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团购: 【限量团购特价,低至58折】清宫医案研究(上下卷) ¥234.00 9.00折 210.6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
| 今日团购: 【低至65折 先到先得】实用内科学(第13版)(上下册 ¥248.00 9.00折 223.20 已参团人数: 剩余时间: |
基本信息(337)
书名:中国食物成分表(第1册)(第2版)
原价:148.00元
作者:杨月欣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811167276
字数:
页码:384
版次:2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1册)(第2版)》所列食物以原料为主,共包括了1506条食物的31项营养成分(含胆固醇)数据、657条食物的18种氨基酸数据、441条食物的32种脂肪酸数据、130条食物的碘数据、114条食物的大豆异黄酮数据,附录部分收录了208条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数据。
目录
再版使用说明
英文使用说明(Introduction,2ndEdition)
食物成分表
表一 食物一般营养成分
1 谷类及制品
2 薯类、淀粉及制品
3 干豆类及制品
4 蔬菜类及制品
5 菌藻类
6 水果类及制品
7 坚果、种子类
8 畜肉类及制品
9 禽肉类及制品
10 乳类及制品
11 蛋类及制品
12 鱼虾蟹贝类
13 婴幼儿食品
14 小吃、甜饼
15 速食食品
16 饮料类
17 含酒精饮料
18 糖、蜜饯类
19 油脂类
20 调味品类
表二 食物氨基酸含量
表三 食物脂肪酸含量
表四 食物碘含量
表五 食物大豆异黄酮含量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附录2 食物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3 食物名称中拉文对照表
附录4 食物图片
附录5 《中国食物成分表》发展简史
附录6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食物营养成分数据是预防医学领域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科普宣传等必不可少的参考和工具,亦是农业、食品工业等部门进行食物生产和加工、对外贸易和改进国民食物结构的重要依据。
在一定意义上,食物成分数据工作不仅是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营养学这一学科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这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其共同发展,并对人类营养和健康起到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食品的加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类对食物成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食物成分的研究也由已知的营养成分扩展到功效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甾醇等。这些改变必将对营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新形势,我们中心的营养学专家们又一次对我国的食物成分表进行了修订,这不仅是对我国食物成分数据的丰富和扩展,也是对我国营养学研究的推动和促进,更是对“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及时而有力的支持。
我国的食物成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为编制《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而付出辛勤劳动的编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国的食物成分数据研究工作还任重而道远,广大的营养工作者将一如继往,努力工作,使我国的食物成分数据更加完善。
这本书,初看之下,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它太过“严肃”,缺乏趣味性。它没有华丽的排版,没有生动的故事,只有朴实无华的表格和数据。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注重饮食健康,或者需要专业指导的人,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的“福音”。它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庞大,内容之严谨,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我记得我曾经为了给家里的老人制定一份适合他们的饮食方案,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但总是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权威。直到我发现了这本《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第二版)》,我才感觉自己找到了“定海神针”。它清晰地列出了各种食物的成分,不仅仅是大家熟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甚至一些膳食纤维、胆固醇等数据,都一应俱全。我尤其欣赏它所提供的数据的细致程度,可以让你精确地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具体营养构成,从而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搭配和选择。这本书,它不会用甜言蜜语来打动你,但它会用最真实的数据,最严谨的态度,让你重新认识食物,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
评分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个宝藏。我一直以为自己对食物的了解已经足够了,但当我看到《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第二版)》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井底之蛙”。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专业,而且数据非常详尽,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所能吃到的所有食物,从主食到副食,从蔬菜到水果,甚至是一些调味品,都一一列出了它们所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这对于我这样对健康饮食非常关注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圣经”。我尤其喜欢它提供的数据,不仅仅是基础的宏量营养素,还包括了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甚至还有一些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成分。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去网上搜集这些数据,但往往信息零散,而且来源不明,让人难以信服。而这本书,有明确的出版信息和权威的背书,让我对它的数据质量非常放心。我经常会在准备膳食时翻阅它,用来对比不同食材的营养价值,然后根据家人的需求来做出最优的选择。它不仅仅是给我提供了一个参考,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更科学、更健康地去选择食物,如何让每一口食物都发挥出它最大的营养价值。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有点像我小学时那种厚厚的“十万个为什么”,沉甸甸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没有花哨的插图,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梗概。我当时买了它,纯粹是因为工作需要,需要查询一些食材的营养成分。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表格就扑面而来,一时间让人有点不知所措。这绝对不是一本可以捧在手里,悠闲地坐在窗边,伴着咖啡慢慢品读的书。它更像是一本需要你带着目的性,带着问题去“翻阅”的工具书。每次需要了解某种食物的具体营养价值,比如一道家常菜里某个不起眼的小配料,它都能迅速地提供最权威的数据。刚开始,我甚至觉得它有些枯燥,因为它就像一个百科全书,冷静客观地陈述事实,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是,当我真正开始深入地去使用它,比如尝试改良一些食谱,或者为家人制定更健康的饮食计划时,才逐渐体会到它的价值所在。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背后有着如此丰富而精确的数字支撑。那些看似普通的蔬菜、水果、肉类,在它面前都一一“袒露”了自己最真实的“成分表”。这本书,它不讲故事,不抒情,它只做一件事:告诉你食物的真相。
评分在我看来,《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第二版)》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营养百科全书”,它以一种非常直观、非常系统的方式,将中国食物的营养成分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数字,而是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归纳,让你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不同类别食物的营养特点。比如,当你想要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时,它会列出各种蔬菜的详细数据,让你知道哪种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哪种蔬菜的膳食纤维最丰富。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所包含的详尽程度所震撼。我原本以为只是一些常见食物的成分表,结果发现它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饮食中的所有种类,并且数据非常精确。这对于我这样经常需要为家人准备健康餐食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选择食材,更合理地去搭配膳食,从而更好地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这本书,虽然没有故事,没有理论,但它提供的每一个数据,都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信息,对于真正需要了解食物的人来说,它就是最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说实话,拿到《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第二版)》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我一直以为这类书籍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泛泛而谈,没什么实际作用。但是,当我翻开它,我错了。这本书的设计,虽然不像市面上那些畅销书那样精致,但却非常实用。它把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等,都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它的数据非常详细,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食物。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给孩子做一份营养均衡的便当,特意翻了这本书,想知道不同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发现,原来平时我忽略的某种不起眼的菜,维生素C含量竟然比我想象的还要高。这种“惊喜”让我觉得,这本厚重的书,其实藏着很多生活的小智慧。它不是那种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书,而是需要你慢慢去消化,去参考的“宝典”。每次我遇到关于食物的疑问,比如“某种食材吃了会不会太油腻?”或者“这个水果的糖分高不高?”,我都会不自觉地去翻开它。它就像一个沉默但可靠的朋友,永远在那里,提供最准确的信息。
评分快递非常快
评分谢谢老板
评分很好!
评分快递非常快
评分很好!
评分谢谢老板
评分谢谢老板
评分谢谢老板
评分快递非常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