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害利評按

本草害利評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俊華 著
圖書標籤:
  • 本草學
  • 中醫藥
  • 藥物學
  • 中醫
  • 傳統醫學
  • 藥理
  • 植物藥
  • 古籍
  • 醫學史
  • 藥物評價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ISBN:978751321329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28667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9
字數:1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草害利》為清代淩奐所撰。該書在“凡藥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衝鋒於前,不顧其後也”思想指導下,突齣藥物不良反應,強調功用配伍,有異於曆代本草著作。
  《本草害利評按》先校勘,後評按,結閤近年新認識和作者的用藥體會,探究藥理、拓展應用,以期更好地貼近臨床,指導實踐。

作者簡介

  錢俊華,男,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中醫師。主要從事中醫藥文獻的整理研究工作,臨床擅長內科和兒科雜癥。主編《中醫鼻療法》和《本草文獻藥名索引》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心部藥隊
補心猛將
北五味
酸棗仁
柏子仁
遠誌肉
附:小草
丹參
龍眼肉
麥門鼕
當歸
補心次將
白芍藥
茯苓神
豬心血
琥珀
淮小麥
閤歡皮
龍角
瀉心猛將
牛黃
石菖蒲
黃連
木通(古名通草)
辰砂
犀角
瀉心次將
山梔仁
連翹
通草
車前子
竹捲心
燈心
蓮子心(一名蓮薏)
石蓮子
安息香
乳香(一名熏陸香)
金銀箔
山豆根
天竺黃
黃丹(一名鉛丹)
象牙
真珠
赤小豆
鬱金
白茅根
人中黃

肝部藥隊
補肝猛將
枸杞子
烏梅
白梅
補肝次將
山茱萸肉
菟絲子
何首烏
沙苑蒺藜
鱉甲
龍骨
龍齒
金毛狗脊
川續斷
鼕瓜子(瓜一名白瓜)

牛筋
羊肝
吐鐵
血餘膠
五加皮
海螺蛸(一名烏賊骨)
桑寄生
紫石英
瀉肝猛將
左顧牡蠣
海蛤蜊殼
木瓜
桃仁
青橘皮
蓬莪術
沉香
瀉肝次將
香附
木香
延鬍索
柴鬍
芎勞
金鈴子(一名苦楝子)
赤芍藥
栝樓(一名瓜蔞)
白蒺藜
佛手柑
鈎藤
閤歡皮
血竭(一名麒麟竭)
玫瑰花
木蝴蝶
鐵落
銅綠(一名銅青)
綠礬(一名皂礬)
澤蘭
明天麻
花蕊石(一名花乳石)
青礞石
蜈蚣

水蛭(一名螞蟥)
虻蟲
豬肝
穿山甲(一名鯪魚)
王不留行
涼肝猛將
龍膽草
鬍黃連
涼肝次將
羚羊角
夏枯草
石決明
青蒿
……

脾部藥隊
肺部藥隊
腎部藥隊
胃部藥隊
膀胱部藥隊
膽部藥隊
大腸部藥隊
小腸部藥隊
三焦部藥隊

精彩書摘

  [修治]紫石英色淡,瑩徹五棱,火煆醋淬七次,研末水飛。白石英如水晶者良。
  【評按】本品溫宮暖胞,為宮寒不孕要藥,宜與充養血海藥閤用,方保長用而無燥烈之弊。
  【瀉肝猛將】
  左顧牡蠣
  [害]凡病虛而多熱宜之,虛而有寒者忌之。腎虛無火,精寒自齣者非宜。惡吳萸、細辛、麻黃。
  [利]鹹以軟堅化痰,澀以收脫,微寒以清熱,補水,利濕,止渴。海水化鹹,潛伏不動,故體用皆陰,為肝腎血分之藥,用左者以平肝也。貝母為使,得蛇床、遠誌、牛膝、甘草良。
  [修治]鹽水煮一伏時,煆粉或生用。
  【評按】本品補水以治陰虛之渴,如百閤病變渴者;亦製酸止渴,宜於胃酸過多渴飲不止者。
  海蛤蜊殼
  [害]蛤粉善消痰積血塊,然脾胃虛寒者宜少用,或加益脾胃藥同用為宜。
  肉氣味雖冷,與服丹石人相反,食之令腹結痛。凡使海蛤,勿用遊波。蟲骨相似,隻是麵上無光,誤餌令人狂走,欲投水如鬼祟,唯醋能解之。
  [利]與牡蠣同功,肉鹹冷,止渴解酒。大抵海屬鹹寒,功用略同。江湖蛤蚌,但能清熱利濕,不能軟堅。蜀漆為使。畏狗膽、甘遂、芫花。
  [修治]四五月淘沙取之,炭煆火研成粉,或生搗碎。
  【評按】本品用同牡蠣,收斂之力不足,消痰之功更勝,善治咳逆上氣、喘息煩滿。
  木瓜
  [害]下部腰膝無力,由於精血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其昧酸澀,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愚謂性溫必燥,腎惡燥,故久服損齒及骨。《針經》雲:多食之,令人癃(閉溺者為癃),忌鐵器。
  [利]酸澀而溫,和脾理胃,斂肺伐肝,氣脫能收,氣滯能和,故筋急能舒,筋緩能利,攻濕痹,治腳氣,但酸收能閉小便,須與車前子同用。
  [修治]八月采實,切片曬乾入藥。宣州瓜陳生者良。
  【評按】本品舒利筋脈,專主筋病。量重則降多於升,能治成人腳筋攣急、霍亂轉筋;量輕則升多於降,可療小兒麵肌抽動、搖頭聳肩。
  桃仁
  [害]性善破血,散而不收,瀉而無補,過用之及用之不得其當,能使血下不止,損傷真陰。凡經閉不通,由於血虛,而不由於瘀滯;産後腹痛,由於血虛空痛,而不由於留血結塊;大便不通,由於津液不足,而不由於血燥閉結,誤用之大傷陰氣。雙仁有毒,不可用。
  ……

前言/序言


《本草害利評按》一書,旨在以審慎的態度,深入探究曆代本草著作中關於藥材“害”與“利”的記載,並進行客觀公正的評議。本書並非對所有本草學知識的籠統概述,而是聚焦於那些具有爭議性、易被誤解,或在實踐中存在顯著利弊權衡的藥材。 全書結構嚴謹,以藥材為單位,逐一展開論述。首先,會梳理該藥材在曆代本草古籍中的經典記載,如其性味歸經、主治功效等,力求還原其最原始、最廣泛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本書將著重分析藥材的“害”——即其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使用禁忌、配伍風險,以及在特定人群或病癥下的不適宜性。這部分內容將引證大量臨床案例、毒理學研究成果,甚至古代醫傢的用藥警示,以期讓讀者深刻認識到任何藥物都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 緊隨其後的是對藥材“利”的詳盡闡述。這不僅包括其確切的臨床療效,更會深入挖掘其作用機製、藥理活性,以及在不同病癥、不同配伍方劑中的妙用。本書將搜集不同學派、不同時代的醫傢對同一藥材的贊譽和肯定,對比分析其有效性的證據鏈,並探討如何在現代醫學的視角下重新審視和應用這些傳統智慧。 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評按”二字。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信息,而是力求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判。這種評判體現在: 辨析真僞: 對於本草文獻中流傳的道聽途說、誇大其詞之處,進行鑒彆和辨析,力求還原藥材的真實麵貌。 權衡利弊: 對於那些具有明顯“害”與“利”雙重性的藥材,本書將進行細緻的權衡,探討如何在臨床實踐中最大化其療效,同時規避其不良反應。這可能包括劑量調整、炮製方法、配伍選擇等關鍵環節的深入探討。 考證源流: 對於某些藥材功效的認知演變,或是某些“害”的說法是如何産生的,本書也會進行曆史考證,追溯其源流,理解其産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因素。 現代視角: 在引用傳統本草知識的同時,本書也將盡可能結閤現代藥理學、毒理學、臨床醫學的研究成果,對傳統理論進行補充、印證或修正,使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科學對話。 《本草害利評按》將特彆關注那些長期以來被廣泛應用,但其安全性或有效性存在爭議的藥材;那些在民間流傳廣泛,但缺乏科學依據的用法;以及那些在特定曆史時期被推崇備至,但隨著醫學發展已被證明存在嚴重弊端的藥物。本書的讀者群廣泛,包括但不限於中醫藥研究者、臨床中醫師、藥學專業學生,以及對中醫藥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 本書的宗旨在於,通過對本草害利的細緻評按,幫助讀者建立起對中藥材更為理性、科學和辯證的認識。它鼓勵讀者在理解藥物療效的同時,不忽視其潛在風險,在實踐中做到審慎用藥、閤理用藥,真正發揮中醫藥的優勢,造福人類健康。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藥物使用手冊,而是一部深入探討本草智慧與現代醫學相融的學術專著,力求為本草學研究和中醫藥臨床實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厚重的書,宛如一位沉默的智者,靜靜地坐在那裏,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我被它身上散發齣的那種古老而寜靜的氣息所吸引,仿佛置身於一個被時間遺忘的角落。翻開它,便是踏上瞭一段探索之旅。書中的內容,沒有冗長的鋪墊,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直抵本質的深入剖析。它以一種近乎樸素的方式,揭示瞭事物之間錯綜復雜的聯係,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運行規律。我常常在閱讀中,體驗到一種豁然開朗的喜悅,仿佛迷霧散去,真相就在眼前。它不是那種需要你費盡心思去理解的晦澀文本,而是以一種清晰而富有邏輯的方式,引導你一步步走嚮真理。它教會我,耐心和專注是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自身認知的升華。這本書,對我而言,早已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麵鏡子,一麵映照齣生命本質和智慧光芒的鏡子。

評分

這本書的光輝,遠不止於那泛黃的書頁和古樸的裝幀。它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在靜謐的夜晚,緩緩道齣那些被時間塵封的秘密。我拿到它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手感吸引,仿佛捧著一段沉甸甸的曆史。翻開扉頁,那娟秀而遒勁的字體,便如同一股清泉,滌蕩著我浮躁的心靈。我曾以為,古籍不過是冰冷的文字堆砌,是故紙堆裏的遺物,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生命的脈動,看到瞭古人對自然深刻的洞察與敬畏。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弄玄虛的錶述,而是以一種近乎樸素的真誠,講述著萬物生長的規律,以及它們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每一次捧讀,都仿佛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與那位不知名的智者,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我常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品味其中的奧義,那種醍醐灌頂的頓悟,是任何現代的知識都無法給予的。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周遭世界的聯係,明白每一個細微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和善待。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扇窗,一扇通往更廣闊、更深刻生命理解的窗。

評分

我總覺得,有些書,注定是用來陪伴的,而非一次性的消費品。這本書,便是其中之一。它不像那些快餐式的讀物,讀完便束之高閣,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你的生命中留下越來越深的印記。它的內容,充滿瞭智慧的光芒,又帶著一種樸素的真誠。我特彆欣賞它對事物關係的探討,那種嚴謹的邏輯,深刻的洞察,總能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萬事萬物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這種聯係,往往隱藏在最細微之處,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智慧去解讀。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那些古老的智慧,在經過歲月的沉澱後,散發齣更加耀眼的光芒。它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更深化瞭我對生命本質的理解。它讓我學會瞭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去審視問題,從而做齣更明智的判斷。這本書,早已超越瞭物質的價值,成為我精神世界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評分

初見此書,便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它不像那些堆砌著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專著,也不似那些以獵奇為噱頭的暢銷讀物。它有一種洗盡鉛華的寜靜,一種曆久彌新的力量。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事物細緻入微的描繪,那種觀察的耐心和錶達的精準,簡直令人嘆為觀止。仿佛作者親身踏遍瞭山川湖海,用雙眼去捕捉,用雙手去觸摸,用最真摯的情感去記錄。那些關於植物形態的描述,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更是對生命形態的藝術化呈現。讀到它們,我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陽光的溫度,甚至能體會到生命在四季輪迴中的那份堅韌與頑強。更難得的是,它並沒有止步於對自然現象的客觀呈現,而是深入地探討瞭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那種嚴密的邏輯推理和深刻的洞察力,讓我對世界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它教會我,在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往往蘊藏著不平凡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刻意為之的矯飾,而是源於對生命本源的深刻體悟。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對自身認知邊界的拓展,一次對生命真諦的重新探尋。

評分

拿到這本書,實在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厚重曆史的書籍情有獨鍾,它們就像一個時代的縮影,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而這本書,更是將這種感覺放大到瞭極緻。它的文字,帶著一種古老的韻律,沒有現代語言的浮躁,隻有穿越時空的沉靜。我被它所描繪的世界深深吸引,那是一個充滿生命力、充滿智慧的世界。書中對事物的分析,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層層遞進,深入剖析。它似乎總能捕捉到事物最核心的本質,並將其用一種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常常在閱讀時,陷入深深的沉思,那些文字,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智慧的啓迪。它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精妙得多。我們對自然的認知,也僅僅是冰山一角。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一步步走嚮更深的知識海洋。它讓我懂得,學習,永遠沒有止境,而對未知的好奇心,更是驅動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評分

商品很好!

評分

特彆好

評分

很棒。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特彆好

評分

好書贊一下。

評分

商品很好!

評分

多讀經典,多瞭解,廣泛閱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