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加坡] G.Somasundaram,[美] Alok Shrivastava 著,马衡,赵甲 译,王永康,陈弘,井超 校
图书标签:
  • 信息存储
  • 数据管理
  • 数据保护
  • 数字信息
  • 存储系统
  • 信息安全
  • 数据库
  • 云计算
  • 大数据
  • 信息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23262
版次:2
商品编码:11275442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推荐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4
字数:522000
正文语种:中文版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信息的管理和安全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成熟和复杂的IT支柱产业和学科。《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是同名书籍的第二版,主要包括存储系统的各个组件和不同存储系统的模型,以及与“云计算”相关的重要信息和新技术。
  《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所涵盖的概念、原理和方案部署理念贯穿了整个信息存储和管理技术的范畴。本书包含5个部分,包括新增的章节“云计算”,主要阐述以下方面的内容:重复数据删除技术、虚拟资源调配、统一存储、连续数据保护技术、FCoE、闪存、存储分层、大数据、物理和虚拟环境下的业务连续性和安全,以及关于存储模型(NAS、SAN)和基础设施组件虚拟化存储对象的详细信息。
  《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适合作为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同时也非常适合信息管理专业技术人员、IT经理人等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部分 存储系统
第1章 信息存储与管理的介绍
1.1 信息存储
1.1.1 数据
1.1.2 数据类型
1.1.3 大数据
1.1.4 信息
1.1.5 存储
1.2 存储架构的发展
1.3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1.3.1 数据中心核心部件
1.3.2 数据中心的主要特点
1.3.3 管理数据中心
1.4 虚拟化和云计算
小结

第2章 数据中心环境
2.1 应用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2.3 主机(计算)
2.3.1 操作系统
2.3.2 设备驱动
2.3.3 卷管理器
2.3.4 文件系统
2.3.5 计算虚拟化
2.4 连接
2.4.1 连接的物理部件
2.4.2 接口协议
2.5 存储
2.6 磁盘驱动部件
2.6.1 盘片
2.6.2 主轴
2.6.3 读写头
2.6.4 驱动臂装置
2.6.5 控制器
2.6.6 物理磁盘的结构
2.6.7 分区位记录
2.6.8 逻辑块寻址
2.7 磁盘驱动器的性能
2.7.1 磁盘服务时间
2.7.2 磁盘I/O控制器的利用率
2.8 主机对数据的访问
2.9 直连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
2.9.1 直连存储的好处和局限
2.10 基于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磁盘性能的存储设计
2.11 磁盘原生命令排序(disk native command queuing)
2.12 闪存盘简介
2.12.1 闪存盘的组件和架构
2.12.2 企业级闪存盘的特性
2.13 概念应用:VMware ESXi
小结

第3章 数据保护:RAID
3.1 RAID的实现方式
3.1.1 软件RAID
3.1.2 硬件RAID
3.2 RAID阵列的组成
3.3 RAID技术
3.3.1 分条(Striping)
3.3.2 数据镜像
3.3.3 奇偶校验
3.4 RAID级别
3.4.1 RAID0
3.4.2 RAID1
3.4.3 嵌套RAID
3.4.4 RAID3
3.4.5 RAID4
3.4.6 RAID5
3.4.7 RAID6
3.5 RAID对磁盘性能的影响
3.5.1 应用程序的IOPS与RAID配置
3.6 各种RAID的比较
3.7 热备用
小结

第4章 智能存储系统
4.1 智能存储系统的组成部分
4.1.1 前端
4.1.2 高速缓存
4.1.3 后端
4.1.4 物理磁盘
4.2 存储资源配给
4.2.1 传统式存储配给
4.2.2 虚拟式存储配给
4.2.3 LUN屏蔽
4.3 智能存储系统的类型
4.3.1 高端存储阵列
4.3.2 中档存储阵列
4.4 概念实践:EMC Symmetrix和VNX
4.4.1 Symmetrix存储阵列
4.4.2 EMC Symmetrix VMAX组件
4.4.3 Symmetrix VMAX架构
小结

第2部分 存储网络技术
第5章 光纤通道存储区域网络
5.1 光纤通道:概览
5.2 SAN及其演化
5.3 FC SAN组件
5.3.1 节点端口
5.3.2 线缆与连接器
5.3.3 互连设备
5.3.4 SAN管理软件
5.4 FC连接
5.4.1 点对点
5.4.2 光纤通道仲裁环
5.4.3 光纤通道交换fabric
5.5 交换fabric端口
5.6 光纤通道架构
5.6.1 光纤通道协议栈
5.6.2 光纤通道编址
5.6.3 万维网名称(WWN)
5.6.4 FC帧
5.6.5 FC数据的结构和组织
5.6.6 流量控制
5.6.7 服务类
5.7 Fabric服务
5.8 光纤通道登录类型
5.9 分区
5.9.1 分区类型
5.10 FC SAN拓扑
5.10.1 Mesh拓扑
5.10.2 核心-边缘Fabric
5.11 SAN环境下的虚拟化
5.11.1 块级存储虚拟化
5.11.2 虚拟SAN(VSAN)
5.12 概念实践:EMC Connectrix和EMC VPLEX
5.12.1 EMC Connectrix
5.12.2 EMC VPLEX
小结

第6章 IP SAN和FCoE
6.1 iSCSI
6.1.1 iSCSI组件
6.1.2 iSCSI主机连接
6.1.3 iSCSI的连接拓扑
6.1.4 iSCSI协议栈
6.1.5 iSCSI PDU
6.1.6 iSCSI发现
6.1.7 iSCSI名称
6.1.8 iSCSI会话
6.1.9 iSCSI命令排序
6.2 FCIP
6.2.1 FCIP协议栈
6.2.2 FCIP拓扑
6.2.3 FCIP的性能和安全
6.3 FCoE
6.3.1 FCoE的I/O合并
6.3.2 FCoE网络的组成
6.3.3 FCoE帧结构
6.3.4 FCoE的实现技术
小结

第7章 网络连接存储
7.1 通用服务器与NAS设备的对比
7.2 NAS的优势
7.3 文件系统和网络文件共享
7.3.1 文件系统访问
7.3.2 网络文件共享
7.4 NAS组件
7.5 NAS I/O操作
7.6 NAS实现
7.6.1 统一NAS
7.6.2 统一NAS的连接
7.6.3 网关式NAS
7.6.4 网关式NAS连接
7.6.5 横向扩展式(Scale-out)NAS
7.6.6 横向扩展式NAS连接
7.7 NAS文件共享协议
7.7.1 NFS
7.7.2 CIFS
7.8 影响NAS性能的因素
7.9 文件级虚拟化
7.10 概念实践:EMC Isilon和EMC VNX Gateway
7.10.1 EMC Isilon
7.10.2 EMC VNX Gateway
小结

第8章 基于对象的存储和统一存储
8.1 基于对象的存储设备
8.1.1 基于对象存储的架构
8.1.2 OSD的组件
8.1.3 OSD系统中对象的存储和获取
8.1.4 基于对象存储的优势
8.1.5 基于对象存储的常见用例
8.2 内容寻址存储
8.3 CAS应用实例
8.3.1 医疗保健行业解决方案:病历存储
8.3.2 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财务数据存储
8.4 统一存储
8.4.1 统一存储的组件
8.5 概念实践:EMC Atmos,EMC VNX,以及EMC Centera
8.5.1 EMC Atmos
8.5.2 EMC VNX
8.5.3 EMC Centera
小结

第3部分 备份、归档和复制
第9章 业务连续性概述
9.1 信息可用性
9.1.1 信息不可用的因素
9.1.2 停机时间的后果
9.1.3 信息可用性度量
9.2 BC术语
9.3 BC计划生命周期
9.4 故障分析
9.4.1 单点故障
9.4.2 解决单点故障
9.4.3 多通路软件
9.5 业务影响分析
9.6 BC技术方案
9.7 概念实例:EMC PowerPath
9.7.1 PowerPath特性
9.7.2 动态负载平衡
9.7.3 自动通路失效切换
小结

第10章 备份和归档
10.1 备份目的
10.1.1 灾难恢复
10.1.2 业务性恢复
10.1.3 归档
10.2 备份考虑
10.3 备份粒度
10.4 恢复考虑
10.5 备份方法
10.6 备份体系结构
10.7 备份和恢复操作
10.8 备份拓扑结构
10.9 NAS环境的备份
10.9.1 基于服务器备份和无服务器备份
10.9.2 基于网络数据管理协议(NDMP)的备份
10.10 备份目标
10.10.1 备份到磁带
10.10.2 备份到磁盘
10.10.3 备份到虚拟磁带
10.11 备份数据去重
10.11.1 数据去重方法
10.11.2 数据去重的实现
10.12 虚拟环境下的备份
10.13 数据归档
10.14 归档方案体系结构
10.14.1 应用实例:电子邮件归档
10.14.2 应用实例:文件归档
10.15 概念实践:EMC NetWorker,EMC Avamar和EMC Data Domain
10.15.1 EMC NetWorker
10.15.2 EMC Avamar
10.15.3 EMC Data Domain
小结

第11章 本地复制
11.1 复制术语
11.2 本地副本的用途
11.3 副本一致性
11.3.1 复制文件系统的一致性
11.3.2 复制数据库的一致性
11.4 本地复制技术
11.4.1 基于主机的本地复制
11.4.2 基于存储阵列的复制
11.4.3 基于网络的本地复制
11.5 跟踪源和目标的修改
11.6 恢复和重启的考虑
11.7 创建多个副本
11.8 虚拟环境中的本地复制
11.9 概念实践:EMC TimeFinder、EMC SnapView和EMC RecoverPoint
11.9.1 EMC TimeFinder
11.9.2 EMC SnapView
11.9.3 EMC RecoverPoint
小结

第12章 远程复制
12.1 远程复制模式
12.2 远程复制技术
12.2.1 基于主机的远程复制
12.2.2 基于阵列的远程复制
12.2.3 基于网络的远程复制
12.3 三站点复制
12.3.1 三站点复制——级联/多跳
12.3.2 三站点复制——三角/多目标
12.4 数据迁移方案
12.5 虚拟环境中远程复制和迁移
12.6 概念实践:EMC SRDF、EMC MirrorView和EMCRecoverPoint
12.6.1 EMC SRDF
12.6.2 EMC MirrorView
12.6.3 EMC RecoverPoint
小结

第4部分 云计算
第13章 云计算
13.1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3.2 云计算的特点
13.3 云计算的优势
13.4 云服务模式
13.4.1 基础设施即服务
13.4.2 平台即服务(PaaS)
13.4.3 软件即服务(SaaS)
13.5 云计算的实施模型
13.5.1 公有云
13.5.2 私有云
13.5.3 社区云
13.5.4 混合云
13.6 云计算平台
13.6.1 物理架构
13.6.2 虚拟架构
13.6.3 应用和平台软件
13.6.4 云管理和服务创建工具
13.7 云计算面临的挑战
13.7.1 用户面临的挑战
13.7.2 提供商面临的挑战
13.8 采用云计算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13.9 概念实践:Vblock
小结

第5部分 存储基础设施的安全与管理
第14章 确保存储基础设施安全
14.1 信息安全框架
14.2 风险三元组
14.2.1 资产
14.2.2 威胁
14.2.3 漏洞
14.3 存储安全域
14.3.1 保证应用程序访问域的安全
14.3.2 保证管理访问域的安全
14.3.3 保证备份、复制和存档的安全
14.4 存储网络中安全措施的实施
14.4.1 FC SAN
14.4.2 NAS
14.4.3 IP SAN
14.5 保证虚拟化和云环境中存储设施的安全
14.5.1 安全问题
14.5.2 安全措施
14.6 RSA和VMware安全产品
14.6.1 RSA SecurityID
14.6.2 RSA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14.6.3 RSA Data Protection Manager
14.6.4 VMware vShield
小结

第15章 管理存储基础设施
15.1 监测存储基础设施
15.1.1 监测的参数
15.1.2 组件监测
15.1.3 监测的实例
15.1.4 警报
15.2 存储管理活动
15.2.1 可用性管理
15.2.2 容量管理
15.2.3 性能管理
15.2.4 安全性管理
15.2.5 报告
15.2.6 虚拟化环境下存储基础设施的管理
15.2.7 存储管理事例
15.3 存储基础设施管理的挑战
15.4 开发理想化的解决方案
15.4.1 存储管理规范
15.4.2 企业管理平台
15.5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15.6 存储分层
15.6.1 阵列内分层
15.6.2 阵列间分层
15.7 概念实践:EMC基础设施管理工具
15.7.1 EMC ControlCenter和ProSphere
15.7.2 EMC Unisphere
15.7.3 EMC Unified Infrastructure Manager(UIM)
小结

附录A 应用的I/O属性
附录B 并行SCSI
附录C SAN设计练习
附录D 信息可用性练习
附录E 用于远程复制的网络技术
附录F 缩略语
附录G 术语表

前言/序言


探秘信息洪流:驾驭数字时代的知识宝藏 我们正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字信息如同潮水般涌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更新与传播。从浩瀚的互联网内容、庞杂的企业数据,到珍贵的个人记忆,每一个比特、每一个字节都承载着价值,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然而,在这股洪流之下,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了驾驭信息的力量?我们是否能够高效地存储、有序地管理,并可靠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数字资产? 本书并非仅仅是关于技术手册的堆砌,而是邀您踏上一场深度探索数字信息生命周期的旅程。我们将一起剖析信息从诞生到消亡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原理与实际应用。无论您是希望优化个人数据管理,提升企业信息系统效能,还是对信息安全领域充满好奇,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份全面且富有洞察力的指南。 第一章:数字信息的基石——存储的艺术与科学 在深入探讨管理与保护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信息是如何被“安顿”下来的。本章将带领您走进数字存储的世界,从最基础的比特和字节开始,层层递进,揭示不同存储介质的演变与特性。 从二进制到字节: 让我们回到信息的最原始形态。您将了解计算机如何理解和处理数据,以及比特、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等基本单位的含义。我们将解析它们的物理实现方式,理解为何0和1能够构成我们今天所见的一切数字内容。 存储技术的进化史: 我们将回顾磁带、软盘、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等主要存储技术的诞生、发展与演变。了解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包括磁性存储、光盘存储以及闪存技术。理解它们在速度、容量、成本、耐久性等方面的权衡与差异,这将帮助您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现代存储的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存储的概念早已超越了物理介质。我们将深入探讨分布式存储的强大能力,理解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如何打破单体存储的限制,实现海量数据的集中管理和高效访问。 云存储的崛起与挑战: 云计算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信息的存储方式。本章将详细解析云存储的架构、服务模式(如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块存储),以及它为用户带来的便利性。同时,我们也必须审视云存储背后的安全性、隐私性以及数据主权等问题,培养辩证的看待视角。 性能与可靠性的考量: 存储不仅仅是“放得下”,更要“取得到”,并且要“拿得稳”。我们将探讨RAID(冗余独立磁盘阵列)等技术,理解它们如何通过组合多块硬盘来提升读写性能和数据冗余度,从而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对于需要高性能的场景,我们将介绍高速缓存(Cache)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归档与备份的策略: 并非所有数据都需要实时访问。本章还将触及冷存储(Cold Storage)和归档(Archiving)的概念,探讨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存储不常访问但仍有价值的数据,并为长期保留和历史追溯打下基础。 第二章:信息脉络的梳理——管理的智慧与实践 存储只是信息的“容器”,而管理则是赋予信息生命力的“灵魂”。本章将聚焦于如何有效地组织、检索、维护和利用海量数字信息,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 文件系统与目录结构: 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我们将理解文件系统(如NTFS, ext4, APFS)如何组织和管理存储设备上的文件。学习如何设计清晰、逻辑化的目录结构,使信息易于查找和理解,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 元数据:信息的“身份证”: 什么是元数据?它为何如此重要?本章将深入解析元数据的概念,包括描述性元数据(如文件名、创建日期、作者)、管理性元数据(如权限、所有者)和结构性元数据(如文件格式、分辨率)。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元数据来增强信息的检索效率和管理能力。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化信息的枢纽: 对于大量结构化数据,数据库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我们将介绍关系型数据库(RDBMS)的核心概念,如表、记录、字段、主键、外键,以及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同时,也将触及NoSQL数据库的多样化模型,如键值存储、文档数据库、图数据库,理解它们在应对不同数据类型和访问模式时的优势。 信息检索的艺术: 找到所需信息是管理的核心目标。本章将探讨不同的信息检索技术,从传统的关键词搜索到更复杂的全文检索、语义搜索。了解搜索引擎的原理,以及如何优化信息的“可搜索性”,使您在信息的海洋中能够快速定位目标。 数据治理与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信息量的剧增,数据治理(Data Governance)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策略,包括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分类、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从创建、使用、归档到最终销毁)。理解“数据为主线,业务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版本控制与协同: 在团队协作和软件开发中,版本控制系统(如Git)是保障信息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的关键。本章将介绍其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它来管理代码、文档和其他协作性项目,确保多人协同工作的顺畅。 知识管理与信息组织: 如何将零散的信息整合成有用的知识?我们将探讨知识管理系统(KMS)的理念,以及如何通过分类、标签、链接等方式,构建一个易于访问和共享的知识库。 第三章:数字堡垒的构筑——保护的策略与技术 信息价值的体现,离不开其自身的安全与可靠。在本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构筑坚不可摧的数字堡垒,确保信息资产免受各种威胁的侵扰。 数据安全威胁的图谱: 了解您的敌人是保护的第一步。我们将分析各种数据安全威胁,包括恶意软件(病毒、蠕虫、勒索软件)、网络攻击(DDoS、SQL注入、跨站脚本)、内部威胁(意外删除、恶意窃取)以及自然灾害(火灾、水灾)。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 谁有权访问什么信息?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是信息保护的基础。本章将讲解身份认证(Authentication)(如密码、多因素认证)与授权(Authorization)的机制,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等模型,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相应的信息。 数据加密的奥秘: 加密(Encryption)是保护数据隐私和完整性的关键手段。我们将介绍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基本原理,以及公钥基础设施(PKI)在密钥管理中的作用。理解何时何地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例如静态数据加密(Data at Rest Encryption)和传输中数据加密(Data in Transit Encryption)。 备份与灾难恢复: 即使有严密的防护,意外仍有可能发生。备份(Backup)是数据恢复的生命线。本章将详细讨论不同的备份策略(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备份介质的选择,以及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 DR)计划的重要性。理解“3-2-1备份原则”的精髓,并学习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灾备体系。 数据完整性与防篡改: 如何确保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我们将探讨校验和(Checksum)、哈希函数(Hash Function)等技术,理解它们如何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对于区块链等技术,我们将了解其如何通过分布式账本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 安全审计与监控: 了解发生的一切是及时响应和改进的关键。本章将介绍安全审计(Security Auditing)的机制,如何记录和分析用户活动、系统事件,以及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在集中监控和告警中的作用。 法规遵从与隐私保护: 在数字化时代,各国纷纷出台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如GDPR, CCPA)。本章将探讨这些法规的核心要求,以及企业和个人如何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信息处理过程符合法律要求,保护用户隐私。 物理安全与人员安全: 数字安全并非仅限于技术层面。我们还将简要探讨物理安全(如数据中心的安全措施)和人员安全(如安全意识培训)在整个信息保护体系中的协同作用。 本书将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案例,为您解析信息存储、管理与保护的方方面面。我们相信,掌握了这些知识,您将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够主动驾驭数字洪流的掌舵者,让信息真正成为您实现目标、创造价值的强大助力。让我们一同开启这段探索之旅,解锁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曾以为自己对存储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阅读了《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知有多么片面。这本书的作者对信息存储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不仅仅关注技术本身,更深入地探讨了存储技术与业务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最优化的存储策略来支持企业的业务发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大数据存储和分析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大数据存储平台,并提供了相关的优化建议。此外,书中关于存储虚拟化技术的讲解,也让我对如何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逻辑清晰,引用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和研究成果,使得这本书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希望在信息存储和管理领域有更深造诣的资深技术人员,它一定会为你打开新的视野。

评分

对于非技术背景的我来说,之前对“信息存储”这个概念几乎是一窍不通,总觉得离我生活很遥远。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数字信息存储背后的逻辑揭示出来。它就像一个故事,讲述了我们的数据是如何被创造、被保存、被利用,又如何被保护起来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个人数据隐私和安全的章节,书中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数字信息,以及有哪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在数字世界中成为自己的“信息守护者”。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技术术语,而是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问题,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技术原理。我非常感激这本书,它让我对数字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数据安全有了更高的警惕性。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理解数字信息存储方方面面知识的书籍,而《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简直是我的福音。首先,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做得非常出色,从最基础的存储介质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复杂的存储技术,例如RAID、SAN、NAS等等,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清晰而系统的认识。作者的讲解非常生动形象,不像很多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实例和类比,即使是像我这样初涉此领域的人也能轻松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数据备份、恢复以及灾难恢复的策略和技术,这对于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章节,它教会了我如何根据数据的价值和使用频率来优化存储方案,从而达到成本和效率的最佳平衡。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指导,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任何对信息存储和管理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它绝对会成为你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并不高,只是觉得可能泛泛地介绍一下信息存储的基础知识。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想象。作者在阐述分布式存储系统时,那种条理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分析,让我叹为观止。他不仅解释了各种分布式存储的架构,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在性能、可扩展性和容错性方面的优劣。此外,书中关于信息安全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从加密技术到访问控制,再到合规性要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环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云计算存储时,那种前瞻性的视角,对未来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预测,并给出了宝贵的建议。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看过就忘”的书,它更像一本“常备宝典”,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存储和管理专家,这本书是你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信息管理工作的职场新人,我对各种陌生的概念和技术感到无从下手。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信息存储与管理(第2版):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进入了信息存储的奇妙世界。书中对各种存储设备,从磁带到固态硬盘,再到最新的云存储,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让我对它们的特性和应用场景有了全面的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数据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讲解,这些技术对于节省存储空间、降低成本非常有帮助,而且作者的解释非常易于理解,我甚至可以自己动手尝试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此外,书中关于数据迁移和数据归档的内容也让我茅塞顿开,为我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这本书不仅让我掌握了必备的知识,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公司的数据管理贡献力量。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

评分

一本超预期的好书,推荐之。 我想,那就是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了。当一个微小的火种慢慢地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为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潜意识渐渐地野蛮生长,成为了明确的意志;我想,这就是作出改变的时候了。这和我此前很多次的人生经验相似,每一次放弃,都有争议,都有挣扎,都有留恋。但是最终通过理性走向平静,我深刻地知道,每一次放弃与选择,都是“舍”与“得”的对应。但人们只有倾听内心的声音,真正做到“舍弃”,才可能让自己全力以赴,到达心中的下一个“理想国”。  我一直认为兰迪教授所说的“Lead your life(引领我的一生)”这句话既简短有力又意味深长。“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过一生)”,也就是说,不要只是“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 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又一本畅销书,厉害,连传记都能卖那么好,真心佩服。话说本来想问花借这书来着的,结果她竟然又买的是盗版,无语。跟我学网算是有些渊源,王哥跟晨曦都是牛人啊。还是更喜欢他之前的几本书,初恋即结婚这点,蛮让人佩服的。什么人才敢用“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样的标题啊?这里面的潜台词是,“世界已经因为我而不同了,然后我也能让这世界因你而不同。”开复同学说他从小都一直是那么自信,我终于相信了。

评分

感觉是盗版!里面有破的页面!

评分

绝对相信京东,支持京东;绝对相信京东,支持京东;绝对相信京东,支持京东;

评分

信息存储领域的专业书,就是纸张太差了,超级薄,手感不好。

评分

书刚到,等它等了一周,谢谢京东的哥们儿。

评分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回报你。舍弃糟糠,吸取精华,你会变得明智聪慧且豁达。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好处多。

评分

不错......

评分

学习存储的值得一看。存储知识进阶的一本不错的工具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