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睡觉这个问题,绝对是家长关注的前三大问题之一。这本非常经典的婴幼儿睡眠起居指南告诉我们:培养天才的宝宝,一定要有好的睡眠。
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作序力荐:“二十年来,在美国图书网站上寻找指导婴幼儿睡眠的图书,美国父母一定优先选择这一本。”
本书二十年来雄踞美国早教排行榜,是改变美国家庭育儿观念的一本经典之作。作者曾帮助成千上万的美国宝宝养成了自我入睡的习惯。本书由脱口秀女王欧普拉向美国爸妈推荐,是全美国都在用的育儿方法。
如何带宝宝好好睡觉,是许多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育儿问题。维斯布朗博士认为:健康的睡眠习惯才能养育出快乐健康的孩子。本书革命性地讲述如何解决和预防婴幼儿的睡眠问题,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维斯布朗博士全面地向家长解释了孩子的自然睡眠周期,并提出循序渐进的睡眠方法,提供宝贵资料来向家长介绍这个方面的全新研究:白天睡眠不同于晚上睡觉,同时两者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如何应对哭闹综合症、婴儿噩梦、尿床和更多问题;具体地进行分析,让你的孩子根据他的生物钟自然入睡;揭示父母常见的错误,比如让孩子想睡多久就多久,投其所好的摇晃和喂养等等;探讨了不同性格、年龄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同睡眠周期——从宁静型的婴儿到亢奋型婴儿,从出生到初学走路的孩子;科学地向家长提出需重视短睡时间表(DJY)。入睡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父母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入睡——作者维斯布朗博士这样告诉全美的父母,并帮助成千上万个宝宝养成了自我入睡的习惯。他自己也将成功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家庭上。
马克·维斯布朗博士,是全美著名的儿童睡眠和发展研究专家,美国临床医师协会成员、西北大学小儿科芬堡医学院儿科教授。作为一名儿科医生,维斯布朗博士拥有35年的临床经验。维斯布朗博士发现睡眠与人性格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睡眠不好,是引起婴儿病痛的关键成因之一。他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婴儿在白天的短时睡眠的重大作用,引起了极大轰动,奠定了婴幼儿白天睡眠重要性的理论基础。
他在多家媒体上也多次发表了关于儿童睡眠的研究性文章,《欧普拉真人秀》也曾邀请他客串讲座。除了研究之外,他撰写的关于睡眠问题的养育手册,一直为家长群体广泛关注,影响了整个美国社会对婴儿睡眠的认知。维斯布朗本人和妻子琳达结婚四十多年,育有四个儿子,并有四个孙子,他的孩子们均通过睡眠法获得了极好的教育成果。
二十年来,在美国图书网站上寻找指导婴幼儿睡眠的图书,美国父母一定优先选择这一本。维斯布朗博士非常全面地向家长解释了孩子的自然睡眠周期,如何解决和预防婴幼儿的睡眠问题,并推荐采用循环渐进的方法调整睡眠。
作为儿科专家,我强烈地推荐这本书,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和帮助家长,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健康和幸福,更好地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 新浪育儿金牌专家、母爱360·推动自然养育人物 张思莱
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全美著名的儿童睡眠和发展研究专家、35年儿科临床经验的马克·维斯布朗博士在《婴幼儿睡眠圣经》里提到: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长期缺乏睡眠,会影响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孩子大脑的发展很重要,孩子在童年缺乏睡眠的恶果不会立刻显现,可能要在成人之后显现出来。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睡眠宝典,作为一位母亲,我强烈地推荐!
——媒体人 IMPI国际认证睡眠咨询师 林小暖bella
本书内容严谨,科学性强,详细地介绍了从婴儿出生到青春期的所有睡眠知识和常见睡眠问题,并通过真实的案例,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作者的许多研究发现,比如睡眠质量与智力发展、适应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白天小睡和提前入睡的重要性,使我们对睡眠的科学机制有了深刻认识,同时也有了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本书尤其强调把入睡看做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建议所有父母通过训练孩子自己入睡,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本书指导性极强,对各个年龄儿童的睡眠特征和常见睡眠问题都给予了详细的指导性建议,对哄宝宝睡觉的技术、喂养的技术、睡眠习惯养成的技术都给出了可以直接操作的答案。
——新浪亲子阅读推荐
序
导言
(第一部分 孩子们是如何睡觉的)
第一章 良好的睡眠习惯为何如此重要
第二章 健康睡眠和睡眠策略
健康睡眠
夜晚和白天的睡眠持续时间
小睡
固化的睡眠
睡眠安排,睡眠时间的掌握
睡眠的规律
睡眠的姿势
良好睡眠的益处:睡眠模式、智力、学习能力、学校表现
犯困的迹象
哄宝宝睡觉
1、父爱:使宝宝安静下来的秘密武器
2、吮吸也是安抚宝宝的妙招
3、有节奏的动作
4、襁褓
5、按摩
6、尊重宝宝对于睡眠的需要:1到2个小时的清醒期
7、其他抚慰宝宝的办法
8、外力的作用总是短暂的
抚慰孩子的资源
作息时间
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与孩子合床睡/与孩子分床睡
1、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
2、与孩子同睡一张床还是让孩子单独睡
3、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睡眠策略
给爱闹的孩子母乳喂养
固体食物以及进食习惯
三类帮助孩子改善睡眠的方法:“不让孩子哭”“哭哭也罢”“想哭就哭吧”
1、“不让孩子哭”的睡眠问题解决方法:
让孩子安静地睡着。
帮助孩子培养睡眠的习惯。
定时把孩子叫醒喂食。
在两次小睡之间,让孩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带孩子出去散散步。
掌握好孩子清醒的时间。
逐渐地让孩子自己入睡。
房间的窗帘要拉上。
让孩子放松。
消除周围环境的刺激因素。
2、“哭哭也罢”的睡眠问题解决方法
3、“想哭就哭吧”的睡眠问题解决方法
睡眠问题的预防与治疗
给筋疲力尽父母们的行动计划
1.健康的睡眠
2.回笼觉可以避免睡眠紊乱的发生
3.哄孩子入睡的方法
4.上床睡觉时间的规律
5.母乳喂养vs人工喂养;家庭大床vs婴儿床
6.帮助孩子改善睡眠的方法:“不许哭”“哭一哭也可以”“想哭就哭”
第三章 睡眠问题及解决办法
被打断的睡眠
解决睡眠问题的日志
早晨醒得太早
晨睡缺乏,太短,太长或者时间不对
缺乏午睡,午睡时间太短、太长,或者时间不对
第三次小睡缺乏,时间太长或太短,时间不对
需要两次小睡,但只睡了一次
需要一次小睡却不小睡
上床睡觉时间太晚——或许需要一场战斗
夜惊,睡眠浅
家中孩子多而导致的睡眠问题
无法入睡
害怕黑夜,害怕独处
孩子不愿意在婴儿床里待着
挑床,在新环境中睡不着
只有一间卧室
从家庭大床转到婴儿床
给筋疲力尽父母们的行动计划
第四章 睡眠,极端的哭闹,以及脾气糟糕的应对
如何使用这一章
简介
睡眠和极端哭闹/缠人
4个月时的脾气
把睡眠、极度缠人和脾气联系起来
缠人期过后:预防4个月后的睡眠问题
给精疲力尽父母的总结及行动计划
(第二部分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
第五章 1~4月大宝宝的睡眠问题
新生儿:第1周
2~4周:更加缠人
5~6周:缠人/哭闹的高峰
7~8周:就寝时间提前且晚上睡眠时间变长
3-4月:极度缠人/哭闹结束,开始在早上9-10点进行小睡
睡眠问题的预防与解决
给筋疲力尽父母们的行动计划
第六章 5~12月宝宝的睡眠问题
5~8月:下午12:00-2:00小睡,也可以晚一点在3:00-5:00小睡
9个月:傍晚的小睡逐渐消失,夜间喂食停止
10-12个月:清晨小睡开始消失,但大多数宝宝仍需两次小睡
预防和解决睡眠问题
1、宝宝入睡问题与妈妈不安的联系
2、早期经历的重要性:理论与事实
3、不正常的睡眠时间表
4、小睡缺失
5、短暂的睡眠持续时间
6、早早醒来
7、不同的睡眠模式:没问题——暂时的
8、夜间醒来
9、用递减法帮助孩子入睡
10、休克法(冷火鸡法)
11、小结
12、让我们按照钟表来行动
给筋疲力尽父母们的行动计划
1、5-8个月:16%的孩子有3次小睡,84%有2次小睡
2、9个月:5%有3次小睡,91%有2次小睡,4%没有小睡
3、10个月到12个月:1%有3次小睡,82%有2次小睡,17%没有小睡
第七章 13到36个月宝宝的睡眠问题
13个月到15个月:需要一或二次小睡
16个月到21个月:上午的小睡消失了
22个月到36个月:只有一次午睡
预防和解决睡眠问题
1、爬下床:玩具跳偶综合症
2、用帐篷式婴儿床解决入睡问题
3、睡眠的纪律
4、孩子拒绝睡午觉,怎么办
(1)拒绝某个时间的小睡
(2)从来不在白天睡觉
早上起得太早
晚上抗拒睡觉/夜间醒来
小结
五、给筋疲力尽父母们的行动计划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睡眠问题
3到6岁:小睡消失了
1、睡眠与性格相互影响
2、睡眠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关系
预防和解决睡眠问题
1、用“渐进法”帮助孩子晚上睡眠
2、晚上的睡眠问题白天来纠正
3、如何让孩子白天小睡
4、没有万能的解决办法
给筋疲力尽父母们的行动计划
第九章 学生时期和青春期的睡眠问题
7到12岁:上床时间开始推后了
1、入睡困难
2、找不到病因的疼痛
青春期: 缺乏足够睡眠(尤其是早上)
1、晚睡综合症
2、Kleine-Levin综合征
3、纤维肌痛综合征
4、慢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预防和解决睡眠问题
1、帮助孩子掌握入睡技巧
2、刺激控制法和时间控制法
3、保持一个健康的睡眠时间表
4、不要依靠药物和饮食来解决睡眠问题
(第三部分 其他睡眠障碍和问题)
第十章 特殊的睡眠问题
一、梦游
二、梦话
三、夜惊
四、噩梦
五、撞头和摇晃身体
六、夜间磨牙
七、发作性嗜睡症
八、呼吸不畅(过敏或打鼾)
九、多动行为
十、季节性情感障碍(SAD)
十一、尿床
第十一章 应对特殊事件和烦恼
随着季节改变时间
新来的兄弟姐妹
双胞胎,三胞胎,多胞胎
搬家
假期和时区变化
经常生病
妈妈回去工作了
家庭办公
双职工家庭
领养
受伤
超重,锻炼,和节食
虐婴
异位性皮炎和湿疹
这本书的排版和内容组织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特别喜欢它章节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从基础的睡眠环境布置,到作息规律的建立,再到特殊情况(如出牙期、旅行、生病)下的应对策略,层层递进,结构严谨。我最欣赏它在“睡眠作息表”设计上的灵活性。很多育儿书给出的时间表,对于不同个体差异巨大的宝宝来说,根本无法照搬。而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框架”和一系列“可调节的变量”,它教你如何根据宝宝的实际表现来微调喂食、活动和睡眠时间,确保作息是“服务于”宝宝的需求,而不是强迫宝宝适应一个僵硬的时间表。这种强调个体化的处理方式,让我对育儿这件事有了更宏观和更具掌控力的视角。内容详实到连如何选择合适的睡袋、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都做了详细的建议,这种对细节的极致关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
评分我是一个对育儿细节有“强迫症”倾向的父亲,对任何育儿方法都抱着谨慎的怀疑态度。在翻阅了市面上诸多声称能解决睡眠问题的书籍后,我发现大多数都流于表面,或者充满了过于理想化的说辞。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关注了表象的“哄睡”,更深入地探讨了婴幼儿睡眠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它用非常清晰的图表和案例,拆解了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周期、生物钟的建立过程,甚至连白天小睡的重要性都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夜醒”问题上的辩证思维——既不鼓励过度干预,也不主张简单粗暴地放任。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评估-观察-调整”的闭环系统,让我能够像一个研究者一样去分析自家宝宝的具体情况,而不是盲目套用模板。虽然刚开始理解其中的一些专业术语需要花点时间,但一旦掌握了核心逻辑,你会发现,这套方法是如此的坚实可靠,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这本书对于追求科学育儿的家长来说,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新手爸妈量身定做的指南!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一到晚上就成了“粘人精”,怎么哄都不睡,我们夫妻俩几乎要崩溃了。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其实有点怀疑,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太多了,效果也参差不齐。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详尽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像那种空泛的理论书籍,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步骤。比如,它详细解释了如何识别宝宝的睡眠信号,而不是等到他们哭闹了才去干预。这种“先发制人”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我们哄睡的痛苦。书里还特别强调了“睡眠训练”的重要性,但措辞非常温和,充满了对宝宝感受的理解。我按照书里的建议,循序渐进地调整了宝宝的作息,效果立竿见影。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步骤时,都会考虑到家长的焦虑和疲惫,给出的建议总是那么有同理心。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了,而是成了家里那个可以掌握宝宝睡眠节奏的“小专家”。这本“圣经”真的帮我找回了久违的夜晚安宁。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更像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们家那位小祖宗,从小就是个“夜猫子”,晚上折腾到一两点是家常便饭,白天补觉,导致整个家庭的作息完全被打乱。家里的老人总说“小孩子就是这样,忍忍就过去了”,但我的身心状态已经接近崩溃边缘了。这本书的风格非常治愈,它没有一上来就指责父母哪里做得不对,而是首先肯定了父母的努力和爱。这种温暖的基调让我愿意继续读下去。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安全感与自主睡眠”之间的微妙平衡,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之前自己的一些“爱”其实可能变成了过度的依赖。通过书中引导的、渐进式的“放手”练习,比如逐步延长“等待时间”、使用特定的安抚物,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宝宝不再需要我抱着晃动才能入睡,学会了自己安静下来。现在我们家的夜晚,终于能回归到一种平静有序的状态,这种精神上的解脱,比任何物质上的奖励都来得珍贵。
评分作为一名二胎妈妈,我对育儿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并非是全新的知识点(因为我已经读过不少同类书籍),而是在原有知识体系上的“升级”和“优化”。它整合了最新的睡眠科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处理“大月龄宝宝睡眠倒退”方面,提供了比我十年前带第一个孩子时所用的方法更科学、更高效的干预手段。它不再用简单的“哭闹”来定义问题,而是深入到神经系统发育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宝宝会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睡眠波动,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安抚技巧,这些技巧不依赖于任何外部设备,完全是纯粹的、基于人际互动的解决方案。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团队的严谨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力。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它不会对你发号施令,而是以一种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你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那条最平顺的育儿之路。它真正做到了“升级修订”,将过去零散的知识点熔铸成了一套强大的育儿操作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