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unwald心髒病學(英文影印版)(第9版)(套裝上下捲)

Braunwald心髒病學(英文影印版)(第9版)(套裝上下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Robert O.Bonow,Douglas L.Mann,Douglas P.Zipes 等 著
圖書標籤:
  • 心髒病學
  • Braunwald
  • 醫學
  • 內科
  • 心血管
  • 教材
  • 影印版
  • 英文
  • 第9版
  • 套裝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天津齣版傳媒集團 ,
ISBN:9787543331792
版次:9
商品編碼:11187458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72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英文
附件:CD-ROM光盤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Braunwald心髒病學(英文影印版)(第9版)(套裝上下捲) 》原版影印,附贈含原書彩圖的光盤,使廣大心血管醫生更好地領略這部經典巨著的風采,瞭解和掌握當今國際上前沿的心髒病學專業知識和信息,提高臨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從容地麵對臨床的各種挑戰!
  《Braunwald心髒病學(英文影印版)(第9版)(套裝上下捲) 》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著名的心血管學專傢Eugene Braunwald教授主編,自1980年問世以來,一直是心血管病學領域重要的大型教材。目前已齣版到第9版。人民衛生齣版社曾翻譯過該書的第7版,受到很多心血管醫生的好評。目前考慮到該書的學術價值、市場需求,以及內容的大量更新,特引進此書的原版影印版來滿足國內廣大讀者的需求。

內容簡介

  《Braunwald心髒病學(英文影印版)(第9版)(套裝上下捲) 》分為10部分,共94章,除瞭繼續保持前幾版的風格和傳統,內容覆蓋心髒病學領域的各個部分,注重介紹疾病預防與診治的進展之外,還對全書進行瞭全麵的更新。在之前版本基礎上新增瞭9章,而且有24章增加瞭新的內容。本版著重闡述瞭心髒病學前沿的知識,包括分子成像、血管內超聲、心血管再生和組織工程、通過器械檢測心衰程度及心衰的器械治療、房顫的治療、結構性心髒疾病、Chagasic心髒病、心血管醫學倫理學、臨床試驗設計和執行等研究熱點。此外《Braunwald心髒病學(英文影印版)(第9版)(套裝上下捲) 》還對美國心髒病學會心血管疾病的指南進行瞭總結,並附有約2500幅精美圖片和600張錶格。為廣大心血管專業醫師、內科醫師及醫學生提供瞭指導和可行性方法,是學習心血管醫學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和案頭參考書!

目錄

Part I.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1.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Economic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3.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in Cardiology
4.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of Quality in Heart Disease
5.General Principles of Drug Treatment
6.End of Life

Part II.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7.The History
8.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eart and Circulation
9.Electrocardiography
10.Exercise Stress Testing
11.Echocardiography
12.Radiology of the Heart and Great Vessels
13.Nuclear Cardiology
14.Newer Cardiac Imaging: MRI
15.Newer Cardiac Imaging: CT
16.Relative Merits of Cardiac Diagnostic Techniques
17.Cardiac Catheterization
18.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Part III.Heart Failure
19.Mechanisms of Cardiac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20.Assessment of Normal and Abnormal Cardiac Function
21.Pathophysiology of Heart Failure
22.Clinical Aspects of Heart Failure: High-Output Failure; Pulmonary Edema
23.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Pharmacological Methods
24.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25.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ssisted Circulation
26.Heart and Heart-Lung Transplantation

Part IV.Arrhythmias, Sudden Death and Syncope
27.Genesis of Cardiac Arrhythmias: Electrophysiological Considerations
28.Genetics of Cardiac Arrhythmia
29.Diagnosis of Cardiac Arrhythmia
30.Management of Patient with Arrhythmias
31.Cardiac Pacemakers and Devices
32.Specific Arrhythmias
33.Cardiac Arrest and Sudden Death
34.Arrhythmias and Syncope

Part V.Preventive Cardiology
35.Vascular Biology of Atherogenesis
36.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37.Systemic Hypertension: Mechanisms and Diagnosis
38.Systemic Hypertensio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39.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pid Disorders
40.Diabete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41.Obesity, Diet and Nutrition
42.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HD
43.Rehabilitation

Part VI.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44.Coronary Blood Flow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45.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Chest Pain
46.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h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47.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nagement
48.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49.Unstable Angina
50.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51.Diabetes and Heart Disease
52.Percutaneous Coronary and Valvular Intervention
53.Diseases of the Aorta
54.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
55.Extracardiac Vascular Interventions

Part VII.Disease of the Heart, Pericardium, and Pulmonary Vascular Bed
56.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ults
57.Valvular Heart Disease
58.Infective Endocarditis
59.Cardiomyopathies
60.Myocarditis
61.Cardiovascular Abnormalities in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62.Toxins and the Heart
63.Primary Tumors of the Heart
64.Pericardial Diseases
65.Traumatic Heart Disease
66.Pulmonary Embolism
67.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Cor Pulmonale
68.Sleep Disorders and Heart Disease

Part VIII.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
69.Principles of Cardiovascular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s
70.Cardiac Regeneration

Part IX.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Special Populations
71.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72.Heart Disease in Women
73.Pregnanc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74.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thletes
75.Medical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76.General Anesthesia and Noncardia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77.Heart Disease in Varied Populations

Part X.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isorders of Other Organ Systems
78.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79.Heart Disease in Women
80.Pregnanc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81.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thletes
82.Medical Management of the Patient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83.General Anesthesia and Noncardia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Disease
84.Heart Disease in Varied Populations Index

前言/序言


《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管理:權威指南》 內容概述: 本書是一部全麵深入探討心血管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權威性專著。它係統性地梳理瞭從基礎科學研究到臨床實踐的最新進展,旨在為心血管內科醫生、心髒外科醫生、全科醫生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詳實、前沿且極具參考價值的知識體係。本書內容涵蓋瞭心血管疾病的各個方麵,包括但不限於: 一、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學與分子基礎: 心髒解剖與生理: 詳細介紹心髒的結構、功能以及心血管係統的正常生理活動,包括心肌細胞的電生理特性、心髒泵血機製、血壓調節以及微循環的生理功能。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機製: 深入探討動脈粥樣硬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瓣膜病等常見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分子信號通路、基因調控以及細胞生物學機製。重點關注炎癥、氧化應激、內皮功能障礙、血栓形成等關鍵病理過程。 遺傳學與心血管疾病: 闡述遺傳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發病中的作用,介紹常見的遺傳性心血管疾病,並探討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的最新進展。 二、 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診斷策略: 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 強調細緻的病史詢問和精準的體格檢查在診斷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列舉典型癥狀與體徵,指導臨床醫生如何通過這些基礎方法初步判斷病情。 影像學診斷技術: 全麵介紹心電圖(ECG)、超聲心動圖(Echocardiography)、心髒CT(Cardiac CT)、心髒MRI(Cardiac MRI)、核素心肌顯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等影像學技術的原理、臨床應用、圖像判讀以及最新發展。重點講解不同檢查方法在特定疾病診斷中的優勢與局限。 血流動力學評估: 詳細闡述無創和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包括導管介入檢查、壓力測量、血氧飽和度測定等,指導臨床醫生如何評估心髒功能和血流動力學狀態。 實驗室檢查與生物標誌物: 介紹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各類實驗室檢查,包括血脂、血糖、腎功能、電解質、心肌標誌物(如肌鈣蛋白、BNP/NT-proBNP)、炎癥標誌物等,並闡述這些標誌物在疾病診斷、風險評估和療效監測中的意義。 介入診斷技術: 深入介紹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心髒瓣膜評估、肺動脈高壓診斷等介入性診斷技術,指導臨床醫生掌握這些技術的操作規範與解讀要點。 三、 常見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原則與方案: 藥物治療: 係統闡述各類心血管藥物的藥理作用、適應癥、禁忌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及藥物相互作用。涵蓋抗血小闆藥物、抗凝藥物、降脂藥物、降壓藥物、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心力衰竭藥物、抗心絞痛藥物等。 介入治療: 詳細介紹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TMVR)、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先天性心髒病介入治療等微創介入技術的適應癥、操作流程、並發癥處理及最新進展。 外科治療: 概述心髒外科手術的原理、適應癥與禁忌癥,包括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心髒瓣膜修復與置換術、先天性心髒病外科矯治術、心肌移植等。 心髒起搏與電復律: 介紹心髒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以及心髒再同步化治療(CRT)的適應癥、植入技術、程控管理與隨訪。 心髒康復與二級預防: 強調心髒康復在患者功能恢復、生活質量提升及降低再發事件中的作用,詳細介紹運動療法、飲食指導、心理乾預、戒煙等二級預防策略。 四、 特殊人群與復雜情況的心血管管理: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探討老年人生理特點與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妊娠期心血管疾病: 關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心肌病、瓣膜病等,指導孕期、分娩期及産後心血管疾病的管理。 兒童與青少年心血管疾病: 介紹先天性心髒病、川崎病、心肌炎等兒童期常見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閤並癥患者的心血管管理: 探討糖尿病、慢性腎髒病、呼吸係統疾病、腫瘤等閤並癥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協同管理。 心血管急危重癥: 詳細介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主動脈夾層等心血管急危重癥的急救流程、監護與治療。 五、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公共衛生: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深入分析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煙、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等可控危險因素,並提供有效的乾預措施。 初級與次級預防策略: 強調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早期診斷與乾預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 探討心血管疾病的全球和地區流行現狀,以及相關的公共衛生政策與研究方嚮。 本書的特點: 本書匯集瞭國內外頂尖心血管專傢的智慧與經驗,內容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語言精練。它不僅提供瞭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更強調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實踐,注重循證醫學證據的應用。大量的臨床病例分析、圖錶和高清插圖,使得復雜的概念易於理解。本書是心血管領域專業人士不可或缺的臨床參考書和學習指南,有助於提升臨床診療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全麵性。它覆蓋瞭心髒病學的幾乎所有重要領域,從基礎的電生理學、心肌細胞生物學,到各種常見和罕見的心髒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髒病等等,無所不包。每一個章節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並且隨著醫學的進步,書中也包含瞭最新的診斷技術、治療手段和藥物進展。對於我來說,這本厚重的著作就像一個寶庫,當我遇到某個特定的問題時,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相關的、深入的解答。我尤其喜歡它在討論疾病時,不僅關注疾病本身,還會探討其與其它係統性疾病的相互影響,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疾病的復雜性。而且,書中引用瞭大量的參考文獻,這對於想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讀者來說,提供瞭非常寶貴的綫索。

評分

這本書的外觀簡直令人驚嘆!精裝硬殼,厚實的分量,拿到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感。紙張的質感也非常棒,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廉價紙,而是厚實、光滑,印刷清晰,即便翻閱無數次也不會輕易損壞。裝幀的設計也非常人性化,上下兩捲的套裝,方便攜帶和查閱,每一捲都經過精心設計,頁邊距、字體大小、行距都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雖然是影印版,但一點都不顯得粗糙,反而有一種復古的精緻感。我尤其喜歡它對於插圖的處理,醫學圖像的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度都非常高,這對於理解復雜的解剖結構和病理變化至關重要。有時候,一張高質量的圖片勝過韆言萬語,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理論知識。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從外到內都充滿誠意的著作,不僅僅是內容的價值,它的物理呈現也讓人賞心悅目,絕對是書架上值得珍藏的一員。

評分

我一直對心髒的奧秘著迷,而這本書就如同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心髒深處的大門。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疾病和治療方法,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心髒的生理功能、病理機製,以及各種疾病是如何逐步發展和影響身體的。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教授在娓娓道來,即使是復雜的概念,在他的筆下也變得清晰易懂。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循證醫學的強調,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基於大量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總結,這讓我對書中內容的信賴度大大提升。書中還穿插瞭許多經典的病例分析,這些案例非常有代錶性,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臨床中的應用,讓我能夠模擬醫生思考問題的過程,培養臨床思維。每一次閱讀,我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感覺自己的知識儲備在不斷增長,對心髒病的認識也更加全麵和深刻。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它所展現齣的醫學科學的嚴謹與深度。它不是簡單的知識點堆砌,而是構建瞭一個嚴密的知識體係,每一部分的論述都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並且邏輯清晰,層層遞進。作者在講解過程中,會深入到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基礎科學層麵,解釋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這讓我對心髒病的認識上升到瞭一個全新的高度。而且,書中對於一些前沿的研究領域,如基因治療、再生醫學等,也進行瞭展望和探討,這讓我看到瞭心髒病學未來的發展方嚮,也激發瞭我對這些領域的濃厚興趣。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與醫學前沿的對話,讓我感受到瞭科學的魅力和不斷探索的精神。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部醫學探索的史詩,讓我對人類認識和徵服疾病的努力感到由衷的欽佩。

評分

作為一名對心髒病學充滿熱情的學生,我非常看重書籍的實用性和指導性,而這本書在這方麵錶現得尤為突齣。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技能的培養。書中對於各種診斷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驟和結果解讀都進行瞭細緻的描述,例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冠脈造影等,讓我能夠對這些技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它在治療章節中,詳細闡述瞭各種治療方案的適應癥、禁忌癥、療效和副作用,並提供瞭具體的用藥指導和手術指徵。這對於我將來踏上臨床實踐,製定治療方案非常有幫助。它讓我明白瞭,醫學不僅僅是理論,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的救治行動,而這本書正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它教會我如何思考、如何決策,如何以患者為中心提供最佳的治療。

評分

趁著300-100加滿減50下的單,實際價格400左右,晚上下單,第二天一早就到瞭,效率很高啊~~

評分

316買的 不用優惠券 還有比我低的麼?(*^__^*) ……

評分

書的品相很好,銅版紙,有點重,字是有點小,看久瞭有點纍,不過感覺還是非常好~~

評分

書的品相很好,銅版紙,有點重,字是有點小,看久瞭有點纍,不過感覺還是非常好~~

評分

內容就不說瞭,經典中的經典~~

評分

不用多說,好好好好。

評分

推薦給同事瞭~~

評分

書倒是挺好的,就是運輸的過程中書都碰到挺厲害的,邊都褶皺瞭希望下次用硬的包裝

評分

真性情 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 生的主要目標,覺得隻有活齣真性情纔是沒有虛度瞭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麵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麵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 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纔會活得有意思。這 愛好完全是齣於他的真性情,而不是為瞭某種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錢、名 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情,隻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 情的美好吸引。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而開闢瞭一塊自己的 園地,他在其中培育瞭許多美麗的花木,為它們傾注瞭自己的心血。當他 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他心裏非常踏實。無論他走到哪裏,他也都會牽 掛著那些花木,如同母親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一個人,他一定會活得 很充實。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園地,不管他當多大的官,做多大 的買賣,他本質上始終是空虛的。這樣的人一旦丟瞭官,破瞭産,他的空 虛就暴露無遺瞭,他會惶惶然不可終日,發現自己在世界上無事可做,也 沒有人需要他,他成瞭一個多餘的人。在我看來,所謂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 要有自己真正的愛好,即自己的真性情,捨此便隻是名利場上的生意經。而幸福則主要是一種內心體驗,是心靈對於生命意義的強烈感受,因而也 是以心靈的感受力為前提的。所以,比成功和幸福都更重要的是,一個人 必須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一顆飽滿的靈魂,它決定瞭一個人爭取成功和體 驗幸福的能力。人做事情,或是齣於利益,或是齣於性情。齣於利益做的事情,當然 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見名利場上的健將一麵叫苦不迭,一麵 依然奮鬥不止,對此我完全能夠理解。我並不認為他們的叫苦是假,因為 我知道利益是一種強製力量,而就他們所做的事情的性質來說,利益的確 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齣於性情做的事情,亦即僅僅為瞭滿足心靈 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屬於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 作、藝術創作、藝術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簡言之,一切精神活 動。如果在做這些事情時不感到愉快,我們就必須懷疑是否有利益的強製 在其中起著作用,使它們由性情生活蛻變成瞭功利行為。“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中國人的人生哲學總是圍繞著義、利 二字打轉。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我相信,在義和利之外,還有彆樣的人生態度。在君子和小人之外,還有彆樣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說:“至人喻以情。”義和利,貌似相反,實則相通。“義”要求人獻身抽象的社會實體,“利”驅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質利益,兩者都無視人的心靈生活,遮蔽瞭人 的真正的“自我”。“義”教人奉獻,“利”誘人占有,前者把人生變成 一次義務的履行,後者把人生變成一場權利的爭奪,殊不知人生的真價值 是超乎義務和權利之外的。義和利都脫不開計較,所以,無論義師討伐叛 臣,還是利欲支配眾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緊張。如果說“義”代錶一種倫理的人生態度,“利”代錶一種功利的人生 態度,那麼,我所說的“情”便代錶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它主張率性而 行,適情而止,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義,也 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為你僅在於你的真實“自我”。生命的意義不 在奉獻或占有,而在創造,創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積極展開,是人在實現 其本質力量時所獲得的情感上的滿足。你說,得活齣個樣兒來。我說,得活齣個味兒來。名聲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對人對己都不要以衣帽取人。衣_裳換來換去,我還 是我。脫盡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報酬都在眼前。愛情的報酬就是相愛時的陶 醉和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締結良緣,。創作的報酬就是創作時的陶醉和 滿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揚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給人以陶醉和滿足,就不足以稱為美好。此生此世,當不當思想傢或散文傢,寫不寫得齣漂亮文章,真是不重 要。我唯願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彆的生命也使彆的 生命願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人不僅僅屬於時代。無論時代怎樣,沒有人必須為瞭利益而放棄自己 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靈魂。一個人隻要熱愛生 命,善於品味生命固有的樂趣,同時又關注靈魂,善於同人類曆史上偉大 的靈魂交往,即使在一個無趣的時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