。这说明编写者对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多样性有着深刻的体会,并有意识地将知识点碎片化、模块化,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需求。它成功地避免了将所有知识点糅合成一团面糊的弊病,而是清晰地将其切分成可以随时取用的“知识模块”,这对于提高现场效率是极其宝贵的特性。

评分

我原本以为一本关于“安装”的工具书,重点应该会放在设备的安装精度和流程控制上,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它在材料的“识别与验收”环节上给予了超乎预期的重视。这一点非常符合当前工程质量从源头把控的趋势。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压力等级的钢管、塑料管在外观上如何快速区分,甚至提到了如何通过简单的现场测试来初步判断连接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部分内容对于项目初期的材料员和监理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因为很多时候,问题并非出在安装上,而是材料进场时就埋下了隐患。该手册在这方面的描述,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验收”,而是具体指导了“验收什么”和“怎么看”。这种由外及内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作者对整个给排水系统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本施工指南,更像是一本涵盖了材料学基础的综合性参考,使得读者能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安装工作的意义。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手时其实有些疑虑,毕竟市面上的“手册”很多都流于表面,充斥着大量的理论堆砌,真正能指导实操的干货不多。然而,翻开目录结构后,我的看法就转变了。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非常贴合工程的实际推进顺序,从基础的管材识别、预制加工,一直到最后的压力测试和竣工验收,脉络清晰得像是一条完整的施工流水线。它没有花太多篇幅去探讨那些宏大的理论背景,而是聚焦于“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举个例子,在讲述“防水套管安装规范”时,它细致到连套管与墙体间隙的填充材料种类和密实度都有明确要求,这绝对是现场管理人员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建筑物理学课本里的抽象论述。更让我感到实用的是,书中对常见施工“陷阱”的总结和规避方法,这部分内容明显是作者结合了多年一线经验凝练出来的“教训宝典”,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接地气,仿佛是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长在耳边提点。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编撰思路,极大地提高了手册的实战价值,对于提升新进人员的规范意识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务实的冷峻”。它不是那种为了迎合大众而试图变得“有趣”的读物,而是极其严肃地对待每一个技术细节。在处理一些关键节点,比如消防管道的坡度和固定点间距时,作者采用了近乎教科书式的严谨表述,没有丝毫的含糊不清。我注意到,书中很多地方都引用了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编号,这对于需要进行规范交叉比对的工程师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权威性背书,这表明作者在内容准确性上是下了真功夫的。此外,在一些容易出错的隐蔽工程环节,作者还特地加入了“注意事项”的醒目标签,用加粗或不同颜色的字体进行了强调,这种设计上的细微处理,有效帮助读者在快速浏览时捕捉到核心风险点。整体来看,它像是一位不苟言笑但极其可靠的导师,它不会给你空泛的鼓励,只会用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来引导你完成工作,这种专业上的克制感,恰恰是技术手册最需要的品质。

评分

这本手册的装帧设计非常有意思,封面采用了比较朴实的蓝色调,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这一点在技术类书籍中是难能可贵的。内页的纸张质量摸起来很厚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考虑到施工现场环境的复杂性,这种耐用性设计确实考虑到了读者的实际需求。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大段的技术说明文字之间穿插着清晰的图示和表格,使得复杂的工艺流程不再晦涩难懂。比如在讲解管道坡度计算的那一节,作者不仅给出了公式,还配上了直观的示意图,让我这个初入行业的人也能迅速理解其原理和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文字风格上,它没有过度使用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去阐述每一个技术要点,这一点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毕竟谁都不想在烈日下对着一本术语堆砌的“天书”来回比对。总而言之,从实体接触感和初步的视觉体验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准已经超出了我对一本行业工具书的预期,它似乎更像是一件精心打造的“现场伙伴”,而不是冰冷的参考资料。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深入阅读中,能发现更多这类惊喜。

评分

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

评分

必须好评 这书非常不错!!!!

评分

好好好!十个字够了吗?

评分

是正版书。字迹清楚。内容一般。

评分

不错很有用啊,书写的很全

评分

给海外项目员工购买,不错。按照要求提供发票

评分

给海外项目员工购买,不错。按照要求提供发票

评分

随身带查询备用,挺好的书

评分

还不错,送货很快,谢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