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网络编程/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规划教材》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剖析了网络应用程序实现与套接字实现和协议实现之间的关联,重点阐述了Windows Sockets编程和WinPcap编程的主要思想、程序设计方法以及开发技巧和可能的陷阱,分析了不同编程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Windows网络编程/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规划教材》系统性较强,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论述严谨,既突出基本原理和技术思想,也强调工程实践,适合作为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网络工程、网络应用开发和网络安全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编委会
丛书序
前言
教学和阅读建议
第1章 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1 协议层次和服务模型
1.1.2 网络程序寻址方式
1.2 分布式网络应用程序
1.3 网络编程方法纵览
1.3.1 面向应用的网络编程方法
1.3.2 基于TCP/IP协议栈的网络编程方法
1.3.3 面向原始帧的网络编程方法
习题
第2章 网络程序通信模型
2.1 网络应用软件与网络通信之间的关系
2.2 会聚点问题
2.3 客户/服务器模型
2.3.1 基本概念
2.3.2 客户/服务器关系
2.3.3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与分类
2.3.4 客户/服务器模型的优缺点
2.4 浏览器/服务器模型
2.4.1 基本概念
2.4.2 浏览器/服务器工作的一般过程
2.4.3 浏览器/服务器模型的优缺点
2.5 P2P模型
2.5.1 P2P的基本概念
2.5.2 P2P网络的拓扑结构
习题
实验
第3章 网络数据的内容与形态
3.1 整数的长度与符号
3.1.1 整数的长度
3.1.2 整数的符号
3.2 字节顺序
3.3 结构的对齐与填充
3.4 网络数据传输形态
3.5 字符编码
3.5.1 字符集传输编码标准
3.5.2 文本化传输编码标准
3.6 数据校验
习题
第4章 协议软件接口
4.1 TCP/IP协议软件接口
4.1.1 协议软件接口的位置
4.1.2 协议软件接口的功能
4.2 网络通信的基本方法
4.2.1 如何访问TCP/IP协议
4.2.2 UNIX中的基本I/O功能
4.2.3 实现网间进程通信必须解决的问题
4.3 套接字
4.3.1 套接字编程接口的起源与发展
4.3.2 套接字的抽象概念
4.3.3 套接字接口层的位置与内容
4.3.4 套接字通信
4.4 Windows套接字
4.4.1 Windows Sockets规范
4.4.2 Windows Sockets的版本
4.4.3 Windows Sockets的组成
4.5 WinSock编程接口
4.5.1 WinSock API
4.5.2 Windows Sockets DLL的初始化和释放
4.5.3 WinSock的地址描述
4.5.4 套接字选项和I/O控制命令
4.5.5 处理WinSock的错误
习题
实验
第5章 流式套接字编程
5.1 TCP:传输控制协议要点
5.1.1 TCP协议的传输特点
5.1.2 TCP的首部
5.1.3 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
5.2 流式套接字编程模型
5.2.1 流式套接字编程的适用场合
5.2.2 流式套接字的通信过程
5.2.3 流式套接字编程的交互模型
5.2.4 流式套接字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5.3 基本函数与操作
5.3.1 创建和关闭套接字
5.3.2 指定地址
5.3.3 连接套接字
5.3.4 数据传输
5.4 编程举例
5.4.1 基于流式套接字的回射客户端编程操作
5.4.2 基于流式套接字的回射服务器端编程操作
5.5 TCP的流传输控制
5.5.1 TCP的流传输特点
5.5.2 使用TCP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缓存现象
5.5.3 正确处理流数据的接收
5.5.4 接收定长和变长数据
5.6 面向连接程序的可靠性保护
5.6.1 发送成功不等于发送有效
5.6.2 正确处理TCP的失败模式
5.6.3 检测无即时通知的死连接
5.6.4 顺序释放连接
5.7 提高面向连接程序的传输效率
5.7.1 避免TCP传输控制对性能的影响
5.7.2 设置合适的缓冲区大小
习题
实验
第6章 数据报套接字编程
6.1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要点
6.1.1 使用TCP传输数据有什么缺点
6.1.2 UDP协议的传输特点
6.1.3 UDP的首部
6.2 数据报套接字编程模型
6.2.1 数据报套接字编程的适用场合
6.2.2 数据报套接字的通信过程
6.2.3 数据报套接字编程的交互模型
6.2.4 数据报套接字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6.2.5 数据报套接字的使用模式
6.3 基本函数与操作
6.3.1 创建和关闭套接字
6.3.2 指定地址
6.3.3 数据传输
6.4 编程举例
6.4.1 基于数据报套接字的回射客户端编程操作
6.4.2 基于数据报套接字的回射服务器端编程操作
6.5 提高无连接程序的可靠性
6.5.1 UDP协议的不可靠性问题
6.5.2 排除噪声数据
6.5.3 增加错误检测功能
6.5.4 判断未开放的服务
6.5.5 避免流量溢出
6.6 无连接服务器的并发性处理
6.6.1 循环无连接服务器
6.6.2 并发无连接服务器
习题
实验
第7章 原始套接字编程
7.1 原始套接字的功能
7.2 原始套接字编程模型
7.2.1 原始套接字编程的适用场合
7.2.2 原始套接字的通信过程
7.3 原始套接字的创建、输入与输出
7.3.1 创建原始套接字
7.3.2 使用原始套接字接收数据
7.3.3 使用原始套接字发送数据
7.4 编程举例
7.4.1 使用原始套接字实现ping
7.4.2 使用原始套接字实现数据包捕获
7.5 Windows对原始套接字的限制
习题
实验
第8章 网络通信中的I/O操作
8.1 I/O设备与I/O操作
8.1.1 I/O设备
8.1.2 网络通信中的I/O等待
8.1.3 套接字的I/O模式
8.2 阻塞I/O模型
8.2.1 阻塞I/O模型的编程框架
8.2.2 阻塞I/O模型评价
8.3 非阻塞I/O模型
8.3.1 非阻塞I/O模型的相关函数
8.3.2 非阻塞I/O模型的编程框架
8.3.3 非阻塞I/O模型评价
8.4 I/O复用模型
8.4.1 I/O复用模型的相关函数
8.4.2 I/O复用模型的编程框架
8.4.3 I/O复用模型评价
8.5 基于消息的WSAAsyncSelect模型
8.5.1 Windows的消息机制与使用
8.5.2 WSAAsyncSelect模型的相关函数
8.5.3 WSAAsyncSelect模型的编程框架
8.5.4 WSAAsyncSelect模型评价
8.6 基于事件的WSAEventSelect模型
8.6.1 Windows的事件机制与使用
8.6.2 WSAEventSelect模型的相关函数
8.6.3 WSAEventSelect模型的编程框架
8.6.4 WSAEventSelect模型评价
8.7 重叠I/O模型
8.7.1 重叠I/O的概念
8.7.2 重叠I/O模型的相关函数
8.7.3 重叠I/O模型的编程框架
8.7.4 重叠I/O模型评价
8.8 完成端口模型
8.8.1 完成端口的相关概念
8.8.2 完成端口模型的相关函数
8.8.3 完成端口模型的编程框架
8.8.4 完成端口模型评价
习题
实验
第9章 WinPcap编程
9.1 WinPcap概述
9.2 WinPcap结构
9.2.1 WinPcap的体系结构
9.2.2 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
9.2.3 网络组帧过滤模块
9.2.4 Packet.dll
9.2.5 wpcap.dll
9.3 WinPcap编程环境配置
9.3.1 下载WinPcap
9.3.2 安装WinPcap
9.3.3 在Visual Stdio环境下引入WinPcap
9.4 wpcap.dll的常用数据结构和函数
9.4.1 wpcap.dll的常用数据结构
9.4.2 wpcap.dll的常用函数
9.4.3 wpcap.dll的工作流程
9.5 wpcap.dll编程实例——捕获分析UDP数据
9.5.1 第一步:获取设备列表
9.5.2 第二步:打开网卡
9.5.3 第三步:设置过滤规则
9.5.4 第四步:捕获数据帧
9.5.5 第五步:分析数据帧
9.6 Packet.dll的常用数据结构和函数
9.6.1 Packet.dll的常用数据结构
9.6.2 Packet.dll的常用函数
9.6.3 Packet.dll的工作流程
9.7 Packet.dll编程实例——生成网络流量
9.7.1 第一步:获取设备列表
9.7.2 第二步:打开网卡
9.7.3 第三步:填充并初始化PACKET对象
9.7.4 第四步:发送数据
习题
实验
附录 Windows Sockets错误码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现代网络编程技术的全面覆盖。除了传统的套接字编程,书中还深入探讨了诸如Winsock Kernel(WSK)这样的底层网络接口,以及如何利用DirectX等高性能网络框架来优化网络通信的效率。我尝试着阅读了关于WSK的部分,虽然一开始觉得有些难度,但作者通过逐步分解复杂概念,并配合详细的API说明和示例代码,让我逐渐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优势。书中关于异步I/O模型(overlapped I/O)的讲解,更是让我看到了提升网络应用并发处理能力的可能性。我曾经在开发一个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连接的服务器时遇到了性能瓶颈,而书中关于异步I/O的知识,为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此外,作者还讨论了网络负载均衡、分布式缓存等高级话题,这些内容对于构建可扩展、高可用的网络服务至关重要,让我对未来的系统设计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非常适合我们这些非计算机科学科班出身但又需要掌握网络编程技术的读者。它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平实的语言,一步步引导我们进入Windows网络编程的殿堂。一开始,我对于诸如IP地址、端口号、TCP/UDP这些概念总是有些模糊,但通过书中生动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这些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例如,作者将TCP比作打电话,而UDP比作寄明信片,这种形象的比喻立刻消除了我对这两个协议的混淆。书中的代码片段虽然精炼,但都指向了最核心的实现逻辑,我尝试着将它们在自己的开发环境中运行,发现都能顺利工作,并且输出的结果也符合预期,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尤其喜欢书中的“疑难解答”环节,它收集了许多在实际开发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这让我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并解决,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学习的道路上给予我循序渐进的指导和支持。
评分一本引人入胜的技术书籍,让我对Windows网络编程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从最基础的网络协议概念到复杂的套接字编程,都梳理得井井有条。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直观地展示了各种网络通信场景的实现。无论是TCP的可靠传输,还是UDP的快速连接,亦或是HTTP协议的交互细节,书中的例子都非常实用,并且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核心原理。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关于网络数据包丢弃的问题,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症结所在,而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恰好详细解释了可能导致丢包的原因以及调试方法,这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作者对Windows特有的API函数和机制的讲解也十分到位,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Windows开发环境的程序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便利。书中关于多线程、异步I/O等高性能网络编程技术的讨论,更是将我的视野从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拓展到了更复杂的分布式系统设计。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掌握了一套强大的武器,能够自信地应对各种Windows网络编程的挑战。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它能够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Windows网络编程的精髓。开篇部分系统地介绍了网络基础知识和Windows网络编程的环境搭建,为初学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书籍逐步深入到TCP/IP协议栈的详细讲解,包括套接字API的使用,以及各种网络通信模式的实现。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Windows特有的网络服务,如RPC(远程过程调用)和COM(组件对象模型)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这对于我们理解Windows生态系统中的网络交互机制非常有帮助。书中关于网络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章节,更是实用性极强,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试技巧和优化策略,让我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实践、安全和性能优化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Windows网络编程的开发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作为一本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规划教材,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去写网络程序,更是让你理解网络通信背后的安全原理。书中关于网络安全协议(如SSL/TLS)的介绍,以及如何利用Windows API实现安全的通信链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网络嗅探、端口扫描等攻击技术原理的阐述,并结合书中提供的防御措施,让我对如何构建更安全的网络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关于缓冲区溢出、注入攻击等经典安全漏洞的讲解,也十分详尽,并且给出了相应的代码示例,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这些漏洞的危害,从而更好地进行代码审计和安全加固。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还讨论了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的原理和防范策略,这对于我们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知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网络安全的大门,让我看到了网络编程与信息安全之间紧密的联系。
评分很不错的书,是我想要看的,增长知识
评分弄,,,,,,,,?。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挺好的,很详细,适合初学者
评分嗯。这书才翻几页...盗版。
评分好看
评分给力,物流快,书好是我想要的书
评分很好很好,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