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寿纪瑜 译
图书标签:
  • 盎格鲁-撒克逊史
  • 英国史
  • 中世纪史
  • 历史
  • 译著
  • 文化
  • 西方史
  • 史料
  • 编年史
  • 古典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380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791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特点是将几种稿本的同年纪事排在同一版面,重复处尽量归并,避免雷同,歧异处予以注明,以示区别。其内容基本一致者作为几种稿本的共同纪事通栏排印,文字则以其中一种为主要依据;其内容不尽相同者左右并列,以资对比。

内页插图

目录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韦塞克斯国王和英王世系表(约802-1066年)
人名索引
地名和民族名称索引

精彩书摘

  他说,他愿意按照他的兄弟埃塞尔雷德和梅雷瓦拉的建议,按照他的姊妹基内伯和基内斯威思的建议,按照名叫多斯德迪特的那位大主教的建议,按照他的领域以内全体教俗两界议政大臣的建议来加以尊崇和敬奉。他是这样做的。
  然后国王派人去请院长快速前来。院长马上来了。国王对院长说,“亲爱的塞克斯伍尔夫啊!为了我灵魂的需要,我派人把你请来,我愿意元拘无束地对你谈谈为什么要这样。我的兄弟皮达和我亲爱的朋友奥斯威曾开始建造一所修道院来荣耀基督和圣彼得。可是我的兄弟按天主的意旨已经离开尘世,不过,亲爱的朋友,我想请你叫他们赶快干这项工作,我将给你提供金银、土地、财富和它所需要的一切。”院长回家,干了起来。由于基督赐准,他成功了,几年以后修道院竣工了。国王听说此事,非常高兴。他吩咐把全国的塞恩和那位大主教、众主教和伯爵,以及所有敬爱天主的人都请到他这里来,他并且指定了奉献修道院的日子。
  奉献修道院之际,出席者有伍尔夫希尔国王和他的兄弟埃塞尔雷德,他的姊妹基内伯和基内斯威思;坎特伯雷大主教多斯德迪特主持献院仪式,还有罗切斯特主教伊撒马尔、伦敦主教威尼①、麦西亚主教贾鲁曼,以及图达主教;后来当了主教的威尔弗里德神父也出席了,国内所有的塞恩也在场。
  当修道院以圣彼得、圣保罗和圣安德烈的名义奉献之后,国王在全体塞恩面前站起身来,高声说道:“为在此举行的典礼感谢全能的天主。我意欲在今日敬奉基督和圣彼得,我愿你们都赞同我的话:
  “我,伍尔夫希尔,今天慨然赠给圣彼得和塞克斯伍尔夫院长,以及修道院的众修道士我王国所属的下述土地、水流、池塘、沼泽、堰,以及位于这些地带的全部土地,从而除院长及众修道士之外,没有人在那里享有主权。赠礼如下:从米兹汉姆斯特德到诺斯伯勒,再到叫做福利斯的地方,再到直抵阿森代克的整个沼泽地带,再从阿森代克到叫做费瑟穆德的地方,再沿着大道前进10英里,到达库格迪克,再到拉格威尔,再从拉格威尔往前5英里,到达通向埃尔姆和威斯贝奇的那条河流①,再往前约3英里到斯罗肯霍尔特,再从斯罗肯霍尔特径直往前,经过整片沼泽,到达德雷沃德,距离大约有20英里,再到格拉特克罗斯,再从格拉特克罗斯经过一条叫做布拉达纳的清澈的溪流②,从那里经6英里到达帕切拉德,再往前经过所有的靠近亨廷登镇的池塘和沼泽,以及沙尔夫塘和惠特尔西塘,及附近一带的全部池塘、湖泊,包括沙尔夫塘以东的土地和房屋在内,再就是由此到米兹汉姆斯特德沿线的全部沼泽地带,再从米兹汉姆斯特德一路直达旺斯福德,由旺斯福德到金斯克利夫,由此到伊斯顿,由伊斯顿到斯坦福,由斯坦福沿溪流③到前述的诺斯伯勒。”
  ……
浩瀚史册中的明珠: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史诗 《大唐西域记笺注》 卷帙浩繁的史诗描摹:玄奘西行求法的深度再现 这是一部将历史的厚重感与求知的浪漫精神完美融合的传世之作。它不仅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亲历西域万里征程的忠实记录,更是对公元七世纪中亚乃至南亚地区政治版图、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与文化交流的百科全书式描绘。本书的价值,远超寻常游记的范畴,它构筑了一个关于“失落的古代世界”的精确坐标系。 本书的核心结构基于玄奘法师口述、弟子辩机笔录的《大唐西域记》,但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详尽的笺注与考证工作。历代治史者、地理学家、宗教学家倾注毕生心血,对原书记载的数百个城邦、部族、山川河流进行地名比对与地理复原,使得这部十余万字的古籍,能够与现代地理学和考古发现进行有效的对话。 第一部:丝路心脏的脉动——中亚的文明交响 西行之路的首段,是对于河西走廊的穿越与葱岭以西广袤疆域的探寻。本书细致描摹了龟兹、焉耆、疏勒等地的佛教遗存与地方政权的运作模式。读者将跟随玄奘的脚步,领略粟特商人在丝绸之路上如何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润滑剂,了解这些绿洲王国如何在强悍的游牧民族与强大的中原王朝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 笺注部分尤其关注“昭武九姓”的兴衰轨迹。通过对文献的交叉比对,我们得以窥见这些古老城邦在萨珊波斯、突厥汗国和新兴伊斯兰教势力夹缝中求存的历史片段。它不仅仅是地理名词的堆砌,更是对一个黄金时代——一个多元文化在干燥的沙漠腹地激烈碰撞、相互塑造的时代——的立体呈现。 第二部:天山南北的信仰之战与融合 本书的重点之一,在于展现佛教在广阔的“塞外之地”的传播与本土化过程。玄奘在途经的许多地区,佛教已是主流信仰,但其教义、仪轨与印度本土尚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对于健陀罗(Gandhara)地区的描述,不仅还原了其作为“希腊化佛教艺术发源地”的辉煌,更通过对佛塔形制、造像风格的详尽考证,揭示了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在边疆地带交融的深刻印记。后世的笺注者通过引入波斯、罗马的史料,补充了玄奘因文化背景所限未能详述的细节,使得彼时的宗教生活图景更加饱满和可信。 第三部:印度次大陆的寻根之旅——教义的源头与分裂 跨越兴都库什山脉后,全书的重心转向了佛教的发源地——恒河流域。玄奘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寺的长期学习和生活,构成了全书最精华的部分。 那烂陀寺的描绘,是本书的“高光时刻”。这里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术中心,更是“显宗”与“密宗”教义辩论的焦点。本书详细记录了戒贤论师等高僧的学说,以及玄奘在此习得的瑜伽行派等核心教义。笺注对这些深奥的佛学名词进行了严谨的梵文(或巴利文)对音和义理阐释,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学术门槛和研究价值。 此外,书中对孔雀王朝遗址、笈多王朝的政治格局也有零星而重要的记载。这些记载,往往是后世史学家重建印度古典时期历史的关键旁证,尤其是在缺乏本土文字记录的年代,玄奘的笔触显得尤为珍贵。 第四部:风土人情与民族志的宝库 《大唐西域记》的魅力,还在于其细致入微的“人类学”观察。玄奘不以圣僧自居,而是以一位严谨的旅行家和观察者的身份,记录了沿途各民族的服饰、饮食习惯、法律制度、甚至婚丧嫁娶的礼仪。 例如,对于某些“蛮夷”部落的“食肉饮血”的习俗描写,虽带有唐代中原文化的审视视角,但客观上提供了研究古代民族习性的第一手资料。本书的考证者们巧妙地将这些描述与现代考古发现(如陶器、青铜器风格)相结合,使得这些历史片段不再是孤立的文字符号,而成为了鲜活的古代社会生活切片。 学术价值与传承意义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三重维度的支撑: 1. 史学价值: 弥补了中亚、南亚古代史料的缺失,是研究突厥汗国、吐蕃兴起前中亚格局的重要蓝本。 2. 宗教史价值: 记录了佛教东传的路径、教义分化及其在异域的演变,是研究印度佛教史向中国佛教史过渡的关键环节。 3. 地理学与文献学价值: 其地名对照、路线复原,是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历史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经典案例。 《大唐西域记笺注》,是一部挑战读者的耐心,但必将回报以无尽历史景观的巨著。它带领我们穿越千年风沙,触摸文明兴衰的脉搏,体验一位伟大求道者对真理的执着追寻,是任何对古代亚洲史、宗教史乃至丝绸之路研究者案头不可或缺的案典。本书提供的,是关于一个伟大时代的“地图”与“圣典”的双重馈赠。

用户评价

评分

从阅读的感受上来说,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出色,这对于一部编年体史书而言,实属难得。它不像某些历史著作那样充斥着枯燥的年代记录,而是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串联成一个个具有内在张力的故事线。虽然主题严肃,但其中穿插的对当时的法律、习俗甚至是民间传说的描述,让人对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社会图景有了立体而生动的认知。我发现自己很容易被卷入到那些国王的决策、教会的纷争,甚至是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去。这种叙事上的活力,证明了优秀的历史文本即便是跨越千年,依然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它成功地避免了成为一本仅供查阅的工具书,反而像是一部被精心编织的时代史诗,让人愿意一口气读完,去追寻历史的线索和演变。

评分

当我真正翻开书页,深入到文本内容本身时,我立刻感受到了译者团队那股扑面而来的扎实功底。语言的转换绝非简单的词汇堆砌,而是充满了对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的深刻理解。我注意到,在一些关键的历史概念和专有名词的处理上,译者采用了非常精妙的对译策略,既保留了原文的精确性,又确保了现代汉语读者的流畅阅读,这在处理早期文献时是极其困难的。很多晦涩难懂的早期叙事片段,经过他们的妙手点化,变得清晰而富有画面感,使得那些遥远的王权更迭、血腥的战争场面,仿佛就在眼前上演。这种高水准的学术翻译,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桥梁搭建,让我这个非专业历史研究者,也能较为轻松地把握住那些复杂的权力关系和族群迁徙的脉络。读完一章后,我甚至会去查阅一些原文的注释,发现译者的处理往往是最恰当、最能体现原意的。

评分

这本书的注释系统和导读部分,是其作为“学术名著”的真正价值所在。我通常会略过冗长的序言,直接跳到那些密集的脚注去寻找线索,而这里的注解简直就是一位耐心的历史向导。它们不仅仅是对生僻词汇或地理名称的简单解释,更像是历史背景的微型讲座,提供了大量的补充史料和学界对某些事件的不同解读。例如,在描述某个关键战役时,脚注立刻给出了不同史料来源的相互印证与矛盾之处,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让我明白历史真相往往是多棱镜折射的结果,而非单一叙事。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套注解是极佳的“脚手架”,能够支撑起对复杂历史框架的理解;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这些深挖的细节也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显示出编者和译者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力。

评分

更深层次的思考是,这部作品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记录”本身的功能与局限。作为一个“编年史”,它提供了那个时代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口径,是理解英国早期国家形态形成的关键窗口。然而,通过阅读这些早期的记录,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当时记录者的视角、偏好和局限性——哪些被记录下来,哪些被刻意忽略。这种“未加修饰”的原始性,恰恰是其最宝贵的价值所在,它迫使我们这些现代读者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去辨别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出于维护统治合法性的修饰。它不仅是关于过去事件的记录,更是关于“如何记录历史”的教材。对于所有关注民族起源、国家建构和早期法律思想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任何后世的总结性著作都无法替代的基石。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古朴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书页的纸张选得很有质感,摸上去不会觉得廉价,而且印刷的字体清晰度很高,即便是拉丁文的引文部分,也能看得真切。作为一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的一员,它在整体的排版和校对上显然下了不少功夫,页眉、页脚的设计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兼顾了阅读的舒适度,让人在沉浸于历史的洪流中时,不至于因为排版上的小瑕疵而分心。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虽然低调,却透露出一种对内容的尊重,让人在捧读时油然而生一种庄重感。这种对物理载体的用心,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毕竟,对于一部承载着古老智慧的著作来说,它值得拥有一个体面的“外衣”。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封面所采用的那种复古的纹理,仿佛能让人触摸到历史的厚重,这对于一个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

送货非常快,书也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Christina Scull is the former librarian of Sir John Soane's Museum, London. She is the author of 'The Soane Hogarths' (1991), edits the journal 'The Tolkien Collector', and frequently writes and speaks about Tolkien.

评分

对于这部编年史,英国史学家喜爱的称之为“古英文史书的基础权威著作”,也称之为“一个西方国家以其自己的语言写成的第一部连贯的本国历史”,还称之为“一个西方国家以其自己的语言写成的英文散文著作”。

评分

它在443年写到不列颠人派人去请盎格鲁人前来协助抵抗皮克特人一事。此后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相继移居岛上,建立七个国家,形成“七国时代”。在长达三四个世纪里,各国争雄,征战不已。到829年,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征服麦西亚,统一亨伯河以南之地。编年史称他为第八位“不列颠统治者”,同时还列举了以前的七位国王,勾画出此前列国代兴、交替称霸的局面。

评分

非常好的书,在京东买书就是实惠,这套汉译世界名著还是在京东买放心,送货还快,服务很好。

评分

书很好,有塑封,物流很快,活动入手

评分

收录的几个古英语的编年史历史版本都挺全的。后面中英文名字对照挺有用。

评分

书是正品,包装完整,快递迅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