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套装上下册)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文典<撰> 著
图书标签:
  • 庄子
  • 先秦诸子
  • 哲学
  • 道家
  • 思想史
  • 文化
  • 古籍
  • 注译
  • 套装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35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3153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48
套装数量:2
字数:6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套装上下册)》收录《庄子》全部原文和郭象注、成玄英疏及陆德明音义,并广泛征引王念孙、王引之、卢文弨、俞樾、郭庆藩、章太炎、刘师培、马叙伦等人的校勘成果,刘氏补正置于各篇相关内容之下。

目录

点校说明
陈寅恪序
自序

内篇
卷一上
逍遥游第一
卷一下
齐物论第二
卷二上
养生主第三
卷二中
人间世第四
卷二下
德充符第五
卷三上
大宗师第六
卷三下
应帝王第七

外篇
卷四上
骈拇第八
卷四中
马蹄第九
肤箧第十
卷四下
在宥第十一
卷五上
天地第十二
卷五中
天道第十三
卷五下
天运第十四
卷六上
刻意第十五
缮性第十六
卷六下
秋水第十七
至乐第十八
卷七上
达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卷七下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篇
卷八上
庚桑楚第二十三
卷八中
徐无鬼第二十四
卷八下
则阳第二十五
卷九上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卷九下
让王第二十八
盗跖第二十九
卷十上
说剑第三十
渔父第三十一
列御寇第三十二
卷十下
天下第三十三

补遗
附录一 三余札记之庄子琐记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庄子补正跋《张德光》

精彩书摘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疏]命,名也。子贡使返,且告尼父云:彼二人情事难识。修己德行,无有礼仪,而忘外形骸,混同生死,临丧歌乐,神形不变。既莫测其道,故难以名之。【释文】无以命之崔、李云:命,名也。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注】夫理有至极,外内相冥,未有极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内者也,未有能冥于内而不游于外者也。故圣人常游外以宏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夫见形而不及神者,天下之常累也。是故覩其与羣物并行,则莫能谓之遗物而离人矣;覩其体化而应务,则莫能谓之坐忘而自得矣。岂直谓圣人不然哉?乃必谓至理之无此。是故庄子将明流统之所宗,以释天下之可悟。若直就称仲尼之如此,或者将据所见以排之,故超圣人之内迹,而寄方外于数子。宜忘其所寄,以寻述作之大意,则夫游外宏内之道坦然自明。  ……

前言/序言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套装上下册)》图书简介 一、 历史传承与学术脉络 自中国古代文明伊始,诸子百家便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思想史的长河。从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到后世历代学者对经典文本的梳理、考证与阐释,诸子之学始终是中华文化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这些先贤的智慧,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政治、伦理、艺术等各个领域,更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正是植根于这一深厚的学术土壤,旨在对已有的诸子集成成果进行补充与完善,尤其侧重于对《庄子》一书的校勘、释义与辨析,力求回归文本的原貌,发掘其更为精妙的义理。 二、 《庄子》其书及其研究之重要性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文风、汪洋恣肆的哲学思辨,在中国文学和哲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齐物论”、“逍遥游”、“德充符”等篇章,不仅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更是蕴含着对人生、宇宙、生死、自由等根本问题的深刻洞察。庄子超越世俗的智慧,以一种“无用之用”、“宠辱不惊”的姿态,为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栖息地和心灵的慰藉。 然而,《庄子》文本的流传过程中,历经多位注家的解读,虽各有建树,但也难免存在疏漏、误读乃至讹谬之处。历代学者虽不乏对《庄子》的校勘与注释,但零散的成果未能形成系统性的集大成。因此,对《庄子》进行全面、细致的“补正”,不仅是对前人研究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这一经典文本深度挖掘与学术规范的再造。 三、 “补正”的学术目标与实践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补正”的学术目标。这并非简单的翻刻或增删,而是基于严谨的学术方法,对《庄子》文本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审视与修正。具体而言,本书的“补正”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校勘精审,辨析讹误: 长期以来,《庄子》文本存在着诸多异文、衍文、脱文。本书的编纂者,汇集了国内外重要的《庄子》古注、善本,以及相关的传世文献,进行逐字逐句的细致校勘。通过对比不同版本,分析字词的来源与演变,辨析历代注家在校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判,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准确、可靠的《庄子》文本。对于存在争议的异文,本书将详细考证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供有说服力的考证结论。 2. 疏释精当,义理彰显: 《庄子》的语言精妙,意蕴深远,许多词语和典故具有多重含义,历来是注家争论的焦点。本书的释义工作,并非简单地罗列前人观点,而是力图在充分吸收历代优秀注疏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古代语境以及庄子哲学的整体脉络,对疑难字词、重要概念、典故进行更为精准、贴切的疏解。尤其注重揭示庄子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精神实质,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道”的哲学、“名”的虚妄、“心”的自由等核心思想。 3. 辨析辨证,澄清谬误: 历代对《庄子》的解读,不乏一些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论调,甚至混淆庄子与后世思想的界限。本书的“补正”工作,还包括对一些流传较广的错误解读进行辨析和澄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以及对庄子思想体系的深入考察,指出不合庄子本意的论断,纠正学术研究中的一些陈旧的偏见。 4. 考据完备,背景还原: 《庄子》的许多思想,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文化思潮密切相关。本书在释义和辨析的过程中,注重结合相关的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为读者还原《庄子》的思想产生和传播的历史语境。例如,在解读“知北游”时,会追溯其与古代宇宙观、神话传说的联系;在探讨“逍遥”时,会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生活方式的批判与超越。 四、 上下册结构与内容侧重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采用上下两册的形式,结构清晰,内容互补,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研究范本。 上册: 主要聚焦于《庄子》的内篇。内篇是《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其哲学意义最为深远。上册的“补正”工作,将以更为严谨的校勘为基础,对“道生论”、“齐物论”、“逍遥论”等关键篇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与阐释。例如,在“逍遥游”篇,会重点考证“北冥”、“南冥”的地理与象征意义,辨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哲学内涵,并结合历代注家对此的争论,提出更为切合庄子本意的解读。在上册,对于一些篇章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地名、典故,也会进行详细的考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 下册: 主要涵盖《庄子》的外篇和杂篇,并可能涉及一些 重要的相关文献。外篇和杂篇虽然在思想的系统性上可能不如内篇,但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并且在外篇中,“寓言”的运用尤为突出,是理解庄子思想的重要补充。下册的“补正”,将继续沿用上册的严谨方法,对“秋水”、“盗跖”、“胠箧”等篇章进行校勘与疏释。同时,也会对一些学者认为非庄子本人所作的篇章,进行审慎的考辨,并说明其学术依据。此外,下册可能还会收录一些对《庄子》研究至关重要的辅助文献,例如与庄子同时代或相近时期的思想家言论,以便读者能够将庄子思想置于更广阔的学术背景中进行考察。 五、 编纂团队与学术价值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的编纂,汇聚了一批在古籍整理、诸子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编纂团队成员不仅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更对《庄子》文本的流传演变、历代注疏得失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们秉持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以“存真去伪”为宗旨,力求为学界提供一份质量上乘的学术成果。 本书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提升《庄子》文本研究的准确性: 通过精细的校勘与辨析,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文本讹误,为后续的《庄子》研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文本基础。 深化对庄子思想的理解: 精准的疏释与深刻的辨析,有助于读者克服阅读障碍,更直观、深入地理解庄子“道”的哲学、“名”的虚妄、“心”的自由等核心思想。 推动诸子学研究的创新: 本书的“补正”成果,为诸子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有助于激发新的研究思路,推动诸子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为文化传承提供坚实支撑: 《庄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书的出版,是对这一文化遗产的认真整理与保护,有助于其在当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六、 读者对象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高等院校中文、哲学、历史等专业的师生: 为其深入研究《庄子》提供权威的文本依据与学术参考。 从事诸子学研究的学者: 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获得新的研究启发。 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能够通过本书更为清晰、准确地了解庄子其人其书,感受其超越时空的智慧。 对古籍整理、文本校勘有兴趣的读者: 可以从中学习到严谨的学术方法。 结语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套装上下册)》是一部集校勘、疏释、辨析于一体的学术力作。它不仅是对《庄子》文本的一次全面“补正”,更是对中国古代智慧的一次深度挖掘与系统呈现。本书的出版,必将为《庄子》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逛书店的时候,无意间被这套《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吸引住了。我不是研究者,但一直对古典文学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庄子更是我经常会翻阅的古代哲人之一。我经常感觉,读庄子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某些句子或者篇章的含义有些晦涩,或者与其他版本对照时发现细微的差异。这套书的“补正”二字,就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猜想,这套书的作者们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梳理、比对、考证,力求还原一个最接近庄子原意的文本。我特别好奇,在“补正”的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处理那些难以决断的版本差异的?又是如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我希望这套书不仅能提供一个更准确的文本,还能在注释和导读方面有所建树,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更好地领略庄子思想的精髓。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些古籍整理类的书籍,总觉得那些经过考订、注释的书籍,就像是带我走进了历史的深处,能够更真实地触摸到先贤的思想。这次看到《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这套书,直觉就告诉我,这绝对是我近期最期待的读物之一。我对“集成”和“续编”这两个词特别敏感,意味着它可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补充,而“补正”两个字则直接点出了其核心价值——对原有文本进行修正和完善。庄子作为先秦时期思想巨擘,其著作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漏,而一套严谨的“补正”版本,无疑是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梦寐以求的。我设想,这套书大概率会包含大量的校勘、注释、辨析,甚至可能还有一些关于版本源流的考证。我迫不及待想看到作者团队是如何梳理历代传抄、刻本的差异,又是如何凭借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学识,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准确、完整的庄子面貌。

评分

收到这套《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的时候,心情就像是发现了埋藏已久的宝藏。我一直以来都对诸子百家的思想,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有着特别的偏爱。在阅读庄子著作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被其汪洋恣肆的文风和深邃的哲学思辨所吸引,但同时,我也深知,古籍在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错讹和歧义。因此,看到“补正”这个词,我就知道这套书一定不是简单的再版,而是经过了严谨的学术考订和文本校勘。我非常期待这套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更加精炼、准确的庄子文本,帮助我理解那些可能被忽略或者误读的细节。我猜想,书中应该会有大量的版本对比和考证分析,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深入理解庄子思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刚收到这套《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单从装帧和纸质来看,就觉得非常有分量。厚重的上下两册,沉甸甸的,让人有种捧着一本宝藏的预感。封面设计低调而雅致,没有过多花哨的图案,反而突显了内容本身的庄重感。拿到书的瞬间,就忍不住翻开了几页,纸张的触感细腻,油墨的印刷清晰,字迹大小适中,阅读起来应该会比较舒适。我一直对先秦诸子散文情有独钟,尤其是庄子,其思想深邃,文笔汪洋恣肆,常常让我沉醉其中,仿佛能穿越千年,与那位遗世独立的智者对话。然而,以往阅读庄子,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段落,或者对某些注释存在疑问。这套《庄子补正》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我特别期待它在“补正”二字上能有所突破,无论是对文本的讹误进行勘正,还是对某些难解之处提供新的解读,都将是我阅读的焦点。希望它能填补我以往阅读中的一些空白,让我对庄子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道家思想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非常关注市面上关于诸子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编诸子集成续编:庄子补正》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首先,“续编”意味着它是在已有的“新编诸子集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很可能意味着更广泛的收录和更深入的探讨;而“庄子补正”,则直接指出了其核心的研究方向。我一直觉得,庄子的思想,其超越时代性姑且不论,单就文本的解读而言,就已经充满了各种争议和解读空间。各种版本的异同、传抄中的谬误,都可能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扰。因此,一本致力于“补正”的庄子读物,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更权威、更严谨的文本依据,帮助我拨开迷雾,更清晰地理解庄子那充满智慧的言语。

评分

这个系列不错,中华书局国学品牌,好

评分

刘文典典故多为人晓,传为读书人不畏权贵之典范,却不知其人之学问,岂不本末倒置乎

评分

质量可以。

评分

好书,惦记很久了,正好活动凑单买了,太便宜了

评分

在京东买了好多书,有活动很划算,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图书节帮朋友买了很多书,我的天呐,80+本没有评价。毋庸赘言,京东自营图书非常棒,又快又好。要是能能有当当独家图书就更完美了。

评分

王叔岷,四川简阳人,自幼雅好诗词艺文,但1941年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时,所长傅斯年当头棒喝:&ldquo;洗净才子气!下苦功校勘庄子!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rdquo;一言遂定其终身取向。此后他由研究所而大学,由大陆而台湾而南洋,六十载始终倾力于字句之学。王氏的才性学力本不局限于校勘范围。他早年所作《庄子通论》,杨树达许为义理、考据、辞章兼备;以后于先秦儒、道、法诸家皆有所论,有析论性的《庄学管窥》,更有通贯性的《先秦道法思想讲稿》,已入思想史领域。但王氏始终笃守傅氏让其致力于校勘学的信条,因此对这位肯下苦功的聪慧学生,傅氏颇为激赏。显然,傅、王二人的关系相当明确。所以王氏能在评议会上,当场作出&ldquo;傅先生如出席,必不推荐为候选人&rdquo;的断语。当然,其根本原因是经他鉴定刘文典的学术代表作《淮南鸿烈集解》与《庄子补正》&ldquo;校勘考据皆甚糟糕&rdquo;。

评分

陈三立提书名,陈寅恪做序的书,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买

评分

非常好!非常满意!配送特别快!!!快递员还特别热情!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