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輸變電技術常用標準匯編(設備用油捲)》根據國傢標準編寫格式的新規定增加瞭“引用標準”和“定義”兩章,並結閤本標準的內容在編寫章節上做瞭必要的修改。修改瞭對故障産氣原理的闡述和對非故障氣體來源的分析,使得更係統清晰。針對各種不同設備規定瞭不同的檢測周期,這是本標準主要新增加的內容之一。將“故障判斷”改為兩章:首先判斷有無故障——針對不同設備推薦瞭油中溶解氣體的注意值和産氣速率的注意值;其次再進一步判斷故障的性質及其嚴重程度一推薦瞭國內最有效的判斷方法和IEC60599:1999最新推薦的方法。結閤科技發展,對分析方法進行瞭修改,並增加瞭對測試誤差估計等相關內容。在附錄中增加瞭IEC60599:1999及其他國外文獻的最新有關判斷故障類型的方法和實例,供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GB 2536-1990變壓器油
GB/T 7252-2001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
GB/T 7595-2008運行中變壓器油質量
GB/T 7596-2008 電廠運行中汽輪機油質量
GB/T 7597-2007電力用油(變壓器油、汽輪機油)取樣方法
GB/T 7598-2008運行中變壓器油水溶性酸測定法
GB/T 7600-1987運行中變壓器油水分含量測定法(庫侖法)
GB/T 7601-2008運行中變壓器油、汽輪機油水分測定法(氣相色譜法)
GB/T7602.1-2008變壓器油、汽輪機油中T501抗氧化劑含量測定法第1部分:分光光度法
GB/T 7602.2-2008變壓器油、汽輪機油中T501抗氧化劑含量測定法第2部分:液相色譜法
GB/T7602.3-2008變壓器油、汽輪機油中T501抗氧化劑含量測定法第3部分:紅外光譜法
GB/T 7603-1987 礦物絕緣油中芳碳含量測定法(紅外光譜分析法)
GB/T 7604-1987礦物絕緣油芳烴含量測定法
GB/T 7605-2008運行中汽輪機油破乳化度測定法
GB/T 14541-2005 電廠用運行礦物汽輪機油維護管理導則
GB/T 14542-2005運行變壓器油維護管理導則
DL/T 421-2009 電力用油體積電阻率測定法
DL/T 423-2009絕緣油中含氣量測定方法真空壓差法
DL 430-1992油中微量銅的測定方法(鋅試劑分光光度法)
DL/T 432-2007 電力用油中顆粒汙染度測量方法
DL/T 703-1999絕緣油中含氣量的氣相色譜測定法
DL/T 704-1999 變壓器油、汽輪機油中T501抗氧化劑含量測定法(液相色譜法)
DL/T722-2000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
DL/T 929-2005 礦物絕緣油、潤滑油結構族組成的紅外光譜測定法
DL/T 941-2005運行中變壓器用六氟化硫質量標準
DL/T 1031-2006運行中發電機用油質量標準
DL/T 1094-2008 電力變壓器用絕緣油選用指南
DL/T 1095-2008變壓器油帶電度現場測試導則
DL/T 1096-2008變壓器油中顆粒度限值
精彩書摘
當氣體繼電器內有氣體聚集時,應取氣樣進行色譜分析。這些氣體的組分和含量是判斷設備是否存在故障及故障性質的重要依據之一。為減少不同組分有不同迴溶率的影響,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取齣氣樣,並盡快進行分析。
6.2.2 取氣樣的容器
應使用經密封檢查試驗閤格的玻璃注射器取氣樣。取樣前應用設備本體油潤濕注射器,以保證注射器滑潤和密封。
6.2.3 取氣樣的方法
取氣樣時應在氣體繼電器的放氣嘴上套一小段乳膠管,乳膠管的另一頭接一個小型金屬三通閥與注射器連接(要注意乳膠管的內徑與氣體繼電器的放氣嘴及金屬三通閥連接處要密封)。操作步驟和連接方法如圖1所示:轉動三通閥,用氣體繼電器內的氣體衝洗連接管路及注射器(氣量少時可不進行此步驟);轉動三通閥,排空注射器;再轉動三通閥取氣樣。取樣後,關閉放氣嘴,轉動三通閥的方嚮使之封住注射器口,把注射器連同三通閥和乳膠管一起取下來,然後再取下三通閥,立即改用小膠頭封住注射器(盡可能排盡小膠頭內的空氣)。對繼電器的取氣管已引到地麵的設備,要注意先排掉取氣管內的油再取氣樣。
取氣樣時應注意不要讓油進人注射器並注意人身安全。
6.3 樣品的保存和運輸
油樣和氣樣應盡快進行分析,為避免氣體逸散,油樣保存期不得超過4天,氣樣保存期應更短些。在運輸過程及分析前的放置時間內,必須保證注射器的芯子不卡澀。
油樣和氣樣都必須密封和避光保存,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劇烈振蕩。油樣和氣樣空運時要避免氣壓變化的影響。
6.4 樣品的標簽
取樣後的容器應立即貼上標簽。推薦的標簽格式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
前言/序言
分析油中溶解氣體的組分和含量是監視充油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利用氣相色譜法分析油中溶解氣體監視充油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在我國已有30多年的使用經驗。1987年由原國傢標準局頒發的GB/T7252-1987《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在電力安全生産中發揮瞭重要作用,並積纍瞭豐富的實踐經驗。隨著電力生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結果的判斷及解釋均需要加以補充和修訂。
本標準非等效采用IEC60599:1999,對GB/T7252-1987進行修訂。
主要修訂內容:
1.根據國傢標準編寫格式的新規定增加瞭“引用標準”和“定義”兩章,並結閤本標準的內容在編寫章節上做瞭必要的修改。
2.修改瞭對故障産氣原理的闡述和對非故障氣體來源的分析,使得更係統清晰。
3.針對各種不同設備規定瞭不同的檢測周期,這是本標準主要新增加的內容之一。
4.將“故障判斷”改為兩章:首先判斷有無故障——針對不同設備推薦瞭油中溶解氣體的注意值和産氣速率的注意值;其次再進一步判斷故障的性質及其嚴重程度一推薦瞭國內最有效的判斷方法和IEC60599:1999最新推薦的方法。
5.結閤科技發展,對分析方法進行瞭修改,並增加瞭對測試誤差估計等相關內容。
6.在附錄中增加瞭IEC60599:1999及其他國外文獻的最新有關判斷故障類型的方法和實例,供參考。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都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的附錄C、附錄D、附錄E和附錄F都是提示的附錄。
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代替原國傢標準GB/T7252-1987《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
好的,以下是為您量身定製的圖書簡介,旨在全麵介紹一本涵蓋輸變電設備用油規範的權威參考書,同時完全規避提及您提供的具體書名信息。 --- 輸變電工程領域:設備用油規範與應用深度解析 聚焦電力係統核心資産的潤滑、絕緣與維護標準 圖書定位: 本書是一本麵嚮電力係統設計、建設、運行、維護及設備製造工程師的專業技術手冊。它係統性地匯集並深入解讀瞭當前國傢及行業內關於輸電綫路、變電站及其內部關鍵設備(如變壓器、互感器、開關設備等)所用液態介質——變壓器油、開關油等——的全部關鍵技術標準、規範和實踐要求。本書旨在成為工程師在設備選型、工程驗收、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案頭工具書。 核心內容體係結構: 本書內容組織嚴謹,邏輯清晰,從宏觀的行業標準體係入手,層層遞進至微觀的油品性能指標與檢測方法,確保知識體係的完整性和實用性。 第一部分:標準體係與法規框架解析 本部分首先搭建起理解設備用油規範的法律與技術基礎。它詳細梳理瞭與電力設備用油直接相關的國傢標準(GB)、行業標準(DL/T)以及國際標準(IEC)的最新版本和修訂要點。 1. 標準體係導覽: 闡述不同類型標準(推薦性、強製性)在電力工程中的適用範圍和約束力。重點解析瞭電力行業關於油品電氣性能、理化性能及環保要求的核心法規文件。 2. 術語與定義: 統一並規範瞭行業內對“絕緣油”、“導熱油”、“電纜油”等關鍵術語的理解,為後續技術內容的交流奠定基礎。 3. 選型原則的演進: 迴顧瞭電力係統用油從傳統礦物油嚮新型環保油(如酯類油、矽油等)的替代曆程,並詳細闡述瞭在特定電壓等級、特定環境條件(如高海拔、寒冷地區、防火要求嚴格區域)下的油品優先選用原則。 第二部分:核心設備用油的特定要求與性能指標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不同類型電力設備對用油在電氣和化學性能上的具體要求,這是確保設備長期可靠運行的關鍵。 1. 變壓器用油的深度剖析: 電氣性能指標解讀: 詳盡對比瞭閃點、燃點、介質強度(擊穿電壓)、介質損耗因數、水分含量等核心參數的國標限值與實際意義。特彆關注瞭在直流勵磁和高電壓試驗條件下油品性能的變化規律。 化學穩定性與老化評估: 深入講解瞭氧化安定性、酸值、總酸量以及硫化氫含量等指標,這些指標直接關聯到設備壽命和變壓器繞組紙絕緣的健康狀況。 氣體釋放特性: 針對油中溶解氣體分析(DGA)技術,詳細列齣瞭不同氣體(H₂、CH₄、C₂H₂等)在不同溫度、電流下的特徵關聯,為設備早期故障預警提供標準化的解讀依據。 2. 開關設備用油的特殊要求: 區彆於變壓器油,針對 SF6 氣體斷路器及老式油斷路器(如涉及)中的填充油、滅弧介質,本書提供瞭其熱穩定性、抗電弧能力以及與觸頭材料兼容性的標準要求。 3. 電纜附件用油的規範: 針對充油電纜係統,闡述瞭對油的粘度、電導率以及滲透性等指標的特殊要求,以確保在長期運行中電纜內部壓力平衡和電場分布的均勻性。 第三部分:油品的檢測、試驗與現場維護標準 技術標準的最終落地依賴於準確的檢測和規範的維護流程。本部分是本書最具操作性的部分。 1. 全套檢測方法標準匯編: 集中收錄瞭所有關鍵油品指標的試驗規程(如ASTM、IEC或對應的國標方法)。詳細描述瞭試驗儀器的選擇、試樣采集的規範(防止現場汙染對結果的影響)、以及數據判讀的流程。 2. 油品狀態評估與診斷流程: 建立瞭一套係統化的狀態評估體係,包括: 在綫監測技術的標準接口: 闡述瞭色譜分析儀、水分傳感器等在綫設備的數據輸齣應如何對照標準進行實時判斷。 故障油品分析: 針對顔色突變、油泥析齣、異常氣體積聚等現象,提供瞭標準化的應急處理和油品淨化標準。 3. 油品處理與再生技術規範: 詳細介紹瞭現場或油處理站對舊油進行脫氣、脫水、脫酸、脫色及再生處理的標準工藝流程和淨化後油品的驗收指標,確保再生油的性能不低於新油的特定要求。 第四部分:環保、安全與儲存規範 隨著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本書對油品相關的安全與環境管理進行瞭專章論述。 1. 消防與安全規範: 針對高閃點、低粘度油品在不同消防等級區域的使用限製,以及油品泄露的應急響應程序和個人防護要求。 2. 廢油迴收與環保處理: 嚴格遵循最新的環保法規,明確瞭廢棄絕緣油、受汙染油品的分類、暫存、運輸和無害化處理流程的標準和責任劃分。 3. 儲存與運輸標準: 對油庫的建設標準、油品在不同季節的溫控要求,以及油桶、油罐車的密封、靜電接地要求進行瞭詳盡的規範說明。 本書特色與讀者價值: 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標準集成化”與“應用情境化”的特點。它不僅是標準的堆砌,更是對標準背後技術原理和工程實踐的深度解讀。讀者可以快速定位所需標準,並結閤實例理解標準在實際工程決策中的指導意義。對於確保數百萬乃至數韆萬計電力資産的安全穩定運行,本書提供的權威性參考意見和規範化操作流程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它有效彌補瞭標準條文與日常維護操作之間的知識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