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9年修訂-15)

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9年修訂-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標準齣版社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國傢標準
  • 標準匯編
  • 2009年修訂
  • 工業標準
  • 技術標準
  • 規範標準
  • 質量標準
  • 通用標準
  • 工程標準
  • 標準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9787506660709
版次:1
商品編碼:10561118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0-01
頁數:63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GB/T 10322的本部分的附錄A為規範性附錄,附錄B和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9年·修訂-15)》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齣。《中國國傢標準匯編(2009年·修訂-15)》由全國鐵礦石與直接還原鐵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目錄

GB/T 10322.8-2009 鐵礦石 比錶麵積的單點測定氮吸附法
GB/T 10394.4-2009 飼料收獲機 第4部分:安全和作業性能要求
GB 10395.1-2009 農林機械安全 第1部分:總則
GB/T 10405-2009 控製電機型號命名方法
GB 10408.6-2009 微波和被動紅外復閤入侵探測器
GB 10457-2009 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鮮膜
GB/T 10479-2009 鋁製鐵道罐車
GB/T 10489-2009 輕型燃氣輪機通用技術要求
GB 10500-2009 工業硫化鈉
GB/T 10595-2009 帶式輸送機
GB/T 10609.2-2009 技術製圖 明細欄
GB/T 10609.3-2009 技術製圖 復製圖的摺疊方法
GB/T 10609.4-2009 技術製圖 對縮微復製原件的要求
GB/T 10610-2009 産品幾何技術規範(GPS) 錶麵結構 輪廓法評定錶麵結構的規則和方法
GB/T 10629-2009 紡織品 用於化學試驗的實驗室樣品和試樣的準備
GB/T 10681-2009 傢庭和類似場閤普通照明用鎢絲燈性能要求
GB 10794-2009 食品添加劑 L-賴氨酸鹽酸鹽
GB/T 10814-2009 建白日用細瓷器
GB/T 10823-2009 充氣輪胎輪輞實心輪胎規格、尺寸與負荷
GB 10879-2009 溶解乙炔氣瓶閥
GB/T 10923-2009 鍛壓機械精度檢驗通則
GB/T 10924-2009 閉式單、雙點壓力機精度
GB/T 10987-2009 光學係統參數的測定
GB/T 10988-2009 光學係統雜(散)光測量方法
GB/T 11016.1-2009 塑料絕緣和橡皮絕緣電話軟綫 第1部分:-般規定
GB/T 11016.2-2009 塑料絕緣和橡皮絕緣電話軟綫 第2部分:聚氯乙烯絕緣電話軟綫
GB/T 11016.3-2009 塑料絕緣和橡皮絕緣電話軟綫 第3部分:聚丙烯絕緣電話軟綫
GB/T 11016.4-2009 塑料絕緣和橡皮絕緣電話軟綫 第4部分:橡皮絕緣電話軟綫
GB/T 11019-2009 鍍鎳圓銅綫
GB/T 11037-2009 船用鍋爐及壓力容器強度和密性試驗方法
GB/T 11038-2009 船用輔鍋爐及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焊接技術條件
GB/T 11066.6-2009 金化學分析方法 鎂、鎳、錳和鈀量的測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11066.7-2009 金化學分析方法銀、銅、鐵、鉛、銻、鉍、鈀、鎂、锡、鎳、錳和鉻量的測定火花原子發射光譜法
GB/T 11066.8-2009 金化學分析方法銀、銅、鐵、鉛、銻、鉍、鈀、鎂、鎳、錳和鉻量的測定乙酸乙酯萃取-電感耦閤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GB/T 11066.9-2009 金化學分析方法砷和锡量的測定氫化物發生-原子熒光光譜法
GB/T 11066.10-2009 金化學分析方法 矽量的測定 鉬藍分光光度法
GB/T 11072-2009 銻化銦多晶、單晶及切割片
GB/T 11101-2009 硬質閤金圓棒毛坯
GB/T 11115-2009 聚乙烯(PE)樹脂
GB/T 11146-2009 原油水含量測定卡爾·費休庫侖滴定法
GB/T 11162-2009 光學分劃零件通用技術條件
GB/T 11168-2009 光學係統像質測試方法
GB/T 11185-2009 色漆和清漆 彎麯試驗(錐形軸)
GB/T 11205-2009 橡膠熱導率的測定熱綫法
GB/T 11206-2009 橡膠老化試驗錶麵龜裂法
GB/T 11211-2009 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與金屬粘閤強度的測定 二闆法
GB/T 11251-2009 閤金結構鋼熱軋厚鋼闆
GB/T 11281-2009 微電機用齒輪減速器通用技術條件
GB/T 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

精彩書摘

圖B.2是一個探測邊界內以邊長為2m方格分層次的例子。選擇邊界內的測試點如圖B.2所示。
從探測器固定位置開始計算,在距探測器4m的中軸綫上選擇第一個測試點。之後以2m×2m柵格選擇其他邊界內的探測點。所選探測點距探測範圍邊界距離不要小於1m。
以每個測試點與探測器的連綫做為各探測點的基綫。人體參考目標分彆沿與基綫成±45。的兩個方嚮移動。在每個測試點,從離測試點1.5m開始測試,結束於之後的1.5m。
5.3.4.5快速移動探測功能
這裏要進行三種步行測試。其中兩個測試要從區域邊界的外麵開始,行進方嚮與探測器中軸綫成±45。的方嚮進行步測,如圖B.3所示。第三種測試在距探測器正前方2m遠,平行於探測器安裝平麵步測。
人體參考目標會通過所有指定的探測區域,行進在每條路徑的最後(通常是到邊界處),人體參考目標會暫停至少20s,接著返迴開始測試點。5.3.4.6間歇性移動探測功能
該測試包括兩種步行測試方嚮通過整個探測區域,如圖B.3。
步行測試開始於探測範圍邊界外,按照圖B.3箭頭指示的方嚮行進(行進方嚮與探測器中軸綫成土45。的兩個方嚮進行步測),跨越整個探測範圍。
人體參考目標直立開始間歇性步行,以1m/s的速度移動1m的距離,然後靜止5s。重復以上方式,直到離開探測器的探測範圍為止。
進行第二個方嚮測試前要暫停至少20s,然後按照以上的測試方式進行。

前言/序言


《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規範精選》簡介 前言 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其安全生産始終是重中之重。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工程復雜程度的提高,對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精細化、規範化要求也日益迫切。《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規範精選》匯集瞭當前我國在建築施工領域最具權威性、最實用性、指導性最強的國傢及行業標準中的核心安全技術條文和管理要求。本書旨在為建築施工企業、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工程師以及一綫技術工人提供一本係統、權威、易於查閱的實戰工具書,有效提升全員安全意識,規範作業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 編纂宗旨與目標讀者 編纂宗旨: 本書的編纂遵循“實用性、前瞻性、係統性”的原則,嚴格依據現行的國傢法律法規、強製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中涉及建築施工安全的關鍵條款進行篩選、梳理和整閤。其核心目標是構建一個清晰、無歧義的安全技術指引體係,確保工程項目在設計、施工、驗收的各個階段都能嚴格遵守國傢對安全生産的底綫要求。 目標讀者: 本書的適用範圍極其廣泛,主要麵嚮以下群體: 1. 企業安全管理層: 用於製定企業的年度安全生産方針、完善內部管理製度和應急預案。 2. 項目經理與總工程師: 作為項目策劃、技術交底和隱患排查的權威依據。 3. 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員): 日常巡檢、記錄、對外協查的必備參考手冊。 4. 施工技術人員與班組長: 負責將抽象的安全規範轉化為具體的作業指導和技術交底內容。 5. 工程監理人員: 用於審核施工方案的閤規性,對關鍵工序進行旁站和監督。 6. 高等院校與職業技術學院相關專業的師生: 作為建築安全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參考資料。 二、 內容結構與核心特色 本書內容嚴格按照建築工程的生命周期和危險源的分布特徵進行係統化組織,共分為七大部分,覆蓋瞭從場地準備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安全控製要點。 第一部分:總體安全管理與法規基石 本部分側重於宏觀層麵的安全管理體係建設,涵蓋瞭《安全生産法》在建築領域的具體應用,以及企業安全生産責任製、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教育培訓等基礎性管理製度的規範要求。特彆強調瞭安全績效的量化指標設定與考核辦法。 第二部分:施工現場“三臨邊”及高處作業安全控製 高處作業是建築施工中傷亡事故占比最高的環節。本部分詳細收錄瞭腳手架搭設、安全網/防護欄的設置標準(包括材料規格、連接方式、驗收流程)、臨邊洞口防護的技術參數。重點解析瞭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爬模)的安全監測與鎖定要求,以及安全帶、安全繩的選擇與正確使用規範。 第三部分:基坑工程與土方作業安全 針對深基坑帶來的坍塌風險,本部分詳盡列齣瞭地質勘察報告的深度要求、支護結構的變形監測頻率與允許值、降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控製。對於土方開挖過程中的放坡係數、臨時用電安全以及邊坡穩定性分析提供瞭明確的規範引用。 第四部分:起重吊裝與機械設備安全 本部分聚焦於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詳細規定瞭塔式起重機、施工升降機(人貨兩用電梯)的安裝、使用、驗收、報檢周期。對吊裝作業中的指揮信號、安全載荷計算、索具的選擇與檢查頻率有嚴格的量化標準,強調瞭“十不吊”原則的具體技術含義。 第五部分:模闆、腳手架與垂直運輸係統 這是體現結構安全和臨時用電安全的關鍵部分。重點收錄瞭現澆混凝土結構模闆支撐體係的荷載計算依據、支撐間距、材料強度要求。對施工電梯的防墜落裝置的定期檢驗和維護保養標準進行瞭重點闡述,確保垂直運輸過程的絕對安全。 第六部分:特種作業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危大工程) 本部分是本書最具實戰價值的內容之一。針對爆破、動火、有限空間作業(如集水井、密閉管道清掏)等高風險活動,規定瞭嚴格的作業許可製度、環境檢測指標和應急撤離方案。對於超高、超深、超重等危大工程,明確瞭專項施工方案的編製、專傢論證和報批流程的強製性要求。 第七部分:消防、臨時用電與文明施工交叉管理 結閤瞭建築施工中的常見次生災害預防。詳細梳理瞭臨時用電綫路的敷設標準(架空、埋地、穿管要求)、漏電保護裝置的設置和測試。消防方麵,重點強調瞭材料堆場、宿捨區的防火間距、滅火器材的配置與維護,並結閤文明施工要求,規範瞭廢棄物堆放和場區道路安全。 三、 本書的嚴謹性與時效性體現 本書內容對標國傢現行有效的最新版標準體係,尤其關注瞭近年來為應對重大安全事故而新頒布或修訂的關鍵性技術規範。所有引用的規範條文均注明瞭其標準編號和發布年份,確保使用者能夠迅速追溯到原始文本進行核對。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準確性和權威性,它不是對規範的簡單復述,而是針對建築施工實際操作痛點進行提煉和解讀後的精華集閤,是確保工程項目閤規、保障人員生命安全的最可靠技術支撐。

用戶評價

評分

從一個資料收藏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獻價值和稀缺性是無法低估的。在數字化浪潮尚未完全覆蓋所有曆史標準文件發布的當下,一本包含如此全麵、經過官方修訂確認的紙質匯編,其本身就構成瞭一種物理上的安全備份。想象一下,如果依賴於網絡數據庫,一旦平颱維護更新或者數據源齣現問題,這些關鍵的曆史依據可能麵臨訪問睏難的風險。而這本實體的匯編,保證瞭信息的“固化”。此外,紙質版的閱讀體驗也帶來瞭電子版無法比擬的沉浸感——你可以肆意地在空白處做筆記,用不同顔色的筆標記重點,甚至可以摺疊頁角作為快速定位的標記。這些物理交互,是深度學習和長期參考的必要手段。對我而言,它更像是圖書館裏一份安靜的“時間膠囊”,記錄瞭國傢在特定時期對行業規範的權威定調。正是這種不可替代的物理存在感和信息的完整性,讓它在我的專業資料庫中占據瞭穩固的位置,盡管它本身或許不具備大眾讀物的娛樂性。

評分

這本書在結構組織上的嚴謹性,體現瞭製定者對於係統化知識管理的深刻理解。它不是簡單地將所有文件堆砌在一起,而是按照國傢標準特有的分類邏輯進行瞭科學的劃分。這種分類體係,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初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因為它遵循的是行政和技術雙重邏輯的交叉索引。例如,某些標準可能橫跨多個應用領域,但必須被放置在最核心的那個歸屬下。一旦掌握瞭這種內在的邏輯鏈條,那麼這本匯編就變成瞭一個高效的查詢係統。我尤其欣賞的是,在條文的錶述上,那種特有的法律和技術語言的融閤,精確、無歧義,每一個動詞和限定詞的選擇都經過瞭反復的推敲。這使得規範的執行具有極高的確定性,但也反過來對讀者的理解能力提齣瞭挑戰——你必須準確理解每一個限定條件背後的含義,因為在技術標準的世界裏,語義上的細微差彆可能導緻最終工程結果的巨大差異。因此,它更像是一部“施工手冊”與“法律文本”的混閤體,要求讀者既要有工程師的嚴謹,也要有法學傢的細緻。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說實話,挺樸實無華的,完全就是那種典型的工具書範兒。封麵上的字體選擇和排版,看得齣來是追求實用性和信息承載效率的,並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元素。內頁的紙張質感比較偏嚮於啞光,對於長時間閱讀來說,減輕瞭反光帶來的視覺疲勞,這一點倒是挺人性化的設計考量,畢竟誰拿著這本“磚頭”隻是隨便翻翻呢?裝訂方麵也顯得相當結實,畢竟裏麵收錄瞭大量的規範性文件,對耐用性要求自然更高,翻閱過程中不用擔心書頁鬆散的問題。然而,正是這種極緻的務實,使得它在書架上很容易被淹沒在一堆設計感更強的學術著作中,如果不是明確知道裏麵承載瞭多少重要的行業基石,單從外觀上判斷,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一本平平無奇的政府文件匯編。我也注意到,目錄部分的索引做得非常詳盡,這是工具書的生命綫,幾乎每一條標準號和名稱都清晰標注,盡管信息量巨大,但閤理的結構布局還是讓查找特定內容的效率得到瞭保障,至少在需要快速定位某個具體條款時,不會讓人感到迷茫。總的來說,外觀上傳遞齣的是一種嚴肅、權威和不容置疑的專業氣息,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內容遠比包裝來得重要得多。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是一種深層的“權力感”與“責任感”的交織。閱讀那些關於質量、安全、兼容性、環境影響的強製性要求時,你清晰地感受到背後是國傢意誌的體現,它規定瞭社會生産和建設的“底綫標準”。這不僅僅是技術指導,更是一種社會契約的體現。對於項目管理者或者工程師來說,這本匯編就是一把尺子,所有的工作成果都必須在這把尺子下接受檢驗。持有並理解這些標準,意味著你掌握瞭在特定領域內“被允許做什麼”和“必須做到什麼”的權威知識。這種知識的重量,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敬畏心——因為任何一個疏忽或誤讀,都可能在實際操作層麵帶來嚴重的後果,無論是經濟損失還是安全隱患。所以,很少有人能把它當作消遣讀物來對待,它更像是一種必須定期“校準”的內部指南針。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對自身專業操作流程的重新審視和義務確認,這是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擔當的體現。

評分

我對這本匯編的實際使用體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涵蓋的那個時間節點的行業背景和技術狀態。當我深入到具體章節,那種撲麵而來的“時代感”是相當強烈的。畢竟,標準是隨著技術進步不斷迭代的,2009年修訂的這批條文,無疑反映瞭當時國內相關領域的主流技術路綫和監管側重。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將某些條款與現在通行的標準進行對比,纔能深刻理解其演進的脈絡。這種對比閱讀的價值,遠超於單純的文本學習,它提供瞭一個觀察行業發展“快照”的絕佳窗口。比如,在涉及某些材料性能指標或者設計規範時,你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彼時對安全裕度、能耗控製等方麵的側重點與現在有所不同,這對於進行曆史技術研究或者需要追溯舊項目閤規性的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替代的原始材料。當然,也正因為它是一個特定時間點的快照,所以在處理前沿技術問題時,自然會顯得力不從心,需要讀者具備很強的判斷力,去甄彆哪些內容已經屬於“曆史遺留”範疇,哪些仍然具有基礎參考價值。這種“考古式”的閱讀體驗,需要耐心和深厚的專業背景作為支撐,否則很容易在海量的細節中迷失方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