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王阳明心学:典藏修订版
:39.80元
作者:王觉仁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13906708
字数:330000
页码:3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介儒生王阳明,为什么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为什么能成为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后世无数阳明心学的践行者,为什么也能走出精彩人生,成就辉煌事业?这是因为他们无一例外地掌握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满的人生。
本次再版,由作者王觉仁精心修订全稿,并新增《阳明心学简明纲要》,以便读者对阳明心学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奠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目录
自序:通往心灵自由之路
章 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王阳明身后,其心学由门人王艮、王畿、钱德洪等人发扬光大,遂成一代显学,深刻影响了此后五百年的中国思想史。从明到清,及至民国,无数政治家、思想家和仁人志士,都将王阳明奉为心灵偶像,对阳明心学顶礼膜拜,并从中汲取了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
一 天才儿童的打油诗:常识不靠谱
二 何为天下等事
三 通往圣贤之路
四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五 理学对佛、道的copy
六 遗世独立的修道生涯
七 我找不着北:心学与理学的PK
八 贬谪之路:王阳明版《龙门飞甲》
九 圣人们悟到了什么
十 龙场悟道:阳明心学的诞生
第二章 心是宇宙的立法者
既然“人心”与“天理”无二无别,并且这个“心”是天人合一、不分古今、充塞宇宙的,那么天下自然就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了。换言之,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的道路,并不在外,而就在你我的心中,就看我们敢不敢直下承担、愿不愿意真实践履了。
“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一 你其实是个“富二代”
二 的成圣之道
三 忠于内心是强大内心的步
四 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五 有一种力量叫“知行合一”
六 阳明心学&量子力学
第三章 生活中的心学
心灵修行绝不是圣人悟道的专利品,也不是企业领袖引领时代的独门秘籍,而是所有普通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不管你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为何,就在日常生活的当下,你随时可以给自己打造一间“心灵密室”,踏上修行之路。
一 如何为成功“保鲜”
二 重建一种“富有意义的生活”
三 内心强大的真正秘密
四 尘世即净土,人间即天堂
五 心灵密室:成大事者的“独门秘籍”
第四章 人生的智慧
要让自己能够日理万机而又保持身心泰然,能够用少的精力处理繁杂的事务,成为职场上的高效能人士,其秘诀就在于:只动脑,不动心。
民国的上海滩大佬杜月笙,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一 通权达变的智慧
二 练就一颗从容自在的心
三 做人之道:“成色”比“斤两”更重要
四 人生中高的精神价值
五 做你自己:别让生活变成一场秀
第五章 生命的重建
阳明的学问之所以叫心学,禅宗之所以又叫“心地法门”,就是因为一切修行都是指向你的心,指向你的态度、观念、思想、人格。只要你的心能够做出转变,只要你的态度、观念、思想、人格都能像一个真正的觉醒者一样,那么当下你就醒来了。
一 心学&禅宗:修行就是“做减法”
二 为人格补钙,让心灵吸氧
三 死亡的真相&生活的态度
四 本来面目:认识你自己
五 一堂心学课:找回心灵的快乐
第六章 致良知:开启正能量
生命中的许多事物,都是需要用心灵去体验的。头脑固然可以帮忙,但它无法取代心灵的体验。爱情如是,良知亦复如是。所以,在修行过程中,理性思维与直觉体悟就像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只有二者并用,才能让良知彻底呈现。
一 良知的迷失&道德的重建
二 正能量的开启、扩充、运用
三 正思维:一般思维的2.0升级版
四 我的良知我做主
第七章 修行,从当下开始
当一个人凡事只为良心而干,不为别的,他就已经是在“致良知”了,同时就等于开启了强大的正能量。这样的正能量流淌奔涌到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必然会被改变。富兰克林就是这么改变世界的。而在这样的时候,他根本不必去追求成功和荣誉,所有令世人艳羡的东西都会不请自来。
一 格物:修行的入手处
二 诚意: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三 工作就是修行
四 忍辱的境界:提升你的情商和逆商
五 天生我材必有用:认识你的天命
第八章 做自己的心灵导师
无论是佛陀指月的指头,还是禅师设法的拂尘,抑或是寺庙中那些泥塑木雕、供人礼拜的佛菩萨像,乃至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帮助我们认识自性的方法和手段,要想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红尘中获得自在解脱,只能从自性中求,而无法从外在的任何人、任何地方求。换言之,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帮助你实现精神转化、开启正能量、提升生命境界的人,只有你自己。
一 世界观的重建:“良知一体”&“无量之网”
二 禅:住在你心中的导师
三 心灵世界的密码:良知四句教
四 什么样的人格,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附录:阳明心学简明纲要
再版后记
作者介绍
王觉仁,福建漳州人。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研究者,行文流畅优美,分析独到深刻,说理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18岁开始参究心性、修学儒佛,对阳明心学和佛教禅宗尤有深切体悟,深知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可以修炼强大内心,解决人生诸多问题。因而,精研阳明心学多年,著成此书。
文摘
序言
这本小册子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而踏实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敬意。我一直对传统文化里的那些“大学问”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些晦涩的理论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然而,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却非常巧妙地化解了这种距离感。它不像那些僵硬的学术著作,读起来佶屈聱牙,而是更像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娓娓道来,用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例子,将那些看似高深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呈现给我们。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核心思想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耐心和条理。每深入一层,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支撑,让你能够毫不费力地跟上他的思路,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思想体系的人,也能迅速找到切入点。尤其是一些对古代文献的解读,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让人重新认识到古人智慧的闪光之处。读完之后,感觉自己的心境都沉静了不少,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似乎也有了新的观察角度。
评分坦白讲,我之前对这类“心学”的理解非常肤浅,基本停留在教科书上几句概括性的描述,总觉得有些虚无缥缈,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的内容结构设计得极其严谨,似乎是经过了反复推敲和打磨的。每一章的过渡都自然而流畅,如同流水般一气呵成,却又在关键节点上设置了足够的留白,让你有时间消化和反思。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描摹,而是非常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层面。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对于现代读者来说,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地到行动上的,因此,书中对于如何将那些哲学思辨融入日常点滴的实践中,有着非常具体和可操作性的指导。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更像是一份可以随时翻阅的“生活指南”。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方法来审视自己的决策过程,发现效率和清晰度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评分我必须承认,刚开始翻阅时,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些担忧,怕它会像很多同类书籍一样,只做表面功夫,蜻蜓点水。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完全是多虑了。这本书对主题的探讨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深度。它没有回避那些最核心、最棘手的问题,而是勇敢地直面它们,并试图提供一套完整的解释框架。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一种思想,更像是在构建一个自洽的认知宇宙。作者在梳理不同历史阶段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观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清晰地勾勒出理论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完善的。对于那些渴望真正理解其精髓而非仅仅是知道概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为扎实的基石。读完之后,我对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解从平面上的认识,上升到了立体的把握。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独树一帜,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又保留了一种近乎诗意的古典美感。我很少在非文学类的书籍中感受到如此细腻的笔触。作者在引用和阐释古籍时,往往能捕捉到原文中那种微妙的情绪和意境,将其用现代的语言重新激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直译。这种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让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我常常会为了品味某一句精妙的描述而停下来,反复摩挲。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在保持这种古典韵味的同时,并没有牺牲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它在处理那些跨越时空的对话时,总能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不至于被古文的门槛所阻挡。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写作技巧,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表达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也值得称赞,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纸张的质感非常舒服,墨色的深浅拿捏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细节之处见真章,尤其是那些需要反复对照的关键术语和注释,处理得干净利落,既不干扰主体阅读的流畅性,又能在需要时提供充分的参考信息。而且,书中对一些重要概念的图示化处理,虽然非常简约,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读者形象化地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内外兼修的书籍。它的物理形态与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是相匹配的。它不仅仅是一套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和细品的艺术品,让人在阅读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宁静和秩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