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正国朝盛时,典章文物灿然备具,百工技艺咸精,其视淳化草创之始,自然不同。“——南宋·曾宏父
评分“《淳化》为祖,《大观》尤妙”——北宋·刘次庄
评分大观帖的帖板比阁帖稍高,每行多一至三字,故行款也不尽相同。序略有更易,虽系重新更定,尚有延习之误。
评分内容:
评分第二卷至第四卷:皆题为“历代名臣法帖”,收入从后汉车骑将军崔子王至唐太子太师柳公权共67位名臣的法书。
评分和文物版的黑白版和孙宝文的放大版相比较 这个是彩印的 清晰度也可以 贴边加了释文 收录全部题跋(题跋也基本加了释文) 有目录查阅比较方便 如果是原大的话就更完美了 硬伤是释文部分错误不少 编辑质量有待加强
评分第一卷:题为“历代帝王法帖”,收入从汉章帝到陈永阳王共18位帝王的法书。
评分金人占领开封,南北互不往来,帖版亦失陷。1141年“绍兴和议”签订后,南北方互置“榷场”(货物南北过江必须通过的换货纳税市场,即边贸市场),开展边境贸易。为满足南宋士人对《大观帖》的需求,有人开始“潜拓”少量拓本拿到榷场上贩卖。由此,南宋拓(金拓)者在此出货,因而又称为“榷场本”。
评分第九、第十卷:亦题为“历代名臣法帖”,实际专收晋中书令王献之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