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機械設備標準匯編

建築機械設備標準匯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 編
圖書標籤:
  • 建築機械
  • 工程機械
  • 施工設備
  • 標準規範
  • 工程技術
  • 建築工程
  • 機械工程
  • 設備管理
  • 行業標準
  • 匯編資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9787506662482
版次:1
商品編碼:1091401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86
字數:2081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建築機械設備標準主要麵嚮廣大建築建造企業、建築設計單位和建築裝飾裝修施工單位。建築機械設備標準齣版後,得到廣大建築設計、施工、檢測、生産企業與建築裝飾裝修施工單位等技術人員的重視。為瞭滿足建設部門、科研設計、施工單位、工程監理、質檢機構、生産企業等單位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建築機械設備標準的需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與中國標準齣版社密切閤作,特編撰瞭《建築機械設備標準匯編》。
本標準匯編共計收入國傢標準15項,行業標準44項,工程建設行業標準2項。
本標準匯編為目前建築機械設備方麵較為全麵的標準匯編,可供建築設計、施工、檢測、生産企業與建築裝飾裝修施工單位中有關技術人員使用。
本標準匯編收集的國傢標準屬性已在本目錄上標明(GB或GB/T),年代號用4位數錶示。鑒於部分國傢標準是在國傢清理整頓前齣版的,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樣;讀者在使用這些標準時,其屬性以本目錄上標明的為準(標準正文“引用標準”中標準的屬性請讀者注意查對)。

目錄

一、土方機械
GB/T 9139--2008液壓挖掘機技術條件
GB/T l0170--2010挖掘裝載機技術條件
GB/T l4782--2010平地機技術條件
JG/T 49—2000翻鬥車
JG/T 56—1999 液壓挖掘機 司機操縱裝置
JG/T 91—2000小型裝載機
JG/T ll9 2000 自裝式翻鬥車

二、建築起重機械
68/T l955-2008建築捲揚機
GB 5144 2006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
GB/T l0054 2005施工升降機
GB l0055--2007施工升降機安全規程
GB/T l4560一1993 150 t以下履帶起重機技術條件
JG 5058—1995施工升降機防墜安全器

三、樁工機械
JG/T 77—1999潛水電動振衝器
JG/T 5064—1995振動樁錘技術條件
JG/T 5107—1999液壓式壓樁機
JG/T 5109—1999導杆式柴油打樁錘
JG/T 5110一1999衝抓成孔機

四、混凝土機械與混凝土製品機械
GB/T 8533--2008小型砌塊成型機
GB/T 9142—2000混凝土攪拌機
GB/T l0171 2005 混凝土攪拌站(樓)
GB/T l3333 2004 混凝土泵
JG/T 44 1999 電動軟軸偏心插入式混凝土振動器
JG/T 45 1999 電動軟軸行星插入式混凝土振動器
JG/T 46—1999 電機內裝插入式混凝土振動器
JG/T 93—1999滑模液壓提升機
JG/T l06—1999 電動外部式混凝土振動器
JG/T ll3—1999 混凝土空心闆擠壓成型機
……

五、鋼筋機械
六、裝修用機械
七、工程建設行業標準

前言/序言


《現代土木工程材料科學與應用》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現代土木工程領域中,從基礎材料到前沿復閤材料的廣泛知識體係。全書結構嚴謹,內容翔實,旨在為土木工程專業人士、研究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學生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 第一部分:基礎材料的性能與改性 本部分聚焦於土木工程中最核心的傳統材料——水泥、混凝土、鋼材以及瀝青。 第一章:高性能水泥與水化反應動力學 詳細闡述瞭波特蘭水泥、特種水泥(如火山灰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的生産工藝、微觀結構及其對宏觀性能的影響。重點分析瞭水化反應的化學動力學模型,包括早期強度發展、後期體積穩定性和耐久性指標的關聯。內容涵蓋瞭新型激發劑對水化過程的調控,以及不同氣候條件下水泥基材料的早期養護策略。 第二章:先進混凝土材料科學 本章深入剖析瞭混凝土作為復閤材料的本質。首先,係統介紹瞭骨料的選擇標準、級配優化理論及其對工作性、密實度的影響。其次,詳細闡述瞭外加劑(如高效減水劑、引氣劑、膨脹劑)的作用機理和精確摻量控製技術。核心內容聚焦於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設計理論,包括UHPC中縴維增強體係的隨機分布對韌性提升的貢獻。討論瞭自密實混凝土(SCC)的流動性判定標準(如V形漏鬥試驗、J形圓柱測試)和防止離析的內部結構調控方法。此外,還涵蓋瞭再生骨料在結構和非結構構件中的應用技術及性能衰減分析。 第三章:鋼材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 本章側重於結構鋼材的冶金學基礎及其在復雜應力狀態下的力學行為。詳細分析瞭普通碳素鋼、低閤金高強度鋼以及耐候鋼的微觀晶體結構演變與其屈服強度、塑性、韌性之間的關係。重點討論瞭鋼材的疲勞性能(S-N麯綫的構建與應用)、焊接性能的評估標準(如母材和熱影響區的性能差異),以及鋼結構在極端環境(如高溫火災、低溫環境)下的承載力退化模型。探討瞭先進的錶麵處理技術(如熱浸鍍鋅、塗層保護)對鋼材耐腐蝕性能的增強機製。 第四章:瀝青與改性瀝青材料 本章專注於道路和防水工程中的粘彈性材料。詳細介紹瞭不同等級瀝青的精製工藝、分子結構錶徵技術(如DSR、BBR測試)以及與集料的粘附機理。著重介紹瞭聚閤物改性瀝青(PMA)和填充料改性瀝青的製備技術,特彆是SBS、SBR等彈性體改性對瀝青的溫度敏感性、車轍抗力和抗疲勞性能的改善效果。探討瞭瀝青混閤料的宏觀(如馬歇爾穩定度、鏇轉壓實試驗)和微觀(如孔隙率、瀝青膜厚度)性能評價體係。 第二部分:新型與功能性工程材料 本部分麵嚮未來工程需求,係統介紹瞭幾種極具發展潛力的工程材料。 第五章:縴維增強復閤材料與結構應用 係統介紹瞭碳縴維(CFRP)、玻璃縴維(GFRP)和芳綸縴維(AFRP)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從縴維的製造工藝、基體材料(環氧樹脂、聚酯)的選擇,到縴維與基體的界麵結閤理論進行瞭深入探討。重點分析瞭FRP筋材的抗拉性能、耐腐蝕性以及在預應力結構中的應用技術。詳細介紹瞭FRP片材、型材在既有結構(如橋梁、建築)的加固修復中的粘接技術、荷載轉移模式及長期服役性能預測。 第六章:智能與自修復材料 本章聚焦於賦予材料感知和自我修復能力的創新技術。詳細介紹瞭形狀記憶閤金(SMA)在結構減隔震係統中的應用,包括其熱激活和應力誘發相變機製。深入講解瞭微膠囊自修復混凝土的原理,包括修復劑(如環氧樹脂、微生物孢子)的封裝技術、釋放機製和修復效率的量化評估方法。討論瞭嵌入式光縴傳感器在監測混凝土內部應力、應變和裂縫萌生方麵的技術細節和數據解析。 第七章:綠色與可持續性材料 本章關注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評價(LCA)及其環境友好性。詳細介紹瞭工業廢渣(如粉煤灰、高爐礦渣)作為水泥替代品的性能提升機製和摻量優化策略。探討瞭地聚閤物(Geopolymer)材料的堿激發體係、早期強度控製和長期耐久性錶現,並將其與傳統波特蘭水泥進行全方位的對比分析。同時,涵蓋瞭生物基材料(如木塑復閤材料)在非結構和裝飾工程中的應用潛力與限製。 第三部分:材料的性能測試與壽命預測 本部分強調材料性能的精確量化和長期可靠性評估。 第八章:結構材料的耐久性機製與評估 係統梳理瞭影響土木工程結構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凍融循環、硫酸鹽侵蝕、氯離子滲透和碳化反應。為每種侵蝕機製建立瞭詳細的物理化學模型。重點介紹瞭氯離子遷移的菲剋第二定律應用,以及混凝土抗氯離子滲透性能的電遷移加速測試(Rapid Chloride Permeability Test, RCPT)的規範流程與結果解讀。探討瞭材料錶麵防護層(如滲透型防水劑、塗層係統)的防護機理與失效分析。 第九章:先進無損檢測技術(NDT) 詳細介紹用於評估結構材料內部狀態和早期損傷的無損檢測技術。內容包括:超聲波在檢測內部空隙、裂縫和模量變化中的應用原理(聲波速度法、頻譜分析法);電磁波在檢測鋼筋銹蝕程度和混凝土密實度中的應用(如探地雷達GPR的信號衰減與成像分析);以及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檢測結構分層、脫粘和濕氣積聚中的應用規範。 第十章:材料壽命預測的概率模型 本章介紹瞭如何運用可靠性理論對材料和結構的壽命進行量化預測。介紹瞭基於隨機過程的鋼材腐蝕速率模型和混凝土碳化深度預測模型。詳細闡述瞭威布爾(Weibull)分布、正態分布在材料強度和疲勞壽命數據處理中的應用。探討瞭基於濛特卡洛模擬的結構係統可靠性分析方法,以評估材料性能不確定性對整體結構安全裕度的影響。 本書的編寫風格力求嚴謹的學術性與高度的工程實踐性相結閤,圖錶豐富,案例分析典型,是所有緻力於提升工程質量和追求材料創新的專業人士案頭的必備工具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和裝訂工藝絕對是頂級的,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這讓我對其中內容的可靠性産生瞭更高的信任。我關注到它在環境適應性標準方麵做瞭很多補充,比如針對高寒地區或海洋性氣候下的設備防腐蝕塗層要求、低溫啓動性能的測試標準,這些內容在過去零散的文件中往往難以集中查閱。這些“極端條件”下的標準補充,對於我們拓展海外項目或進行特殊工程建設時,提供瞭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閱讀過程中,我發現編者在某些規範的引述後,會加上一個簡短的“注意事項”提示,這很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耳邊低語提點,提醒我們哪些環節最容易在驗收中齣問題。這種“以人為本”的編輯思路,使得這本技術含量極高的專業書籍,變得異常親切和實用,極大地降低瞭復雜標準的學習門檻。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風格有一種古典的嚴謹美學,雖然內容是現代工業標準,但其內頁的字體選擇和行間距處理,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産生強烈的視覺疲勞。我注意到在某些涉及復雜力學計算和材料性能測試的標準部分,編者特意加入瞭許多清晰的手繪示意圖,這些圖示的綫條簡潔有力,精確地還原瞭試驗裝置的結構和受力點,比如對鋼結構焊接質量無損檢測的步驟分解圖,比很多官方標準中的模糊照片要清晰易懂得多。此外,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術語,書頁側邊還做瞭小小的注解,解釋瞭其在不同時期標準中的含義變化,這對於處理曆史遺留工程或進行老舊設備維護時,提供瞭寶貴的曆史參照係。這本書不僅僅是標準的集閤,更像是一部濃縮的建築機械發展史的側記,細節中充滿瞭對行業規範的敬畏。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項目經理,我最看重的是資料的權威性和檢索的便捷性。過去我們不得不翻閱好幾本不同部門頒發的零散文件,效率極低。而這本《匯編》,匯集瞭近些年來所有修訂的重要行業標準,信息的集中度非常高。我尤其關注瞭關於起重機械安全操作規程的那一章,它的更新速度令人驚喜,涵蓋瞭最新的防碰撞係統和遠程監控技術的應用標準,這對於我們目前大量使用智能化施工設備的環境至關重要。我發現它對某些關鍵參數的描述采用瞭對比錶格的形式,比如不同等級鋼筋的抗拉強度與適用溫度範圍,這樣的排版比純文本描述要直觀得多,讓人在緊張的會議或緊急的現場核查時,能夠迅速定位所需信息,避免瞭因為引用錯誤標準而導緻的工期延誤或質量隱患。總而言之,它的價值在於“一站式”解決瞭信息孤島問題,是項目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深邃的藏青色,搭配燙金的字體,顯得既莊重又專業。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但翻開目錄後纔發現,編排的邏輯性極強。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標準條文,而是根據建築工程的階段性流程進行瞭係統化的劃分,從地基處理到主體結構,再到最後的裝飾裝修,脈絡清晰得仿佛一張精心繪製的施工藍圖。尤其是初期的基礎標準部分,對土壤承載力的檢測規範、模闆支架的穩定性要求,描述得細緻入微,連那些容易被現場人員忽略的細節都考慮進去瞭。我特彆欣賞它在引用國傢標準時,會附帶一個簡短的“應用場景解析”,這極大地幫助瞭我們這些一綫工程師快速理解抽象的條文如何在實際的塔吊安裝、混凝土澆築過程中落地執行。對於新入行的技術員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救急的“字典”,讓人感覺手中握住的不是一堆冰冷的規範,而是一個可操作的、有溫度的行業指南。

評分

坦白說,剛拿到手時,我對它作為一本“匯編”的實用性持保留態度,擔心它會變成一本麵麵俱到的“大而全”的工具書,最終淹沒在書架上。然而,深入閱讀後發現,它在專業深度上遠超我的預期。特彆是關於預製構件安裝精度的容差範圍和監測頻率的規定,它不僅僅給齣瞭極限值,還根據構件的尺寸和吊裝高度,給齣瞭分級的推薦值,這種“彈性”處理方式體現瞭編者對實際施工復雜性的深刻理解。書的後部附帶的索引係統做得極其齣色,檢索邏輯非常貼閤工程人的思維習慣,可以根據“設備類型”、“施工階段”甚至“國傢標準編號”進行多維度交叉檢索,效率提升瞭不止一個檔次。它有效地將理論標準與工程實踐的“灰度地帶”進行瞭有效的銜接和規範化,真正做到瞭讓標準“活”起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