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龙舌兰科植物养花专家解惑答疑

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龙舌兰科植物养花专家解惑答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凤祥 编
图书标签:
  • 龙舌兰科
  • 养花
  • 花卉栽培
  • 园艺技术
  • 植物养护
  • 专家解答
  • 疑难解答
  • 花卉科普
  • 园艺园林
  • 新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663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04268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7
字数:8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排解在龙舌兰科植物生产、栽培养护中常遇到的问题,由王凤祥、彭宏、佟金成编写《龙舌兰科植物》分册,以问答形式给大家一些帮助。《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龙舌兰科植物养花专家解惑答疑》概括龙舌兰科植物的形态、习性、繁殖、栽培、应用、病虫害预防等多方面知识,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花卉生产者、花卉栽培专业学生、业余花卉栽培爱好者阅读,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形态篇
1.怎样识别凤尾兰?
2.千手兰是什么样的?
3.怎样认识曲叶丝兰?
4.怎样识别丝兰?
5.怎样识别剑麻?
6.怎样识别龙舌兰?
7.龙舌兰有哪些变种?
8.怎样识别狭叶龙舌兰?
9.怎样识别菱叶龙舌兰?
10.怎样识别巨麻?
11.怎样识别维多利亚女王龙舌兰?
12.怎样识别酒瓶兰?
13.怎样识别巨丝兰?
14.怎样识别虎尾兰?
15.怎样识别扇叶虎尾兰?
16.怎样识别‘矮生’虎尾兰?
17.怎样识别棒叶虎尾兰?
18.朱蕉种类很多,能分别介绍一下吗?
19.怎样识别‘金心’巴西木?
20.怎样识别‘金边’巴西木?
21.怎样识别金边富贵竹?
22.怎样识别虎斑千年木?
23.怎样识别龙血树?
24.怎样识别星点千年木?
25.怎样识别‘五彩’竹蕉?
26.怎样识别‘太阳神’这种观叶花卉?
27.怎样识别‘银纹’龙血树?
28.怎样识别‘银线叶’竹蕉?
29.怎样识别‘短叶黄缘’竹蕉?

二 习性篇
1.栽培好凤尾兰需要什么环境?
2.在什么环境中斑叶凤尾兰长势良好?
3.栽培矮生凤尾兰要求什么环境?
4.栽培好卷叶凤尾兰要求什么条件?
5.养好千手兰需要什么条件?
6.栽培好黄边千手兰要求什么环境?
7.栽培三色千手兰需要什么环境?
8.栽培五色千手兰需要什么环境?
9.栽培丝兰需要什么环境?
10.匙叶丝兰需要什么栽培环境?
11.栽培金边丝兰要求什么环境?
12.栽培斑叶丝兰要求什么环境?
13.要想剑麻长得好,需要什么环境?
14.龙舌兰在什么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
15.‘金边’龙舌兰、‘金心’龙舌兰、狭叶龙舌兰的习性相同吗?
16.维多利亚龙舌兰、菱叶龙舌兰习性相同吗?
17.巨麻在什么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
18.金边巨麻、‘斑叶’巨麻、银心巨麻习性相同吗?
19.酒瓶兰类在什么环境中生长较好?
20.养好巨丝兰要求什么条件?
21.虎尾兰在什么条件下长势最好?
22.金边虎尾兰在什么环境中长势最好?
23.扇叶虎尾兰在什么环境中长势最好?
24.‘矮生’虎尾兰、‘金边矮生’虎尾兰习性相同吗?
25.棒叶虎尾兰、排叶虎尾兰习性有什么不同?
……
三 系列篇
四 栽培篇
五 病虫害防治篇
六 应用篇

精彩书摘

(1)分株繁殖:
春夏间将丛生株脱盆,除去宿土,在自然可切分处按单株或3~4株丛用利刀将其切离,伤口涂抹新烧制的草木灰或硫磺粉、木炭粉。栽植容器选用口径14~18厘米高筒瓦盆。分栽土壤选用普通园土、细沙土、腐叶土或腐殖土各1/3,另加腐熟厩肥80/0~10%,应用腐熟禽类粪肥、腐熟饼肥、颗粒或粉末粪肥为6%左右。栽植时先将容器整理洁净,垫好底孔,填土至留水口处,刮平压实。单株苗在盆中心位置掘穴栽植,3~4株时拉开间距,呈三角或四角栽植,置半阴的温室内,1~2天后浇透水,以后土表见干即行浇水。50~60天后开始追液肥,每20天左右1次。
(2)扦插繁殖:
于春夏间选取成形叶片,用利刀将其横向按10~20厘米长切成小段,切取时要注意上下方向,勿颠倒错位,一旦颠倒不易辨别。切口处涂蘸新烧制的草木灰等,置于煤场地,隔1天后扦插。扦插土壤选用沙土类(沙壤土、细沙土或建筑沙);或细沙土60%,蛭石40%;或细沙土70%,腐叶土或腐殖土300;或细沙土60%,腐叶土20010,蛭石20%;经充分晾晒、翻拌均匀后上盆。扦插用容器多选用瓦盆、苗浅或浅木箱。将基质填装入容器至留水口处后,刮平压实,浸透水,用宽于插穗宽度的小竹板扎孔,将插穗下部切口处置于穴中,四周压实,置温室内半阴处,浇透水后,土表见干再浇水。待小苗发生后分栽。再提醒一下,虎尾兰用扦插繁殖,性状不稳定,发生的小苗绝大多数返回普通虎尾兰的形态,如黄边种失去黄色,棒叶种变成宽叶,矮生金边种也失去金边等。
……

前言/序言


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龙舌兰科植物养花专家解惑答疑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广受欢迎的龙舌兰科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极高的观赏价值,吸引了无数园艺爱好者。然而,对于许多新手和经验尚浅的花友而言,龙舌兰科植物的栽培养护往往伴随着困惑与挑战。本书正是为解答这些普遍存在的疑问而生,由资深龙舌兰科植物专家倾力打造,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实用且易于理解的养护指南。 本书特色: 专家视角,精准解答: 由在龙舌兰科植物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团队,根据实际栽培经验和专业知识,逐一剖析读者在养护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涵盖了从选购、移栽、浇水、施肥、光照、通风到病虫害防治、繁殖等方方面面。 问题导向,实用性强: 本书不拘泥于理论知识的堆砌,而是直接切入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和痛点。读者可以根据自身遇到的具体问题,快速找到对应的解答,立即应用到实践中,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各种情况和处理方法,本书配以大量精美的实景图片,直观呈现植物的生长状态、病虫害特征以及各种操作步骤,让文字说明更加生动形象,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涵盖广泛,解决疑难: 无论您是刚刚接触龙舌兰科植物的新手,还是已经有一定养护经验但遇到瓶颈的花友,本书都能为您提供帮助。从基础的“为什么我的龙舌兰叶片会发黄?”、“如何判断龙舌兰是否需要浇水?”到进阶的“龙舌兰科植物如何健康越冬?”、“龙舌兰的繁殖方法有哪些,成功率如何提高?”,本书都将一一解答。 分类清晰,查找便捷: 本书将读者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如“常见生长问题”、“病虫害防治”、“繁殖技巧”、“环境与介质”等,便于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本书涵盖的主要内容(但不限于): 品种介绍与选购技巧: 简要介绍几种市面上常见且受欢迎的龙舌兰科植物品种(如龙舌兰、芦荟、十二卷、玉扇、寿等),分析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差异,以及如何根据个人喜好和栽培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传授辨别健康植株和避免购买有问题的植株的实用技巧。 基质配制与换盆: 详细讲解龙舌兰科植物对土壤的需求,提供多种适合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基质配制方案,并指导读者何时以及如何进行换盆,包括换盆的时机、工具准备、修根技巧以及换盆后的护理要点。 水分管理: 深入剖析龙舌兰科植物的耐旱特性,解释过度浇水和浇水不足的危害。提供科学的浇水原则,如“见干见湿”的实际操作方法,如何根据季节、光照、通风等因素调整浇水频率和水量,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植株状态判断是否需要浇水。 光照与通风: 阐述龙舌兰科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说明不同品种对光照强度的差异。指导读者如何为龙舌兰提供适宜的光照环境,包括室内光照的选择、避免强光暴晒的措施,以及良好通风对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性。 施肥策略: 讲解龙舌兰科植物的施肥原则,何时是施肥的最佳时期,以及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如缓释肥、液肥)。演示不同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浓度控制,避免肥害的发生。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详细介绍龙舌兰科植物常见的病害(如根腐病、叶斑病)和虫害(如介壳虫、蚜虫),展示病虫害的典型症状,并提供科学、高效且环保的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合理运用。 繁殖技巧: 分享龙舌兰科植物的多种繁殖方式,如分株、扦插、播种,详细介绍每种繁殖方法的步骤、注意事项和成功率提升的关键点,帮助读者轻松培育新株。 越冬与夏眠: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为龙舌兰科植物做好越冬准备,包括控制浇水、增加光照、避免寒风侵袭等。同时,讲解部分品种在夏季可能出现的休眠现象,以及如何在休眠期进行适当的养护。 造型与修剪: 介绍龙舌兰科植物的自然生长形态,以及在必要时进行的修剪技巧,如去除枯黄叶、侧芽等,以保持植株的美观和健康。 常见问题答疑: 汇总读者在养护过程中最常遇到的疑难杂症,并逐一给出清晰、易懂的解答,如叶片下垂、颜色暗淡、生长缓慢、根系腐烂等问题的成因及解决之道。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您与龙舌兰科植物建立深厚情感的桥梁。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迷人的植物,掌握科学的养护方法,解决养护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从而让您的龙舌兰科植物茁壮成长,成为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资深玩家,都能从中受益匪浅,成为名副其实的龙舌兰科植物养花专家。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龙舌兰植物那种硬朗而充满野性的美感情有独钟,但实际养护中,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关于“病虫害防治”和“越冬管理”这两方面。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解决了大难题!书中关于病虫害的讲解,非常细致,不再是简单地列举几种常见病虫害,而是深入分析了每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以及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了多种防治方案,从物理防治(如手动清除、使用粘虫板),到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再到化学防治(并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选择、用量和使用方法),让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而不是盲目用药。这一点对我这种担心药物残留和对植物健康有顾虑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关于“越冬管理”的章节,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总是对如何让龙舌兰安全过冬感到困惑,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品种在冬季对温度、水分、光照等方面的需求,并给出了具体的越冬措施,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越冬场所、如何控制浇水量、如何进行适当的修剪等。甚至还提到了如何识别越冬期间的常见病害,以及如何及时进行处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非常全面和实用的龙舌兰养护指导,让我对这些植物的了解更加深入,养护技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更有信心去打理我的龙舌兰收藏了。

评分

最近一直在钻研龙舌兰科植物的养护,因为我迷恋上了它们那种充满力量感和异域风情的姿态。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尤其是它对“繁殖”部分的讲解,让我眼前一亮。以往我对龙舌兰的繁殖,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分株,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包括种子繁殖、组培繁殖等多种方法,并且针对每种方法都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比如,种子繁殖的部分,它不仅讲了如何获取健康的种子,还细致到种子的催芽方法,包括温水浸泡、高锰酸钾消毒等步骤,甚至还提到了不同品种对催芽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专业,也为我尝试播种一些稀有品种提供了可能。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介绍,而是针对龙舌兰科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如介壳虫、根粉蚧、炭疽病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供了多种防治方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而且还强调了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剂量。这一点让我非常安心,因为我一直担心使用不当的药物会伤害到我的植物。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龙舌兰繁殖和养护的新大门,让我对这些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科学的养护方法。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发现里面关于龙舌兰科植物的养护知识真是包罗万象,尤其是在“新技术推广”这个角度上,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一直对那些形态各异、 robust 的龙舌兰很着迷,但总觉得自己的养护方式有些陈旧,不够科学。这本书里关于土壤配比的章节,详细介绍了不同龙舌兰品种对介质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改良介质来提升排水性和透气性,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是简单地用泥土混合一点沙子,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讲究,比如珍珠岩、蛭石、火山石等等,它们的作用和用量都有明确的说明。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不再是简单地列举几种常见病虫害然后给出一种万能的药剂,而是从预防入手,强调通过改善生长环境来增强植物自身的抵抗力。比如,对于容易出现的蚧壳虫,书中不仅介绍了物理清除的方法,还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控制湿度和通风来减少其滋生。这一点对于我这种不太喜欢用农药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对于一些比较难处理的病害,书中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步骤,甚至附带了图示,让我觉得即使是新手也能跟着学。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龙舌兰的养护有了更系统、更科学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去挑战一些之前觉得难以驾驭的品种了。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龙舌兰那种独特的形态和粗犷的美感着迷,但真正开始接触并尝试养护它们,才发现其中的学问可真不少。这次翻阅《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龙舌兰科植物养花专家解惑答疑》,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书中关于“土壤配制”的部分,就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从未在意过的细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用什么土,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介质的特性,比如泥炭土的保水性、珍珠岩的透气性、火山石的排水性等等,并根据不同龙舌兰品种对土壤的需求,给出了具体的配比建议。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用通用的盆栽土,现在才意识到,原来为龙舌兰量身定做的土壤配比,对它们的生长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也提供了非常系统和科学的解决方案。它不再是简单地列举几种常见病虫害然后告诉你用哪种药,而是从预防入手,强调改善生长环境,比如保持通风、避免过度浇水等,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当病虫害出现时,书中也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且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甚至还提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农药以及用量,这一点对于我这种不太熟悉农药使用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对龙舌兰的养护有了更系统、更科学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去挑战一些我之前觉得难以驾驭的品种。

评分

我一直对龙舌兰那种硬朗而充满生命力的姿态情有独钟,但实际操作中,总感觉自己像是在“摸石头过河”。这本书简直是给我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在“浇水与施肥”这个我曾经非常头疼的环节,有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科学的方法。书中对浇水的讲解,不再是简单的“干透浇透”,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浇水需求。它提到了“见干见湿”的原则,但更强调了要根据介质的干燥程度、植物的生长状态以及环境湿度来灵活调整。我之前常常因为浇水过多导致烂根,这本书关于“宁干勿湿”以及冬季休眠期如何大幅度减少浇水的建议,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关于施肥,书中也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的指导,不再是随意地施肥,而是根据龙舌兰的生长周期,提出了分阶段施肥的方案。比如,在生长旺季,可以适当增加肥料的浓度和频率,而在休眠期则要停止施肥。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肥料的作用,以及如何避免肥害,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专业和安心。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解答了很多之前养护龙舌兰时遇到的疑惑,让我觉得自己的养护技巧得到了质的提升,对龙舌兰的喜爱也更加深厚了。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龙舌兰这种植物情有独钟,它们独特的造型和顽强的生命力总是深深吸引着我。这次有幸拜读了《花卉栽培养护新技术推广丛书:龙舌兰科植物养花专家解惑答疑》,真的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书中对于“土壤改良”的章节,讲得非常透彻,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用什么土,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对龙舌兰生长的重要性。例如,书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疏松透气的土壤对龙舌兰至关重要,以及如何通过添加珍珠岩、赤玉土、鹿沼土等来改善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气性,这对于我之前总是担心土壤板结的问题,简直是及时雨。而且,书中还特别提到了针对不同品种龙舌兰对土壤酸碱度的不同需求,并给出了具体的调配方法,这一点非常专业,也让我对如何让我的龙舌兰长得更健康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关于“光照与通风”的章节,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我一直以为龙舌兰只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就行,但书中却指出,不同品种在不同季节对光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并且过度暴晒可能导致叶片灼伤。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通风来预防病虫害,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龙舌兰的养护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更有信心去挑战一些我之前觉得难以驾驭的品种。

评分

我对龙舌兰植物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它们独特的形态和顽强的生命力总是让我着迷。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这样的爱好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繁殖技术”这一章节,让我对龙舌兰的繁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之前只知道可以通过分株来繁殖龙舌兰,但书中详细介绍了包括种子繁殖、组织培养等多种先进的繁殖技术,并配以图文并茂的说明,让我对这些技术的操作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例如,关于种子繁殖,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获取和处理种子,还详细阐述了不同品种种子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要求,这让我有机会尝试播种一些我之前认为难以获得的品种。此外,“病虫害防治”这一部分也让我印象深刻。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几种常见病虫害,而是深入分析了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从改善生长环境、增强植物自身抵抗力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书中也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且详细说明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操作要点,这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防治方法,而不再是盲目地使用药物。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非常全面和专业的龙舌兰养护指导,让我对这些植物的了解更加深入,养护技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被龙舌兰那充满力量感和雕塑感的独特造型所吸引。但实际养护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爱好者量身打造的“解惑指南”。尤其是在“光照与温度”管理方面,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龙舌兰品种对光照强度的需求,区分了直射光、散射光以及不同季节的光照管理。我之前总是认为龙舌兰越多晒越好,但书中指出,一些品种在夏季高温时,过度暴晒反而会导致叶片灼伤,需要适当遮阴。这一点让我恍然大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书中对于温度的讲解也十分到位,它详细说明了不同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适宜范围,以及如何在冬季如何为它们提供越冬的保护。更让我惊喜的是,关于“通风”的章节,书中强调了良好的通风对于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通风方法,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花盆、如何调整摆放位置等。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居住在室内,通风条件不佳的环境下养花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非常系统和科学的龙舌兰养护指导,让我对这些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有信心去打理我的龙舌兰收藏。

评分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在龙舌兰养护方面摸索了多年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一直都很喜欢龙舌兰那种充满力量感和雕塑感的形态,但总觉得自己的养护方法不够精进,尤其是在“繁殖”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书中关于“繁殖”的章节,写得非常详细,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株介绍,而是系统地讲解了种子繁殖、叶插繁殖,甚至还提到了组织培养等一些更专业的繁殖技术,并配有清晰的操作图解,让我对繁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关于种子繁殖的部分,它详细介绍了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何消毒、催芽,以及不同品种种子对温度和湿度的具体要求,这一点对我这种喜欢挑战稀有品种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有价值了。另外,“病虫害防治”的部分,也让我眼前一亮。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几种病虫害然后给出一种万能的药剂,而是从源头抓起,强调如何通过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加强通风、合理浇水、提供充足光照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自身抵抗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书中也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详细说明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也让我更有信心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本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都非常高,让我感觉自己的养护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是个龙舌兰爱好者,但总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比如,对于龙舌兰的光照需求,我之前只是大概知道它们喜欢阳光,但书中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光照需求有着非常详细的阐述。它区分了直射光、散射光以及休眠期的光照管理,甚至还提到了在夏季高温时段,一些品种需要适当遮阴,以避免叶片灼伤。这一点让我非常受用,因为我曾经有过把心爱的龙舌兰晒伤的经历。此外,关于浇水的部分,书中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之前习惯于“干透浇透”,但书中强调了根据季节、环境湿度、植物大小以及介质的透水性来灵活调整浇水频率和水量。它还提到了“浸盆法”的运用,以及在冬季休眠期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浇水,甚至做到“干旱”管理。这对于我这种容易“涝死”植物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书中关于“换盆”和“分株”的章节也写得非常细致,从何时换盆、如何选择合适的花盆,到如何安全地分离子株,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甚至包括了换盆后多久可以浇水这些细节。这一点太实用了,因为很多时候,换盆操作不当反而会对植物造成二次伤害。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养护水平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