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模具设计手册

橡胶模具设计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生绪 著
图书标签:
  • 橡胶模具
  • 模具设计
  • 橡胶制品
  • 塑料模具
  • 模具制造
  • 工业设计
  • 机械工程
  • 材料工程
  • 橡胶工艺
  • 模具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740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03850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页数:647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橡胶模具设计手册》融会了作者30余年来的理论研究成果和一线实践经验,其主要内容包括:橡胶概述、橡胶基本成型工艺、橡胶模具设计的技术基础、橡胶模具的设计方法、橡胶模具用钢及其热处理,重点对11大类典型橡胶制品的模具设计方法作了说明,并对概念不清和错误的模具结构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关于抽真空模具、自动分型模具、侧拉侧顶模具结构设计等内容,在其他著述中都很少提及。
《橡胶模具设计手册》适合于橡胶模具设计人员、从事橡胶硫化工作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使用,也可供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橡胶概述
1.1 橡胶的基本特性
1.2 橡胶的粘流态特征
1.2.1 粘流态的主要特点
1.2.2 牛顿流体和牛顿型流动
1.2.3 非牛顿流体
1.2.4 影响橡胶粘度的因素
1.3 橡胶的力学状态
1.3.1 橡胶力学状态的特征
1.3.2 橡胶玻璃化转变的意义
1.3.3 橡胶高弹态的特征
1.4 橡胶的弹性记忆效应
1.4.1 橡胶的弹性记忆特征
1.4.2 影响橡胶弹性记忆的因素
1.4.3 橡胶的时间�参露鹊刃г�理
1.5 橡胶分子的断裂
1.5.1 橡胶分子断裂的特征
1.5.2 橡胶分子断裂与生橡胶的加工性能
1.5.3 影响橡胶加工性能的因素
1.5.4 橡胶的相容性

第2章 橡胶的塑炼、混炼和硫化
2.1 橡胶的塑炼
2.1.1 橡胶塑炼的工艺目的
2.1.2 橡胶塑炼的机理
2.1.3 橡胶塑炼的方法
2.2 橡胶的混炼
2.2.1 橡胶混炼的基本知识
2.2.2 开炼机混炼
2.2.3 密炼机混炼
2.3 橡胶的硫化
2.3.1 橡胶的硫化收缩率
2.3.2 橡胶在硫化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变化
2.3.3 合理硫化历程的必备条件
2.3.4 硫化曲线
2.3.5 硫化工艺的三要素
2.3.6 硫化的方法

第3章 橡胶模具设计的技术基础
3.1 橡胶模制品的设计工艺性
3.1.1 脱模斜度
3.1.2 断面厚度与圆弧
3.1.3 囊类制品零件的口径和腹径比
3.1.4 波纹管的峰、谷直径比
3.1.5 孔的成型
3.1.6 进料口的位置
3.1.7 嵌件的镶嵌形式
3.1.8 标记
3.1.9 橡胶制品非配合尺寸公差的选择
3.2 橡胶模制品零件生产的工艺流程
3.2.1 制品零件的成型方式
3.2.2 制品零件飞边的修除
3.3 橡胶模压制品和压出制品的尺寸公差
3.3.1 模压制品
3.3.2 压出制品类
3.3.3 胶辊的尺寸公差
3.3.4 橡胶制品尺寸的测量
3.3.5 橡胶制品的几何公差
3.4 橡胶模具的种类与结构
3.4.1 按使用硫化机类型分类
3.4.2 按模具分型面分类
3.4.3 按模具结构特点分类
3.4.4 按制品形体结构特点和成型工艺特点分类
3.5 橡胶模具基础知识
3.5.1 橡胶模具简述
3.5.2 橡胶模具的结构分析
3.5.3 橡胶模具的结构要素
3.6 橡胶模压制品对其成型模具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3.6.1 模具型腔的尺寸精度
3.6.2 表面粗糙度
3.6.3 分型面
3.6.4 进料口
3.6.5 使用寿命及其他
3.7 橡胶模具的常用机构与设计
3.7.1 定位机构
3.7.2 定位机构的设计工艺性
3.7.3 启模口和卸模孔的设计布局
3.7.4 手柄的设计
3.7.5 余胶槽、撕边槽和跑胶槽
3.7.6 工艺孔及其他要素
3.7.7 温度测定孔
3.7.8 哈夫式结构的定位块
3.7.9 模具的受控属性

第4章 橡胶模具的设计方法
4.1 橡胶模具的承压面积和工作投影面积
4.2 模具的高度
4.3 中模的壁厚
4.3.1 圆形型腔中模壁厚的确定
4.3.圆形型腔弹性变形量校核
4.3.3 矩形型腔中模壁厚的确定
4.3.4 矩形型腔弹性变形量的校核
4.4 橡胶模具常用结构要素的设计参数
4.4.1 余胶槽、撕边槽、跑胶槽和连接槽
4.4.2 排气孔和排气槽
4.4.3 存气孔
4.4.4 定位要素
4.4.5 启模口
4.4.6 飞边切除刃口
4.5 浇注系统的设计
4.5.1 主浇道的设计
4.5.2 浇注系统分浇道的设计
4.5.3 浇注系统进料口的设计
4.6 分型面与模具设计
4.7 橡胶硫化收缩率与模具型腔设计
4.7.1 橡胶的硫化收缩率
4.7.2 模具型腔尺寸的设计计算及其公差标注
4.7.3 脱模斜度
4.8 橡胶模具的极限配合与精度要求
4.8.1 选用极限与配合的原则
4.8.2 型腔部分的精度设计
4.8.3 非成型部位的配合选择
4.9 橡胶模具的表面粗糙度

第5章 橡胶模具用钢及其热处理
5.1 橡胶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与用钢的性能要求
5.1.1 橡胶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
5.1.2 橡胶模具用钢的性能要求
5.2 橡胶模具用钢
5.2.1 橡胶模具用钢的分类
5.2.2 橡胶模具钢的选用
5.3 橡胶模具用钢的热处理
5.3.1 部分调质钢的热处理
5.3.2 部分弹簧钢的热处理
5.3.3 低碳低合金钢的渗碳热处理
5.3.4 碳素工具钢的热处理
5.3.5 合金工具钢的热处理
5.4 新型橡塑模具钢及其应用
5.4.1 预硬型橡塑模具钢3Cr2Mo(P20)及3Cr2NiMo(P4410)
5.4.2 时效硬化型橡塑模具钢25CrNi3MoAl
5.4.3 易切削橡塑模具钢8Cr2S及5NiSCa
5.4.4 马氏体时效钢06Ni6CrMo�睼TiAl(06钢)
5.4.5 镜面橡塑模具钢PMS
5.4.6 调质时效型橡塑模具钢Y55CrNiMnMoV(SM1)及Y20CrNi3AlMnMo(SM2)
5.4.7 耐蚀橡塑模具钢0Cr16�睳i4Cu3Nb(PCR)
5.4.8 橡塑模具常用材料汇总简表

第6章 O形橡胶密封圈模具设计
6.1 180°分型多型腔无飞边压胶模
6.1.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与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6.1.2 飞边切断刃口的设计
6.1.3 型腔的布局设计
6.1.4 模具结构的设计
6.1.5 模具零件的设计
6.1.6 卸模架的设计
6.1.7 编制模具零件及卸模架零件明细表
6.1.8 生产设备及工艺
6.2 45°分型单型腔压胶模
6.2.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6.2.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6.2.3 模具结构的设计
6.2.4 模具零件的设计
6.3 45°分型多型腔压胶模
6.3.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6.3.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6.3.3 模具结构的设计
6.3.4 模具零件的设计
6.4 90°分型多型腔压胶模
6.4.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6.4.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6.4.3 模具结构的设计
6.4.4 模具零件的设计
6.5 180°分型多型腔压胶模
6.5.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6.5.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6.5.3 模具结构的设计
6.5.4 模具零件的设计
6.6 180°分型模架式多型腔压胶模
6.6.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6.6.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6.6.3 模具结构的设计
6.6.4 模具零件的设计
6.7 45°分型多型腔橡胶注射模
6.7.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6.7.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6.7.3 模具结构的设计
6.7.4 模具零件的设计

第7章 其他类型橡胶密封制品模具设计
7.1 单型腔矩形橡胶密封圈模具
7.1.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1.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7.1.3 模具结构的设计
7.1.4 模具零件的设计
7.2 多型腔矩形橡胶密封圈模具
7.2.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2.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7.2.3 模具结构的设计
7.2.4 模具零件的设计
7.3 复合式密封垫圈压胶模
7.3.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3.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7.3.3 模具结构的设计
7.3.4 模具零件的设计
7.4 J形橡胶密封圈压胶模
7.4.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4.2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7.4.3 模具结构的设计
7.4.4 模具零件的设计
7.5 U形橡胶密封圈压胶模
7.5.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5.2 模具结构的设计
7.5.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7.5.4 模具零件的设计
7.6 Y形橡胶密封圈压胶模
7.6.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6.2 模具结构的设计
7.6.3 模具零件的设计
7.6.4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7.7 唇形橡胶密封圈压胶模
7.7.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7.2 模具结构的设计
7.7.3 模具零件的设计
7.7.4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7.8 液压衬套注压模
7.8.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7.8.2 模具结构的设计

第8章 囊套类橡胶制品模具设计
8.1 平衡胶囊压胶模
8.1.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1.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1.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1.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2 发声晶体保护套压胶模
8.2.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2.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2.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2.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3 平衡管压胶模
8.3.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3.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3.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3.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4 平衡油囊压胶模
8.4.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4.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4.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4.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5 扎线胶套压胶模
8.5.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5.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5.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5.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6 密封胶套压胶模
8.6.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6.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6.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6.4 计算结果分析
8.6.5 模具零件的设计
8.7 皮囊压胶模
8.7.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7.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7.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7.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8 环形皮囊压胶模
8.8.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8.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8.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8.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9 橡胶密封套压胶模
8.9.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9.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9.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8.9.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1 0绝缘保护套压胶模
8.1 0.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1 0.2 模具结构的设计
8.1 0.3 模具型腔及芯棒的设计计算
8.1 0.4 模具零件的设计
8.1 1防护罩橡胶注射模
8.1 1.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8.1 1.2 浇注系统的设计
8.1 1.3 模具型腔零件壁厚的计算
8.1 1.4 模具结构的设计
8.1 1.5 模具型腔及型芯的设计计算
8.1 1.6 模具零件的设计

第9章 轴类橡胶制品模具设计
9.1 橡胶扶正棒压胶模
9.1.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9.1.2 模具结构的设计
9.1.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9.1.4 模具零件的设计
9.1.5 模具使用的工艺要求
9.2 橡胶滚轴压胶模
9.2.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9.2.2 模具结构的设计
9.2.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9.2.4 模具零件的设计
9.3 CCL外壳压胶模
9.3.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9.3.2 模具结构的设计
9.3.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9.3.4 模具零件的设计
9.4 密封插头压胶模
9.4.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9.4.2 模具结构的设计
9.4.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9.4.4 模具零件的设计

第10章 管类橡胶制品模具设计
10.1 橡胶绝缘套压胶模
10.1.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1.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1.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1.4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2 弹簧橡胶护管压胶模
10.2.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2.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2.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2.4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3 橡胶弯管压胶模
10.3.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3.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3.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3.4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4 汽车排气弯管模具
10.5 橡胶波纹管压胶模(一)
10.5.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5.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5.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5.4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6 橡胶波纹管压胶模(二)
10.6.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6.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6.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6.4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7 橡胶波纹管压胶模(三)
10.7.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7.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7.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7.4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8 橡胶波纹管压胶模(四)
10.8.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8.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8.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8.4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9 橡胶波纹管压胶模(五)
10.9.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9.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0.9.3 充气成型模具的设计要领
10.9.4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0.9.5 模具零件的设计
10.1 0探测器胶套压胶模
10.1 0.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0.1 0.2 预成型模具的设计
10.1 0.3 充气成型二次硫化模具的设计

第11章 部分橡胶杂件模具设计
11.1 橡胶刮浆板压胶模
11.1.1 制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11.1.2 模具结构的设计
11.1.3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1.1.4 中模壁厚的计算
11.1.5 模具零件的设计
11.2 橡胶水封压胶模
11.2.1 模具型腔的尺寸计算
11.2.2 模具零件的设计
11.3 DZ32-X多芯密封导线压胶模
11.4 橡胶混合瓶成型模
11.5 枝形橡胶套压注模
11.6 橡胶性能测试类模具
11.6.1 拉伸强度试样成型模
11.6.2 橡胶硬度及平均硫化收缩率测试试样成型模
11.7 绝缘胶套成型模
11.8 橡胶扶正器压胶模
11.9 σ形橡胶密封条压胶模
11.1 0花瓣隔块压胶模
11.1 1橡胶防碰环成型模
11.1 2橡胶压杯成型压胶模
11.1 3微电极极板压胶模
11.1 4实心橡胶脚轮压胶模

第12章 皮膜皮碗类橡胶制品成型模具设计
12.1 平面式橡胶薄膜制品成型模
12.2 波纹式橡胶薄膜制品成型模
12.3 碟形橡胶薄膜制品压胶模
12.4 滚动式橡胶薄膜制品压胶模
12.5 橡胶吸盘成型模
12.6 橡胶皮碗成型模(一)
12.7 橡胶皮碗成型模(二)
12.8 橡胶皮碗成型模(三)
12.9 橡胶皮碗成型模(四)

第13章 橡胶减振器类制品成型模具设计
13.1 减振器成型模(一)
13.2 减振器成型模(二)
13.3 减振器成型模(三)
13.4 减振器成型模(四)
13.5 减振器成型模(五)
13.6 减振器成型模(六)
13.7 减振器成型模(七)
13.8 减振器成型模(八)
13.9 减振器成型模(九)
13.1 0减振器成型模(十)
13.1 1Z型橡胶减振器成型模

第14章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具设计
14.1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
14.1.1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一)
14.1.2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二)
14.1.3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三)
14.1.4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四)
14.1.5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五)
14.1.6 橡胶防尘罩成型模(六)
14.2 较大尺寸防尘罩成型模
14.2.1 较大尺寸波纹防尘罩成型模
14.2.2 吹气脱模防尘罩成型模
14.2.3 防护罩橡胶注射成型模
14.3 嵌件式橡胶防尘罩成型模
14.3.1 嵌件式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一)
14.3.2 嵌件式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二)
14.3.3 嵌件式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三)
14.3.4 嵌件式橡胶防尘罩成型模(四)
14.3.5 嵌件式橡胶防尘罩成型模(五)

第15章 哈夫式结构橡胶成型模具设计
15.1 常用哈夫式结构成型模
15.1.1 直压式减振器结构成型模
15.1.2 路徽型减振器哈夫式结构成型模
15.1.3 异形减振器成型模
15.1.4 侧柄式减振器哈夫式注压成型模
15.1.5 一种特殊衬套的哈夫式注压成型模
15.1.6 浮动式减振器成型模
15.1.7 悬挂支架成型模
15.1.8 液压减振器衬套成型模
15.2 侧拉分型橡胶成型模
15.2.1 侧拉分型橡胶成型模(一)
15.2.2 侧拉分型橡胶成型模(二)
15.2.3 另一种结构形式的侧拉分型模
15.3 橡胶制品自动分型模
15.3.1 自动分型模(一)
15.3.2 自动分型模(二)
15.3.3 自动分型模(三)
15.3.4 自动分型模(四)
15.3.5 自动分型模(五)
15.3.6 自动分型模(六)
15.3.7 自动分型模(七)

第16章 其他类型橡胶成型模具设计
16.1 异形外露大嵌件减振器注压成型模
16.2 钵式减振器注压成型模
16.3 直托嵌件脱模取件注压成型模
16.4 自注压式成型模
16.5 特殊结构哈夫式注压成型模
16.6 抽真空成型模
16.7 无飞边成型模
16.8 暗藏式异形分型面模
16.9 确保制品留在中模的模具结构
16.1 0侧顶式脱模模具
16.1 1橡胶衬套成型模
16.1 2不正确的哈夫式注压成型模具结构
16.1 3错误的哈夫式注压成型模具结构
16.1 4概念不清的错误结构模具
16.1 5口型模
16.1 5.1 橡胶材料的压出变形
16.1 5.2 口型模的设计原则
16.1 5.3 口型模的设计

第17章 橡胶模具辅助工装设计
17.1 卸模器
17.1.1 撬棒和撬板
17.1.2 磕碰式脱模架
17.1.3 卸模架
17.2 压注器
17.3 R刀及其刃磨工装
17.3.1 R刀
17.3.2 R刀刃磨工装
17.4 开合模车削夹具
17.5 花盘心轴式车削夹具

附录
附录A橡胶密封制品常用技术标准
附录B我国目前橡塑模具用钢市场供应资料
附录C标准公差数值(GB/T1800.1 -2009)
附录D橡胶英文缩写及中文名称
附录E不同硬度的对照转换关系

前言/序言


《橡胶模具设计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橡胶制品行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模具设计理论与实践知识。内容涵盖橡胶模具设计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力求全面、深入地解析模具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与技术难点。 核心内容概览: 橡胶材料特性与模具设计的关联: 详细阐述不同类型橡胶(如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的物理化学性能,包括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磨性、耐油性、耐高温/低温性能、回弹性、压缩永久变形以及硫化特性(如焦烧时间、硫化速度)等。 深入分析这些材料特性如何影响模具的设计选择,例如,高粘度材料对注射压力和流道设计的要求,低回弹材料对排气和顶出的考量,以及耐高温材料对模具钢材选择和热流道设计的建议。 探讨橡胶加工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如在模具内的流动、填充、排气、硫化收缩等,以及这些行为对最终制品尺寸精度、外观和性能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模具设计对策。 模具结构设计原则与类型: 系统介绍各类橡胶模具的结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压缩模(Compression Molds): 讲解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架、模腔、顶针、排料机构等),以及适用于生产不同形状和尺寸制品的优势与局限。 注射模(Injection Molds): 详细解析注射模的组成部件,如注射系统(料筒、螺杆、喷嘴)、合模机构、顶出机构、滑块/斜顶等。重点分析注射模在实现高效生产、复杂结构件成型方面的特点,以及对设备、模具精度的高要求。 转移模(Transfer Molds): 介绍转移模的独特结构,如料缸、料筒、流道、浇口等,以及其在处理某些难以用压缩或注射成型的橡胶材料和制品方面的应用。 挤出模(Extrusion Dies): 侧重于描述连续生产橡胶型材、管材、密封条等制品的挤出模设计,包括定型模具、冷却系统以及生产效率的考量。 深入探讨模具结构设计的通用原则,如强度设计、刚性设计、精度保证、易于维护、标准化与模块化等。 模具关键部件设计详解: 模腔(Cavity)与型芯(Core)设计: 讲解如何根据制品形状、尺寸公差、拔模斜度要求进行精确的模腔和型芯设计。 分析实体造型技术在模腔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对复杂曲面和细节的处理。 探讨表面粗糙度对制品脱模和外观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加工和处理方法。 重点介绍拔模斜度的确定原则,考虑材料收缩率、制品壁厚、表面处理等多种因素。 分型面(Parting Line)设计: 讲解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如何平衡制品的脱模便利性、模具制造难度、排气效果以及制品的完整性。 分析不同分型面类型(如平面分型、阶梯分型、曲面分型)的应用场景。 探讨分型面密封性设计,防止硫化过程中胶料溢出。 浇注系统(Gating System)设计(针对注射模和转移模): 详细讲解流道(Runner)设计,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子流道的尺寸、形状和长度的优化,以确保胶料均匀、高效地充入模腔。 分析不同类型浇口(Gate)的设计,如点浇口(Pin Gate)、扇形浇口(Fan Gate)、潜浇口(Submarine Gate)、隧道浇口(Tunnel Gate)等,及其适用性。 探讨浇口位置对充模均匀性、避免熔接线(Weld Lines)、包气(Air Traps)以及制品质量的影响。 介绍浇口尺寸与模具寿命、生产效率的关系。 排气系统(Venting System)设计: 强调排气在橡胶模具设计中的极端重要性,解释空气、水蒸气等气体在硫化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气泡、针孔、未硫化等缺陷。 讲解排气槽(Vent)的设计原则,包括其位置、深度、宽度和数量的确定,以及如何根据制品结构和胶料流动性进行优化。 分析薄壁区域、复杂结构区域以及深度盲孔附近的排气策略。 探讨排气与分型面的结合设计。 顶出与卸料系统(Ejection and Stripping System)设计: 介绍不同类型的顶出方式,如顶针(Ejector Pins)、顶套(Sleeve Ejectors)、推板(Stripper Plates)、斜顶(Lifters)、气动顶出(Air Ejection)等。 讲解顶出力的计算与顶出机构的设计,确保制品平稳、均匀地脱模,避免变形和损坏。 分析顶出孔的位置与数量,以及对制品外观的影响。 探讨卸料板(Stripper Plates)在连续生产和复杂制品脱模中的应用。 加热与冷却系统(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设计: 阐述模具温度控制对橡胶硫化速度、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作用。 介绍模具加热方式,如电加热元件、油加热、蒸汽加热等,以及加热回路的设计。 详细解析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包括冷却水道(Cooling Channels)的布局、尺寸、密度和流速的优化,以实现快速、均匀的冷却。 探讨温度均匀性对制品内部应力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介绍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选型及应用。 模具钢材选择与热处理: 分析不同模具钢材(如P20、H13、S136等)的特性、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热处理工艺。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模具的使用寿命、生产量、加工精度和成本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钢材。 讲解热处理(如淬火、回火、氮化)对提高模具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性。 模具设计中的CAD/CAE/CAM应用: 介绍当前主流的CAD软件(如SolidWorks、UG、CATIA等)在橡胶模具三维建模、装配和工程图绘制中的应用。 讲解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在模具设计中的作用,包括有限元分析(FEA)用于模具应力分析、变形分析,以及流体分析(CFD)用于模拟橡胶在模具内的流动、填充和散热过程。 阐述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在模具零件加工路径生成、数控编程中的应用,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结合实例,演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优化设计,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模具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简要介绍常用的模具加工方法,如CNC铣削、电火花加工(EDM)、磨削、抛光等。 强调制造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装配精度对模具功能和制品质量的影响。 指导读者如何制定模具检验规程,对关键尺寸、配合、功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案例分析与常见问题解答: 提供多个不同行业、不同复杂度的橡胶制品模具设计案例,从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加工制造到试模优化,全流程展示设计思路与方法。 梳理橡胶模具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技术难题,如溢料、粘模、充模不均、气泡、尺寸不稳定、熔接线等,并提供相应的诊断和解决策略。 本书内容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力求将抽象的设计理论与生动的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掌握橡胶模具设计的核心技能,更能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设计出高效、可靠、高质量的橡胶模具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橡胶模具设计手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对“仿真分析”的应用。在现代模具设计中,仿真分析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扎实。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AE软件(如Moldflow、Moldex3D等)对橡胶模具的设计进行预先模拟和优化。书中不仅讲解了仿真分析的基本流程,比如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设置、加载边界条件设定等,还重点分析了如何解读仿真结果,比如流动分析、保压分析、冷却分析、甚至应力应变分析。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仿真分析来预测和解决模具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浇口位置和大小的优化、排气口的设置、冷却水道的布置等等,从而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试模成本。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凝胶时间和硫化均匀性”的仿真分析部分,这对于提高橡胶制品的质量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现代的模具设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验主义,而是科学计算和工程实践的完美结合。它让我对橡胶模具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有吸引力,它没有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一开始就抛出大量公式和定理,而是从一个引人入胜的案例切入,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橡胶模具设计的奇妙世界。我被它在“模具结构优化”部分的讲解所深深吸引。作者并非简单地介绍不同结构的优劣,而是通过对比分析,让我们理解每一种结构设计背后的逻辑和权衡。比如,关于“镶块式模具”的设计,它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生产批量以及材料特性来决定是否采用镶块,以及镶块的尺寸、形状、固定方式等关键因素。书中还特别强调了“防错设计”的理念,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从源头上减少操作失误和装配错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热流道系统”的讲解,作者不仅解释了其工作原理,还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热流道系统在橡胶模具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橡胶的流动性、粘度等特性来选择最合适的热流道方案。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模具设计的每一个角落,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评分

我是一名刚踏入橡胶制品行业的销售,虽然不直接负责设计,但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设计原理,对我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这本书《橡胶模具设计手册》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在我看来非常高深的模具设计过程,变得清晰可见。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模具材料选择”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模具钢材的性能特点,比如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热处理性能等,并且根据不同的橡胶材料和生产工艺,给出了详细的选材建议。这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模具会选择某种特定的钢材,而另一些则选择其他材料。书中的“模具加工与装配”部分,也让我对整个生产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它详细讲解了各种加工方法,比如CNC加工、电火花加工、线切割等,以及它们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而且,作者还强调了装配的重要性,比如如何保证模具的精度、如何进行预紧力的调整等等,这些细节对于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摆脱了对模具设计“神秘感”的迷思,让我看到了其背后严谨的科学性和创造性的结合。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与技术部门进行更有效的沟通。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的技术手册那样冷冰冰地陈述事实,而是充满了作者的个人思考和对行业的深刻洞察。我尤其喜欢它在“模具的标准化与模块化”部分的论述。作者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标准化零件和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还可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的标准化零件,如导柱、导套、顶针、限位块等,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型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模块化模具的经验,比如如何设计通用性的模架,以及如何通过更换不同的核心组件来实现多样化的产品生产。这种设计理念,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模具设计在更宏观层面的思考,它不仅仅是单个模具的设计,更是整个生产体系的优化。它让我对“高效”和“经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有几年橡胶模具从业经验的设计师,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书籍。而这本《橡胶模具设计手册》,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大量的实践经验融入到设计指导中。书中的“模具精度与公差控制”部分,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空泛地谈论公差,而是结合不同类型的橡胶制品和硫化工艺,给出了具体的公差范围建议,并且详细讲解了影响模具精度的各种因素,比如加工精度、装配精度、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等等。更重要的是,它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来补偿和控制这些误差,比如采用精密导柱导套、弹性定位等方法。另外,关于“模具寿命预测与优化”的内容,也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分析了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原因,如材料疲劳、磨损、腐蚀等,并给出了一些延长模具寿命的实用建议,比如合理的材料选择、表面处理工艺、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重点。书中还引用了一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改进模具设计,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经济性分析”的重视,它不仅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完美,更会考虑到成本效益,引导设计师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优秀的模具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结晶。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本《橡胶模具设计手册》之前,我对市面上同类书籍的期望值并不高,很多都只是罗列一些通用的设计规范,缺乏深度和实操性。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作者对模具结构的解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不同类型的分型面设计,以及这些设计如何影响到制品的脱模、排气以及模具的加工和维修。我以前一直觉得分型面只是简单的一条线,但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它里面蕴含着无数的学问,比如斜顶的角度、滑块的设计、镶块的安装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整个模具的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排气”的重要性,用了很多图表和数据来证明,一个设计不合理的排气系统,会导致制品出现气泡、缩痕甚至烧焦等缺陷,并给出了多种有效的排气方案,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冷却系统”的章节,作者不仅仅是讲解了如何布置冷却水道,更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硫化速度、产品质量以及能耗的影响,还提供了一些计算公式,让我能够更科学地进行冷却系统的设计。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大量的专业图纸清晰明了,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复杂的结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不仅教会我“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为什么这样做”,这对于提升我的设计能力有着质的飞跃。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平衡点。它在“特殊橡胶制品的模具设计”方面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常见的橡胶制品,而是深入探讨了例如O形圈、密封件、减震器、以及一些异形件等特殊橡胶制品的模具设计要点。对于这些产品,由于其形状复杂、尺寸要求严格,或者对性能有特殊要求,其模具设计往往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书中详细讲解了针对这些特殊产品,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具结构、如何进行精密的排气和进胶设计、以及如何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等。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在实际生产中,应对这些特殊产品模具设计难题的案例和解决方案。这让我认识到,橡胶模具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设计原理和技术手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模具设计中蕴含的无限可能和创造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宣传语,一开始我还有点犹豫,担心内容会比较枯燥。但翻开第一页,我就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掉进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深坑,而是从最基础的橡胶材料特性讲起,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不同橡胶在硫化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模具设计的直接影响。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应力集中”的章节,作者用了很多图示,甚至是一些动态模拟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现了在不同模具结构下,橡胶在注塑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这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设计新手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书中还涉及了不同硫化方式(如热压、注射、挤出)对应的模具结构差异,并且详细对比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导热性、耐磨性、甚至是成本效益。作者还插入了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从一个具体的橡胶制品入手,一步步推导出最优的模具设计方案,思路非常清晰,而且逻辑性很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教你,让你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它没有回避那些模具设计中常见的难点和痛点,反而将其作为重点来讲解,比如如何避免脱模困难、如何控制产品精度、如何延长模具寿命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极强,对于想要系统学习橡胶模具设计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对橡胶模具设计充满兴趣,但缺乏实践经验。这本书《橡胶模具设计手册》给我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它在“模具的维护与修理”方面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并没有回避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是详细列举了常见的故障类型,比如浇口堵塞、顶针折断、型腔磨损、甚至模具变形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诊断方法和修理方案。书中还介绍了模具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检查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的维护技巧,例如清洁、润滑、紧固等。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模具设计,不仅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性,更要考虑到其长期的使用性和可维护性。这本书让我对模具的“生命周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仅是设计和制造,更包括了后期的维护和更新。对于我这样刚入门的设计师来说,这本手册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过渡自然,每一章的内容都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模具设计的前期准备与风险评估”部分,作者强调了在开始设计之前,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产品性能要求、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等前期信息的重要性。他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识别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模具设计,不仅仅是画图纸,更是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规划。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模板和检查清单,帮助设计师系统地梳理设计思路,确保设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这种“未雨绸缪”的设计理念,对于减少后期的返工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设计模具,更是教我如何成为一名更专业、更负责任的设计师。

评分

很好,内容很全面,对工作指导很大

评分

重点对11大类典型橡胶制品的模具设计方法作了说明,并对概念不清和错误的模具结构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关于抽真空模具、自动分型模具、侧拉侧顶模具结构设计等内容,在其他著述中都很少提及。重点对11大类典型橡胶制品的模具设计方法作了说明,并对概念不清和错误的模具结构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关于抽真空模具、自动分型模具、侧拉侧顶模具结构设计等内容,在其他著述中都很少提及。

评分

看过封面后,我觉得买对了,看过内容后,是不是能做到呢?

评分

书好着呢,这次京东很不满意的一次购物,默认没有发票,为什么,为什么,大家以后买东西留点心,其他的东西都带发票,

评分

不错

评分

书好着呢,这次京东很不满意的一次购物,默认没有发票,为什么,为什么,大家以后买东西留点心,其他的东西都带发票,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内容很全面,对工作指导很大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