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株式会社 西原环境 著,赵庆祥,长英夫 译
图书标签:
  • 污水处理
  • 生物相
  • 诊断
  • 微生物
  • 环境工程
  • 水质分析
  • 生物技术
  • 生态学
  • 监测
  • 活性污泥
  • 生物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44096
版次:1
商品编码:11087832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生物法是世界各国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城市生活污水几乎都用生物法处理。因此,生物法运行调控的科学有效性对实现节能减排,保护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生物法的主体是微生物,然而目前生物法的运行调控主要还是根据物理化学的分析结果,不能准确判断生物处理系统的真实状态,难以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由日本株式会社西原环境著的《排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一书建立了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技术,把生物法运行调控从主要依靠物理化学分析转变为物理化学分析与生物相诊断技术相结合,使调控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内页插图

目录

1 生物相诊断的意义
2 生物相诊断的概要
2.1 活性污泥法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
2.2 细菌类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2.3 絮体状态与生物相的变迁
2.4 按有机负荷状态划分的五个群
Ⅰ群:负荷非常高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Ⅱ群:高负荷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Ⅲ群:负荷从高或低的状态趋向良好状态时出现的生物
Ⅳ群:处理良好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Ⅴ群:负荷低或污泥停留时间长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3 生物相的观察方法
3.1 样品取样位置与操作
3.2 显微镜观察方法
3.3 生物量的计测方法
4 生物相图谱
4.1 曝气池的有机负荷状态与指示生物
Ⅰ群:负荷非常高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1)絮体与小型鞭毛虫类
(2)新生态污泥的菌胶团
(3)侧滴虫属(Pleuromonas)
(4)滴虫属(Monas)
Ⅱ群:高负荷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5)膜袋虫属(Cyclidium)
(6)尾丝虫属(Uronema)
(7)肾形虫属(Colpoda)
(8)草履虫属(Paramecium)
Ⅲ群:负荷从高或低的状态趋向正常状态时出现的生物
(9)斜管虫属(Chilodonella)
(10)漫游虫属(Litonotus);扭曲管叶虫(Trachelophyllum)
(11)裂口虫属(Amphileptus)
(12)棘尾虫属(Stylonychia)
(13)单镰虫属(Drepanomonas)
Ⅳ群:处理良好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14)良好的絮体
(15)楯纤虫属(Aspidisca)
(16)钟虫属(Vorticella)
(17)独缩虫属(Carchesium)
(18)盖纤虫属(Opercuiaria)
(19)等枝虫属(Epistylis)
(20)摩门虫属(Thuricola)
(21)锤吸虫属(Tokophrya)
Ⅴ群:负荷低或污泥停留时间长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22)有解体气味的分散絮体或糊状絮体
(23)单领鞭毛虫属(Monosiga)
(24)沟滴虫属(Petalomonas)
(25)袋鞭虫属(Peranema)
(26)内管虫属(Entosiphon)
(27)前管虫属(Prorodon)
(28)表壳虫属(Arcella)
(29)厢壳虫属(Pyxidicula)
(30)匣壳虫属(Centropyxis)
(31)磷壳虫属(Euglypha)
(32)变形虫(Amoeba)类
(33)板壳虫属(Coleps)
(34)游仆虫属(Euplotes)
(35)赭纤虫属(Blepharisma)
(36)旋口虫属(Spirostomum)
(37)鬃毛虫属(Chaetospira)
(38)鼬虫属(Chaetonotus)
(39)轮虫属(Rotaria)
(40)旋轮虫属(Philodina)
(41)鞍甲轮虫属(Lepadella)
(42)腔轮虫(Lecane)
(43)水熊(熊虫)(Macrobiotus)
(44)链涡虫属(Catenula)
4.2 曝气池异常状态时的指示生物
A组:氧不足进行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45)硫细菌(Sulfur bacteria):硫杆菌,螺旋菌(Spirillus)
(46)螺旋体(Spirochaeta)
(47)异毛目水母虫(Caenomorpha)
B组:存在死水区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48)顠体虫(Aeolosoma)
(49)仙女虫(Nais)
(50)线虫(Nematoda)
C组: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细菌
(51)球衣菌属(Sphaerotilus)
(52)021N型
(53)贝氏硫细菌(Beggiatoa)
D组:引起发泡的生物
(54)放线菌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生物法是世界各国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城市生活污水几乎都用生物法处理。因此,生物法运行调控的科学有效性对实现节能减排,保护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生物法的主体是微生物,然而目前生物法的运行调控主要还是根据物理化学的分析结果,不能准确判断生物处理系统的真实状态,难以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由日本株式会社西原环境著的《排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一书建立了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技术,把生物法运行调控从主要依靠物理化学分析转变为物理化学分析与生物相诊断技术相结合,使调控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该书是原著者西原环境公司三十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汇集了公司团队的集体智慧。在此衷心感谢西原环境公司为推动中日文化技术交流积极支持中译本的出版。
执笔者大下信子女士尽力支持和推动该书中译本的出版,长英夫先生在百忙之中投入精力进行翻译和审校,并协调相关出版事宜。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孙贤波副教授对微生物名称的准确翻译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水平限制,特别是涉及微生物名称和行为的准确理解和表述难免存在不少问题,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译 者
2012年3月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内容,同时不涉及您提到的《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一书的任何信息。 ---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图书简介 聚焦前沿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是一部系统、全面且注重工程实践的专业著作,旨在为土木工程、结构工程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以及注册工程师提供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撑和前沿的工程应用指导。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所需遵循的核心力学原理、材料行为以及规范要求,力求在理论的严谨性与工程的实用性之间找到完美的结合点。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材料本构 本书的开篇部分致力于为读者构建稳固的理论基石。我们从结构力学的基本假设出发,详细阐述了结构平衡、稳定性、位移分析等核心概念。重点章节涵盖了材料本构关系的深入探讨,特别是针对钢筋混凝土、钢结构以及新型复合材料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行为。 在材料部分,我们不仅讨论了传统材料的力学性能,还引入了现代工程中日益重要的可持续性材料和高性能材料。例如,对手性钢材在疲劳和脆性断裂方面的分析,以及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在结构加固和新建工程中的应用潜力,都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材料的本构模型,从线弹性到弹塑性、从连续介质到损伤模型,均辅以清晰的数学描述和工程实例,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在结构分析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结构分析方法与动力学响应 结构的分析是设计的核心。本书系统介绍了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和现代计算技术。矩阵分析法(如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被详尽阐述,从自由度选择到刚度矩阵的组装,再到求解过程,力求让读者掌握结构分析的内在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软件操作层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抗震设计已成为结构工程的重中之重。《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深入讲解了振动理论、模态分析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我们不仅分析了结构的固有周期和振型,还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耗能措施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包括隔震技术和主动/被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关键结构体系的设计与规范应用 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工程设计中。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当前主流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实践,并紧密结合国际及国内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 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深入探讨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涵盖了极限状态设计法(强度、稳定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应用。对于复杂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提供了详细的裂缝控制、变形验算及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锚固和应力损失计算方法。 2. 钢结构设计: 详细分析了连接节点的性能,包括焊接和螺栓连接的承载力与延性。重点讨论了截面的塑性性能、稳定验算(局部、整体弯扭失稳)以及疲劳设计。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和高层建筑中的钢结构体系,本书提供了具体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和风荷载作用下的设计思路。 3. 砌体与木结构: 尽管现代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但砌体和木结构在特定工程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对砖石结构和木结构的设计原则、抗剪抗弯性能进行了必要的介绍,旨在提供全面的结构类型覆盖。 第四部分:先进主题与工程优化 为了适应行业对高品质、高效率结构的需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还包含了对先进设计理念的探讨。 结构优化与性能化设计: 我们介绍了基于性能的设计(Performance-Based Design, PBD)的理念,强调结构在不同烈度下的预期响应。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在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方面的应用潜力。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尽管本书侧重于理论基础,但我们提供了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CAE软件输出结果的指导。这包括对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判断以及网格收敛性的验证,确保工程计算的可靠性。 复杂作用与环境荷载: 针对特殊的工程环境,如高温、火灾、深厚积雪以及极端风荷载下的结构响应分析,本书提供了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帮助工程师应对非标准的工况挑战。 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应用》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可以伴随工程师职业生涯成长的参考手册。它通过严谨的理论推导、详尽的工程案例和对现行规范的深度解读,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结构工程师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内容组织逻辑清晰,图表丰富直观,确保读者能够高效地掌握从基础力学到复杂结构设计的全过程。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听起来就充满了科学的严谨和实践的导向。我一直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技术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时。污水处理,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环保工程,其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而“生物相诊断”这个词,更是点亮了我对这本书内容的好奇心。它暗示着书中不仅仅会介绍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更会深入到污水中微观的生物世界,通过对这些生物群落的分析来评估处理过程的健康状况,甚至是诊断潜在的问题。我想象着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各种指示性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如何反映出污水成分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处理系统的稳定性。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监测,更是一种基于生命活动的智慧诊断,能够预警、优化,甚至指导我们更好地设计和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如果书中能够涵盖不同类型污水(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的典型生物相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术指南,让读者能够理解如何采集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评分

这个书名《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听起来就非常吸引人,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污水处理过程。我一直认为,任何复杂的系统,如果能从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入手去理解,往往能获得更深刻的洞察。污水处理,本质上是一个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过程。而“生物相诊断”这个词,恰恰点明了书中会侧重于分析污水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状态,以此来评估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这不像传统的化学分析那样,只关注一些宏观的指标,而是深入到微观层面,去“听”那些微生物在“说”什么。我猜想,书中可能会介绍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细菌、原生动物、轮虫等,以及它们的丰度变化与污水处理效果之间的关联。比如,某些微生物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有机物分解旺盛,而某些微生物的消失则可能暗示着有毒物质的存在。如果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和一些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诊断”这些微生物,那就太棒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准确、更及时地发现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我们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它们,最终达到更高效、更稳定的污水处理效果。

评分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以往我接触到的污水处理书籍,大多侧重于工艺流程、化学参数和设备操作。但“生物相诊断”这个词,立刻将我引向了一个更深层、更动态的理解维度。我理解,这本书并非仅仅教我们如何进行标准的化学监测,而是要我们学会“倾听”污水中那些微小的生命的声音。这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气色、体征,甚至是一些细微的反应,来判断病情。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就是那些“气色”和“体征”。书中很可能详细阐述了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各类指示性微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的生态位、种类组成以及它们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这种诊断方式,我认为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和灵敏度,能够提前预警潜在的处理瓶颈或故障,而非等到处理效果大幅下降才被动应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图谱和案例,帮助读者识别这些微生物,理解它们与污染物降解效率、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这本书,或许能为污水处理从业者提供一种更精细、更科学的管理工具,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跨越。

评分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因为它触及到了一个我一直觉得既关键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污水处理,归根结底是要依靠各种生物过程来完成的,但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宏观的设备和化学指标。这本书的名字暗示了它会从“生物相”的角度出发,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诊断”。这让我立刻想到,是不是可以通过观察污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生物——比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甚至是一些指示性藻类——的种类、数量和活性,来评估处理的效果和系统的健康状况? 我想象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指示性微生物的生态学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中的作用。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生物相诊断方法,从样本采集、显微观察到数据分析,再到最终的诊断报告,那将非常有实用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污水成分和处理效果波动,但又缺乏有效工具来深入分析原因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案例研究,展示如何运用生物相诊断来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工艺,提高处理效率。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视角来审视污水处理这一复杂而基础的工程领域。通常我们想到污水处理,可能是各种复杂的管道、化学药剂、机械设备,以及那些抽象的化学指标。但“生物相诊断”这个概念,却将我们引向了另一个维度——微观的生物世界。我猜想,这本书会带我们深入了解那些生活在污水中的微小生命,比如细菌、原生动物、藻类等等,它们是如何默默地工作,帮助我们分解污染物,净化水源的。而“诊断”一词,则暗示着书中会教我们如何“听懂”这些微生物的声音,如何通过观察它们的种类、数量、活力甚至是形态,来判断污水处理系统是否运行良好,是否遇到了瓶颈,或者是否需要调整。这种诊断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化学监测,可能会更加灵敏,更能揭示一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问题。我设想书中会详细介绍不同生物指标的意义,比如某些细菌的异常增殖可能意味着有机负荷过高,而某些原生动物的消失则可能提示毒性物质的存在。如果书中还能配以丰富的图谱,帮助我们识别这些微观生物,那就更好了。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的、更直观、更生态的方法来理解和管理污水处理过程。

评分

很好很快

评分

不错 可以从里面学到好多专业知识

评分

“扑哧……”

评分

纸张质量很好,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沼泽?去看看。慎痴慢慢地深入。

评分

还好挺不错的

评分

翻译的图书,有些新意。

评分

好家伙。到处是药材,比蛇谷的药材不知道多多少,而且品种也多了很多。慎痴把无名剑挂到腰上,掏出药锄开始采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