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
定價:59.00元
作者:羅建標 陳嶽武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115276155
字數:544000
頁碼:3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63kg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普及與提高相結閤,全麵性和實用性強。
反映瞭PON互通的成功經驗和技術的**進展,性強。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以介紹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為主,將近年來不太引人注意的通信綫路基礎知識和傳統的通信綫路工程技術重新展示齣來,同時對近年來在通信綫路工程建設中齣現的新技術、新知識作瞭詳盡的介紹。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適閤從事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和維護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第1章 通信綫路基礎知識 1
1.1 通信綫路技術的發展曆程簡述 1
1.2 通信綫路的分類及其特點 1
1.2.1 通信綫路的分類 1
1.2.2 通信綫路技術的特點 2
1.3 主要材料及設備的介紹 2
1.3.1 市話電纜綫路工程材料 2
1.3.2 光纜綫路工程材料 6
1.3.3 通信管道工程材料 14
1.4 相關規範、標準及規定的介紹 14
1.5 關於國際標準單位 16
第2章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要點 19
2.1 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19
2.2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的主要任務 21
2.3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程序劃分 21
2.3.1 設計程序的劃分 21
2.3.2 通信工程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 22
2.4 設計內容 22
2.4.1 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內容 22
2.4.2 設計說明 23
2.4.3 工程概、預算 24
2.4.4 圖紙 25
2.5 工程概、預算編製 27
2.5.1 通信建設工程項目總費用 27
2.5.2 通信建設單項工程總費用的構成 28
2.5.3 通信建設工程概、預算錶格編製 33
第3章 通信綫路工程勘測 35
3.1 查勘測量 35
3.1.1 準備工作 35
3.1.2 查勘 36
3.2 測量 37
3.2.1 測量前準備 37
3.2.2 綫路測量分工和工作內容 38
3.2.3 整理圖紙 39
第4章 光纜綫路工程設計 40
4.1 通信綫路網的構成 40
4.2 本地網組網方式 41
4.3 長途光纜綫路的基本特點 41
4.4 通信綫路路由的選擇 41
4.4.1 路由選擇的一般原則 41
4.4.2 本地網光纜路由的選擇原則 41
4.4.3 長途光纜路由的選擇原則 41
4.4.4 高原嚴寒地區通信綫路設計的注意事項 43
4.5 局站的設置 43
4.5.1 站址選擇的原則 43
4.5.2 局站建築方式選擇原則 44
4.5.3 本地網光纜局站的設置 44
4.5.4 長途光纜局站的設置 44
4.6 敷設方式的確定 45
4.6.1 綫路敷設方式的分類 45
4.6.2 敷設方式的選擇 45
4.7 光纜的選型及傳輸指標設計 48
4.7.1 光纜的結構與類型 48
4.7.2 光纜型號命名方式 49
4.7.3 光纜的選擇 50
4.7.4 光纜容量的確定 50
4.7.5 光縴的選型 51
4.7.6 光纜係統傳輸指標設計 53
4.7.7 光(電)纜配盤 54
4.8 寬帶接入網光縴到戶(FTTH)建設 55
4.8.1 FTTH的基本原理 55
4.8.2 FTTH的建設範圍 59
4.8.3 FTTH工程建設原則 61
4.8.4 FTTH工程設計 64
4.8.5 光纜分縴箱的規格、型號與技術要求 69
第5章 通信管道工程設計 75
5.1 管道路由及位置的選擇 75
5.1.1 市話管道路由選擇 75
5.1.2 長途管道路由選擇 75
5.1.3 管道路由選擇的安全性考慮 76
5.1.4 管道埋設位置的確定 76
5.2 管道容量的確定 78
5.2.1 原有規範對管道容量的確定方法 78
5.2.2 新的通信管道容量確定方法 79
5.3 管道材料的選擇 79
5.4 管道敷設技術要求 81
5.4.1 市話管道的鋪設要求 81
5.4.2 矽芯管道的敷設要求 88
5.5 光(電)纜通道 89
5.5.1 需要建築光(電)纜通道的條件 89
5.5.2 光(電)纜通道的規格 89
5.6 光(電)纜進綫室設計 90
5.6.1 光(電)纜進綫室設計原則 90
5.6.2 進綫室的建築要求 90
5.6.3 進綫室的其他要求 90
5.7 各種標號混凝土參考配比、人孔體積及開挖土方量 91
5.7.1 各種材料說明 91
5.7.2 各種標號混凝土參考配比 91
5.7.3 人(手)孔體積及開挖土方量 92
第6章 通信綫路工程施工 95
6.1 通信綫路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和內容 95
6.1.1 工程施工準備 95
6.1.2 工程組織施工和管理 95
6.1.3 竣工驗收 96
6.2 器材檢驗 103
6.2.1 一般規定 104
6.2.2 市話通信電纜單盤檢驗 104
6.2.3 光纜單盤檢驗 104
6.3 光(電)纜路由復測 104
6.4 架空綫路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105
6.4.1 架空杆路路由選擇 105
6.4.2 架空杆路施工技術要求 106
6.4.3 拉綫的種類與安裝技術要求 122
6.4.4 吊綫裝置 141
6.4.5 架空光(電)纜綫路吊綫原始安裝垂度 149
6.4.6 光纜敷設安裝的一般要求 152
6.4.7 架空光纜敷設安裝要求 152
6.4.8 牆壁光(電)纜敷設安裝要求 154
6.5 管道光纜及局內光纜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157
6.5.1 管道光纜敷設安裝要求 157
6.5.2 引上光纜的敷設安裝要求 158
6.5.3 光纜交接箱安裝要求 159
6.5.4 局內光纜的敷設安裝要求 160
6.5.5 光縴與光纜的接續要求 162
6.5.6 光纜的預留處理 165
6.6 直埋光纜敷設技術要求 166
6.6.1 直埋光纜路由選擇 166
6.6.2 光纜埋深要求 166
6.6.3 直埋光纜與其他建築設施間的小淨距 167
6.6.4 直埋光纜的敷設要求 168
6.6.5 直埋光纜路由施工後的維護標準 171
6.6.6 凍土層直埋光纜的敷設 175
6.6.7 水底光(電)纜敷設要求 175
6.7 本地網電纜綫路工程施工技術要求 179
6.7.1 電纜綫路傳輸指標設計 179
6.7.2 電纜的選擇 180
6.7.3 電纜路由的選擇 181
6.7.4 架空電纜敷設技術要求 181
6.7.5 管道電纜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184
6.7.6 埋式電纜敷設安裝技術要求 186
6.7.7 交接箱安裝及室內成端電纜 186
6.7.8 配綫區和分綫設備安裝與防雷接地裝置 189
6.7.9 電纜接續與割接技術要求 193
6.7.10 電纜綫路施工安全措施 195
第7章 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198
7.1 防強電 198
7.1.1 危險影響的容許標準 198
7.1.2 強電危險影響的防護措施 199
7.1.3 通信綫路與其他電氣設備間的小垂直距離 200
7.2 防雷 201
7.2.1 雷電的基本概念及活動規律 201
7.2.2 室外光(電)電纜綫路防雷 202
7.2.3 進局光(電)纜綫路防雷措施 210
7.3 防腐蝕、防潮 213
7.3.1 光纜腐蝕的分類 213
7.3.2 地下光纜的腐蝕程度 214
7.3.3 地下光纜電化學防護指標 214
7.3.4 地下通信光纜防腐蝕措施 215
7.3.5 直埋電纜防蝕 216
7.3.6 防潮、充氣維護係統 216
7.4 特殊地質條件下的光纜防護 222
7.4.1 對山體滑坡災害的防護措施 222
7.4.2 對泥石流災害的防護措施 222
7.4.3 對膨脹土壤危害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222
7.4.4 對凍土層光纜的防護措施 222
7.4.5 對溫差懸殊影響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223
7.4.6 對鹽堿地腐蝕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223
7.4.7 對風沙暴影響通信綫路的防護措施 224
7.4.8 對地層沉陷段落的防護措施 224
7.5 防鼠害、啄木鳥和白蟻 224
7.5.1 防鼠害 224
7.5.2 防啄木鳥 225
7.5.3 防白蟻 225
7.6 架空光纜防護 227
7.6.1 杆路保護措施 227
7.6.2 拉綫、吊綫及架空光(電)纜保護 229
7.6.3 杆根加固措施 229
7.7 管道光纜防護 234
7.7.1 管道光纜路由防護 234
7.7.2 人井內光纜設施防護要求 236
7.7.3 管道光纜路由防護及警示 238
7.8 直埋光纜防護 241
7.8.1 直埋光纜防護措施 241
7.8.2 標石埋設 245
7.8.3 標石製作與編號方法 246
7.9 水綫防護與水綫牌製作安裝 247
7.9.1 水綫防護措施 247
7.9.2 水綫標誌牌的形式、製作與安裝 249
7.10 長途乾綫光纜的維護 251
7.10.1 光纜綫路維護的基本任務 251
7.10.2 維護方法與周期 251
7.10.3 光纜綫路維護要求 253
7.10.4 光纜綫路維護機構 253
7.10.5 光纜綫路維護器材 253
第8章 關於通信建設工程安全風險及評估 256
8.1 通信建設工程安全風險識彆 256
8.1.1 通信建設工程安全風險類彆 256
8.1.2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的預評估 257
8.2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評估 257
8.2.1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評估的依據 257
8.2.2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的量化評估方法 257
8.2.3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量化計算的原則 258
8.2.4 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評估的具體步驟 258
8.3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處置 262
8.3.1 風險處置的基本原則 262
8.3.2 製定風險處置計劃的步驟 262
8.3.3 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處置策略 262
8.3.4 工程項目安全風險處置遵循的原則 262
8.3.5 明確職責 263
8.4 通信工程安全風險監控 263
8.4.1 安全風險監控的程序與內容 263
8.4.2 安全風險監控具體措施 264
第9章 通信綫路工程設計相關的強製性條文 265
9.1 YD 5102-2010《通信綫路工程設計規範》 265
9.2 YD 5121-2010《通信綫路工程驗收規範》 269
9.3 YD 5018-2005《海底光纜數字傳輸係統工程設計規範》 274
9.4 GB 50373-2006《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規範》 274
9.5 GB 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 275
9.6 YD 5148-2007《架空光(電)纜通信杆路工程設計規範》 278
9.7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技術暫行規定》 279
9.8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 279
9.9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修訂內容) 280
9.10 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範》 281
9.10.1 電信設備安裝的抗震設計目標 281
9.10.2 架式電信設備安裝抗震措施 282
9.10.3 自立式電信設備安裝抗震措施 282
9.11 YD/T 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規範》 283
9.12 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範》 283
9.13 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範》 283
9.14 YD/T 5003-2010《通信建築工程設計規範》 283
第10章 設備安裝工程設計相關的強製性標準條文 285
10.1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 285
10.2 YD 5002-2005《郵電建築防火設計標準》(原94版修訂內容) 286
10.3 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範》 287
10.3.1 電信設備安裝的抗震設計目標 287
10.3.2 自立式電信設備安裝抗震措施 288
10.4 YD/T 5026-2005《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規範》 288
10.5 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範》 289
10.6 YD/T 5175-2009《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範》 289
10.7 YD/T 5003-2010《通信建築工程設計規範》 289
10.8 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技術暫行規定》 290
10.9 YD/T 5040-2005《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範》 291
10.10 YD 5079-2005《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驗收規範》 291
10.11 YD 5191-2009《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技術暫行規定》 292
10.12 YD 5054-2010《通信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292
第11章 附錄 294
11.1 各種工程材料的規格、型號與單位重量 294
11.1.1 方鋼與圓鋼材單位重量 294
11.1.2 扁鋼每米重量錶 295
11.1.3 工字鋼、槽鋼每米重量 295
11.1.4 等邊角鋼每米重量錶 296
11.1.5 不等邊角鋼每米重量錶 296
11.1.6 熱軋無縫鋼管每米重量錶 297
11.1.7 電焊薄壁鋼管每米重量錶 298
11.1.8 鍍鋅鋼絞綫、鍍鋅鐵綫和銅包鋼綫單位重量錶 298
11.1.9 絕緣子的規格、型號與尺寸 298
11.2 工程設計組織計劃實例(工程設計項目管理) 300
11.2.1 設計進度和計劃安排 300
11.2.2 勘察設計重點、難點分析及注意事項 307
11.2.3 安全與文明措施 309
11.3 工程施工組織計劃實例(工程施工項目管理) 310
11.3.1 工程概況 310
11.3.2 施工隊伍組成 312
11.3.3 組織管理 314
11.3.4 施工進度計劃及實施保證措施 322
11.3.5 技術方案 324
11.3.6 客戶投訴處理及工程迴訪計劃 332
11.4 考試試題 333
11.4.1 通信管道、光纜設計培訓考試試捲 333
11.4.2 通信工程概、預算考試試捲 336
11.4.3 通信工程設計及驗收規範強製性條文考試試捲 340
11.4.4 設備專業強製性規範考試試題 343
11.5 參考文獻和資料 347
恒久圖書專營店
恒久圖書專營店
恒久圖書專營店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深邃的藍色調搭配著現代化的綫條,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通信技術的探索之旅。我一直對通信綫路工程的奧秘充滿好奇,尤其是它在LTE網絡以及未來的物聯網和無綫網絡中的應用。這本書的標題觸及瞭這些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從目錄的初步瀏覽來看,它似乎涵蓋瞭從理論基礎到實際操作的方方麵麵,這對於我這樣希望係統學習通信工程知識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尤其是我對光縴通信部分的內容頗感興趣,瞭解它如何實現高速率、大容量的數據傳輸,對於理解現代通信網絡的基礎至關重要。這本書的作者名氣不小,羅建標和陳嶽武的名字在業內有著很高的聲譽,這讓我相信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復雜的工程原理,並提供豐富的案例分析,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讀完這本書,我希望能對通信綫路的設計原則、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後期維護的策略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為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夠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指導。
評分我對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並且一直認為,基礎通信設施的建設是推動技術進步的關鍵。這本書的書名《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LTE網絡通信,光縴通信,物聯網,無綫網絡》正好捕捉到瞭當前通信技術發展的幾個重要方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通信綫路工程在現代網絡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例如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如城市密集區域、偏遠地區)進行最優化的設計和布綫。對於LTE網絡通信,我希望書中能夠闡述其在提供高質量移動寬帶服務方麵的關鍵技術,以及其在嚮5G演進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光縴通信作為高速數據傳輸的載體,我期待書中能有詳細的論述,包括其在骨乾網、城域網以及接入網中的應用,以及相關的建設和維護技術。而物聯網和無綫網絡部分,我更關注的是它們與LTE網絡和光縴通信如何協同工作,形成一個完整的通信生態係統,支持海量設備的連接和數據的流動。這本書的作者組閤也讓我對其專業性充滿信心,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係統而深入的分析,為我理解當前及未來通信網絡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評分我是一名在校學生,正在學習通信工程專業。在課餘時間,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實踐指導意義的教材,來補充課堂知識。《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眼前一亮。它似乎提供瞭一個非常完整的知識體係,從基礎的綫路工程,到前沿的LTE網絡,再到廣泛應用的物聯網和無綫網絡。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光縴通信的詳細介紹,例如不同類型光縴的特性、光纜的敷設方式、以及光縴接入網的組成和原理。同時,我對於LTE網絡的部分也充滿期待,希望能夠學習到其核心的技術原理,比如頻譜利用、多址技術、以及與4G、5G網絡的演進關係。書名中的“設計、施工與維護”也暗示瞭這本書的實用性,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實際工程中的一些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比如如何進行綫路選址、如何保證施工質量、以及如何進行網絡優化和故障排除。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圖錶、案例分析,或者實驗指導,那就更完美瞭,這將大大幫助我鞏固所學知識。
評分我是一名剛剛接觸通信行業的工程師,對LTE網絡和無綫通信技術有著強烈的學習願望。在尋找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我無意間看到瞭這本書,它的名字非常全麵,幾乎涵蓋瞭我所能想到的所有關鍵技術點。尤其是“LTE網絡通信”這一部分,讓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可能是我急需的那本入門指南。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LTE網絡的架構、關鍵技術,比如OFDM、MIMO等,並解釋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以實現高速移動通信。同時,對於“無綫網絡”部分,我希望能瞭解不同類型的無綫網絡技術,比如Wi-Fi、藍牙,以及它們在物聯網中的應用場景。這本書的“設計、施工與維護”這幾個關鍵詞,也讓我看到瞭它在實踐層麵的價值。我希望能學到如何進行閤理的網絡規劃和設計,如何高效地進行施工部署,以及在網絡齣現問題時,如何進行有效的故障排查和維護。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工程案例,或者是一些施工中容易齣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那對我來說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清晰的思路和實用的技能,幫助我快速融入這個行業。
評分作為一名對物聯網技術充滿熱情的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支撐其發展的通信技術。這本書的書名恰好點齣瞭我所關注的幾個核心點——通信綫路工程、LTE網絡、光縴通信以及無綫網絡。我尤其好奇的是,這本書是如何將這些看似獨立的技術領域有機地結閤起來,並闡述它們在物聯網構建中的作用。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析光縴通信在物聯網數據傳輸中的優勢,以及LTE網絡如何為物聯網設備提供廣泛而可靠的連接。同時,我對“通信綫路工程設計、施工與維護”這部分內容也抱有極大的興趣,它涉及到基礎設施的建設,而這正是物聯網大規模部署的基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夠通過實際的案例,展示如何在復雜的城市環境或工業場景中,設計、施工和維護一套高效可靠的通信網絡,以支撐海量的物聯網設備接入和數據交換。這本書的作者背景也讓我對其專業性有信心,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物聯網通信的“幕後英雄”,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個充滿活力的領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