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欣赏这套书在处理不同地域和文化史学传统时的平衡姿态。很多西方视角下的史学史研究,往往会将焦点过度集中于古希腊罗马传统及其在欧洲的演变,而对东方,尤其是古代中国的史学建构往往一笔带过或采用预设立场的框架去解读。但这套书显然进行了更具全球视野的梳理,它试图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知识谱系图。书中对那些在主流西方学术界中相对边缘化的史学思想的挖掘和论述,提供了很多新的研究启发点。这种跨文化的比较视野,使得我们对“何为历史写作”的理解,不再是单向度的文化输出,而是一种多源汇流的复杂现象。
评分这套书的阅读过程,像是一场与历代思想巨匠的深度对话。它不仅仅是对历史叙述技巧的展示,更是对人类理性、记忆与时间观的哲学反思。作者总能在看似平铺直叙的史学流变中,精准地捕捉到那些决定性的哲学转向——比如从神启到人本,从目的论到过程论的转变。我特别喜欢它穿插的那些对具体史学流派内部张力的剖析,它揭示了即便是同一学派内部,也充满了观点上的激烈碰撞和迭代更新,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争议的战场。这种对历史写作背后复杂动力的揭示,使我对那些经典著作的阅读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充满了敬畏与审慎。
评分我是在一个学术讨论小组的推荐下开始阅读这套丛书的,原本是想寻找一些关于古典史学方法论的权威性论述,结果发现它提供的视角远比我想象的要宽广和深入。书中对不同文明、不同历史时期史学思想流派的梳理,那种宏大叙事下的细致入微,让人不得不惊叹于作者的博学与驾驭复杂材料的能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学家及其观点,而是在历史的纵深中,探讨知识生产的内在逻辑和时代背景的相互作用。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历史”这个概念的理解,已经从一个线性叙事过程,拓展成了一个多维度的、不断自我批判和重塑的知识场域,这种思维上的跃迁是极其宝贵的阅读收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纸张厚实,触感温润,字迹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初次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作为一套“学术名著丛书”的厚重感和庄严感。尤其是上卷分装为两册的设计,极大地便利了日常携带和翻阅。在图书馆或书桌上,它都是一个非常赏心悦目的存在。不过,我个人更关注的是内容本身带来的阅读体验,这套书的物理呈现无疑为严肃的学术研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人愿意沉浸其中。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经典文献应有的尊重。
评分坦率地说,作为一名非专业历史学的读者,阅读这套书的初期体验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它的行文风格非常扎实、严谨,几乎每一个论断背后都附带着详实的史料支撑和学界前沿的辩论脉络。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这种高度浓缩的学术表达方式,时不时需要停下来查阅一些陌生的专业术语和典故。但这恰恰也是它价值所在——它强迫读者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与其说是在“读”历史著作史,不如说是在学习如何进行高阶的学术批判性阅读。对于有志于进入相关研究领域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极佳的“心法秘籍”,尽管入门门槛略高,但一旦跨越,视野必将开阔。
评分粗略翻下,感觉蛮适合本人的。
评分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希望自己变身为一只麝鼠,藏在沼泽深处,将这里发生的一切悉数收入眼底。
评分为什么京东E卡不能买书?
评分好书,就是有点贵。《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著作史(上卷)(1-2分册)(套装共2册)》叙述了从上古到十七世纪末叶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的史学著作。诸如希腊、罗马早期史学、民族大迁徙时代、十字军时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代的历史著作等情况,《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著作史(上卷)(1-2分册)(套装共2册)》中都有详细介绍和评论。
评分非常好,慢慢读
评分需要相关历史的著作了拿来查一下相当不错 不过可惜的是里面提到的书很多都没翻译过来
评分书不错,整套购买啦,写论文永用的。
评分书有黑手印,你们捡货人员不洗手?
评分JW汤普逊的历史著作史本身就已经是很赞的作品,何况加上了谢德风的翻译啊啊啊啊简直是绝配了。谢德风整个生涯就翻译了三本书,本本经典,分别是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阿皮安的罗马史和汤普逊的历史著作史。这本历史著作史要是和古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和历史学家相结合就更好了,希望京东进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