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绘全本红楼梦 9787806635698

瓷绘全本红楼梦 978780663569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裴永中 瓷绘,程法光 撰书 著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古典文学
  • 名著
  • 瓷绘
  • 艺术
  • 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四大家族
  • 文化
  • 绘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小马奔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ISBN:9787806635698
商品编码:10967107021
包装:盒装
出版时间:2008-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瓷绘全本红楼梦

:300.00元

作者:裴永中 瓷绘,程法光 撰书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806635698

字数:

页码:242

版次:1

装帧:盒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2.54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系国家一级陶瓷美术师裴永中先生历时五年依据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创作的瓷板画巨作,共计242幅,;
作品更完整:补齐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中的一百零三回至一百零八回的欠缺,重新创作了十二幅作品,使全套瓷板绘《红楼梦》内容完整。
风格更统一:临摹孙温绘前八十回一百六十五幅作品,大胆再创作后四十回七十幅作品与前面的人物造型、服饰、发型、头饰等统一,作品风格统一。
构图更丰富,色彩更厚重:多种传统陶瓷饰技法的运用,使作品画面色彩柔和、画面清晰、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目录


作者介绍


裴永中:字国智。号静了瓷人。1969年9月出生,祖籍江西波阳,现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陶瓷画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其擅长古典人物、山水、陶瓷肖像、写意花鸟等创作。先后从师于景德镇艺术瓷厂民间老艺人俞华生先生,画家孙宪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文摘


序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内容博大精深,意蕴无穷,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读者去探究其奥秘。然而,即使是同一本书,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呈现方式,也能带来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瓷绘全本红楼梦》,便是一部在这一基础上,将文学的深度与艺术的精美完美融合的独特呈现。 本书并非对《红楼梦》原著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力求以一种更为立体、更为直观、更为富有审美情趣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那个繁华而又凄美的贾府世界。它精选了大量高品质的瓷绘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对《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经典场景、典型情节进行了生动的再现。读者在翻阅本书时,不仅能品味到曹雪芹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如颦颦的聪慧敏感,宝玉的赤子之心,凤姐的泼辣精明,黛玉的清高孤傲,还能通过瓷绘艺术的视觉语言,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 书中对人物的塑造,可谓匠心独运。当您看到描绘林黛玉的瓷绘时,或许会被那轻拢慢捻的丝弦,那愁绪万般的眼神所打动,仿佛能听见她吟诵“葬花词”时的悲伤;当您看到描绘薛宝钗的瓷绘时,或许会被那温婉大方的仪态,那端庄娴静的笑容所吸引,感受到她“任是无情也动人”的韵味。而贾宝玉,那位生于富贵之家却又愤世嫉俗的公子,在瓷绘的笔下,或许是一位眉目清秀、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的少年,又或许是一位与众姐妹嬉笑玩闹、充满青春活力的模样。这些瓷绘,不仅仅是对人物外貌的描摹,更蕴含着艺术家对人物性格、命运的理解与诠释,为读者提供了超越文字的、直观的想象空间。 除了人物,书中对那些令人难忘的场景的描绘,同样令人惊叹。比如,那“黛玉葬花”的场景,在瓷绘中或许会展现出落英缤纷的凄美,黛玉的孤寂身影在残红中更显楚楚动人,仿佛整个场景都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如,“宝钗扑蝶”的场景,或许会描绘出盛夏时节,宝钗身着素雅的裙衫,在花园中追逐蝴蝶的身影,透露出一种纯真与烂漫;再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场景,则可能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展现出刘姥姥初入豪门时的土气与好奇,与贾府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既有戏剧性的冲突,又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这些场景的瓷绘,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观园的四季更迭,体验人物的生活百态。 《瓷绘全本红楼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艺术上的精美,更在于它对《红楼梦》原著精神的传承与拓展。它通过视觉艺术的语言,深化了对原著内涵的理解。在品读文字时,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想象来构建画面;而在欣赏本书时,这些精美的瓷绘作品,则成为了我们理解故事、体会人物情感的有力补充。它们以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将原著中那些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的细腻情感、微妙之处,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全本”的编排。虽然每一页都配有精美的瓷绘,但本书并未因此而牺牲原著内容的完整性。它力求在保留曹雪芹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的图文结合。读者在欣赏瓷绘的同时,依然可以沉浸在《红楼梦》跌宕起伏的情节中,体会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感受那时代的风云变幻。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对于初次接触《红楼梦》的读者来说,无疑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他们更容易被这部巨著所吸引;而对于早已熟读原著的读者来说,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他们能够以更具象、更具感染力的方式,重新审视和解读这部经典。 可以说,《瓷绘全本红楼梦》是一部融合了文学、艺术、历史等多重元素的书籍。它既是《红楼梦》的忠实读者,又是它的优秀诠释者。它通过将中国传统瓷绘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阅读美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亦幻亦真的艺术境界。 本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瓷绘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不仅是对《红楼梦》的致敬,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展示。每一幅瓷绘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审美情趣与精神内涵的文化符号。 在阅读《瓷绘全本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们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河,触摸着古老的文明。那些精致的瓷器,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些生动的场景,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阅读,更是一次文化的体验,一次对中华民族千年智慧与艺术结晶的感悟。 总而言之,《瓷绘全本红楼梦》是一部极具收藏价值和阅读价值的艺术典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展现了《红楼梦》这部不朽巨著的全新魅力。它让文字在视觉的盛宴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读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文学的精髓。对于所有热爱《红楼梦》的读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感兴趣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份不容错过的珍宝。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一次关于美、关于情、关于人生的深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精妙了,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纸张的质感细腻又不失厚重,翻阅起来有一种庄重的美感。尤其是那些彩绘的部分,色彩的运用简直是大师级的,每一页都像是精心绘制的艺术品,将原著中的场景和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看得人是目不转睛。我尤其喜欢那些细节的处理,比如人物的服饰纹理,庭院的飞檐翘角,甚至是背景中远山的晕染,都透露出匠人的用心和对传统审美的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套阅读材料,更像是一件可以陈列的收藏品,放在书架上都显得熠熠生辉。阅读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细细品味那些画作与文字的对应关系,感觉文字在画面的烘托下,又增添了几分灵动的韵味。对于那些对传统工艺和精美插图有偏好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视觉体验绝对是顶级的享受,可以说是将阅读的感官享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评分

我得说,这套书的校对工作做得相当到位,这在出版界,尤其是在处理如此经典的、版本众多的古籍时,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我特地对照了手头其他几个版本的关键段落进行比对,发现这里的文字错误率极低,无论是错别字还是引文的疏漏,都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这让我在阅读时可以完全抛开对文字准确性的担忧,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曹雪芹构建的那个精妙绝伦的大观园世界中去。这种对文本质量的严谨态度,体现了出版者对原著的敬畏之心,也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对于一个资深的书虫来说,一本内容扎实、无可挑剔的经典著作,才是最值得珍藏的“良心之作”,它保证了我们所接收到的,是经过审慎考量的、最接近原意的叙事流。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排版和字号选择非常考究,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丝毫没有感到疲劳,这对于一部篇幅如此宏大的古典名著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优点。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出版方在用户体验上的用心,无论是行间距还是页边距的留白,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信息密度,又提供了足够的呼吸空间,读起来非常舒适流畅。我向来对那些为了省成本而把字挤得密密麻麻的书籍深感不满,但这一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给予了文字应有的尊重和展示空间。翻页时的声音,纸张轻微的摩擦感,都让人沉浸在那个古典的叙事氛围中,仿佛能感受到纸墨的温度。即便是对于初次接触这部经典作品的年轻读者,这种清晰易读的排版也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他们能更专注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不是被晦涩的版式所困扰。

评分

最让我欣赏的是,这套书在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成功地做到了对原作精神的“点睛之笔”。插图的风格虽然华丽,但它们的作用更像是一种视觉上的注解和情绪的渲染,它们从未试图用画面去“覆盖”掉文字本身的力量。画家和编者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文字是主体,画面是陪衬和升华。当你读到黛玉葬花时,那恰到好处的几笔淡墨勾勒出的凄清意境,瞬间将你带入那种物是人非的悲凉之中,但画面又不会过度阐释,留白之处恰好是读者自己想象力的空间。这种平衡感是极难把握的,它要求创作者既有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要有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克制,才使得这本“全本”的阅读体验,既有视觉的震撼,又不失文学的纯粹性。

评分

从整体的开本设计来看,它非常适合放在书房的特定位置进行欣赏和研读,而不是那种随时可以揣在兜里通勤时快速翻阅的类型。它更像是一个需要你郑重对待的“阅读仪式”。书脊的坚固程度和装订的牢靠感,让我相信它能够经受住反复的翻阅和时间的考验,不会轻易出现散页或书脊开裂的情况。每次从书架上把它取下来,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重要的“拜会”,那种仪式感油然而生。这种沉稳的体量和结构,反而促使我更加专注于慢读,去细嚼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含蓄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浏览。它鼓励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这在如今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