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是胡适生前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胡适: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中,胡适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阅读《胡适: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胡适、鲜活的胡适。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有《胡适全集》44卷存世。
★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
——熊培云
★我们现在是文化沙漠,胡适的重要在于他能运用他的远见、声望与“亲和力”,为沙漠打几口井。
——李敖
★不肯定胡适的大方向,中国便没有前途!但是,不打破胡适的框框,中国学术便没有进步!
——唐德刚
自序
序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第一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
第二章 从拜神到无神
第三章 在上海(一)
第四章 在上海(二)
第五章 我怎样到外国去
第六章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台湾版自记
附录
百年印象——名人眼中的胡适
作品列表
生平年表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理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
……
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不幸的很,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答应了,终不肯下笔。最可悲的一个例子是林长民先生,他答应了写他的五十自述作他五十岁生日的纪念;到了生日那一天,他对我说:“适之,今年实在太忙了,自述写不成了;明年生日我一定补写出来。”不幸他庆祝了五十岁的生日之后,不上半年,他就死在郭松龄的战役里。他那富于浪漫意味的一生就成了一部人间永不能读的逸书了!
梁启超先生也曾同样的允许我。他自信他的体力精力都很强,所以他不肯开始写他的自传。谁也不料那样一位生龙活虎一般的中年作家只活了五十五岁!虽然他的信札和诗文留下了绝多的传记材料,但谁能有他那样“笔锋常带情感”的健笔来写他那五十五年最关重要又最有趣味的生活呢!中国近世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就都因此受了一桩无法补救的绝大损失了。
我有一次见着梁士诒先生,我很诚恳的劝他写一部自叙,因为我知道他在中国政治史与财政史上都曾扮演过很重要的脚色,所以我希望他替将来的史家留下一点史料。我也知道他写的自传也许是要替他自己洗刷他的罪过;但这是不妨事的,有训练的史家自有防弊的方法;最要紧的是要他自己写他心理上的动机,黑幕里的线索,和他站在特殊地位的观察。前两个月,我读了梁士诒先生的讣告,他的自叙或年谱大概也就成了我的梦想了。
不得不说,我被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了。它不像一般的传记那样按部就班地罗列生平事件,而是更注重展现胡适先生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他对知识、对社会、对人生持有的独特见解。他笔下的那些困惑、挣扎,那些自我怀疑与坚定,都写得 so real,so raw。我常常会在阅读时停下来,去思考他提出的问题,去品味他字句中蕴含的深意。尤其是他对于“大学之道”的理解,那种对学问的敬畏,对独立思考的强调,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书中那些关于他求学经历的描绘,既有学术上的严谨,又不乏生活的趣味,让我看到了一个学者不仅仅是埋首书本,更是与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些老照片的运用,并不是简单地作为插图,而是与文字相辅相成,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信息,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氛围,也更能理解他所描述的场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考究,留白恰到好处,文字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胡适先生那种勇于自我剖析的精神。他将自己的人生片段,用一种近乎临床诊断的冷静,却又饱含深情的笔触加以呈现。我被他描述的那些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深深感染,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人生信条!在那个变革的时代,能够坚守这样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书中那些关于他与友人、与家庭的互动,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温情脉脉。那些老照片,仿佛是凝固的时光,将他的青春、他的思考、他的生活,都定格在了最生动的瞬间。我经常会反复翻看那些图片,试图从他眼神的光芒中,去捕捉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显得格外有格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气息。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对思想史、对人物传记感兴趣的读者,它一定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收获。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毕竟“自述”类的书籍,很多时候都难免落于俗套,充斥着自我标榜的痕语。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胡适先生的笔触,是那样一种真诚与坦荡,仿佛一位老友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他的人生旅程。字里行间,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刻意粉饰,只有那个时代的青年,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在思想的洪流里搏击。我尤其被他描述童年时那种纯粹的好奇心所打动,那种对未知世界孜孜不倦的探求,正是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求知者内心深处的火焰。书中穿插的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更是将文字的温度具象化,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目睹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年轻时的风采,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本书的装帧也十分精美,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这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分数。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书,它不仅仅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更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推荐给所有渴望理解思想深度与人生温度的读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胡适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不是被神化的符号,也不是被批判的靶子,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有成长的个体。他将自己的人生轨迹,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任何过度的渲染,却字字珠玑,触动人心。我尤其欣赏他对“学习”的态度,那种终身学习、不断反思的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如此的宝贵。书中穿插的那些老照片,更是为他的叙述增添了无限的维度,它们就像是时间胶囊,将那个时代的影像和气息,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常常会驻足于某一张照片,想象着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受着那个年代的温度。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具匠心,它在保持阅读舒适度的同时,又充满了历史的质感。我非常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它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立体。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传记,更是关于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想追求的生动写照。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近代史上的知识分子群体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胡适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认识他。它没有回避他的人生低谷和争议,反而以一种更加坦诚的态度去呈现。我尤其欣赏他对于“人生是充满矛盾的”这一观点的阐述,这与我自身的体会不谋而合。他并非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书中关于他如何与传统观念进行对话,如何在新旧思想的碰撞中寻找自己的道路,这些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那些珍贵的历史图片,不仅是视觉的点缀,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让文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鲜活的记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非常内敛而深刻的,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却能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去思考价值的意义。我非常喜欢这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阅读体验。
评分一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始看~争取时间吧~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评分屯书豚鼠屯书豚鼠屯书豚鼠屯书豚鼠屯书豚鼠屯书豚鼠
评分胡氏是近代史上真正的大师
评分内容经典,图书质量好,封面设计精美,值得收藏,世界读书日买的,满百减五十很不错,京东快递给力,体验好
评分挺好的书,买来认真读读
评分京东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评价不过来了,就不特别一一评了,粘这条的都是满意的,特殊情况会另外指出
评分质量很好还非常实惠,与描述一致是正品。物流速度没得说 ,希望下次还来光顾。
评分人最宝贵的财富有两样,一是「时间」,二是「才华」。人的一生,差不多可以说是用时间换取才华的过程。如果时间减少了,才华却没有增加,就是虚度。愿你精雕细琢,将自己刻画成想要的样子。因为你此生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所以要多读书。
评分不错的,很实惠,ninety nine ¥买ten books,有些书的出版社比较小众。书很轻,纸质应该是再生纸,总体还不错,总的来说很值。如果对外国文学的译者有很高要求的话,要谨慎看是哪个译者翻译的。国内文学没有这个顾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