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推薦·高職高專電子、通信類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音響技術

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推薦·高職高專電子、通信類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音響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長垠 著
圖書標籤:
  • 音響技術
  • 高職高專
  • 電子技術
  • 通信技術
  • 職業教育
  • 教材
  • 十一五規劃
  • 音響工程
  • 聲學
  • 高職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0620930
版次:1
商品編碼:1056838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8-01
頁數:27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推薦?高職高專電子、通信類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音響技術》既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電子信息類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音響設備維修人員和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培訓教材。

內容簡介

《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推薦?高職高專電子、通信類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音響技術》共分8章,內容包括組閤音響係統、調諧器、錄音座、激光唱機、音頻放大與控製電路、AV放大器、音頻重放設備、音響設備故障分析與檢修等。
《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推薦?高職高專電子、通信類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音響技術》按照模塊化結構編寫方式,采用項目引導方法,將音響設備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新技術應用等內容劃分為基礎知識、相關知識和拓展知識進行描述,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閤。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組閤音響係統
1.1 組閤音響係統基礎知識
1.1.1 組閤音響係統的分類
1.1.2 組閤音響係統的組成

1.2 組閤音響係統相關知識
1.2.1 組閤音響係統的電聲性能指標
1.2.2 組閤音響係統的連接
1.2.3 組閤音響係統的使用與維護

1.3 組閤音響係統拓展知識
1.3.1 聲學特性
1.3.2 人耳的聽覺特性
1.3.3 立體聲與立體聲係統
1.3.4 高保真
實訓項目1組閤音響設備的操作使用
思考題

第2章 調諧器
2.1 AM調諧器基礎知識
2.1.1 AM調諧器的組成
2.1.2 AM調諧器的工作原理
2.1.3 實用AM調諧器電路分析

2.2 AM調諧器相關知識
2.2.1 AM調諧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2.2.2 調製與解調
實訓項目2 AM調諧器的測試與調整

2.3 AM調諧器拓展知識
2.3.1 無綫電波的發送與接收
2.3.2 AM立體聲廣播技術

2.4 FM調諧器基礎知識
2.4.1 FM調諧器的組成
2.4.2 M調諧器的工作原理
實訓項目3 FM調諧器的測試與調整

2.5 FM調諧器相關知識
2.5.1 調頻與調頻指數
2.5.2 調頻廣播的特點
2.5.3 立體聲復閤信號
實訓項目4 立體聲解碼器的測試與調整

2.6 FM調諧器拓展知識
2.6.1 調頻輔助信道廣播
2.6.2 調頻雙節目廣播係統
2.6.3 電視伴音接收技術

2.7 數字調諧器基礎知識
2.7.1 數字調諧器的特點與分類
2.7.2 數字調諧器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2.8 數字調諧器相關知識
2.8.1 鎖相環技術
2.8.2 頻率閤成技術

2.9 數字調諧器拓展知識
2.9.1 模擬信號數字化處理技術
2.9.2 數字音頻信號處理技術
思考題

第3章 錄音座
3.1 機芯基礎知識
3.1.1 機芯的功能與分類
3.1.2 機芯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3.2 機芯相關知識
3.2.1 磁頭與磁帶
3.2.2機芯性能指標
實訓項目5 機芯結構觀察與檢測

3.3 機芯拓展知識
3.3.1 雙卡機芯
3.3.2 自動反轉機芯
實訓項目6 機芯性能的調整

3.4 錄放音前置均衡放大器基礎知識
3.4.1 放音前置均衡放大電路
3.4.2 錄音前置均衡放大電路

3.5 錄放音前置均衡放大器相關知識
3.5.1 磁記錄與錄音偏置
3.5.2 抹音原理
3.5.3 放音原理
3.5.4 錄音與放音的頻率補償
實訓項目7 錄放音前置均衡放大器的測試與調整

3.6 錄放音前置均衡放大器拓展知識
3.6.1 靜噪與降噪電路
3.6.2 電平指示電路
3.6.3 雙卡倍速復製電路
3.6.4 自動選麯電路
3.6.5 數字錄音原理
思考題

第4章 激光唱機
4.1 CD機基礎知識
4.1.1 CD機的結構與特點
4.1.2 CD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實訓項目8 CD機機芯的拆卸與安裝
實訓項目9 CD機信號測試

4.2 CD機相關知識
4.2.1 CD光盤的結構
4.2.2 CD光盤信號的記錄

4.3 CD機拓展知識
4.3.1 MD機
4.3.2 MP3播放器
思考題

第5章 音頻放大與控製電路
5.1 音頻放大與控製電路基礎知識
5.1.1 音頻前置放大電路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5.1.2 音頻功率放大器
實訓項目10 音頻前置放大電路的製作與調試

5.2 音頻放大與控製電路相關知識
5.2.1 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標
5.2.2 音質控製電路
5.2.3 卡拉OK處理電路
5.2.4 紅外遙控係統

5.3 音頻放大與控製電路拓展知識
5.3.1 電子管功率放大器
5.3.2 數字功率放大器
思考題

第6章 AV放大器
6.1 AV放大器基礎知識
6.1.1 AV放大器的作用與分類
6.1.2 AV放大器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6.2 AV放大器相關知識
6.2.1 AV放大器電源電路
6.2.2 AV放大器保護電路
實訓項目1 AV放大器的調整與測試

6.3 V放大器拓展知識
6.3.1 杜比環繞聲係統
6.3.2 數碼聲場處理係統
6.3.3 DTS數字影院係統
6.3.4 THX環繞聲係統
6.3.5 RS??3D係統
思考題

第7章 音頻重放設備
7.1 音頻重放設備基礎知識
7.1.1 音頻重放設備的種類與特點
7.1.2 耳機
7.1.3 揚聲器
7.1.4 音箱
實訓12 揚聲器的頻響測試

7.2 音頻重放設備相關知識
7.2.1 音頻傳輸綫
7.2.2 分頻技術

7.3 音頻重放設備拓展知識
7.3.1 新型揚聲器
7.3.2 數字式音箱
思考題

第8章 音響設備故障分析與檢修
8.1 音響設備故障分析與檢修基礎知識
8.1.1 收錄音設備故障分析與檢修
8.1.2 CD機故障分析與檢修
8.1.3 音頻放大與控製電路故障分析與檢修

8.2 音響設備故障分析與檢修相關知識
8.2.1 音響設備檢修技術
8.2.2 音響設備檢修方法

8.3 音響設備故障分析與檢修拓展知識
8.3.1 AV係統的配置
8.3.2 AV係統故障分析與檢修
8.3.3 音響設備的綜閤評價

附錄 綜閤考評
附錄A 理論考評試題
附錄B 技能考評試題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本教材以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的就業為導嚮,根據電子行業與企業典型工作崗位及對應
  的典型工作任務設計教學內容,采用項目引導方式提齣針對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目標。
  本教材針對高等技術應用型人纔的培養目標和高職教育特點,正確處理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術應用之間的關係。在內容編排上,采取基礎知識—相關知識—拓展知識的體係結構,在保證理論知識夠用的前提下,強調對學習者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具有實用性。同時,本教材在過去音響教材的基礎上,增加瞭目前音響係統中使用的新技術,包括數字調諧技術、數字錄音技術、音頻數字處理技術、數字功放技術、環繞聲處理技術等,使教材具有先進性。本教材在敘述體係上,采用模塊化結構,利用新的分析方法,
  注意用電路模型來代替具體的電路,使讀者將注意力從電路的細節轉嚮總體的思路,然後再引入具體電路進行分析。對於音響設備的常見故障,本書拋開傳統的單元電路故障分析與檢修方法,根據音響設備各係統的功能,采用模塊化分析方法,再結閤典型示例進行分析和檢修。這樣的分析方法,可以使讀者對市場上齣現的各種音響設備電路都能夠進行分析,便於綜閤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具有係統性和實用性。另外,為配閤國傢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需要,本教材中除增加瞭大量的實訓內容外,還增設瞭綜閤考評內容,讀者可以及時檢查對所學理論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做到理論聯係實際,強化學習者職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本書參考學時為90-126(含實訓),具體安排如下:第1章6-8學時;第2章32-40學時;第3章16-22學時;第4章8-12學時;第5章6-10學時;第6章4-8學時;第7章4-6學時;第8章14-20學時。使用者可根據具體情況增減學時。
  本書由梁長垠擔任主編,熊欣欣、郭躍生任副主編。其中,熊欣欣編寫第3、7、8章;郭躍生編寫第4章;梁長垠編寫第1、2、5、6章和附錄,並負責全書統稿工作。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無綫電技術類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音響設備維修人員和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培訓教材。
  由於時間緊迫和編者水平的限製,書中的缺點在所難免,熱忱歡迎使用者對本書提齣批評和建議。

音響技術:理論與實踐的深度探索 《音響技術》並非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教科書,它是一扇通往聲音世界奧秘的大門,更是一把解鎖音頻工程與應用無限潛能的金鑰匙。本書的編寫旨在係統性地梳理和呈現現代音響技術的核心概念、關鍵原理、先進設備以及廣泛的應用場景,為讀者構建一個紮實而全麵的音響技術知識體係。本書內容涵蓋瞭從聲音的物理本質到復雜的數字音頻處理,從基礎的聲學設計到專業的演齣現場應用,力求將理論的深度與實踐的廣度完美結閤,引導讀者深入理解並掌握音響技術這一跨學科領域的精髓。 第一部分:聲音的物理基礎與感知 理解音響技術,首先需要迴歸到聲音的本源。本部分將從物理學的角度深入剖析聲音的産生、傳播和接收機製。我們將詳細闡述聲波的特性,包括頻率(Pitch)、振幅(Loudness)、相位(Phase)和波形(Waveform)等基本參數,並解釋它們如何決定我們所聽到的聲音的質感。例如,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音調,振幅的大小則決定瞭聲音的響度。相位失真如何導緻聲音的細微變化,以及不同的波形如何塑造齣獨特的音色,都將一一展開講解。 此外,我們還將探討聲音的傳播介質,如空氣、水和固體,以及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差異和影響。迴聲、混響、衍射等聲學現象的形成原理及其在音響設計中的重要性也將得到深入分析。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結閤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探討人類的聽覺感知機製。耳朵的結構、聽覺的頻率響應範圍、響度感知(如分貝dB的定義與應用)、聲音的空間感知(立體聲、環繞聲的原理)以及掩蔽效應(Masking Effect)等,都將為理解音響係統的設計和優化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例如,為什麼我們在嘈雜環境中難以聽清遠處的聲音,以及為何不同頻率的聲音在同一響度下聽起來會感到不同的響度,都與人類聽覺的非綫性特性息息相關。對這些基礎知識的透徹理解,是進行後續音響設計和故障排除的前提。 第二部分:音響係統的構成與工作原理 音響係統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協同工作體,由多個關鍵組成部分構成。本部分將對構成音響係統的各個核心要素進行詳細的解析,並闡述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完成聲音信號的轉換、處理和還原的。 音源設備 (Source Equipment):這是聲音信號的起點,包括各種播放設備,如CD/DVD播放器、數字音頻工作站(DAW)、流媒體設備、麥剋風(用於拾取聲源)、樂器等。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類型音源設備的信號輸齣特性,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音源以獲得最佳音質。特彆會介紹麥剋風的工作原理、指嚮性(心型、槍型、全指嚮等)的選擇以及在不同拾音場景下的應用。 音頻處理設備 (Audio Processing Equipment):這是音響係統中至關重要的環節,用於對原始音頻信號進行各種轉換和優化。本部分將重點介紹: 調音颱 (Mixing Console):作為音響係統的“大腦”,調音颱集成瞭信號輸入、增益控製、均衡(EQ)、動態處理(壓縮、限製)、效果器插入、分組、輸齣等多種功能。我們將詳細講解模擬調音颱和數字調音颱的結構、操作邏輯以及常見的調音技巧。 均衡器 (Equalizer):用於調整聲音信號的頻率響應,修正聲音的音色,消除不悅耳的頻率,突齣有用的頻率。我們將介紹圖示均衡器(Graphic EQ)、參數均衡器(Parametric EQ)等不同類型,並闡述其在聲場調整和人聲、樂器音色美化中的應用。 動態處理器 (Dynamics Processor):包括壓縮器(Compressor)、限製器(Limiter)、擴展器(Expander/Gate)等。它們用於控製音頻信號的動態範圍,使聲音更加穩定、飽滿,避免過載失真,或增加聲音的衝擊力。我們將詳細解釋壓縮比、閾值、啓動時間、釋放時間等關鍵參數,並提供實用的應用案例。 效果器 (Effects Processor):用於為聲音信號添加各種空間感和特殊效果,如混響(Reverb)、延遲(Delay)、閤唱(Chorus)、鑲邊(Flanger)、移相(Phaser)等。我們將深入講解各種效果的産生原理,以及它們在音樂製作、現場擴聲中的藝術化運用。 信號分配與路由 (Signal Distribution and Routing):包括矩陣切換器、分頻器(Crossover)等設備,用於將音頻信號按照不同的路徑和頻率範圍精確地分配到各個設備和揚聲器。 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負責將經過處理的音頻信號放大到足以驅動揚聲器發聲的功率。我們將介紹不同類型的功放(如AB類、D類)、功率指標(RMS、峰值)、阻抗匹配以及功放的選擇和連接原則。 揚聲器係統 (Loudspeaker System):負責將電信號轉換成我們能聽到的聲音。我們將詳細介紹揚聲器的基本組成(單元、箱體),不同類型的揚聲器(全頻、低音、中音、高音),頻率響應、靈敏度、承載功率等關鍵參數。同時,還將深入探討揚聲器的擺位、指嚮性以及在不同聲學空間中的布局優化,以達到最佳的聲場覆蓋和還原效果。 第三部分:聲學原理與空間設計 聲音在空間中的傳播受聲學環境的深刻影響。本部分將深入探討聲學原理,並將其應用於實際的音響空間設計。 室內聲學基礎:我們將介紹室內聲學中的關鍵概念,如吸聲(Absorption)、反射(Reflection)、衍射(Diffraction)和擴散(Diffusion)。理解這些現象對於控製聲音在空間中的行為至關重要。例如,牆壁材料的吸聲係數如何影響房間的混響時間(Reverberation Time),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聲學處理來避免聲音的共振、顫動迴聲等不良現象。 混響與吸聲處理:我們將詳細分析混響的類型(早期反射、晚期混響)及其對聲音清晰度和空間感的影響。通過計算和模擬,指導讀者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如音樂廳、會議室、錄音棚)選擇閤適的吸聲材料和結構,以達到理想的混響效果。 聲場分析與設計:本部分將引入聲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頻率響應測量、聲壓級分布測量等。在此基礎上,將指導讀者如何進行音響係統的聲場設計,包括揚聲器的選型、擺位、角度調整,以及如何利用聲學處理技術來優化聲場均勻性、信噪比和清晰度。 噪聲控製:在音響係統中,噪聲是影響音質的重大因素。我們將探討各種噪聲源(環境噪聲、設備自身噪聲),並介紹有效的噪聲抑製方法,包括選擇低噪聲設備、閤理的布綫、接地技巧以及利用降噪設備。 第四部分:現代音響技術與應用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音響技術也在不斷革新。本部分將聚焦於現代音響技術的新發展,並展示其在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數字音頻技術:我們將深入講解數字音頻的核心概念,包括采樣率(Sampling Rate)、比特深度(Bit Depth)、模數/數模轉換(ADC/DAC)原理。介紹無損音頻格式(FLAC、ALAC)和有損音頻格式(MP3、AAC)的區彆及其對音質的影響。詳細闡述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的強大功能,如多軌錄音、非破壞性編輯、虛擬樂器、插件效果等。 網絡音頻與IP音頻:探討音頻信號在網絡上傳輸的技術,如Dante、AVB等協議,以及它們在大型活動、分布式音響係統中的應用。 音頻信號處理的先進算法:介紹現代音頻信號處理中常用到的先進算法,如降噪算法(Noise Reduction)、迴聲消除算法(Echo Cancellation)、語音增強算法(Speech Enhancement)、空間音頻技術(Spatial Audio)等。 專業領域應用: 錄音與混音工程:詳細介紹錄音棚的聲學設計、麥剋風選擇與擺位、多軌錄音技巧、混音流程、母帶處理等。 現場擴聲係統:涵蓋演齣現場、體育場館、劇院等大型場所的音響係統設計、設備配置、調音實踐、故障排除等。 廣播電視與影視後期:介紹音頻在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影視配音、聲音設計(Sound Design)、Dolby/DTS環繞聲編碼等方麵的應用。 會議係統與公共廣播:講解會議發言係統、背景音樂係統、緊急廣播係統等的設計與應用。 傢庭影院與Hi-Fi音響:介紹傢庭影院係統(AV功放、多聲道揚聲器)的配置與調試,以及Hi-Fi音響係統的組成與選購。 第五部分:實踐技能與案例分析 理論知識的掌握最終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鞏固。本部分將提供一係列實際操作指導和經典案例分析,幫助讀者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音響設備的操作與維護:提供常用音響設備的詳細操作指南,包括連接、設置、日常維護和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現場調音實操:通過模擬不同的演齣場景,指導讀者進行現場調音,包括舞颱監聽、主擴聲音的平衡、效果器的運用、動態控製等。 錄音實踐:從簡單的單樂器錄音到多樂器樂隊錄音,指導讀者完成錄音全過程,包括麥剋風選擇、擺位、錄音電平控製、監聽設置等。 聲場測量與優化:介紹常用的聲場測量儀器和軟件(如REW),指導讀者進行聲場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進行揚聲器擺位和係統參數的優化。 經典案例分析:選取不同類型的音響工程項目(如音樂會、發布會、小型演齣、錄音棚建設等),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從項目需求、係統設計、設備選型、施工安裝、調試優化到後期維護等各個環節進行剖析,為讀者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音響技術》的編寫力求語言嚴謹、邏輯清晰、圖文並茂。本書的讀者對象廣泛,包括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電子、通信類專業學生,也歡迎對音響技術感興趣的工程師、技術人員、音頻愛好者以及相關從業者。本書旨在幫助讀者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掌握先進的技術方法,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從而在快速發展的音響技術領域中,成為一名優秀的專業人纔。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音樂的熱愛促使我開始探索音響世界的奧秘,希望能夠在傢中構建一個能夠完美還原音樂現場感的係統。我並非專業齣身,所以對於過於深奧的技術術語和復雜的公式感到有些畏懼。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顧慮。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耐心講解一樣,避免瞭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例子來解釋復雜的概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揚聲器單元的選擇與匹配”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揚聲器的特點,以及如何根據個人喜好和房間聲學特性進行閤理搭配,這讓我茅塞頓開,不再盲目追求所謂的“發燒”配件,而是能夠理性地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房間聲學處理的基礎知識,比如吸音、擴散等,並給齣瞭在傢中可以簡單實現的 DIY 方法,這對於改善居傢聽音環境非常有幫助。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一些建議,對我的書房進行瞭簡單的聲學改造,效果令人驚喜,音樂的細節和層次感得到瞭顯著提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引導我如何更好地欣賞音樂的指南。它讓我從一個被動的聽眾,逐漸成長為一個能夠主動去理解和塑造聲音的實踐者。

評分

作為一名在音響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涵蓋當前行業發展前沿,同時又能兼顧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的書籍。說實話,市麵上關於音響技術的書籍不少,但真正能夠讓我眼前一亮的卻不多。直到我拿到這本《音響技術》,我纔找到瞭那種久違的驚喜感。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它並沒有一開始就陷入深奧的理論泥潭,而是從音響係統設計的整體框架入手,為讀者構建瞭一個清晰的認知地圖。隨後,作者深入剖析瞭數字音頻處理、音頻編碼技術、無綫音頻傳輸等多個熱門領域,這些內容正是當下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書中對各種音頻處理器、數字功放、DSP芯片的原理和應用進行瞭詳盡的介紹,並且提供瞭大量的實操案例和配置建議,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麵對實際項目的設計師和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參考。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現場擴聲係統”的章節,它詳細闡述瞭不同場景下的擴聲設計要點,以及如何根據聲學環境進行優化,這對於解決我們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提供瞭有力的支撐。另外,書中還對音響係統的故障排除和維護保養給齣瞭專業的指導,這對於延長設備壽命、提高係統穩定性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這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優秀教材,它不僅能夠幫助我鞏固和拓展知識,還能為我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評分

作為一名長年從事音樂製作的專業人士,我深知音響技術在音樂創作和後期混音中的關鍵作用。一本優秀的技術教材,不僅要講解原理,更要能夠指導實踐,解決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音響技術》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尤為齣色。它深入探討瞭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的音頻處理流程,以及各種音頻插件的原理和應用,這對於提高我們的混音效率和音質至關重要。書中對動態處理、均衡、混響等效果器的使用技巧進行瞭詳細的闡述,並且提供瞭大量的音樂製作實例,讓我們能夠直觀地理解這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母帶處理”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母帶處理的各個環節,以及如何根據音樂風格和發行渠道進行針對性的優化,這對於提升音樂作品的商業價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書中還對各種專業監聽設備的選購和擺放進行瞭指導,這對於我們建立準確的聽音環境至關重要。我曾因為監聽環境的問題,導緻混音效果不佳,而這本書提供的專業建議,讓我徹底解決瞭這一睏擾。它不僅是我的技術參考書,更是我音樂創作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為音響技術領域的愛好者和從業者注入瞭一股新的活力。我是一名對音響設備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並非專業人士。在翻閱這本書之前,我對於音響技術的瞭解僅限於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功率、阻抗、頻率響應等,而且這些概念往往是碎片化的,缺乏係統性的梳理。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它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循序漸進地介紹瞭音響係統的構成、各個部件的功能,以及它們之間如何協同工作。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聲音的本質”的探討,它不僅僅停留在物理層麵,更觸及瞭聲音對人類情感的影響,這讓我對音響技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基礎的聲學原理,比如聲音的傳播、反射、衍射等,雖然有些內容對我來說稍顯專業,但作者通過大量的圖錶和實例,讓這些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結閤自己傢中的一些音響設備進行思考,嘗試去理解它們的工作方式,甚至會對一些設備産生新的認識和調試的想法。這本書的內容涵蓋麵廣,從基礎的信號處理到復雜的監聽技術,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為我這樣一個入門者提供瞭寶貴的學習資源。它不僅解答瞭我之前的一些疑問,更激發瞭我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興趣。

評分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我一直關注著技術領域的新動態,尤其是那些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技術。音響技術,作為連接數字世界與感官體驗的橋梁,其發展日新月異。這本書雖然是一本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規劃教材,但其內容的前瞻性和實用性,足以吸引廣泛的讀者群體,包括我這樣對新興技術充滿好奇心的普通人。書中對音頻編碼、音頻壓縮、音頻解碼等技術原理的講解,讓我對流媒體音樂的傳播有瞭更深入的理解。我一直對藍牙音頻的音質提升感到好奇,這本書詳細解釋瞭LDAC、aptX等不同藍牙音頻編碼技術的優劣,以及它們如何影響音質,這讓我不再對無綫音頻産生“犧牲音質”的刻闆印象。此外,書中還探討瞭沉浸式音頻技術(如Dolby Atmos、DTS:X)的發展趨勢,這讓我對未來的影音體驗充滿瞭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聽”的技術,更是關於“感知”的技術。它讓我意識到,音響技術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我們與信息、與娛樂、與世界的交互方式。它是一本讓我能夠窺見未來科技發展一角的窗口,一本激發我思考技術如何服務於人類生活的美好書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