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三万里,过往五千年。世界上很难再找到一条如丝绸之路一样历史悠久、包容万千的路。作者在历代古籍资料的指引下,通过亲身的游历,对这条路进行了一次历史追溯与文化探寻。
《万里千年:丝路手记》以丝路五千年来的“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为线索,从历史古迹、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不同角度,将我国境内的两万里丝路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书中的章节以作者的行程及丝路的分支为顺序,贯穿了陕西的西安、咸阳,甘肃的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和敦煌,以及新疆位于唐代丝路北线的哈密、乌鲁木齐、伊犁,中线的吐鲁番、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南线的喀什、莎车、和田等地区的丝路记述。
书中将相关的历史古籍与背景知识通过浅显的翻译与介绍单独编排成栏,同时通过下面正文中的文字与图片印证古今。希望古今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感觉丝路并不只在浩瀚的典籍与支离的梦境里。
其实丝路并不遥远,她在枕边、在手上、在眼前、在舌尖……或许明天这条路也会在你的脚下。
丝绸之路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古老桥梁。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出现。不然何以楼兰、小河、五堡等墓葬出土的干尸都具有高加索人种的特征?何以中原的墓葬出土了昆仑山的美玉?
丝绸之路是连通亚欧大陆的交流动脉。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器、劳动生产工具与西方的奇珍异兽、毛织品、农作物就循环往复地交换着。
丝绸之路是贯通亚欧大陆的文明枢纽。西汉开始中原的农耕文化就传到了这里,东汉印度佛教从这里传入中国,法显、鸠摩罗什、玄奘等高僧从这里往来。贵霜王朝希腊化佛教和萨珊王朝波斯风格的器物、各种文字的文书频频在楼兰、米兰、尼雅、约特干等处的遗址中被发现,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的文明在这里交汇。
丝绸之路是远征亚欧大陆的战略要道。霍去病沿河西走廊断匈奴右臂;班超经楼兰至疏勒深入虎穴控扼西域;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从阿姆河流域深入到帕米尔高原;唐代的高仙芝越过帕米尔高原降服了小勃律(今克什米尔);成吉思汗从草原道征伐西亚与东欧;乾隆年间清军战大、小和卓后立碑帕米尔高原;光绪年间左宗棠“急进缓攻、先北后南”收复新疆。
而今,除了这些历史和故事,丝绸之路还有什么让我们探索寻觅呢?这里有无限的大地风光,从悠悠的黄河风情、险峻的乌鞘横岭、绵延的祁连雪山、起伏的山丹草甸、七彩的张掖丹霞、苍凉的荒漠戈壁组成的河西走廊,再到丰饶的哈密绿洲、牛羊成群的巴里坤草原、绚烂的吐鲁番盆地、天使眼泪般的赛里木湖、空中草甸的那拉提草原、九曲蜿蜒的巴音布鲁克、神秘莫测的天山峡谷、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死亡沙漠的塔克拉玛干……每一处都让人魂牵梦绕。这里有悠久的古国王朝,从历代史书描绘的楼兰、车师、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精绝、扜弥的西域古国,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割据河西的纷争诸国,再到玄奘经历的高昌、焉耆、龟兹、姑墨、渴盘陀、莎车、于阗,甚至是汉代玉门关及断续的汉长城、唐代瓜州戈壁与天山南北的城池、明代河西走廊的雄关与明长城,一路既有雄奇险要的关隘、也有沧海桑田的沟渠、更有屹立不倒的墙垣与烽燧……每一处都让人感慨万千。这里有庄严的佛国秘境,从大雁塔下尘封至今的地宫猜测,到彬县大佛寺的庄严大佛与婀娜多姿的菩萨,再到甘肃泾川南石窟寺的七佛并立,永靖炳灵寺的法显遗迹,张掖马蹄寺的天马留踪,以及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东西千佛洞的精美壁画与雕塑,再到柏孜克里克、克孜尔的千佛洞、苏巴什的大寺遗址,一路向着佛教传入中原的轨迹漫溯,一路沿着玄奘取经求法的脚印追随……每一处都让人肃然起敬。这里有鲜明的民族脸谱,从西安回民街男孩羞涩的脸庞开始,到天祝藏乡锅庄人群幸福的脸庞,马蹄寺裕固族帐篷中歌舞演员陶醉的脸庞,再到哈密木卡姆表演的维族老人欢快的脸庞,巴里坤草原上骑马赶羊的哈萨克牧民怡然的脸庞,伊犁河畔举行婚礼的哈萨克新人甜蜜的脸庞,再到喀什老街叫卖西瓜的维族大叔悠哉的脸庞,帕米尔高原上柯尔克孜小屋与塔吉克毡房的主人热情的脸庞,莎车木卡姆传人演奏时忘情的脸庞,以及莎车老城围着我们要拍照的维族孩童们纯真无邪的脸庞……每一张都让人印象深刻。这里有垂涎的美食芳踪,从西安回民街上的牛羊肉泡馍,到咸阳弹爽嚼劲的面皮,长武鲜香酥脆的酥肉,平凉香辣可口的烧烤,静宁鸡肋入味的烧鸡,兰州正宗的牛肉拉面,张掖香味四溢的卤肉搓鱼,酒泉皮精馅美的水饺,还有进入新疆后随处可以吃到的烤肉串、抓饭、拌面、烤馕、大盘羊、大盘鸡、酸奶、奶茶,再加上哈密的蜜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库车的小白杏、阿克苏的糖心苹果、伽师的蜜瓜、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大西瓜、和田的大石榴、若羌的枣……每一种都让人牵肠挂肚。这里有缤纷的生灵万物,从天祝石门沟健硕的白牦牛,到山丹体型完美的高头大马,再到巴里坤矮小敦实的千里良驹,以及伊犁四肢强健、眼大眸明的哈萨克骏马,天山之上久久盘旋的鹰隼、秃鹫,帕米尔高原上奇特的盘角羊,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与风沙干旱对抗的野骆驼,甚至是随处可见的牛儿与羊儿那汪汪眼中传递的微妙眼神……每一种都让人物我两忘。
……
《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给我带来的,是一场关于过去与现在的对话,一次对人类文明根源的追问。《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的文字,如同一粒粒晶莹的珍珠,串联起丝绸之路上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他将个人的旅行体验与宏大的历史叙事巧妙地结合,让读者在身临其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力量。我特别欣赏他对“贸易”的描绘,他不仅仅是描述商品的交换,更深入地探讨了贸易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这本书让我明白,贸易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更是为了连接世界,促进文明的进步。他对“战争”的描述也极为深刻,他没有流露出简单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是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分析战争的原因,以及战争对丝绸之路带来的影响。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哲思,他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探索,反思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以及文明的未来走向。
评分《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给我带来的震撼,远不止于对地理风光的惊叹,更在于它所展现出的历史的宏大与人性的复杂。作者的文字并非简单堆砌景物,而是将个人的旅途体验与深厚的历史积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仿佛一位老者,带着阅尽千帆的智慧,娓娓道来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悲欢离合。我最难忘的是他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在那些曾经兵戈相见的古战场遗址,他没有流露出廉价的悲情,而是以一种冷静而深刻的笔触,探讨了冲突的根源,以及和平的珍贵。书中的人物塑造也极具匠心,无论是那些在异域他乡坚守信仰的朝圣者,还是那些在商道上搏击风浪的商人,亦或是那些默默无闻却支撑起一方水土的普通百姓,作者都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笔墨,让他们在文字中鲜活起来。我仿佛能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听到他们内心的诉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的洪流之中,个体是渺小的,但每一个个体又能以其独特的方式,汇聚成巨大的力量,改变历史的进程。作者在描写这些人物时,并没有回避他们的局限性,而是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这使得他的叙述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引人深思。
评分《万里千年:丝路手记》并非一本简单的旅行指南,而是一次关于文明碰撞与融合的深度探索。《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的文字,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又如同一张精美的地图,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千年的旅程。作者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他常常会从一个地方的当下景象,去追溯它的历史渊源,去挖掘它曾经的辉煌与变迁。我被他关于“宗教”的描写所打动,他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过程,以及它们如何与当地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景观。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宗教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对“冲突”的解读也极为客观,他分析了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如何塑造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进程。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思辨色彩,他不断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让我们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万里千年:丝路手记》带给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我就是那个背包客,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亲历着一切。作者的语言充满画面感,那些干涸的河床,古老的驿站,甚至风蚀的岩画,都仿佛近在眼前。我被他引向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发现那些被忽视的故事。他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静谧并置,将古老的传说与现代的发现交织,勾勒出丝绸之路跨越千年的沧桑巨变。他对那些古老文明的兴衰有着深刻的洞察,从罗马到波斯,从佛教到伊斯兰教,他都能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梳理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在这条道路上相互影响,融合。我特别喜欢他关于“传承”的讨论,他思考着,是什么让这些古老的文明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这种思考让我对人类文明的韧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地理,更是关于人类的精神史,它展现了人类在追求知识、信仰、财富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评分《万里千年:丝路手记》是一部关于连接与遗忘的史诗,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的交织。《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的文字,如同一曲悠扬的古曲,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将丝绸之路的传奇娓娓道来。作者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他善于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将现实的景象与历史的回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多维度的时空之中。我被他关于“地理”的描写所吸引,他不仅仅是描绘眼前的山川河流,更深入地探讨了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文明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如何克服了自然的障碍,连接起广袤的地域。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地理是历史的基石,而人类的智慧与勇气,则能够挑战地理的极限。他对“艺术”的分析也独具慧眼,他从壁画、雕塑、音乐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艺术融合,以及艺术如何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作者的文字充满了诗意,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丝绸之路的壮丽景色,也抒发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评分读《万里千年:丝路手记》,我感受到的不只是旅行的乐趣,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的文字,如同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丝绸之路上千年的风云变幻,也映照出人性的多姿多彩。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常常会从一个微小的切入点,去挖掘出整个丝路文明的脉络。我尤其喜欢他关于“语言”的探讨,他分析了不同语言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演变,以及语言如何成为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也如何成为隔阂的根源。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他对“冲突”的解读也非常深刻,他没有简单地将冲突归咎于某一方,而是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去分析冲突的成因,以及冲突如何影响了丝绸之路的走向。这种客观而理性的分析,让我对历史事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他关注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付出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贡献,都得到了他细致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与伟大。
评分读完《万里千年:丝路手记》,我才真正理解“丝绸之路”的含义远不止于地理上的连接。《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的文字,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卷轴,上面绘制着古老的地图,刻画着往昔的面孔,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作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探索丝绸之路的每一个角落,去挖掘那些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珍贵记忆。他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他分析了语言、宗教、艺术、科技等如何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传播和演变,以及这些交流如何塑造了沿线各地的独特风貌。我被他关于“误解”的探讨所吸引,他指出,历史的进程中,误解与偏见常常是阻碍交流的巨大障碍,而真正的理解与包容,才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基石。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复杂的世界,它打破了我对“东方”与“西方”的刻板印象,让我认识到,人类文明从来都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塑造的。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人文关怀,他关注着那些在历史变迁中被遗忘的个体,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选择,都成为了他叙事的一部分。
评分《万里千年:丝路手记》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品读的书,它的力量在于细节,在于深度的思考。《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的笔触,仿佛是穿越风沙的画笔,将那些被时间模糊的痕迹重新描绘得清晰可见。作者的叙事逻辑非常缜密,他总是能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事物中,引申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或者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信仰”的描述,无论是佛教徒的虔诚朝拜,还是伊斯兰教的庄严礼拜,他都以一种尊重而客观的态度去呈现,让我看到了信仰在丝绸之路上的强大凝聚力,以及它如何支撑着人们度过艰难的岁月。他对“贸易”的剖析也鞭辟入里,他不仅仅关注商品本身的价值,更关注贸易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这本书让我明白,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人类探索未知、追求进步的永恒动力。作者的文字中,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现代人的思辨,这种独特的结合,使得这本书具有了穿越时空的魅力。
评分终于读完了《万里千年:丝路手记》,掩卷长思,心中波澜壮阔,仿佛自己也曾踏上那条古老而神秘的道路,经历了一路的风沙与传奇。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将丝绸之路沿线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一一唤醒。我尤其喜欢他描写那些古老城镇的章节,那些错落有致的建筑,斑驳的城墙,仿佛还能听到昔日驼铃声声,看到商旅往来的热闹景象。他不仅仅是记录下了眼前的风景,更捕捉到了历史沉淀下的灵魂。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那些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在这里相遇,交流,留下印记,又各自奔赴远方。那些曾经辉煌的文明,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作者的文字却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顽强。他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也栩栩如生,那些淳朴的笑容,辛勤的劳作,以及世代相传的习俗,都让我对丝路沿线的人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意。这本书让我明白,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的纽带,连接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思想,共同谱写了人类文明的壮丽篇章。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展了,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类自身,都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丝绸之路充满好奇,而《万里千年:丝路手记》无疑将我的这份好奇心推向了极致。《万里千年:丝路手记》的文字,如同丝绸般细腻,又如黄沙般粗犷,将丝路沿线的风情一一铺陈开来。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并非按照地理顺序线性讲述,而是将不同时空的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张巨网,网住了丝路历史的精华。我尤其欣赏他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比如他对一种古老香料味道的描述,或是对一种已然失传的手工艺的考据,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瞬间将我拉入那个遥远的时代,让我身临其境。书中的哲学思考也十分深刻,作者在游历中,不断反思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探讨文化交流的意义,以及在现代化浪潮中,如何保护和传承那些宝贵的历史遗产。他质疑了许多习以为常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让我不禁开始审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弃的书,它更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每一次翻阅,都能品出新的滋味,获得新的感悟。它挑战了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历史”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很喜欢丝绸之路,一直想要找到一些专门介绍丝绸之路的书。其实很少买这种游记,但是目前觉得不错的也就这本和 《旅游圣经》编辑部的丝路诱惑。犹豫了一下,买了这本。其实网上搜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网络版游记,想不想买的都可以去看看再决定。封皮觉得太单薄了,书也不是很大(比《盗墓笔记》那些小了一两圈)档次上觉得不是很够~但是内容还不错,用来了解下丝绸之路还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另外,大致翻了一下,没有门票花费什么的贴士,想要纯攻略的还是选我上面说的另一本的好。
评分就像作者说的一样: 丝路三万里,过往五千年。 在这金本位、充满浮躁气息的社会中,很难有人像本书作者一样,放弃工作,放弃诸多事务。挑灯夜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通过亲身的游历,重新行走一遍现代版的丝绸之路。虽然只看了前面几章,但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文化功底确实深厚,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历史古迹、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多个角度,用自己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将整条丝路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特别适合于对丝路文化感兴趣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借用作者的话,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丝路、走向丝路、走的更久、走的更远。
评分原来国内最全的意思是就走了国内的丝路。好吧,他们写的我基本上都去过了,我以为会看到境外那段的……
评分很好,不错哦、、、
评分很喜欢丝绸之路,一直想要找到一些专门介绍丝绸之路的书。其实很少买这种游记,但是目前觉得不错的也就这本和 《旅游圣经》编辑部的丝路诱惑。犹豫了一下,买了这本。其实网上搜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网络版游记,想不想买的都可以去看看再决定。封皮觉得太单薄了,书也不是很大(比《盗墓笔记》那些小了一两圈)档次上觉得不是很够~但是内容还不错,用来了解下丝绸之路还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另外,大致翻了一下,没有门票花费什么的贴士,想要纯攻略的还是选我上面说的另一本的好。
评分很好,不错哦、、、
评分就像作者说的一样: 丝路三万里,过往五千年。 在这金本位、充满浮躁气息的社会中,很难有人像本书作者一样,放弃工作,放弃诸多事务。挑灯夜读,阅读大量文献资料,通过亲身的游历,重新行走一遍现代版的丝绸之路。虽然只看了前面几章,但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文化功底确实深厚,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历史古迹、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多个角度,用自己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将整条丝路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特别适合于对丝路文化感兴趣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借用作者的话,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丝路、走向丝路、走的更久、走的更远。
评分不错,很实惠。。。。
评分不错,很实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