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云制造
:49.00元
作者:李伯虎,张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302389699
字数:431000
页码:2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工程院李伯虎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霖教授联手打造的这本《云制造》,从发展历程到提出背景作了详细的描述,不但从理论方面介绍了云制造的系统架构和技术体系,还从企业的实际应用为例,从实践中介绍相关企业的云制造解决方案。
本书凝聚了云制造项目研究的大量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青年学生的心血和智慧。
内容提要
李伯虎、张霖等编著的《云制造》首先从制造业 的发展趋势及挑战、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云 计算、物联网、服务计算、智能科学等新技术的发展 等方面论述云制造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介绍云制 造的概念、特点、与其他制造模式的区别与联系以及 云制造模式、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然后系统地介绍 云制造主要的关键技术及部分成功的应用案例。本书 是作者团队近5年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本书可供从事云制造、物联网、软件工程、信息 管理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 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云制造概念与内涵
 1.1 云制造提出的背景
 1.1.1 制造业的发展
 1.1.2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1.3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
 1.2 云制造的概念
 1.2.1 云制造定义
 1.2.2 云制造服务对象与内容
 1.2.3 “云制造”的概念模型
 1.2.4 “云制造”的应用模式
 1.3 云制造的支撑技术
 1.3.1 制造数字化技术
 1.3.2 云计算
 1.3.3 物联网
 1.3.4 服务计算
 1.3.5 高性能计算
 1.3.6 大数据技术
 1.3.7 安全技术
 1.3.8 智能科学技术
 1.4 云制造是云计算在制造领域的落地与拓展
 1.4.1 在资源共享内容方面的拓展
 1.4.2 在服务内容与模式方面的拓展
 1.4.3 在技术方面的拓展
 1.5 云制造的制造模式与技术特征
 1.5.1 云制造的制造模式
 1.5.2 云制造系统的技术手段
 1.5.3 云制造服务的特点
 1.6 云制造是制造业信息化的一种新模式和新手段
 1.6.1 制造业信息化模式与技术的发展
 1.6.2 云制造与几种典型制造信息化技术的比较
 1.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云制造系统架构与技术体系
 2.1 云制造系统多视图描述
 2.1.1 功能视图
 2.1.2 组织视图
 2.1.3 资源视图
 2.1.4 信息视图
 2.1.5 过程视图
 2.2 云制造系统的体系架构
 2.2.1 云制造系统概念框架
 2.2.2 集团企业云制造系统架构
 2.2.3 中小企业云制造系统架构
 2.3 云制造技术体系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制造资源感知与接入
 3.1 制造硬资源的感知、接入与适配
 3.1.1 制造硬资源的感知
 3.1.2 制造硬资源的接入与适配
 3.2 制造软资源的感知、接入与适配
 3.2.1 软件类资源接入
 3.2.2 数据类资源接入
 3.3 感知与接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3.3.1 感知与接入数据信息融合
 3.3.2 感知与接入数据信息描述
 3.3.3 感知与接入数据信息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制造资源虚拟化与服务化
 4.1 制造资源虚拟化技术
 4.1.1 制造资源虚拟化概述
 4.1.2 制造资源虚拟化理论框架
 4.1.3 硬制造资源虚拟化
 4.1.4 软制造资源虚拟化
 4.2 物理虚拟资源的映射与转化技术
 4.3 虚拟资源池的构建与管理技术
 4.3.1 虚拟资源池架构设计
 4.3.2 基于关系数据库和Hadoop框架的虚拟资源池数据管理
 4.4 制造资源的服务化封装技术
 4.4.1 云制造系统中制造资源特征与属性分析
 4.4.2 基于模板的制造资源服务化封装方法
 4.4.3 云服务的本体建模与语义描述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制造能力描述与服务化
 5.1 制造能力的内涵
 5.1.1 制造能力的概念
 5.1.2 制造能力基本特征
 5.1.3 制造能力多视图分类
 5.1.4 制造能力生命周期
 5.2 制造能力信息模型结构
 5.2.1 制造能力建模框架描述
 5.2.2 制造能力层次模型
 5.2.3 举例
 5.3 制造能力服务化描述机制与方法
 5.3.1 制造能力服务化描述需求
 5.3.2 理论基础
 5.3.3 制造能力服务化描述框架及流程
 5.3.4 制造能力特征信息形式化描述方法
 5.3.5 举例
 5.4 制造能力的感知接入
 5.5 制造能力服务网络
 5.5.1 社会网络概述
 5.5.2 制造能力服务关联网络
 5.5.3 用户个性化需求获取及表示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云服务综合管理
 6.1 云服务搜索与匹配
 6.1.1 基于本体的云服务搜索与匹配
 6.1.2 云服务搜索与匹配方式
 6.1.3 云服务搜索与匹配实现
 6.2 云服务组合
 6.2.1 交互式服务组合方法
 6.2.2 Web服务映射模型
 6.2.3 服务组合流程框架
 6.3 云服务计算资源优化配置
 6.3.1 云服务计算资源配置问题的结构与特点
 6.3.2 云服务计算资源配置模型的构建
 6.3.3 问题复杂性分析
 6.3.4 智能算法的选取
 6.3.5 遗传算法中几种典型改进的比较
 6.3.6 各算法在云服务计算资源配置问题中的比较与测试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云服务运行与评估
 7.1 云服务运行技术
 7.1.1 面向时空一致单阶段协同的运行技术
 7.1.2 面向业务流程跨阶段协同的运行技术
 7.2 云服务评估技术
 7.2.1 云服务QoS评价指标体系
 7.2.2 云服务QoS建模及评估方法
 7.2.3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能力服务评估技术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云制造中的普适用户界面与可视化技术
 8.1 云制造环境下用户界面的特征分析
 8.1.1 普适化与自然性
 8.1.2 智能化与移动性
 8.1.3 虚拟化与松耦合
 8.1.4 个性化与全生命周期可定制
 8.2 云制造环境下的用户个性化服务定制
 8.2.1 云制造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8.2.2 基于普适计算的个性化服务定制模式
 8.3 云制造环境下的用户个性化服务定制平台体系结构
 8.3.1 基于普适计算的个性化服务建模
 8.3.2 个性化服务定制平台体系结构
 8.4 关键技术
 8.4.1 基于交互历史的多通道融合技术
 8.4.2 Focus Context可视化与交互技术
 8.4.3 基于双曲树的云服务搜索结果可视化技术
 8.5 基于普适计算的个性化服务定制与可视化平台
 8.6 云制造网络可视分析平台
 8.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面向集团企业的云制造应用案例
 9.1 航天复杂产品集团企业云制造应用案例
 9.1.1 航天复杂产品特点
 9.1.2 航天复杂产品研制需求
 9.1.3 航天复杂产品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方案
 9.1.4 航天复杂产品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系统构建与应用
 9.2 轨道交通装备集团企业云制造应用案例
 9.2.1 轨道交通装备集团企业需求
 9.2.2 中国北车云制造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和内容
 9.2.3 轨道交通装备集团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实施方案
 9.2.4 中国北车云制造系统实现效果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应用案例
 10.1 支持业务协作的中小企业云制造应用案例
 10.1.1 需求分析
 10.1.2 平台服务模式
 10.1.3 实施方案
 10.1.4 平台运营效果
 10.2 支持产业集群协作的中小企业云制造应用案例
 10.2.1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协作需求分析
 10.2.2 服务模式
 10.2.3 支持产业集群协作的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实施方案
 10.2.4 平台运营效果
 10.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云制造的发展与展望
 11.1 云制造的发展现状
 11.1.1 云制造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1.1.2 云制造应用现状
 11.2 云制造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伯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系统仿真及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现任航天二院科技委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国际杂志“建模、仿真与科学计算(IJMSSC)”联合主编等。
  曾任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主题专家组组长,亚洲仿真学会联盟(ASlASlM)首任主席。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个人或合作发表论文280篇,著作12本、译著4本。
  2012年获国际建模与仿真学会(SCS)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张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5年在美国海军研究生院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云制造、复杂系统建模仿真、智能物联系统、服务网络等。
  现任国际建模与仿真学会(SCS)主席,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IEEE高级会员,北京市云制造平台与服务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863主题项目首席专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编辑及编委,发表论文200余篇,合作专著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曾获国家“863”十五周年先进个人和全国科技工作者称号。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手感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当我拿到它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封面,它不是那种光滑的、反光的材质,而是一种略带磨砂感的,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触感,非常舒服。书名“云制造”的字体,是那种带有一定厚度和立体感的,不是简单的印刷上去,而是有些微微的浮雕效果,这让我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我习惯性地打开书本,里面的纸张不是那种特别白、晃眼的纸,而是带点米黄色,看起来很柔和,对眼睛很友好。更让我惊喜的是,书的装订非常牢固,我尝试着将书本完全展开,每一页都能够平整地摊开,不会出现断裂或者松脱的迹象。我之前读过一些书,因为装订问题,读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很容易损坏。这本《云制造》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给我一种“经得起细读”的信赖感。我期待这本书的内容,能够像它的物理特性一样,坚实、可靠,能够给我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如此精心的制作,它又将如何改变我对于“云制造”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装订方式十分考究,采用了精装设计,书脊处有独特的压纹,翻阅时有一种沉甸甸的仪式感。封面上“云制造”三个字,字体不算张扬,但笔画间的力量感却显露无遗,仿佛蕴含着某种强大的能量。我特别留意了书的印刷质量,字迹清晰锐利,没有任何模糊或重叠的痕迹,即使是细小的脚注也一目了然。我曾经读过一些书,虽然内容很吸引人,但糟糕的印刷质量却极大地影响了阅读体验,让人读起来倍感疲惫。而这本《云制造》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内外兼修”。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喜欢那种能够让我暂时忘却外界喧嚣,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的书籍,而这本书的外在就给了我这样的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所呈现的“云制造”究竟是怎样一种概念,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思考。我希望它能带给我全新的视角,让我对一些既有认知产生颠覆性的理解,或者是在某个领域点燃我的好奇心,让我去进一步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别致,淡雅的蓝灰色调,配合着一抹抽象的银色线条,在光线下会折射出微妙的光泽,第一眼就吸引了我。我拿到手的时候,它装在一个质感很好的纸套里,拆开之后,书的纸张触感也相当细腻,并非那种粗糙的印刷纸,而是带着一丝丝的棉柔感,拿在手里分量适中,感觉很扎实。我喜欢这种用心的细节,这往往预示着内容也同样值得期待。我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句充满哲学意味的引言,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它的深意,但它给我一种“这本书不简单”的预感。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到书中的世界,去探索它所描绘的图景,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我常常在想,一本好书就像一个未知的宝藏,它藏着许多故事、道理和情感,等待着我去发掘。而这本《云制造》的外在就已经展现出一种内敛而深刻的美,我非常期待它能带给我一场思想的盛宴,一次心灵的洗礼,或者仅仅是几个能让我回味无穷的片段。我坐在窗边,阳光洒在书页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纸张清香,我准备好开启这场阅读之旅了。
评分在我眼中,一本书的魅力,往往是从它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开始的。这本《云制造》,就是一本让我一眼就心生好感的书。它的封面设计,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案,只有简洁的文字和几笔写意的线条,但正是这种极简的美,反而营造出一种深邃、引人遐想的氛围。书的材质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不会觉得轻飘飘,而是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仿佛里面承载着厚重的内容。我特别喜欢它封面上“云制造”三个字的排版和设计,字迹虽然不大,但却透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在向读者传递着一种不容忽视的信息。我翻开书页,里面的纸张颜色是那种温暖的米白色,印刷的字迹清晰且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吃力。我一直认为,书籍的外在表现,是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尊重和承诺。这本《云制造》无疑让我感受到了这份用心,我对它所蕴含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渴望它能带给我一次知识的探索,一次思想的遨游,或者一次情感的共鸣。
评分拿到这本《云制造》时,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沉甸甸的分量,这在如今许多追求轻便的书籍中显得尤为独特。它的封面采用了一种哑光的材质,触感细腻,不易留下指纹,这种低调的设计反而增添了几分高级感。书名“云制造”三个字,采用烫银工艺,在不同的光线下会显露出微妙的光泽,仿佛在低语着某种不凡的奥秘。我仔细观察了它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过于拥挤,也不会过于疏阔,整体视觉感受非常舒适。我尝试着翻了几页,纸张的厚度和韧性都很好,用手轻轻按压,不会产生褶皱,感觉非常耐翻。我一直相信,一本书的装帧设计往往是作者和出版方对内容的诚意体现。这种用心,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它的外在一样,内容充实、逻辑严谨,能够给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我很好奇,它究竟会讲述一个怎样的“云制造”的故事,会呈现出怎样的思想火花,又会如何触动我的内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