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育核心课程
原价:150.00元
作者:王君瑞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31453666
字数:
页码:11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1.6kg
编辑推荐
《中国美术·设计分类全集·绘画基础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中国美术·设计分类全集·绘画基础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育核心课程》融知识、技能、创造、艺术为一体,使临习者掌握绘画造型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拓展艺术思维与想象力,提高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了解绘画的不同风格与表现形式,能运用所掌握的造型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而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此书便是其中一本。
目录
序/3
第一章并非色彩的彩色/006
1.规范色彩还是被色彩规范/006
2.写生的目的不是记录/008
3.绘画的意义不仅是“美化”/010
4.体验涂抹的快乐/012
5.艺术的意义是非艺术/014
6.我们距离最好的艺术教育还有多远/016
第二章并非塑造的素描/019
1.构建与破坏同样重要/019
2.完善与不完善的同样价值/022
3.加强与削弱同样有力/024
4.控制与失控同样珍贵/026
5.获得与失去同样真诚/028
6.盲目与明确同样精彩/030
7.画实与画虚同样真实/033
8.开始与结束同样结果/035
第三章并非创意的绘画/037
1.想好了再画还是画好了再想/037
2.从偶然到必然的转换/040
3.发现的意义大于制造/042
4.承受过程的艰难/045
5.享受失败的考验/048
6.到底是形式决定内容还是内容决定形式/050
第四章 并非传授的教授/054
1.别拿美术当手艺/054
2.自己所认为的绘画/056
3.所有人都不一定是对的/058
4.心虚是最大的自信/060
5.不能有任何目的/062
6.没有意义的意义/064
7.艺术创作不等于艺术教育/066
8.宽容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唯一方法/068
第五章并非规则的思考/070
1.相对的基础与绝对的基础/070
2.创新的本质就是试验/072
3.造型的意义不完全是塑造/074
4.差异是艺术教育存在的基础/076
5.教学体系远比教学大纲更重要/078
6.现代价值观与思维的思辨性/080
7.传统价值观与思维的永恒性/082
8.与国际接轨需要判断和选择的能力/084
9.专业技能训练不能取代人才培养/086
10.学会独立思考是百年大计/088
第六章并非问题的回答/090
1.寻找自己面临的问题并做出回答/O90
2.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知道愿望是什么/091
3.没有感觉算不算一种感觉/093
4.为什么一定要画碍更好/085
5.不喜欢艺术有什么不对/098
6.是否需要更多的认同/102
7.困惑是不是绘画/104
8.艺术有没有道理/106
9.艺术中的对与错/109
10.让心灵自由自在/113
后记/116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建筑结构有着莫名的好奇,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这本书时,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想着至少能从中了解一些关于建筑安全的基本原理。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才意识到这远非一本易读的普及读物。书中的内容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学公式,比如“概率论”、“可靠指标”、“失效模式”等等,这些对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起来相当吃力。我努力去抓住“可靠度”这个核心概念,试图理解它如何被量化和设计。书中提到,可靠度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来确定的,这其中涉及到对各种“荷载”的精确分析,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以及偶然荷载。我尝试着去理解这些荷载是如何被定义和计算的,以及它们对结构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例如,书中关于地震荷载的讨论,让我意识到建筑的抗震设计并非简单的“抗住”就行,而是需要精确计算地震的频率、振幅以及结构本身的动力响应。然而,具体到设计层面,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让我感到无从下手。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为建筑工程师量身打造的“操作手册”,而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只能看到操作手册中的“功能描述”,却无法理解其中的“操作步骤”。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还是出于对建筑安全的好奇心。毕竟,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建筑打交道,了解一些关于它们“安全指南”的内容,总归是件好事。然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这本书,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阅读挑战。书中的内容,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数学公式,像“概率分布”、“可靠性指标”、“极限状态设计”等等,这些名词对我来说就像是陌生的符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我努力地去理解“可靠度”的含义,它似乎是在量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书中介绍的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都显得非常专业和晦涩。我尝试去理解“荷载”的概念,它指的是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力,比如自身的重量、风力、地震等。但是,书中又将这些荷载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例如“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并且引入了各种系数来进行计算,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我希望从中找到一些能够直接关联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感知,例如,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标准,我们才能安心地居住在高层建筑里?但书中更多的是在阐述理论框架和计算原理,对于这些实际应用层面的直观感受,我则难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能干啥?我是个普通读者,对建筑这行懂的皮毛都算不上。平时买房子,我关心的是地段、户型、物业,最多再看看开发商的口碑,至于房子能不能抗震、能不能撑一百年,那完全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事。这本书,光看名字就一股浓浓的专业味扑面而来,完全不是为我这种小白准备的。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希望至少能找到点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干货”。开头的部分,充斥着各种公式和图表,什么“概率分布”、“风险分析”、“可靠性指标”,这些名词听起来就让人望而却步。我试图理解“可靠度”这个概念,大概是说房子不能轻易坏掉、塌掉。但是,它后面的“设计统一标准”几个字,让我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这不像是我平时看的那些教你装修、教你养花的书,能立刻看到效果。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一本给专业人士看的教科书。我努力想从里面找出点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联系,比如,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标准,我们的房子才更安全?但是,具体是怎么保证安全的,我还是云里雾里。书里提到的一些“荷载”的概念,比如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我能理解建筑物要承受这些外力,但它后面怎么计算这些力的大小,以及如何让建筑物能承受住这些力,这之间的逻辑对我来说是完全不透明的。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建筑工程师的“武功秘籍”,而我,连“招式”都看不懂,更别提“内功心法”了。
评分拿到《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这本书,我本身就是抱着一种“看看热闹”的心态。我不是做建筑设计的,平日里对这些专业术语完全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状态。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肃和专业,当我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文字和公式更是让我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高深的知识殿堂,但这个殿堂的大门对我来说是紧锁的。我试图去理解“可靠度”这个核心概念,大概意思就是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预期的功能,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如何量化这个“可靠度”,书里面给出了很多复杂的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这些对我而言就像是天书。更让我感到头疼的是,书中反复出现的“荷载”这个词。我大概知道是指施加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力,比如风、雪、地震,还有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但书中又细致地区分了恒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并且还引入了各种系数进行计算。这让我觉得,建筑设计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严谨得多。我试图在字里行间寻找一些能够触及我生活经验的例子,比如,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标准,我们的高层建筑才能在强风中屹立不倒?但书中更多的是在阐述理论和计算方法,这些对我来说更像是“为什么”,而不是“怎么样”的直观感受。
评分我之所以会关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建筑背后科学原理的敬畏。作为一名对建筑行业并不专业的读者,我一直对如何让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保持稳定感到好奇。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扇“秘密大门”的窗户。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就像一个站在数学殿堂门外的人,虽然能看到里面的辉煌,却无法理解门内的奥秘。书中充斥着各种我闻所未闻的专业术语,诸如“概率分布”、“可靠性指标”、“失效模式”等,这些概念的理解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试图去把握“可靠度”这个核心概念,它似乎是在描述建筑物在一定时间内满足预定功能的概率。但是,书中关于如何计算这个概率的方法,却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统计学原理,这些对我而言是深不可测的。此外,书中对“荷载”的详细分析,也让我深感其严谨之处。我了解到,建筑物需要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力,包括自身的重量、风力、地震等,而这些荷载又被进一步细分为恒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并且需要通过复杂的公式进行计算。我渴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够直接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例子,比如,为什么有些老房子看起来摇摇欲坠,而一些现代建筑却能屹立不倒。然而,书中更多的是在阐述理论和计算方法,这些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份“蓝图”,而我,则只能远远地欣赏,却无法理解蓝图背后的建造过程。
评分我平时就对建筑行业有点兴趣,也经常关注一些新的建筑项目,所以我才买了这本《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老实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忐忑的。毕竟,我不是学工程的,对于“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这类词汇,总觉得离我有点远。但是,我还是想看看,普通人能不能从里面学到点什么,或者至少,能对建筑安全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这本书确实非常专业,一打开就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理清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可靠度”这个词,我理解就是建筑物的安全程度,不能随便就垮塌。但是,它怎么衡量和设计这个“可靠度”,书里讲得很细致,涉及到很多数学模型和统计学原理,这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难度。我看到书里讲到“荷载”的时候,感觉稍微有点亲切,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风、雨、雪这些力。但是,它后面又讲到了“荷载组合”、“荷载分项系数”等等,这些我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感觉比我们平时理解的“风大”、“下雪”要复杂得多。我试图在书中寻找一些和我们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比如,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住的房子才能更安全?但是,书中更多的是在讲解如何计算和设计,而不是直接告诉我们“你们的房子有多安全”。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游戏攻略”,但这个游戏的操作非常复杂,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才能玩得转。
评分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奇心,想看看建筑结构设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这书名,听起来就很有分量,让我觉得里面一定藏着很多“硬核”知识。结果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扑面而来的公式和术语给“劝退”了。什么“概率”、“可靠指标”、“荷载组合”,这些词汇对我来说就像是加密的电报,我根本不知道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努力地去理解“可靠度”这个概念,大概就是说建筑物能够安全地使用多长时间,不出问题。但书里是怎么衡量和保证这个“可靠度”的,那是一整套复杂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我看了半天,感觉自己就像在看一本外星人的说明书。尤其是关于“荷载”的部分,我以为就是说风有多大,下雪有多重,但它里面又分了什么“恒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还带了一堆系数,我看得头都大了。我试图找点和我们普通人生活相关的例子,比如,是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标准,我们住的房子才不容易塌?但是,书里更多的是在讲“如何设计”和“如何计算”,而不是直接告诉我“你的房子有多安全”。这感觉就像是给你一本菜谱,里面把食材的化学成分都分析了一遍,但是对于怎么做出可口的菜肴,却只字未提。
评分这本书,说是《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简称“可靠度标准”,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真是一本“天书”!我一个搞营销的,平时接触的都是用户画像、推广渠道什么的,对这种动辄涉及“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专业书籍,简直就是从另一个次元来的。但工作性质使然,偶尔也会接触到一些和房建有关的项目,所以也想了解一下,万一哪天能派上用场呢?打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公式、图表,还有那些我根本看不懂的术语,什么“概率”、“可靠指标”、“寿命”、“失效”、“荷载”、“阻尼”……我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数学的黑洞,每一个字都像在嘲笑我的无知。我试图抓住一点线索,比如“可靠度”,顾名思义,就是建筑物要可靠,不能随便就塌了,这道理谁都懂。但是,它后面跟着的“设计统一标准”就让人头大了,什么叫“统一”?意味着大家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不管你是盖摩天大楼还是小平房?然后又是“设计”,这背后牵扯到的肯定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画图”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各种力学、材料学、甚至地质学之类的复杂计算。我翻到后面,看到一些关于“荷载”的部分,好像说的是建筑物要承受的各种力,比如风吹、雨淋、地震,还有我们自己住进去的家具、人等等。但它又把这些荷载分成了“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甚至还有“偶然荷载”,这我就有点懵了,难道地震算“偶然荷载”吗?那台风呢?还有,这些荷载的大小是怎么确定的?是通过科学的测量还是有什么模型?我真的只能浮光掠影地看,很多东西都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怎么回事,我是一点都不知道。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秘密宝藏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只有宝藏猎人才能看懂的符号,而我, just a curious bystander, 只能远远地望着。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支撑起高楼大厦的“骨架”充满好奇,但对于“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这样一本厚重的书籍,我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期望能读懂。我只是想窥探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规则,才能让那些庞然大物屹立不倒,经受住风雨和时间的考验。翻开书页,一股严谨而专业的气息扑面而来。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图表和专业术语,比如“概率”、“可靠指标”、“荷载组合”、“极限状态”等等,这些对我来说就像是一门全新的语言。我努力地去理解“可靠度”这个核心概念,它似乎是在量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失效的概率。但是,如何将这种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设计,书中的方法和步骤对我而言是深不可测的。我尝试着去理解“荷载”的部分,了解到建筑物需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力,包括自身的重量(恒荷载)、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可变荷载),甚至还有地震、风等极端情况(偶然荷载)。但是,这些荷载是如何被精确计算出来的?又如何通过结构设计来抵抗它们?书中的描述对我来说更像是“是什么”,而“怎么做”的部分,我则完全摸不着头脑。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大师,在向徒弟传授最精深的技艺,而我,只是一个站在远处旁观的普通人,只能依稀看到大师手中的技艺,却无法理解其背后的精妙之处。
评分这本书,我算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买的,但说实话,读起来真的不容易。《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光听这名字就感觉是高精尖的领域。我呢,就是个普通上班族,平时对建筑结构也就停留在“房子能住就行”的层面。拿到书,翻开一看,嚯,扑面而来的就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专业名词,什么“概率”、“可靠指标”、“荷载组合”,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外来客。我努力去理解“可靠度”这个概念,大概就是说房子不出事儿的概率有多大吧。但是,它怎么算出这个概率,又怎么保证这个概率达到标准,书里讲得非常系统,但也非常复杂。我看到里面讲“荷载”的部分,就是建筑物要承受的各种力,比如风吹、雨淋、地震,还有它自己的重量。但它又把这些荷载分成很多种,比如“可变荷载”、“偶然荷载”,还有什么“荷载分项系数”,这些细致的划分和计算,让我感觉建筑设计真的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问。我试图在书里找一些能让我产生共鸣的点,比如,是不是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不用担心房子会因为一场大风就摇摇欲坠?但是,书中更多的是在讲理论和计算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你“你的房子安全”。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食谱”,里面详细列出了各种“食材”和“烹饪步骤”,但对于不会做菜的人来说,光看菜谱是学不会做菜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