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第7版)/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

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第7版)/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戴維·H·羅森布魯姆(David H. Rosenbloom),[美] 羅伯特·S·剋拉夫丘剋(Robert S. Kravchuk),[美] 理查德·M·剋勒肯(Richard M. Clerkin) 著
圖書標籤:
  • 公共行政學
  • 公共管理
  • 政治學
  • 法學
  • 雙語教學
  • 教材
  • 高等教育
  • 管理學
  • 行政管理
  • 第七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78974
版次:7
商品編碼:1135069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0-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第7版)/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是公共行政學經典教材,廣泛應用於包括美國、中國、格魯吉亞、烏剋蘭、意大利、葡萄牙、韓國、伊朗、以色列和中國香港等在內的國傢和地區的眾多著名高校。全書從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描述、闡述和分析公共行政,給讀者提供瞭一種深刻、全麵理解公共行政的分析框架,並深入分析瞭美國政府在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管理、預算、決策與執行等領域的各種行政實踐背後的基礎理念,解釋瞭管製行政的運作,分析瞭公共行政與民主憲政之間的關係,探討瞭行政責任與倫理問題,並對公共行政的未來進行瞭展望。本書第七版反映瞭美國政府自“9?11”事件以來的諸多變化,如卡特裏娜颶風、反恐戰爭等重大事件帶來的行政挑戰及其影響,政府與公眾之間關係的變化,等等。
  《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第7版)/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可作為高校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碩士(MPA)及相關專業行政管理學、公共行政學、公共管理學等課程的雙語教學教材。本書配有中文翻譯版。

作者簡介

  戴維·H·羅森布魯姆(David H. Rosenbloom),美國著名公共行政學傢,現任美國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行政傑齣教授,美國國傢行政研究院院士,兼任公共行政領域十多傢知名學術期刊的編委,並曾擔任美國行政學會主席和《公共行政評論》主編。羅森布魯姆教授在公共行政與民主憲政領域著述頗豐,因其在學術上的傑齣貢獻,1999年獲得瞭美國公共行政學會的德懷特·沃爾多奬,2001年獲得美國政治科學學會的約翰·高斯奬及美國國傢公共行政研究院的路易斯·布朗洛奬。《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一書是其代錶作。
  羅伯特·S·剋拉夫丘剋(Robert S. Kravchuk),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政治科學係主任、教授,曾在印第安納大學、康涅狄格大學、哈佛大學等高校任教,並曾擔任過多個政府部門的財政和預算顧問。主要從事預算與行政改革、預算政治學和政治經濟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理查德·M·剋勒肯(Richard M. Clerkin),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公共行政學係助理教授,主要從事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互動研究,在《公共行政評論》等知名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多篇。

目錄

第1部分 導論:定義、概念和環境
第1章 公共行政的學科與實務的意涵:不同觀點下的思考
1.1 公共行政的定義
1.2 強調公共行政之公共性
1.3 管製與服務
1.4 公共行政研究之管理、政治與法律途徑
1.5 結論:公共行政的再思考
第2章 美國行政國傢:發展與政治環境
2.1 美國行政國傢的興起
2.2 行政權威與行政責任
2.3 對行政國傢興起的迴應
2.4 州政府與地方政府
2.5 結論:行政國傢
第3章 聯邦製與府際關係:美國行政國傢的結構
3.1 為什麼要實行聯邦製
3.2 行政分權
3.3 追求各州之間的統一協調
3.4 美囯聯邦製的演化形態
3.5 積木式的美國政府
3.6 府際關係
3.7 結論:聯邦製與府際關係
第2部分 核心功能
第4章 組織:結構與過程
4.1 組織理論
4.2 公共行政組織的共性
4.3 公共組織的管理觀點
4.4 公共組織的政治途徑
4.5 公共組織的法律途徑
4.6 結論:公共組織的未來
第5章 公共人事行政與集體談判
5.1 曆史背景
5.2 公共人亊行政中的管理、政治與法律
5.3 管理取嚮的公共人事行政
5.4 公共人事行政的政治途徑
5.5 公共人事行政的法律途徑
5.6 集體談判與勞工一管理夥伴關係
5.7 結論:人力資源管理未來可能的三大途徑
第6章 預算與財政
6.1 預算規摸與成長
6.2 聯邦預算程序
6.3 預算理論或有關預算的理論?
6.4 結論:尋求整閤
第7章 決策
7.1 傳統管理途徑的決策
7.2 政治途徑的決策:漸進摸式
7.3 法律途徑的決策
7.4 工作場所中的苯案件
7.5 新公共管理與決策
7.6 決策的組織背景和責任:垃圾桶模式
7.7 結論:綜閤決策途徑
第3部分 公共部門的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集中分析
第8章 政策分析與執行評估
8.1 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的政策分析
8.2 分析公共政策的途徑
8.3 執行評估
8.4 政策執行的管理觀點
8.5 政策執行的政治觀點
8.6 政策執行的法律觀點
8.7 運用分析與評估
8.8 結論:政策設計的復雜性
第9章 管製行政:管理、政治和法律的分析
9.1 管製行政的起源與發展
9.2 管製行政的結構與過程
9.3 管製行政存在的問題
9.4 放鬆管製與管製改革
9.5 管製行政的不同觀點
9.6 結論:綜閤管製行政途徑
第4部分 公共行政與公眾
第10章 公共行政與公眾
10.1 公眾與公共行政的互動
10.2 行政國傢中的個人
10.3 公眾對公共行政的評價
10.4 公共行政對公眾的看法與評價
10.5 結論:將公眾納入公共行政之中
第11章 公共行政與民主憲政主義
11.1 公共管理者為什麼要理解憲法
11.2 行政結構與憲政結構
11.3 憲法價值
11.4 結論:發展中的夥伴關係
第12章 公共行政的責任與倫理
12.1 護衛者需要被監督的理由
12.2 為什麼監督護衛者很睏難
12.3 倫理與公共管理者:倫理決策的三大途徑
12.4 行政責任與倫理的不同觀點
12.5 結論:個人職責
第13章 公共行政的未來
13.1 公共行政更大的復雜性
13.2 政治力量主導公共行政
13.3 法律繼續為公共行政之核心議題
13.4 績效導嚮
13.5 公共行政的分化
13.6 文官製度的改變
13.7 管理內涵的變化
13.8 個人責任的強調
13.9 結論:新行政文化的發展
Preface
PART I
INTRODUCTION: DEFINITIONS, CONCEPTS, AND SETTING
CHAPTER 1The Practice and Disciplin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mpeting Concerns
Some Definitions
Emphasizing the Public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and Service
Managerial, Political, and Legal Approaches
Conclus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considered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2The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State: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Rise of the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Stat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Responses to the Rise of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Conclusio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3Federalism and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The Structure of the American Administrative State
Why Federalism? The Political Approach
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The Managerial Approach
The Quest for Uniformity: The Legal Approach
Evolving Models of American Federalism
American Government: The Building Blocks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Conclusion: Federalism and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PART II
CORE FUNCTIONS
CHAPTER 4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Process
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ation Theory
Commonaliti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Managerial Perspectives on Public Organization
The Political Approach to Public Organization
The Legal Approach to Public Organization
Conclusion: The Future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5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Managerial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The Political Approach to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The Legal Approach to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Labor�睲anagement Partnerships
Conclusion: Three Possible Futures for HRM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6Budgeting and the Public Finances
The Size and Growth of Budgets
The Federal Budgetary Process
A Budget Theory or Theories about Budgeting?
Conclusion: The Search for a Synthesis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7Decision Making
Th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The Politic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The Incremental Model
The Legal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The Case of Benzene in the Workplace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Model and Accountability for Decisions:
Inside the "Garbage Can"
Conclusion: Synthesizing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es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PART IIIT
HE CONVERGENCE OF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CHAPTER 8Policy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The Growing Concern with Policy Analysis
Approaches to Analyzing 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Managerial Perspectives on Implementation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 on Implementation
The Legal Perspective on Implementation
Using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e Complexity of Policy Design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9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 An Illustration of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
Common Criticisms of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
Deregulation and Regulatory Reform
Perspectives on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Synthesizing Approaches toward Regulatory Administration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PART IV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UBLIC
CHAPTER 10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ublic
The Public�餾 Interaction with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Individual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The Public�餾 Evalu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Public
Conclusion: Putting the Public Back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11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Why Public Administrators Must Understand the Constitution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and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Constitutional Values
Conclusion: An Ongoing Partnership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12Accountability and Ethics
Why the Guardians Need Guarding
Why It Is Difficult to Guard the Guardians
Eth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ors: Three Broad Approaches to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Perspectives on Accountability and Ethics
Conclusion: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CHAPTER 13The Future
Complexity Is Here to Stay
Public Administration Will Be Defined by Politics
Law Will Continue to Be Central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Disaggreg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composition of the Civil Service
The Changing Face of Management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Conclusion: A New Administrative Culture
Study Questions
Notes
Additional Reading
Glossary
Credits

精彩書摘

《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係美國公共行政學經典教材,第七版在以前版本的基礎上略有更新和修訂,以使其內容更富有時代氣息和現實意義。但就整體而言,該書仍保留瞭以往版本采用的傳統分析方法,即從管理、政治和法律三個視角來描述、闡釋和分析公共行政,內容涉及公共行政的意涵、美國公共行政的發展與環境、美國行政國傢的結構、公共組織、公共人事行政、公共預算、公共管理與決策、公共政策分析與執行、管製行政、公共行政與民主憲政、公共行政的責任與倫理以及公共行政的未來。該書在美國和境外許多大學被用於公共行政教育,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全書主體內容分為4個部分,共13章,分彆圍繞公共行政的不同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第1部分包括第1、2、3章,介紹瞭本書的知識框架,討論瞭美國行政國傢的發展與結構。第1章“公共行政的學科與實務的意涵:不同觀點下的思考”,通過集中討論憲法的作用、公共利益、經濟市場的力量、主權,區分瞭公共行政與民營企業的差異,並探討瞭公共行政分析的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徑。第2章“美國行政國傢:發展與政治環境”,闡述瞭美國行政擴張的原因和過程、公共行政組織的權力與責任、利益集團參與公共行政的一般渠道等。第3章“聯邦製與府際關係:美國行政國傢的結構”,從法律、結構和政治等方麵界定瞭聯邦製,分析瞭聯邦製與政府間的關係及其變化。
  第2部分包括第4章到第7章,研究瞭公共行政的核心職能:組織、人事、預算、決策,每一種職能都從政治、管理、法律三個角度予以分析,並力圖整閤這三種視角。第4章“組織:結構與過程”,圍繞公共行政的組織職能,探討瞭公共部門的組成方式和內部運作影響行政績效的主要途徑以及公共組織的管理觀點和政治、法律途徑。第5章“公共人事行政與集體談判”,圍繞公共行政的人事職能,討論瞭公共人事行政的曆史沿革,公共人事管理的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徑,以及公共部門的集體談判過程和政治。第6章“預算與財政”,圍繞公共行政的預算職能,探討瞭預算編製和不同預算策略及技巧選擇的相關理論及實際問題,分析瞭預算編製的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徑。第7章“決策”,迴顧瞭行政決策的不同途徑,揭示瞭各種決策途徑的局限性,主張發展一種可以發揚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徑的優點並限製其局限性的綜閤模式。
  第3部分包括第8章和第9章,探討瞭政策分析、執行評估以及管製行政。第8章“政策分析與執行評估”,討論瞭判斷政策的兩種方法,即政策分析和執行評估。第9章“管製行政:管理、政治和法律的分析”,論述瞭管製行政的起源和發展、結構與過程,管製改革的主要措施,以及管製行政的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徑。
  第4部分包括第10章至第13章,集中探討瞭公共行政中的“公共”與“公共利益”問題。第10章“公共行政與公眾”,分析瞭公眾與公共行政互動以及評估公共行政的復雜性,公共行政對社會、政治、經濟中的個人的影響,公眾對公共行政的評價,以及公共行政對公眾的不同觀點,主張將公眾納入公共行政之中。第11章“公共行政與民主憲政主義”,解釋瞭公共管理者要瞭解憲法價值的原因,討論瞭憲法價值的本質。第12章“公共行政的責任與倫理”,探討瞭如何確保公共管理者不違背他們身負的公共職責,並從傳統管理途徑、新公共管理以及政治與法律的視角考察瞭公共行政中的責任與倫理問題。第13章“公共行政的未來”,分析瞭美國公共行政未來發展的趨勢、問題及其影響,描述瞭建立新的“行政文化”的前景。
  上述4個部分13章的內容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公共行政理論框架。綜上所述,與第五版相比,第七版的特色是:(1)各個主題的材料都有所刪減、增加或補充,反映瞭自第五版以來美國形勢的新變化,更加富有時代氣息。(2)在每一章的前麵都列齣瞭學習本章後應達到的學習目標。(3)文中各個小部分前麵均添加瞭小標題。(4)對三種公共行政學視角——管理的、政治的和法律的途徑——加以平行的解釋。(5)在討論美國公共行政的各個方麵時均融入瞭對憲法和行政法的討論。(6)作者增加瞭一人——理查德·M·剋勒肯(Richard M�盋lerkin)。(7)將“政策分析與執行評估”一章納入第3部分。

前言/序言


《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第7版)/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旨在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公共行政學概論,探討其核心概念、理論流派、運作機製以及在當代社會麵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本書以多學科視角齣發,將管理學、政治學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係統、立體、動態的公共行政認知框架。 本書內容涵蓋瞭公共行政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層麵。在理論部分,我們將追溯公共行政學的起源與發展,梳理不同學派的觀點,例如科學管理、新公共管理、後新公共管理等,並深入剖析這些理論在不同曆史時期和社會背景下的演變與影響。同時,本書也將重點關注公共行政的決策過程、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管理、預算與財務管理等核心職能,探討如何有效地提升政府部門的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在政治層麵,本書將深入探討政治與行政之間的復雜互動關係。我們將分析政治體製、權力結構、利益集團、公眾參與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如何塑造公共行政的麵貌和決策過程。理解這些政治因素,對於把握公共行政的運行邏輯,分析其行為模式,並探尋改進之道至關重要。本書將引導讀者思考,在民主政治的框架下,如何實現公共行政的公正、公平與責任。 從法律的角度,本書將聚焦公共行政的法律規製與權力邊界。我們將審視行政法在規範行政行為、保障公民權利、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關鍵作用。內容將涵蓋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基本製度,以及政府信息公開、行政透明度等重要議題。通過法律的視角,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理解行政權力運行的閤法性與正當性,以及如何構建一個法治化的行政體係。 本書的特色之一在於其前沿性和實踐導嚮。在探討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的同時,也將密切關注當代公共行政麵臨的新挑戰,如全球化、信息技術革命、社會多元化、環境危機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本書將分析這些因素如何深刻地影響政府的職能、組織形式和治理方式,並探討新興的治理模式,例如網絡治理、協同治理、夥伴關係治理等。 另一大特色是其雙語教學的定位。本書在內容編排和語言選擇上,充分考慮瞭高校雙語教學的需求,力求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兼顧不同語言背景學習者的理解。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更能培養其跨文化溝通和國際視野,為他們在全球化背景下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語言生動。每章內容都力求做到概念界定清晰、理論闡釋深入、案例分析翔實,並輔以相關的思考題和討論環節,以激發讀者的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不僅能夠掌握公共行政學的基本知識體係,更能培養分析和解決復雜公共問題的能力。 本書適閤作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學、法學等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核心教材,也可供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政策研究、社會科學教學與研究的廣大讀者參考。本書力求成為一本兼具理論深度、實踐指導意義和時代前瞻性的公共行政學權威讀物。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已經接觸過一些公共行政學基礎知識的學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並深化我對該領域理解的著作。這本書的副標題“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吸引瞭我,這錶明它不僅內容紮實,而且在教學設計上具有一定的優勢。我尤其關注書中的“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這三個關鍵詞,在我看來,這正是構成公共行政學這門學科的三大支柱。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深入理解這三個維度各自的理論基礎、研究方法以及在實踐中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製約的。尤其是在當前強調依法治國、科學民主決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將這三者有機結閤,實現公共服務的效率與公平,是我非常希望從書中找到答案的問題。

評分

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源於我所在的高校公共管理專業將引入雙語教學模式,而這本書正是被推薦為核心教材。作為一名即將步入這個領域的學生,我深知掌握一門高質量的雙語教材的重要性。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學習到公共行政學的核心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我熟悉該領域常用的英語學術詞匯和錶達方式,為將來閱讀英文文獻、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的“雙語教學推薦”標簽,讓我對其內容組織和翻譯質量有瞭很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能夠做到既保留英文原版的嚴謹性和深度,又提供高質量的中文翻譯,使得兩種語言的學習者都能順利吸收其中的知識。期待它能成為我學習路上的得力助手,幫助我跨越語言的障礙,真正理解和掌握公共行政學的精髓。

評分

我一直認為,理解政府如何運作是理解現代社會運作的關鍵。而公共行政學正是研究這一核心問題的學科。這本書的標題“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讓我覺得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的視角。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入理解這三個“途徑”是如何相互交織,共同塑造瞭公共行政的實踐。例如,在管理方麵,我希望瞭解如何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在政治方麵,我希望理解政策製定的政治博弈和公共利益的平衡;在法律方麵,我則希望學習到如何確保公共行政的閤法性和公正性。第7版的更新,讓我相信本書能夠反映當前公共行政領域最前沿的理論和研究成果,而“雙語教學推薦教材”的定位,則讓我對本書的翻譯質量和語言錶達有瞭很高的期待,這對於提升我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學術素養至關重要。

評分

我是一名對公共政策分析和實施非常感興趣的學生,而公共行政學正是連接政策製定與實際效果的關鍵橋梁。這本書的“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的錶述,讓我覺得它能夠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來審視公共行政的運作。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理解不同管理模式在公共部門的應用,政治因素如何影響政策的産生和調整,以及法律框架如何規範和保障公共行政的活動。第7版的更新,讓我相信書中包含的案例和理論都是當前最前沿的,能夠幫助我理解當下復雜的公共事務。而且,作為一本雙語教學推薦教材,我相信它在內容的準確性和錶述的清晰性上都會有很好的錶現,能夠幫助我提升在專業領域的英文讀寫能力,為將來的學術研究或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評分

我是一名對公共行政學理論和方法論都非常感興趣的學生。這本書的標題“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就讓我眼前一亮,因為它觸及到瞭公共行政學研究的三個核心維度。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係統地學習到這三個領域在公共行政中的理論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實踐應用。特彆是“第7版”的更新,讓我相信本書的內容是最新、最權威的,能夠幫助我瞭解當前公共行政學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和研究熱點。此外,“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的標簽,也讓我對本書在學術嚴謹性、內容深度以及教學設計上有瞭很高的期待,我相信它能夠為我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學習平颱,幫助我構建起堅實的公共行政學知識體係,並提升我在該領域的英文學術素養。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采用瞭經典的學術書籍配色,深藍色和銀色的搭配顯得既莊重又不失現代感。“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第7版)”的標題字跡清晰,副標題“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則明確瞭其學術定位和目標讀者群體。封底的圖書簡介簡潔明瞭,概括瞭本書在公共行政學領域的權威性和前沿性,同時也強調瞭其雙語教學的特色,這對於希望提升英語在專業領域應用能力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亮點。我尤其喜歡它裝幀的細節,紙張的質感厚實且印刷清晰,即使是復雜的圖錶和數據,也能夠一目瞭然,翻閱起來手感也很舒適,不會輕易産生摺痕,這對於需要經常翻閱和做筆記的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整體而言,從視覺和觸覺的雙重體驗齣發,這本書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預示著其內容的嚴謹和品質的卓越,不禁讓人對內文充滿期待。

評分

我一直認為,要想真正理解和參與公共事務,必須對公共行政學有深入的認識。這本書的標題“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就非常精確地指齣瞭學習這門學科的三個重要方嚮。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全麵地瞭解公共部門在管理上的挑戰與創新,政治因素如何在政策形成和執行中發揮作用,以及法律在規範和保障公共行政活動中的關鍵角色。第7版的更新,意味著本書的內容已經經過時間的檢驗和學界的認可,能夠為我提供最可靠的知識體係。同時,作為一本“雙語教學推薦教材”,我對其內容的準確性、翻譯的質量以及編排的閤理性都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幫助我提升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掌握該領域流利的英文錶達能力,為將來的學術研究或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信息讓我對其內容和質量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首先,“公共行政學: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這個主標題就非常清晰地界定瞭本書的研究範疇,錶明它將從多個角度去解讀公共行政這一復雜而重要的學科。其次,“第7版”的字樣,意味著本書已經經過多次修訂和更新,這通常意味著其內容更加成熟、係統,並且能夠反映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最後,“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的副標題,更是直接指明瞭本書的目標讀者和教學定位,這讓我對本書在學術嚴謹性、理論深度以及教學方法上的設計充滿瞭期待。我相信,一本經過市場和學術界長期檢驗、並被推薦為雙語教學核心教材的書籍,其價值和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

評分

作為一名對公共管理實踐有著強烈求知欲的學生,我非常看重教材的實際應用價值。這本書的標題“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就非常吸引我,因為它涵蓋瞭公共行政運作的三個核心層麵。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理解在實際的公共管理過程中,如何有效地運用管理工具提升服務效率,如何理解和應對政治環境的變化,以及如何運用法律手段保障公平正義。第7版的更新,也讓我相信書中會包含大量最新的實踐案例和政策分析,能夠幫助我瞭解當前各國政府在公共行政領域所麵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而且,作為一本雙語教學推薦教材,我期待它能夠提供高質量的英文和中文對照內容,這對於我未來參與國際閤作項目或者閱讀英文專業文獻都將大有裨益。

評分

我一直對公共行政學領域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當前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理解政府的運作方式、政策的製定與執行,以及法律法規在其中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這本書的標題“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徑”就直接點齣瞭公共行政學的核心維度,這讓我覺得它是一本非常全麵且深入的教材。第7版的更新意味著它包含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能夠幫助我掌握最前沿的知識。此外,“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雙語教學推薦教材”的定位,錶明瞭它在學術上的嚴謹性和教學上的實用性,這讓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具有理論深度,也兼顧瞭實際應用,能夠為我的學習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清晰的指導方嚮。我尤其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理清管理、政治和法律這三個要素在公共行政體係中是如何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從而形成一個係統性的認知框架。

評分

既然買瞭 就讀吧 當學英語瞭

評分

既然買瞭 就讀吧 當學英語瞭

評分

書的質量很不錯,京東買書還是很便宜的!

評分

還可以。應該是正版

評分

老師推薦的 也沒仔細看就買瞭 除瞭目錄是中文的 剩下都是英文原版

評分

質量挺好的,用來學習挺好的。就是隻有英文,沒有中文啊。。。

評分

物美價廉,下次還會買

評分

既然買瞭 就讀吧 當學英語瞭

評分

很不錯的書,值得推薦,建議購買,是正版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