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为初唐杰出文学家,诗歌力挽齐梁颓波,散文接续汉魏风骨,所谓“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白居易语)、“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韩愈语),于文学史上高标一席。1960年中华上编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陈子昂集(修订本)》,被公认为陈子昂诗文最完备的本子,惜标点仅取旧式句断,且无校勘记录。徐鹏教授生前以《陈伯玉文集》为底本,历时数年撰成《校勘记》,今本社取以过录,并重作规范标点,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陈子昂集(修订本)》梓行,书后附诗文辑佚、王运熙论文、罗庸《陈子昂年谱》。《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陈子昂集(修订本)》异文经考订斟酌,取舍精当,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陈子昂传世作品的定本。
出版説明 凡例 陳伯玉文集序(盧藏用) 陳伯玉文集序(張頤) 陳子昂集卷之一詩賦麈尾賦并序 感遇三十八首 觀荆玉篇并序 修竹篇并序 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制洛城觀酺應制 白帝城懷古 度荆門望楚 峴山懷古 晚次樂鄕縣 人峭峽安居谿伐木谿源幽邃林嶺相映有奇致焉 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宿襄河驛浦 人東陽峽與李明府船前後不相及(一) 陳子昂集卷之二杂诗六十八首西還至散關答喬補闕知之 遣至張掖古城聞東軍告捷贈韋五……
这套《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陈子昂集(修订本)》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质感很好,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廉价纸。封面设计也比较素雅,没有过多的装饰,正是我喜欢的风格,能让人一下子就沉浸到那种古典的氛围里。我尤其看重书籍的装帧,毕竟是打算细细品读的,一个好的载体能让阅读体验更上一层楼。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熟悉的诗篇,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一直对陈子昂这位唐朝诗人充满敬意,他的诗歌,尤其是那些“登幽州台歌”、“感遇诗”等,都充满了盛唐的豪迈与浪漫,也暗含着深刻的哲思。我希望这本修订本能带来更准确的校勘和更详实的注释,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诗歌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毕竟,对于古代文献,准确的解读至关重要,一个小小的标点或字词的差异,都可能影响到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的契机,更像是一次与古代文人精神对话的邀请。我迫不及待想通过它,重新审视陈子昂的诗歌艺术,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风骨。
评分这次收到《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陈子昂集(修订本)》,纯粹是抱着一种“寻根”的心态。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时代,从它的文学作品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陈子昂,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总是与“盛唐”二字紧密相连,但具体他的诗歌风格、思想内容,以及在当时社会扮演的角色,我却觉得了解得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深入探索的机会。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一部诗歌集,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听到那些激昂的呐喊,感受到那些深沉的忧思。我希望这本书的注释能够详尽而易懂,能够带领我穿越语言的壁垒,直接领略陈子昂诗歌的精髓。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他生平的细节,了解他诗歌创作的动机和情感来源。阅读古典文学,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也是一次与古人对话的奇妙旅程。
评分说实话,入手这套《陈子昂集(修订本)》纯粹是出于对这位唐代“盛唐气象”的代表人物的好奇。我一直觉得,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载体,而陈子昂的诗,似乎总能触碰到内心深处某种沉寂的东西。他的诗风,不同于当时一些追求辞藻华丽的诗人,反而显得更加雄浑、旷达,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但也夹杂着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孤独。读他的诗,总能让我联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边塞的风沙,宫廷的政治,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抗争。这本书的修订本,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不同于以往版本的解读视角,或许是更深入的文本分析,或许是更丰富的史料补充,能够让我对陈子昂的生平及其创作有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想了解,在那些看似慷慨激昂的诗句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个人际遇和时代隐喻。这种探究的乐趣,在于层层剥茧,逐渐接近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
评分购买这套《陈子昂集(修订本)》,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陈子昂无疑是唐诗发展史上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的诗歌,特别是那些突破当时文学潮流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让我觉得耳目一新。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修订本,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他的诗歌艺术。我尤其希望这本书在版本选择和校订上有独到之处,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文本,避免因传抄或后人修订的错误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同时,我非常重视那些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辅助材料,比如作者的生平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重要的文学评论。一本好的修订本,应该能够提供这样的深度阅读体验,让读者不仅能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以及艺术价值。这次购买,我期望能借此机会,重新审视和学习这位伟大的诗人,挖掘他作品中那些被忽视的宝藏。
评分我是一名文学研究的爱好者,尤其偏爱唐诗。这次看到《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陈子昂集(修订本)》的出版,内心是感到非常欣喜的。陈子昂作为唐朝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之前也阅读过一些关于陈子昂的选集和评论,但总觉得在文本的准确性和注释的详尽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本修订本,从书名就能看出是经过仔细打磨的,我特别期待它在校勘上的严谨性,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陈子昂诗歌的原貌,避免一些流传过程中的讹误。同时,对于古籍的注释,我一直认为其重要性不亚于正文,一套好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跨越时空的鸿沟,理解那些晦涩的词语、典故和背景。我希望这本修订本能够提供清晰、准确、富有洞察力的注释,不仅解释字面意思,更能阐释其深层含义,帮助我们这些后辈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陈子昂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贡献。
评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韩昌黎文集校注》是根据近代古文名家桐城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的,马氏以其研究心得,并采集了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各家的评说,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各方面,对旧注作了许多订正和补充,对旧本字句讹夺的地方也作了细心的校勘。所涉及的资料有些是未刊的传抄本和手稿,马氏对各种说法折中去取,文字上亦删繁节芜,关于文学欣赏方面,书中有各家评语,多反映了桐城派的文学眼光。底本择取万历东雅堂本《昌黎先生集》,旧本诗文并有,去诗存文,并为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遗文一卷,附录集外文三篇,集传一卷。韩愈之文章,向为古文绝唱,而马其昶和马茂元又皆为桐城派正宗,故搜罗文章全面完善,校勘精深,对读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陈子昂集这个版本值得拥有。趁活动拿下。
评分厚厚一册,上海古籍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经典实惠,质优价廉。
评分本书稿尝试以诸子百家的视域作切入点,结合政局发展、政治制度、社会变迁及学术传播等不同方面来分析春秋战国至西汉中期的君权传承思想之形成、发展及实践过程,并展现有关思想在社会与政治运作过程中的复杂性,从而探讨汉代以后的君权传承模式是怎样被塑造定型的。
评分杜詩學習和研究中的四大名著之一,抽空了再精讀一遍
评分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出生于河南巩县,死后葬于家乡巩县。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杜诗镜铨,上古中国古典文学从书,值得收藏。。。
评分杜诗镜铨,上古中国古典文学从书,值得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