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代金石文8种;
评分居然是当地政协部门编写的。宋朝的名帖,值得购买。《汝帖》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十二卷。北宋大观三年(1109)由汝州知州王采从《淳化阁帖》、《绎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中,选出先秦金文8种及秦汉至隋唐五代名家书法94种共109帖,荟刻12石,史称《汝帖》。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帖石宽0.4米,长1.1米,帖中目录标题为王采自书,帖尾有王采跋语。博大精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书法史及古代书法的一部很好的法帖,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珍视。其中多有集古碑中字托名某人书者,驳杂混淆。
评分书不错,书法家必备神器
评分十,唐欧、虞、褚、薛四家书;
评分碑刻移于望嵩楼上,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松煤拓纸岁万本”,已然转变成一种公共财富,谁都能随时拓印。
评分刻成之后,王心满意足,把它们镶嵌在汝州官衙“坐啸堂”的墙壁上,后移至望嵩楼上。望嵩楼在汝州北城门附近,唐宋时是天下名楼。楼高三十米,上下三层,凭栏远眺,嵩山峻岭尽收眼底。唐代大诗人李益曾登此楼赋诗:“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30年间两上此楼的李益,目睹社会动乱给汝州百姓带来的灾难,感慨万千。此诗已成千古绝唱,被选入大学教材。
评分走进汝州文庙大成殿,讲解员轻轻推开西庑厚重的木门,如同启开封存800多年的一坛美酒,醇香飘然而至。
评分清代诗人孙灏在《汝帖》诗中写道:“望嵩楼高高入云,旧藏汝帖天下闻。松煤拓纸岁万本,官司厌苦征求纷。楼瓦飘零碑坠地,过眼烟云等闲弃。谁从灰烬拾遗珍,石烂犹存古文字。”《汝帖》八百年流转的命运尽在其中。
评分十,唐欧、虞、褚、薛四家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