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人物与人物传记
评分这本书没发货,一单八本书,结果少发了三本,我想知道为什么???
评分此书不错,大师的专著
评分外包装不错,还没来得及看.
评分简论人物与人物传记
评分文学家林语堂于1935年在《吾国与吾民》里的相关论述,给了我们一个关于个人与历史的明确说明和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他说:“研究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或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其最终和最高的努力,往往用于觅取对该时代之‘人物’的精详的了解。因为文学创作和历史事迹之幕后,一定有‘人物’,些〔此〕等人物及其行事毕竟最使吾人感到兴趣。当吾人想起马蔻斯·奥理略(Marcus Aurelius;笔者按:2世纪时罗马帝国皇帝,著有《沉思录》,被誉为哲学家皇帝。)和吕善(Lucian),便知适当罗马衰落时期。又或想起佛朗古·维龙(Francois Villon;笔者按:15世纪法国抒情诗人,著有《遗嘱集》,被称为市民知识分子。)便知适当中古世纪。想起一个时代的重要人物,马上感觉到那个时代很熟悉,也很明了。”(黄嘉德汉译,香港天地图书公司2005年,第15页)撇去关于文学的陈述,仅就历史研究而言,林氏在这里表述了三重意思:研究历史最终、最高的目的是认识人物;历史事实,归根结底表现在人物身上;著名人物代表那个时代,令人熟悉那个时代。对他的第一点说法可能会有异议,也即对史学研究的目标如何规范得更准确些,但总的来讲,历史研究主要是落实在对历史人物的认知上理解上说明上,这正是笔者赞同的地方,所以才大段地引述在这里。研究历史,必定会涉及历史事件、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群体、民族国家,但是又必然会寻觅事件、制度和群体、民族活动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事实上,先有一个个“个人”,也即人物的活动,也才有群体的动作,才会有有计划的组织行动,个人行为是群体活动的先声,是群体活动的基础。所以研究人的历史,研究群体史、社会史、民族史、国家史,都是与人物史分不开的,都是建立在人物研究基础上
评分众所周知,“历史是人的历史”,然而如何理解这种共识,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人们的见解多有差异,就“人”的内涵、主体讲,即有个人与群体、社团、民族、种族、社会、国家之别;就人对历史的作用讲,即谁是历史的创作者、主宰者,是社会发展规律、物质条件规定人的行为,还是人的行为的主动性起作用?这些问题学者间的认识是颇有差异的。看来,人的历史的研究,首先要弄清个人、群体与社会与历史的关系问题,而后才能进一步明了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社会作用。
评分冯先生的书买了几本,可读性强。
评分通俗读物,聊以解忧,冯先生好书不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