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核培训教材: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

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核培训教材: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施健 编
图书标签:
  • 珠宝检验
  • 贵金属饰品
  • 钻石鉴定
  • 宝玉石鉴定
  • 质量技术监督
  • 职业技能
  • 行业培训
  • 检验评估
  • 宝石学
  • 首饰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量出版社
ISBN:9787502626228
版次:1
商品编码:1083554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5
字数:7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着重从业人员操作技能要求,以职业技能的技术内涵为基本标准,按初、中、高级检验员及技师、高级技师等5个等级模块编写;考核等级层次分明,概念清晰。其内容包括负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与评估,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珠宝首饰行业科学规范的检验与鉴定评估技术、检验标准及几年传统工艺和检验经验,在保证鉴定内容统一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兼顾各等级实际鉴定考核需要。书中附有《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员培训教学要求》及相关标准、宝玉石主要特征一览表等。
《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适用于工商贸企事业、珠宝行业检验与评估及技术咨询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职业技能考核培训,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及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部分 初级贵金属饰品检验员
第1章 贵金属饰品概述
1.1 贵金属
1.2 贵金属饰品
第2章 贵金属饰品检验(Ⅰ)
2.1 贵金属饰品检验技术基础
2.2 贵金属饰品的质量测量检验
2.3 贵金属饰品的标识检验
2..4 检验数据记录

第二部分 中级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第3章 贵金属饰品检验(Ⅱ)
3.1 贵金属饰品检验技术基础
3.2 贵金属饰品的外观质量检验
3.3 贵金属饰品的贵金属含量检验
第4章 钻石、宝玉石检验(Ⅰ)
4.1 钻石、宝玉石检验技术基础
4.2 钻石基础知识
4.3 钻石真伪鉴别
4.4 钻石品质的初步检验
4.5 镶嵌钻石品质的检验
4.6 宝玉石基础知识
4.7 常见宝石品种的检验
4.8 常见玉石品种的检验
4.9 常见有机宝石品种的检验
第5章 检验报告的编写(Ⅰ)

第三部分 高级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第6章 贵金属饰品检验(Ⅲ)
6.1 常用量器的配备与使用
6.2 溶液的配置
6.3 镶嵌工艺饰品的检验
6.4 贵金属饰品的贵金属含量检验——银饰品含银量检验
第7章 钻石、宝玉石检验(Ⅱ)
7.1 钻石、宝玉石检验仪器
7.2 工艺美术基础知识
7.3 钻石的4C分级
7.4 优化处理钻石的鉴定
7.5 钻石切磨工序的检验
7.6 宝玉石检验基础
7.7 合成或优化处理宝玉石品种的检验
第8章 检验报告的编写(Ⅱ)

第四部分 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技师
第9章 贵金属饰品检验(Ⅳ)
9.1 贵金属饰品的贵金属含量检验——铂饰品铂、钯含量检验
9.2 贵金属饰品的贵金属含量检验——贵金属含量无损检验
第10章 钻石、宝玉石检验(Ⅲ)
10.1 钻石原石分级、琢型和加工设计
10.2 钻石原石的检验
10.3 红外光谱分析宝玉石检验
10.4 少见宝玉石品种的检验
10.5 常见人造宝石、拼合与再造宝石的检验
10.6 大型仪器在宝玉石检验中的应用
第11章 珠宝首饰评估(Ⅰ)
11.1 概述
11.2 钻石原石的品质及价值评估
11.3 常见宝玉石品种的价值评估
11.4 成品珠宝首饰的价值评估

第五部分 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高级技师
第12章 贵金属饰品检验(Ⅴ)
12.1 贵金属饰品的贵金属含量检验——贵金属含量及杂质元素含量检验
12.2 贵金属覆盖层的检验
12.3 贵金属含量的综合分析
第13章 钻石、宝玉石检验(Ⅳ)
13.1 阴极发光仪及其应用
13.2 合成钻石鉴定
13.3 稀有及罕见宝玉石品种的检验
第14章 珠宝首饰评估(Ⅱ)
14.1 钻石、宝玉石评估理论基础
14.2 钻石评估
14.3 宝玉石评估基础知识
14.4 常见宝玉石品种原石的价值评估
14.5 常见宝玉石品种成品的价值评估
14.6 特殊成品珠宝首饰的价值评估
附录A 宝玉石主要特征一览表
附录B 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的相关标准
附录C 供应商及贵金属的有关度量单位换算
附录D 贵金属饰品、钻石、宝玉石检验员培训教学要求

精彩书摘

第1章 责金属饰品概述
1.1 贵金属
一、贵金属及其分类
贵金属包括金、银、铂、钌、铑、钯、锇、铱8种元素。
贵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分布分散,开采复杂,价格昂贵。如要得到1g金,需要开采近1t的矿石;每提纯1盎司铂,则需要开采10t左右的矿石。
目前,世界上开发金矿的国家有70余个,世界黄金产量以南非、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人为多。我国的黄金资源比较丰富,居世界第七位,已经形成的十大产金基地分别是:胶东、小秦岭、长白辽吉、燕山大青山、黑龙江、承德、赤峰、嘉陵江上游、滇黔贵、豫赣皖和天山阿尔泰等地区。目前,中国是全球第四大黄金生产国,已跨人世界产金大国行列。
铂的发现比较晚,其使用只有200年的历史。自然界中铂的储量比黄金要稀少得多,占世界总储量98%的铂金高度集中在南非和俄罗斯的少数地区。自开采以来,铂的总产量约2000t,远远低于黄金的产量。我国铂族金属资源奇缺,每年产量仅能满足需求的1%,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中国是白银资源中等丰度的国家,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秘鲁等国家之后,位居世界第六位。我国的白银产量位居世界第三,我国三大白银生产聚集地分别是:有“中国银都”之称的湖南郴州(永兴)、浙江仙居和河南豫北地区。
由于这些金属有不易褪色的绚丽光泽,又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因而自古以来,人们就用金银制品作为装饰品佩戴在身上。近年来,人们用铂制作首饰日渐增多,相信不久,铂金首饰会在首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历史上一直将金银作为货币使用。虽然现代世界各国都使用纸币,但黄金的储备数量仍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世界贸易中,黄金仍然是主要支付手段。除用作货币之外,金还用于电子工业、航天工业、通信、化工等领域。在首饰界中,金的用量仍然占很大比重。
铂主要作为战备物资用于航天科研,石油化工中用作催化剂和防腐材料,电子电工中用作精密电阻材料和触点材料,也用作货币。如1833年沙皇俄国曾发行过铂金货币,重9g,成色95%-96%。我国和其他国家也曾经作过纪念性铂币,如中国的熊猫铂金币。铂作为首饰已成为铂的重要用途之一,而近年来铂首饰的产销量迅速增加,市场对铂首饰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
钯的化学性质稳定,用途十分广泛。钯在汽车尾气净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作为合金,钯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开关系统、继电器、裂解石油的重整催化剂及陶瓷的金属化处理。首饰行业中铂主要用于与铂或金冶炼制造铂一钯合金或白K金合金材料。
……

前言/序言


《金辉与匠心:探索璀璨背后的奥秘》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职业技能考核培训教材,而是一次深入探寻珠宝世界魅力的旅程。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光的河流,领略古今中外珠宝文化的瑰丽;它将揭示隐藏在每一颗闪耀宝石背后的科学原理与精湛工艺;它更将点燃你对美与价值的感知,让你成为一个更有品位、更懂欣赏的珠宝爱好者。 第一章:穿越历史的璀璨——珠宝的文明印记 珠宝,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更是人类文明的缩影。本章将带你回到遥远的古代,从埃及艳后的黄金项链,到罗马帝国的宝石戒指,再到中国古代宫廷的金银错和玉雕,追溯珠宝在不同文明中的演变轨迹。我们将探讨不同时期珠宝的材质选择、工艺特点、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你将了解到,一枚小小的胸针,可能就诉说着一个王朝的兴衰;一条精美的项链,也可能传递着一份深沉的爱意。我们将深入挖掘历史传说与考古发现,让那些沉寂的珠宝重新焕发生命,讲述它们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二章:宝石的语言——天然的奇迹与科学的解密 每一颗宝石,都是大自然亿万年沉淀的杰作,它们拥有独特的“语言”,等待我们去解读。本章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你认识那些令人惊叹的天然宝石。我们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分类,而是深入探讨它们形成的地质条件、矿物成分,以及影响其颜色、净度、切工和重量的内在因素。从红宝石燃烧般的火焰,到蓝宝石深邃的宁静,再到祖母绿盎然的生机,我们将探究色彩背后的光学原理,以及不同切割方式如何最大限度地展现宝石的光彩。同时,我们也会触及一些较为罕见的宝石,揭示它们稀有而珍贵的价值所在。这不是一本冰冷的矿物学手册,而是一本关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图鉴,让你学会“听懂”宝石的诉说。 第三章:流淌的金属——贵金属的优雅与价值 黄金、白银、铂金,这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元素,在珠宝制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为你揭示贵金属的独特魅力,不仅仅是它们稀有的价值,更是它们在化学性质、物理特性以及延展性上的卓越表现,使得工匠们能够将其塑造成千变万化的形态。我们将深入了解不同纯度的金(如K金)和银,它们如何通过合金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硬度和色泽。你还会了解到,铂金为何被称为“金属之王”,它在珠宝制作中的独特优势,以及它如何承载着永恒的承诺。本章还将探讨贵金属在不同文化中象征意义的演变,以及它们为何能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第四章:匠心独运——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珠宝的价值,离不开精湛的手工艺。本章将带你走进那些世代相传的珠宝制作工坊,感受匠人们指尖的温度和对完美的极致追求。我们将详细介绍多种传统的珠宝制作工艺,例如:鏨刻(雕刻)、錾花、景泰蓝、花丝镶嵌、失蜡法铸造等等。你将看到,一块普通的金属,如何在一双巧手下被赋予生命;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石,又如何被精心打磨,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还将关注现代珠宝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的融合,探讨科技如何为珠宝制作带来新的可能性,但始终坚守着那份对品质和艺术的敬畏。 第五章:慧眼识珠——鉴赏的艺术与品味的培养 掌握鉴赏珠宝的技巧,是理解其价值的关键。本章将为你开启一扇通往鉴赏世界的大门。我们将从多个维度,教你如何初步识别宝石的真伪、了解其品质。这并非是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鉴定师,而是培养你一双“慧眼”,让你在选购珠宝时,能够更加自信,避免盲目。我们将探讨影响宝石价格的四大要素(4C),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介绍,而是结合实际案例,让你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决定一枚宝石的价值。同时,本章还将引导你思考,何为真正的“价值”,它不仅仅是市场价格,更是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工艺以及个人的情感连接。我们将鼓励你建立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培养独特的品味。 第六章:珠宝的时尚密码——潮流、文化与自我表达 珠宝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与时尚潮流、文化变迁紧密相连。本章将为你解读珠宝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成为个人风格的独特表达。从复古的维多利亚时期风格,到前卫的现代设计,我们将分析不同时期珠宝的设计元素、流行趋势,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你还将了解到,珠宝如何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以及不同地域的珠宝文化如何相互影响。更重要的是,本章将鼓励你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珠宝,让它们成为你个性、品味和情感的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绽放属于你的独特光彩。 《金辉与匠心:探索璀璨背后的奥秘》是一本为你而生的书,它不设门槛,只邀你一同走进美轮美奂的珠宝世界。无论你是对璀璨宝石充满好奇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提升品味的爱好者,亦或是对传统工艺情有独钟的探索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份惊喜与收获。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探索之旅,发掘那些隐藏在珠宝中的故事、科学、艺术与情感,让你的生活因“金辉”而更加闪耀,因“匠心”而更加丰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以“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核培训教材”为定位,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技能培训体系。然而,在实际阅读中,我发现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的“汇编”,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培训”。以贵金属饰品为例,书中介绍了金、银、铂等材质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但是,对于“如何一步步进行检验”的流程,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检验工具,如何规范地进行操作,以及在检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实践性的指导就显得比较欠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演示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钻石检验方面,虽然提到了激光腰码,但对于如何解读不同激光腰码所包含的信息,以及如何识别那些经过篡改或伪造的激光腰码,书中就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引。宝玉石部分,对于一些天然宝石的“优化处理”和“仿冒品”的区分,书中提供的鉴别方法,大多是比较基础的,对于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仿冒手段,其鉴别难度会大大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显得不够深入。总体而言,这本书在理论知识的广度上不错,但在培训的深度和操作的针对性上,还有待加强。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从贵金属饰品到钻石,再到宝玉石,理论上覆盖了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的主要范畴。但就我个人的学习体验而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似乎并没有完全达到我的预期。在贵金属饰品检验这一块,书中虽然提及了各种贵金属的硬度、密度等物理参数,但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参数进行更精密的判断,比如,在面对一件年代久远的古董饰品时,如何通过其材质的细微变化来推断其年代和工艺,书中就没有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又例如,在钻石的检验部分,关于“颜色”的评估,书中虽然介绍了D-Z的等级,但对于影响颜色判断的各种因素,如照明条件、观察角度,以及个人视觉差异,这些实际操作中的干扰因素,书中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克服这些干扰,从而做出更准确判断的技巧。宝玉石方面,像琥珀、蜜蜡这类有机宝石,其纹理、内含物、甚至气味,都是重要的鉴定依据,但书中对这些细节的描述,显得有些简略。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理论参考手册”,但对于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珠宝鉴定师,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强调了“职业技能考核培训”,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能够帮助我顺利通过考核,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在“实操性”和“细节性”上,似乎还有一些不足。比如,在贵金属饰品检验的部分,书中提到了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但对于不同倍数的放大镜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放大镜观察来判断抛光工艺的好坏,或者识别微小的修复痕迹,这些细节就没有深入展开。又比如,在钻石的4C标准中,关于“净度”的评估,书中列举了不同级别的瑕疵,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瑕疵,比如“羽裂”或“针状内含物”,以及这些瑕疵对钻石整体美观度的具体影响,书中就没有给予更详尽的说明。宝玉石部分,像和田玉的“僵”和“石性”,这些都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但书中对这些概念的解释,显得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图例和案例来帮助理解。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知识的“框架”,对于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技巧总结”,还有待进一步的充实。

评分

作为一名对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全面、实用知识的书籍。这本书在结构上,从贵金属饰品到钻石,再到宝玉石,覆盖了主要的品类。但就我个人的学习体验而言,它在“细节的深入”和“案例的丰富性”上,可能还有些不足。在贵金属饰品检验这一章,书中虽然提到了如何识别印记,但对于一些不太常见、或者年代久远的印记,其识别的难度和方法,书中就没有给出更详细的指导。又比如,在钻石的检验中,关于“净度”的评估,书中虽然列举了VS、SI等不同的净度级别,但对于一些极其微小的内含物,它们对钻石火彩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不同光源来观察这些细微之处,书中就没有给予更具体的讲解。宝玉石部分,像绿松石、玛瑙等,这些都属于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宝石,它们的颜色、光泽、甚至纹理都可能发生变化,但书中对于如何评估这种变化,以及如何去鉴定它们的天然性,就没有提供更深入的分析。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上做得还可以,但对于实际操作中的“疑难杂症”,其解答的力度,显得有些不够。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从名称上看,似乎是对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领域的一个全面覆盖。然而,在我深入阅读之后,发现它在一些关键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还有些值得商榷之处。以贵金属饰品为例,书中虽然提到了使用试金石进行酸试,但对于不同酸液的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如何根据颜色变化来准确判断贵金属的纯度,这些具体的“操作要领”,书中并没有详细阐述。又比如,在钻石的检验中,虽然提到了“荧光”对钻石颜色和价值的影响,但对于如何通过观察不同强度和颜色的荧光,来辅助判断钻石的来源或处理方式,书中就没有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宝玉石方面,像一些色彩鲜艳的有机宝石,例如珊瑚、珍珠,它们在颜色、光泽、表面瑕疵方面的表现,都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并且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书中对于如何应对这些不确定性,以及如何更准确地评估其价值,就没有给出更细致的指导。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基础知识的介绍上做得还可以,但对于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其应对策略的指导,显得相对薄弱。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似乎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罗列,而非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拿贵金属饰品这一章节来说,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贵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市场上常见的合金比例,这部分内容确实很扎实。但当我试图根据书中介绍的方法来练习时,却发现很多步骤描述得不够详细,比如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贵金属饰品的表面特征,如何判断是否有仿冒品存在的痕迹,这些关键的实践细节,书中就没有给出清晰的指导。又比如,在钻石的腰部刻字识别上,虽然提到了国际上通用的刻字标准,但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非标准化的刻字,或者由于佩戴磨损导致的刻字模糊,书中就没有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我曾尝试在书本的指引下,去找一些老旧的钻石进行观察,但发现很多细微之处,仅凭书本的文字描述,是很难准确捕捉的。宝玉石的部分,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对于像和田玉的“脂感”或者“光泽”,书中用了不少篇幅来描述,但这种非常主观的感官体验,仅凭文字很难让初学者形成清晰的认识。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区分不同产地、不同处理的同一类宝玉石的案例,或者一些辅助性的仪器使用说明。这本书更像是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地图”,但缺乏实际“寻宝”的“工具箱”和“经验指南”。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关注的是其在贵金属饰品检验方面的实用性。书本对于各种贵金属合金的成分分析方法,如火烧法、试金石法等,都做了理论性的介绍。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尤其是一些非破坏性检验方法,比如光谱分析,书中只是简单提及,并未深入讲解其工作原理、仪器类型以及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如何去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于一些常见的贵金属仿冒品,比如镀金、包金饰品,书中给出的区分方法相对基础,对于一些高仿产品,其鉴别难度会大大增加,希望书中能提供更进阶的鉴别技巧和案例。在钻石检验部分,虽然提到了4C标准,但对于如何更精确地评估切工对钻石火彩的影响,以及如何识别经过人工优化的钻石(如激光钻孔、充填处理),书中的论述略显不足。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更多关于钻石切工的图解,以及不同切工对钻石价值的影响分析。宝玉石方面,对于一些热门的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书中对它们的常见处理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简易方法来初步判断其真伪,可以更详细地展开。总体而言,这本书在理论知识的覆盖面上不错,但在实际操作的深度和针对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这个专业领域有了更系统的认识。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它在一些“实际应用”层面,可能还有一些提升的空间。就拿贵金属饰品的检验来说,书中提到了“硬度”的测试方法,但对于不同含金量、含银量的贵金属,在实际测试中的“触感”差异,以及如何通过这种细微的差别来辅助判断,书中就没有提供更具体的指导。我希望看到更多的“经验之谈”,或者是一些“诀窍”。又比如,在钻石的检验中,对于“切工”的评估,书中虽然给出了不同切工的名称和图示,但对于如何判断一个切工是否“优秀”,或者“有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对钻石火彩的实际影响,书中就没有进行更深入的解析。宝玉石部分,像一些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仿冒品,例如染色石英岩冒充翡翠,或者合成水晶冒充钻石,书中对这些仿冒品的鉴别方法,显得有些过于基础,对于一些高仿产品,其鉴别难度会大大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显得不够深入。总体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理论指南”,但对于实际操作中的“工具箱”和“经验库”,还有待进一步的扩充。

评分

这本书在珠宝首饰检验与评估的题材上,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领域。然而,在我仔细研读之后,发现它在内容编排的逻辑性和深度上,可能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个人的预期。例如,在贵金属饰品的检验部分,书中虽然提及了纯度、硬度、密度等基本指标,但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贵金属标准,以及这些标准在实际检验中的应用差异,就没有深入探讨。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古代金银器、或者特定民族风格的饰品,其检验方法上的特殊性。又比如,在钻石的鉴定中,对于“瑕疵”的描述,虽然列举了不同的内含物类型,但缺乏对这些内含物对钻石美观度和价值影响的详细评估,以及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来准确识别和记录瑕疵。一个有经验的鉴定师,往往能从瑕疵的形态、位置来推断其成因,从而辅助判断钻石的真伪和价值,这方面的内容,书中则相对薄弱。宝玉石部分,像绿松石、珊瑚等,这些都属于有机宝石,其表征的独特性和易受损性,是其鉴定中的重要考量,但书中对此的论述,显得有些不够细致。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针对这些易受损宝石,在检验过程中应采取哪些特殊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去鉴别它们的天然性。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虽然目录上看是涵盖了珠宝首饰的检验与评估,包括贵金属饰品、钻石和宝玉石,但我拿到手后,发现它在实际操作指导和案例分析的深度上,似乎还有待加强。比如,对于贵金属饰品的硬度测试,书里提到了多种方法,如划痕法、密度测定等,但具体到不同含金量、含银量的饰品,其硬度表现的细微差异,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差异辅助判断,书中的描述就显得有些笼统。我期待的是能够看到更多不同时期、不同工艺的贵金属饰品,在这些测试下的具体数据表现,以及相关的经验总结。又比如,在钻石的检验部分,对色泽的描述,虽然提及了D-Z的颜色分级系统,但对于同一颜色等级下,由于荧光、内含物等因素造成的视觉差异,书中分析得不够透彻。我希望能有更多图片对比,或者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中,如何根据光照条件、观察角度来更准确判断颜色的技巧。宝玉石的部分,同样如此,像翡翠的“翠性”表现,书里只是一笔带过,但实际鉴定中,翠性的形态、大小、分布,对判断翡翠的种水至关重要,这方面的信息就显得不足了。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入门的框架性介绍,对于想要深入掌握珠宝首饰鉴定技能的读者,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更专业、更实践性的资料来补充。

评分

书本还是不错,过得过去。

评分

????????????

评分

我没有收到,为什么说交易已完成

评分

正品就是老缺货配送货也慢

评分

我没有收到,为什么说交易已完成

评分

我没有收到,为什么说交易已完成

评分

????????????

评分

对想入行的人和想判别首饰材质真假的人很适合

评分

书本还是不错,过得过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