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光潜美的人生》可以帮助你透悟人生真谛、解开人生困惑。《朱光潜美的人生》精选了作者的五十多篇文章,概括梳理成五个专辑,包括:人生面面观、人生之修养、生命、青春与成长、论为人处世、读书与教育。语言深入浅出,宛若与年轻人促膝谈心,诚挚亲切,具有很强的话语感染力和思想启迪性。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泽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著作包括《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两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最早的一部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优美的散文笔调讲解深刻的人生道理,深受青年朋友的欢迎。另有泽著《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
PART 1
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
人生面面观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谈人生与我
谈立志
谈敬
看戏与演戏——两种人生理想
在混乱中创秩序
谈理想与事实.
学业·职业·事业
PART 2
自然界事物纷纭错杂,人能不为之迷惑,赖有两种发见:一是条理,一是分寸。条理是联系线索,分寸是本来轻重。有了条理,事物才能分别类居,不相杂乱;有了分寸,事物+能尊卑定位,各适其宜。
人生之修养
谈恻隐之心
谈价值意识
谈趣味
谈谦虚
资禀与修养
谈羞恶之心
谈冷静
文学的趣味
PART 3
PART 4
PART 5
附录 
朱光潜的座右铭
15条人生箴言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 
    我在大学里教书,前后恰已十年,年年看见大批的学生进来,大批的学生出去。这大批学生中平庸的固居多数,英俊有为者亦复不少。我们辛辛苦苦地把一批又一批的训练出来,到毕业之后,他们变成什么样的人,做出什样的事呢?他们大半被一个共同的命运注定。有官做官,无官教书。就了职业就困于职业,正当的工作消磨了二三分光阴,人事的应付消磨了七八分光阴。他们所学的原来就不很坚实,能力不够,自然做不出什么真正事业来。时间和环境又不容许他们继续研究,不久他们原有的那一点浅薄学问也就逐渐荒疏,终身只在忙“糊口”。这样一来,他们的个人生命就平平凡凡地溜过去,国家的文化学术和一切事业也就无从发展。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生活的压迫和恶势力的引诱,由很可有为的青年腐化为土豪劣绅或贪官污吏,把原来读书人的一副面孔完全换过,为非作歹,恬不知耻,使社会上颓风恶习一天深似一天,教育的功用究竟在哪里呢? 
    想到这点,我感觉到很烦闷。就个人设想,像我这样教书的人把生命断送在粉笔屑中,眼巴巴地希望造就几个人才出来,得一点精神上的安慰,而年复一年地见到出学校门的学生们都朝一条平凡而暗淡的路径走,毫无补于文化的进展和社会的改善。这种生活有何意义?岂不是自误误人?其次,就国家民族的设想,在这严重的关头,性格已固定的一辈子人似已无无大希望,可希望的只有少年英俊,国家耗费了许多人力和财力来培养成千成万的青年,也正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担负国家民族的重任,而结果他们仍随着前一辈子人的覆辙走,前途岂不很暗淡? 
    青年们常欢喜把社会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变成屈服于事实而抛弃理想的堕落者。章宗祥领导过留日青年,打过媚敌辱国的蔡钧,而这位章宗样后来做了外交部长,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汪精卫投过炸弹,坐过牢,做过几十年的革命工作,而这位汪精卫现在做了敌人的傀儡,汉奸的领袖。许多青年们虽然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但投身社会之后,投降于恶势力的实比比皆是。 
    ……
书后附录了朱光潜先生的3条座右铭和15条人生箴言,是朱光潜先生关于人生哲理的精华,值得品味、值得收藏。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它需要你投入时间与心神,但回报是巨大的。不同于那些直抒胸臆、情绪强烈的作品,这本书呈现出一种克制而深邃的魅力。作者的笔调始终保持着一种温和的审视姿态,既不苛责读者的不足,也不过度拔高理想的境界。他以一种极其理性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带领读者探索何为真正的“丰盈”。书中对精神世界构建的剖析,尤其触动我。他将心智的培养比作园艺,需要持续的浇灌、修剪和耐心等待。这种将人生视为长期工程的观点,极大地缓解了现代社会对“快速成功”的焦虑感。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闲暇”的重新定义,它不再是浪费时间,而是创造意义的必要空间。读完此书,我感到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断舍离”,不再被无谓的琐事和外界的喧嚣所裹挟,内心深处多了一种坚实的支撑感。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精神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张弛有度,让人完全沉浸其中,欲罢不能。我常常发现自己读着读着就停下来,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因为被作者的某个观点猛地击中,需要时间消化。那些关于“审美判断”的章节,尤其引人入胜。它并非枯燥地讲解理论模型,而是将复杂的概念融入到对具体艺术作品,比如一幅画、一段音乐的分析之中,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作者的语言风格有一种古典的韵味,但绝不晦涩,反而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他擅长使用长句,但这些长句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像精密的仪器一样精确地表达着思想的走向。我特别欣赏他如何将东方哲学中的“中和”思想融入到对西方美学的解读中,这种跨文化的融会贯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野。对于任何一个对美学抱有好奇心,却又被传统学术著作吓倒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温暖的灯塔,它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引领你踏上一段充满发现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带着一种老派文人的风骨和气度,令人敬佩。它不像当代很多流行读物那样追求即时满足和快速反应,而是鼓励读者慢下来,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品味。作者对于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他似乎对每一个词汇的重量都了如指掌,下笔精准而富有张力。我读到关于“趣味”的讨论时,感受尤其深刻。他不是在教导我们“应该喜欢什么”,而是在引导我们去培养一种“发现美”的能力,一种主动的、充满好奇心的探寻欲。这种能力一旦被激发,生活中的任何平凡场景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书中对古典艺术的引用信手拈来,却绝不卖弄学问,反而如同老友间的交谈,自然而然地将深厚的文化积淀融入日常的语境中。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看夕阳、听鸟鸣的方式都变了——多了一份敬畏,少了一份匆忙。这是一种内在视角的提升,而非外在知识的堆砌,非常难得。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有些疑虑,担心这种主题的书籍会过于理论化,读起来索然无味。然而,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哲学议题,拆解成了可供日常实践的“心法”。作者的文字中流淌着一种强大的理性之美,但这种理性绝非冰冷的逻辑推演,而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刻理解之上的智慧。我尤其喜欢他探讨“沉思”与“行动”之间辩证关系的部分。他没有鼓吹消极的遁世,也没有推崇盲目的忙碌,而是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视角——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在行动中不迷失自我的本真。这种平衡感,对于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拿书中的观点对照自己的生活片段,发现许多曾经困扰我的小情绪,在作者的梳理下,竟变得如此清晰和可以释怀。这本书像一面魔镜,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指明了通往那里的路径——那路径并不在远方,就在我们每日的呼吸之间。
评分读完这本厚厚的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文字中构建了一个极为精妙且令人沉醉的精神世界。它不像某些哲学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和对日常细微之处的敏锐洞察。特别是书中对于“诗意栖居”的探讨,简直是为现代人量身定做的一剂良药。我记得有段话描述了清晨阳光穿过窗棂洒在旧木地板上的那种光影变幻,那种宁静和美感,让我瞬间联想到了自己童年记忆里某个模糊但温暖的午后。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他似乎总能捕捉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深思的美。他没有直接给出“如何生活”的教条,而是通过一系列充满哲思的对话和观察,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韵律和节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生硬的口号都更有力量。读罢掩卷,我没有感到疲惫,反而有一种被温柔抚慰后的充盈感,仿佛心灵经过了一场彻底的涤荡与重塑,对周遭事物的感知也变得更加鲜活和立体起来。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位智者坐在你身边,用最优雅的语言与你探讨生命的真谛。
评分人生之修养
评分朱光潜谈修养
评分本书从开篇就从谈人生与我开始,他提出每年见到大批年轻人充满理想和抱负,但进入社会后会慢慢被红尘同化,他在痛心的同时也从来没有对所有年轻人失去信心,他还是认真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期待着所有的年轻人可以保有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希望年轻人可以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不用变为任何形式的愤青或粪青。他描述的语言是那样的真诚与充满期待,让人不禁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也许如他所述随波逐流,也许如他所望特立独行,但不管如何的行事,都让人觉得梦想中的清明世界可以从这一刻开始。
评分我不大愿意谈理想,是因为一说到理想就不免与崇高,神圣、伟大这些东西联系起来。这些东西本身并无问题,但一谈得多,就不免成为陈词滥调。这一点,正如谈爱情诗,谈得多了就只剩脂粉味和肉麻了。而这种毫无创见的空谈,正是朱光潜先生反对的。因此,我也从我抓住的几个点浅说读这本书的见识。在《美的人生》一书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探讨敬畏、趣味、英雄崇拜、性爱、以及读书的部分。敬,或者说“敬畏”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他所尊敬,或者敬畏的对象是什么,态度如何,都能看出一个人的虔敬心。孟子曰,恒敬人者,人恒敬之;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意味着信从,畏意味着不越过。只有对伟大,且崇高的东西信从,并不越过某种界限,一个人才可能拥有持久的行为与意识,比如爱。反之,一个人如果只是盲目的敬畏,而不对他敬畏的对象有所了解,那么不过只是愚信。在谈敬的这一篇里,朱光潜先生说的很透彻,令人叹服。 趣味,以及文学的趣味等篇目,可谓深入我心焉。朱光潜先生认为,人们喜欢读什么书,喜欢谁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其作品的高低,而是因为读者的趣味。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理性的说,这戳中了某些人的咯吱窝。先秦文学气象万千,既有《论语》语录体文学的大处着眼,也有《左传》细致入微的八卦钩沉;两汉文学则既有贾谊的廓大广博,也有张衡的铺陈华丽;即便是在同一个人身上,也有豪放与柔美两种特质,以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例,他既写过“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霸气侧漏的句子,也写过“南园绿草飞蝴蝶”这么女儿态的诗,所谓尊谁,喜欢谁,不过是个趣味问题。一个人的身上,乃至一个时代,并不是呈现出一种模样,而是兼具阴柔与阳刚,宽厚与偏狭。理解一段历史,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解一个人,乃至理解自我生存的状态,都不是非此即彼,或者非豪放即婉约,那种把词作按照豪放或婉约来划分的,不过是停留在中学生水平罢了。同样,人生的趣味也绝不只是消遣,或者缓冲,而是生命的亮色。一个无趣的人,将是最面目可憎的,不但别人觉得难以接触,他自己亦时时在困苦中。 关于崇拜,尤其是英雄崇拜,我颇倾向托尔斯泰式的英雄,宽仁,爱与融合。首先是定义英雄,少年时代我所崇拜的英雄无非是开疆拓土,冲锋陷阵的中西豪杰,如项羽、卫青、霍去病、陈汤(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位)、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之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增进,人本主义思想的深入,我所理解的英雄更多是精神上的,而非依靠强力驱策群人、一将成名万古枯那种英雄。我倾向于“反英雄崇拜”,一个希图英雄出现的民族是悲剧性的,因为这容易培养出奴性,势必阻碍独立自由的发展。而且,重复性的宣讲强力英雄们的事迹,亦容易造成对生命的漠视。君不见,当人们为那些银幕上挥刀如砍瓜切菜,人头横飞的身影而大起敬仰之情时,真实的历史上那些跑龙套的付出的却是性命,且何止千万。翻开史迹,英雄们的功业无不建立在流血漂橹上。以秦灭六国那一段历史为例,辄出现“坑敌”、“沉河”、“斩获”……数量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这样的历史,这样的英雄有甚可观处?所以,所谓英雄崇拜的心早冷了多年。关于性爱,作为中国人是容易避讳的。我看朱先生此书,先看的就是谈性爱的这一篇。朱先生不愧是坦荡的人,真性情的人,既不伪饰,也不宣恶。其中一句话,对青年人,尤其是对父母可谓是金石之言。中国人缺乏性教育,父母对孩子谈性不知道如何把握,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很多父母企图在这方面蒙住孩子的眼。朱先生说,对这重要问题你想他们安于愚昧,他们就须得偿付愚昧的代价。今日之世的青少年固然在性这方面不被蒙蔽了,网络和其他渠道早已使他们睁开了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在歧途上 叔本华甚至说,人生就是一个钟摆,得不到时陷入痛苦,得到后又陷入无聊。这一点和性欲得不到满足,或者性欲得到满足后的思虑非常相似,尤其是那些深陷于焦虑中的人。不少研究变态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大量的资料证明一些变态连环杀手都和性有关,通常是生理问题已经上升到精神问题,这属于典型的决堤横流。但另一方面,升华者也大有人在,且多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自由斗士马丁路德•金,就是一个典型的性压抑者,他身为牧师,但却经常嫖妓。在宗教的束缚与肉体的需求之间,信仰最终输给了身体。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暗示,即压抑必然导致反弹,专制必然导致挑战。同样的人还有中国的盗火者陈独秀,他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时就逛窑子,结果遭到某些敌对者的诟病。甚至在国民党将他逮捕进监狱后,他曾在女友潘兰珍探监时与之缠绵,并在狱中痛打了某人。某报人曾评论说,打炮兼打人,堪称双打,这不亏一代巨子啊……当狱方指责陈氏有肉感行为,不符合监狱规定时。陈独秀当即抗议,我的思想犯了罪,但我的身体并未犯罪。这和李敖“大头犯罪,小头受过”的说法如出一辙。一笑。
评分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评分人生之修养
评分好书!!!物流快!!!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记得高二时语文老师曾推荐我们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而我却因此误打误撞找到了先生早年的一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看便是爱不释手,先生平易而又意味深长的教诲溢于笔端,仿佛解开了我心中的很多困惑,若用“迷糊灌顶”“豁然开朗”这些词,也绝不会有夸张之嫌。王安忆说过,读书,更像是寻找一种共鸣,尤其是当作者道出了你想说却一直无法表达的感受,我十分赞同这种说法,而读先生的这本书,就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