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画书,可以推开一扇窗,帮助孩子了解我们的世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学习能力,发展情商和智商,还可以提升孩子的美感经验,学会观察和思考图画的能力,迈入艺术的门槛。
本商品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图画书是一个奇异的世界。
怎样分七步阅读图画书?怎样在封面和封底的细节中发现阅读图画书的惊喜?怎样找寻隐藏在环衬里的秘密?怎样在图文结合的演绎中体认传奇?解答尽在《这样读系列: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之中。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可读出百种滋味,一幅简约的图画可隐含辽阔的世界。
彭懿,博士,儿童文学作家及研究者,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他著有《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并与众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一起,四处讲演,努力在中国推广和普及图画书,《中华读书报》就曾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题为《一个人,一本书和114场演讲》的长篇报道。
第五步:反复多看几遍要想真正读懂一本图画书,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反复复地细读文本,至少要读到十遍以上。这里所说的文本,包括文字和图画。你一定会说:这太夸张了吧,一本图画书没有几个字,有必要读到十遍以上吗?再厚的小说,我也从来都是只读一遍……你还真是不能藐视图画书,图画书和纯文字的小说不一样,它每一页都有图画,而图画不像一行行文字那样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把什么都跟你说得清清楚楚,图画看上去像是把什么都告诉你了,其实没有,它把太多的东西都悄悄地藏了起来,留待你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
事实上,你只是忘记了,“很久很久以前”--当你还是一个幼儿时,你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看图画书的,这是你看图画书最大的乐趣。那时,遇到你喜欢的图画书,你会津津有味地一连看上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呢。
图画书的故事有深有浅。浅的,连一个小婴儿都看得懂;深的,连一个大人都不一定看得懂。为了帮助我们欣赏和理解图画书,现在出版的图画书中常常会夹着一张折成好几折的纸,叫导读手册。如果你读过,你会发现有些人的导读写得相当精彩,好像他们是这本图画书的创作者一样,不但能说出故事的深刻内涵,还能指出画面上所有的细节,真的,有些地方要是他们不说,你一辈子都发现不了。你或许会奇怪,他们怎么能把一本图画书吃得那么透彻呢?告诉你吧,没什么了不起的,没有一个大人看图比得上孩子,他们不过是比你多看了十几遍而已。对,他们唯一的秘诀就是反反复复地细读图画书。
说到细读,也不是光低头盯着一本图画书死看。
细读也是有技巧的。
……
这套“这样读系列”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给孩子选绘本,总是凭着感觉,看到封面好看就买,或者听别的家长推荐。结果呢,有些绘本孩子看了两三遍就失去了兴趣,有些虽然画面精美,但总感觉故事讲得不够吸引人,甚至有些情节我都没弄明白怎么给孩子解释。直到我翻开这本《图画书应该这样读 [7-10岁]》,才恍然大悟。原来,读绘本不仅仅是翻翻页、看看图,里面大有学问!作者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图画书的结构、叙事方式,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去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开始留意绘本的构图、色彩运用,甚至对字体和排版都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只关注故事内容,现在我明白,画面本身也在讲故事,而且有时候比文字更重要。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懂绘本的家长,让亲子阅读的时间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不再是简单的消遣,而是成为一种深入交流和认知发展的过程。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读这本书的,因为我总觉得,我已经足够了解如何给孩子讲故事了。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图画书阅读的认知。作者没有回避一些比较复杂或者隐晦的叙事手法,而是用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概念。比如,书中对“时间流逝”在图画书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叙事视角”是如何影响孩子对故事的理解,都做了精彩的分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引导孩子提出开放性问题”的建议,这让我明白了,与其直接给出答案,不如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发现。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它教会了我如何运用不同的“招式”来解读图画书,让我在和孩子共读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也让孩子变得更加主动、更有探索精神。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本书对于所有希望提升亲子阅读质量、培养孩子深度阅读能力的家长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是值得反复品读的宝藏。
评分我一直坚信,图画书不仅仅是给低龄儿童看的,对于七到十岁的孩子来说,它们依然是滋养心智、启迪智慧的宝贵载体。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真正地从图画书中获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看图识字”的阶段?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困惑。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理解到,一本图画书的价值,远远超出我们表面所见。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比如如何让孩子关注画面的构图是否符合逻辑、如何引导他们思考角色的动机、如何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个画面,甚至是如何让孩子通过观察绘本的装帧设计来体会作者的用心。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阅读图画书,也是一个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过程。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不再是那个仅仅在“讲故事”的家长,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够和孩子一起“探索故事”的伙伴,共同发掘绘本中那些隐藏的宝藏,让阅读成为一种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智力游戏。
评分作为一个对儿童教育和阅读推广比较关注的家长,我读过的关于亲子阅读的书籍也不少,但坦白说,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是给出一些非常笼统的建议。而这本《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给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它非常接地气,而且充满了实践指导。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作者会选取一些大家熟知的绘本,然后逐一剖析,例如如何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他们的情绪,如何从背景的色彩变化来感受故事的氛围,甚至是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的细节变化,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我不再是凭感觉去给孩子讲故事,而是能够更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画面的语言,理解作者的匠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读绘本,它还在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作为家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我对艺术和故事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孩子现在跟我一起读绘本,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会问我一些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评分我一直觉得,七到十岁的孩子,正是想象力最丰富、好奇心最旺盛的年纪,而绘本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理应在这个阶段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现实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在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选绘本时,要么觉得他们已经可以看文字书了,要么就是随便选一些情节比较简单、插图也相对成熟的图画书,却忽略了绘本本身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推荐书单,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读懂”一本图画书。书中关于如何解读画面中的象征意义、如何引导孩子发现故事的伏笔和暗示、如何通过绘本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情感认知等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具体和实用的方法。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跨页”和“留白”的解读,以前我压根没注意过这些细节,现在才意识到它们在叙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无论画面多么精致,文字多么优美,都需要我们用心去“读”,去“品”,才能真正领略其魅力,并将其中的养分传递给孩子。
评分看了,确实是正版图书,质量还是不错的,使用方便,京东服务还是很好的,值得分享。全五分好评
评分买回来立马读完了,好好学习里面的方法
评分利用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细致描述傅山和清朝官员、艺术赞助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展现了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而引出并探讨应酬作品与“心画”、修辞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研究文人艺术家如何建立、积累和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本”。作者很早就从“应酬”角度讨论艺术的创作、周转、使用,通过研究傅山这一个案,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值得艺术史学者和艺术家持续关注、深入思考。
评分可以不错,有了方法就对了
评分女儿点名要的,趁着活动用神劵赶快入手。到货后,女儿迫不及待的读起来
评分京东送货就是快,现在图书也越来越全了,希望今后的书能够再全些,价格实惠,满意!
评分感觉这本书更适合给老师看呢
评分一直京东选购!支持京东自营!
评分京东搞活动时买,价格实惠,质量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