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简明淡水养虾手册》讲了主要淡水养殖虾类;养虾水质与池塘条件;虾类的饵料;虾类繁殖与幼虾培育;虾类越冬与虾病防治。
内容简介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结构调整的深入,虾类作为优良的水产养殖对象,日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目前,虾类养殖正迅速发展,并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前景。为了适应全国农村水产养殖结构向名优化调整的形势,满足广大农村水产养殖户和渔业基层工作人员的迫切需要,我们编写了《简明淡水养虾手册》一书。
《简明淡水养虾手册》一书共分九章,包括虾类养殖中十分关键的生物学知识,以及饲料、水质、繁殖、养殖、越冬、病害预防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内容上立足于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同时考虑到今后的生态养殖和绿色养殖方向,对于国家规定的有关养殖标准内容放在相应章节里作了基础性介绍,相信会对养殖实践有所帮助。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全面,基本上涵盖了淡水养殖的对虾类、沼虾类、螯虾类三大虾类的操作内容和技术要点。共性的知识统一阐述,具体养殖品种的各自特点放入品种章节内重点论述,使本书的逻辑结构更加鲜明,应用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强了有关技术的互补性和通用性。
令人鼓舞的是,在新的一年里,许多省市将引进、开发本书重点介绍的南美白圣虾、刀额新对虾、澳 淡水龙虾、罗氏沼虾等优良虾类。在具体虾类的繁殖、养殖过程中,可以将本书的各部分内容进行灵活组合,共性的技术可以选择通用,做到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地运用有关知识和内容。
本书的写作首先面向生产、面向基层,使从事水产开发的农村广大养殖户获得准确实用的生产指导用书。其次,本书也可供水产科研单位、渔业生产单位进行技术培训、上岗培训使用,同时又是水产、农业院校的海、淡水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主要淡水养殖虾类
一、虾类的基础生物学简介
二、主要淡水养殖虾类概述
(一)青虾
(二)罗氏沼虾
(三)澳洲淡水龙虾
(四)刀额新对虾
(五)南美白对虾
第二章 养虾水质
一、水温
二、溶氧
三、氨(NH3)
四、硫化氢(H2S)
五、二氧化碳(CO2)
六、有机物质
七、水体溶解盐
八、水体pH值
九、透明度和有机物耗氧量(COD)
十、水源质量及对水源质量的控制
十一、水体消毒
(一)概述
(二)养虾水体消毒常用药物
第三章 池塘条件
一、池塘的环境
(一)生物
(二)底质
(三)水体的运动
二、池塘要求
(一)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
(二)土质结构好,底质平坦稍有坡度,不渗漏水
(三)环境安静,有害动物少
(四)有饵料供应潜力、有防洪潜力
三、池塘设计
(一)面积
(二)水深
(三)池形
(四)池底及堤坡
(五)集虾沟与防逃墙等设施
(六)进排水渠道及进排水口
(七)隐蔽物
(八)暂养池
四、池塘管理
第四章 虾类的饵料
一、虾类基础饵料概述
(一)动物性饵料
(二)植物性饵料
(三)微生物饵料
二、虾类的营养需要和饲料成分
三、生物饵料的培养
(一)丰年虫无节幼体的培养
(二)单胞藻类的培养
(三)轮虫培养
四、主要饲料指标
五、人工配合饲料
(一)人工饲料的配制特点
(二)配合饲料的加工注意事项
(三)饲料保存
(四)饲料配方原则与实例
(五)饲料投喂
第五章 淡水养殖虾类的繁殖
一、一般繁殖场地条件及设施要求
(一)场地环境
(二)一般设施要求
二、亲虾
(一)亲虾的来源和有关指标
(二)亲虾的选择
(三)亲虾的捕获
(四)亲虾的运输
(五)亲虾的暂养
三、青虾的繁殖
(一)青虾的繁殖生物学基础
(二)青虾的繁育设备和使用方法
(三)青虾的繁殖技术
四、罗氏沼虾的繁殖
(一)概述
(二)罗氏沼虾的繁殖生物学基础
(三)罗氏沼虾的繁育
五、澳洲淡水龙虾的繁殖
(一)澳洲淡水龙虾的繁殖生物学基础
(二)澳洲淡水龙虾繁育设备特点
(三)澳洲淡水龙虾的繁育技术
六、刀额新对虾的繁殖
(一)刀额新对虾繁育设备的特点和使用
(二)刀额新对虾育苗用水处理
(三)亲虾的管理
(四)孵化的管理
七、南美白对虾的繁殖
(一)南美白对虾的繁殖生物学
(二)南美白对虾的繁殖
第六章 幼虾的培育
一、培育幼虾的形式和方法
(一)温室水泥池养殖
(二)简易大棚保温池养殖
(三)成虾池围网养殖
(四)网箱养殖
(五)小水体普通池塘养殖
(六)大池塘分割小水面培育养殖
二、幼虾培育期的管理与水质
(一)肥水类型
(二)虾苗放养的密度
(三)幼虾培育初期饲料特点
(四)投喂方法
(五)水质管理
(六)幼虾的出池
(七)幼虾运输
第七章 成虾养殖
一、池塘养殖方式及养殖要点概述
……
第八章 虾类越冬
第九章 虾病防治
附录
精彩书摘
第一章主要淡水养殖虾类
近几年来,我国淡水养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原来已有的青虾、罗氏沼虾等优秀品种得到了推广,而且又有了一些引进新品种在我国安家落户,如红螯螯虾、牙别螯虾等。随着海水生产的虾类供不应求,水产工作者进一步完善了刀额新对虾、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技术,并迅速推广了这些名优虾类的养殖,为推进我国的淡水养虾事业做出了贡献。
淡水养殖的虾类肉质鲜美,可以做到活虾运输,能够解决内陆地区的活虾市场供应问题,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由于虾类养殖投入产出比高,养殖容易可行,也受到了广大水产单位和养殖户的青睐。
一、虾类的基础生物学简介
淡水中养殖的虾类都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从外表看,这些虾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骨骼大多比较坚实,特别是头胸甲发达,头胸甲的前端中央突出,形成虾的额角。头胸甲完全包被和保护了头胸部的所有体节,腹部和尾部的外骨骼有分节现象,每节的甲壳有关节膜相连,可以自由伸屈活动。因为外骨骼所含的色素不同,各种虾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在虾的生活中,外骨骼会限制生长,所以隔一阶段就要蜕皮,也叫蜕壳,将旧壳蜕去有利于生长。
前言/序言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结构调整的深入,虾类作为优良的水产养殖对象,日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目前,虾类养殖正迅速发展,并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前景。为了适应全国农村水产养殖结构向名优化调整的形势,满足广大农村水产养殖户和渔业基层工作人员的迫切需要,我们编写了《简明淡水养虾手册》一书。
《简明淡水养虾手册》一书共分九章,包括虾类养殖中十分关键的生物学知识,以及饲料、水质、繁殖、养殖、越冬、病害预防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内容上立足于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同时考虑到今后的生态养殖和绿色养殖方向,对于国家规定的有关养殖标准内容放在相应章节里作了基础性介绍,相信会对养殖实践有所帮助。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全面,基本上涵盖了淡水养殖的对虾类、沼虾类、螯虾类三大虾类的操作内容和技术要点。共性的知识统一阐述,具体养殖品种的各自特点放人品种章节内重点论述,使本书的逻辑结构更加鲜明,应用更加方便,同时也增强了有关技术的互补性和通用性。
令人鼓舞的是,在新的一年里,许多省市将引进、开发本书重点介绍的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澳洲淡水龙虾、罗氏沼虾等优良虾类。在具体虾类的繁殖、养殖过程中,可以将本书的各部分内容进行灵活组合,共性的技术可以选择通用,做到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地运用有关知识和内容。
《精微水生:淡水虾养殖的科学与实践》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探讨了淡水虾养殖的各个关键环节,旨在为广大养殖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份详实、可操作的科学指导。从养殖前的环境评估与规划,到虾苗的选育与培育,再到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直至最后的捕捞与销售,本书都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论述全面。书中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养殖技术,更引入了当前行业内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创新实践,以期帮助养殖户提升产量、优化品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基石——养殖环境的选择与规划 地理位置的选择: 详细分析影响淡水虾养殖的地理因素,包括气候条件(温度、降雨量、光照)、水源的可获得性与水质(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硬度、碱度、重金属含量等)、土壤类型(底质)、地形以及交通便利性。强调选择远离污染源、水资源充足且稳定的区域。 养殖模式的初步构思: 介绍不同养殖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如土池养殖、水泥池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稻虾共作等。引导读者根据自身条件、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选择最适合的养殖模式。 养殖场地的整体规划: 阐述养殖场地的科学布局,包括池塘(或养殖设施)的规格、数量、排列方式,进排水系统的设计,以及附属设施(如仓库、办公室、消毒间、病害观察室、暂养池等)的设置。重点强调通风、采光、防逃、防敌害等方面的考虑。 基础设施建设的考量: 详细介绍池塘的修建(如围堰、清淤、修整、铺设防渗膜等)、水泥池的建造(如防水、排水、进水设计)、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备配置(如水泵、曝气设备、过滤系统、消毒设备、增氧设备等)以及其他必要设施的建设要点。 第二章:生命之始——虾苗的选育、获取与培育 优质亲虾的选育标准: 深入解析判断和选择健康、高产、抗病力强的亲虾的标准,包括体形、活动力、摄食情况、生长速度、繁殖能力以及遗传性能等。 虾苗的获取途径: 详细介绍从正规、有信誉的苗种场引进健康虾苗的注意事项,包括苗种的健康状况检查、规格、活力、无病无害证明等。同时,也简要介绍自行育苗的技术要点(若有相关技术基础)。 虾苗的运输与暂养: 指导读者如何安全、高效地运输虾苗,以减少损耗。介绍虾苗到场后的隔离观察、消毒、过温、过水以及暂养的管理技术,确保虾苗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降低死亡率。 早期培育与强化: 阐述虾苗在养成前的关键培育阶段,包括适宜的水质、温度、溶氧和光照条件的控制。介绍营养均衡的早期开口料和培育料的投喂策略,以及针对弱苗、病苗的特殊管理措施,旨在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和早期生长速度。 第三章:生存之道——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 水质指标的深入理解: 详细解读影响淡水虾生长和健康的关键水质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溶解氧(DO): Importance of adequate DO levels for respiration, oxygen thresholds for different life stages, and methods to increase DO. pH值: Optimal pH range for freshwater shrimp, diurnal variations, impacts of pH on ammonia toxicity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adjustment methods. 氨氮(NH3-N)与亚硝酸盐(NO2-N): Sources of ammonia, toxicity to shrimp, monitor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reduction (e.g., water exchange, biofiltration, probiotics). 总碱度与硬度: Role in buffering pH, shell formation, and osmoregulation,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adjustment. 温度: Optimal temperature range for different species, impact of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maintaining stable temperatures. 透明度: Significance for light penetration, plankton bloom control, and visibility for feeding and observation. 悬浮物与底质: Impact of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potential for gas production (e.g., hydrogen sulfide),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clean bottom. 水质调控的实践技术: 曝气增氧: 介绍不同曝气设备(如叶轮式曝气机、鼓风曝气、喷气增氧等)的工作原理、安装与使用要点,以及根据天气、虾体大小、密度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曝气调度。 换水策略: 探讨不同养殖阶段、不同养殖模式下的换水频率、换水量以及换水时机,强调“优水活水、调控结合”的原则。 生物净水技术: 介绍利用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调节水质的方法,包括菌种的选择、使用方法、时机与效果评估。 底质改良: 讲解底泥的清理、生物降解以及底质改良剂的使用,以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 藻类调控: 探讨如何通过控制水体营养盐、合理放养密度、适度换水等方式,维持适度的藻类繁殖,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或白浊。 第四章:能量供给——科学的饲料与投喂 饲料的种类与选择: 详细介绍淡水虾饲料的分类(如配合饲料、鲜活饲料、开口料、育成料等)、营养成分要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选择原则。强调选择品牌信誉好、配方科学、新鲜度高、适口性好的饲料。 饲料的质量判断: 提供简单易行的判断饲料质量的方法,如感官鉴别、物理性状检查(如颗粒大小、均匀度、耐水性)等。 投喂量的计算与调整: 讲解如何根据虾的体重、摄食活动、水温、溶氧、养殖密度等因素,科学计算和调整日投喂量。介绍“定时、定量、定质、定点”的投喂原则。 投喂方式与频率: 探讨不同投喂方式(如人工投喂、自动投喂)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投喂频率。指导如何通过观察虾的摄食情况来判断投喂是否适量。 微量元素与添加剂的应用: 简要介绍在饲料中添加特定维生素、矿物质、免疫增强剂、诱食剂等,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第五章:生命卫士——病害的预防与诊断 常见淡水虾病害的识别与症状: 病毒性疾病: 介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等常见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症状、发病规律与诊断要点。 细菌性疾病: 讲解弧菌病、烂鳃病、黑身病、烂尾病等细菌性疾病的病原、传播、症状、诊断方法。 真菌性疾病: 阐述纤毛虫病、卵甲藻病等真菌或原生动物引起的病害。 寄生虫病: 介绍常见寄生虫的种类、感染途径、危害及识别方法。 生理性与环境性疾病: 讨论因水质恶化、营养失衡、投喂不当等引起的虾体异常,如软壳病、蜕壳不遂、红体病等。 病害的预防措施(重中之重):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强调养殖全过程中,预防是降低病害发生率和损失的最有效手段。 生态化养殖: 介绍通过优化水质、保持适宜环境、提供均衡营养等方式,提高虾的自身免疫力。 消毒与隔离: 详细讲解养殖设施、工具、水源、亲虾、虾苗等的消毒方法与规范,以及病害隔离区的设立与管理。 科学投喂与密度管理: 强调避免过量投喂、保证饲料质量、控制养殖密度,是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前提。 定期监测与早期预警: 指导如何通过日常观察、水质检测、病原检测等手段,及时发现病害的早期迹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病害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 谨慎用药原则: 强调严格遵守兽药管理规定,选择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药物。 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介绍抗生素、消毒剂、中草药制剂等在治疗不同病害时的选择、剂量、用法和疗程。 药物残留的控制: 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用药、停药期管理等,确保水产品安全,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非药物治疗方法: 介绍生物疗法、物理疗法等辅助治疗手段。 第六章:丰收的喜悦——捕捞、加工与市场 捕捞时机的确定: 指导读者根据市场需求、虾的生长速度、规格等因素,合理确定捕捞时机。 科学的捕捞方法: 介绍适用于不同养殖模式和规模的捕捞工具(如地笼、虾网、拖网等)及捕捞技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捕捞过程对虾体的损伤。 捕捞后的初步处理: 讲解捕捞后对虾体的初步清理、分级、暂养等环节,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产品加工与包装: 简要介绍常见的淡水虾加工方式(如鲜活销售、冷冻、熟制、虾干等)以及相应的包装要求,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 探讨当前淡水虾的市场行情,分析不同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零售商、餐饮企业、电商平台等)的优劣,并提供一些基本的销售建议,如建立品牌、拓展渠道、做好宣传等。 质量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强调从养殖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重视产品质量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践行可持续养殖理念,为产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附录 淡水虾常见病害防治图谱(包含高清图片及简要描述) 常用养殖水质指标检测方法示例 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摘要 常用养殖名词解释 本书特色 科学性与实用性并重: 融合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经过实践检验的养殖经验,确保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具操作指南性。 条理清晰,循序渐进: 从宏观的养殖规划到微观的水质调控,层层递进,逻辑严谨,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图文并茂,生动直观: (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例如:本书将配以大量精美图片、图表和案例分析,使复杂的养殖技术更加易于理解。) 聚焦行业热点: 关注当前淡水虾养殖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供应对策略。 面向读者广泛: 既可作为专业养殖户的案头必备,也可为初学者提供系统的入门指导,同时也是水产专业学生及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结语 淡水虾养殖是一门集科学、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书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帮助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科学、高效、可持续地进行淡水虾养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