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華章經典·金融投資-60
蠟燭圖過濾技術創始人經典之作
書中包括作者獨創的股市及期市蠟燭圖形態成功率統計
89個清晰有力的蠟燭圖形態
為讀者呈現齣蠟燭圖分析的主體思想
掌握這些形態就掌握瞭洞悉市場趨勢的密碼
還可以大大提升交易者市場認知和分析判斷的精度
內容簡介
89個清晰有力的蠟燭圖形態,為讀者呈現齣蠟燭圖分析的主體思想。掌握這些形態就掌握瞭洞悉市場趨勢的密碼,還可以大大提升交易者市場認知和分析判斷的精度。
在《蠟燭圖精解:股票和期貨交易的永恒技術(原書第3版)》中,蠟燭圖技術大師格裏高裏·莫裏斯對這本經典之作進行瞭修訂及擴充,為讀者呈現:
·全麵覆蓋的蠟燭圖形態,便於快速分析投資者的情緒和市場的走嚮。
·將蠟燭圖與西方傳統圖錶分析技術結閤起來,提升信號的可靠度。
·深入洞悉交易者心理,以及多空雙方的交易心理如何相互影響。
作者簡介
格裏高裏·莫裏斯,現在是PMFM公司的組閤基金經理,管理該公司的Core Advantage Portfolio Trust基金。格裏高裏還曾擔任Murphy Morris ETF基金的董事和顧問,同時擔任Murphy Morris公司CEO。Murphy Morris由格裏高裏和他的閤作夥伴,同為知名分析師的約翰·墨菲共同創立,是一傢基於網絡的市場分析工具和市場資訊提供商,該公司2002年10月被StockCharts.com公司收購。1999年,格裏高裏與三位閤夥人共同創辦瞭Murphy Morris資産管理公司,為公眾提供資産管理服務。後來,公司的主要業務轉嚮為Murphy Morris ETF基金提供谘詢,這一基金被並入PMFM基金傢族中。
格裏高裏不僅是世界知名的投資專傢,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飛行員,1971~1977年,他在美國“獨立號”航空母艦上擔任F4戰鬥機飛行員,並被選送進入海軍戰鬥武器學校,這所學校的畢業生被人們稱為“精英”。之後,格裏高裏在一傢大型航空公司擔任機長26年。
1992年,格裏高裏齣版瞭一本關於日本蠟燭圖的著作,書名為《蠟燭能量圖》,改版後即現在的《蠟燭圖精解》。格裏高裏被公認為蠟燭圖分析領域中的專傢和蠟燭圖過濾技術的創始人,他曾經在世界各地進行蠟燭圖技術巡講。
賴安·裏奇菲爾德,一直在培訓交易者如何控製情緒、管理交易風險。他開發瞭X Factor Option Graphing軟件(先進的期貨圖形分析工具),並為期貨交易開發齣瞭對抗波動的策略。他開發齣瞭Market Mind Fields,擴展瞭人們對交易心理的理解。他創辦瞭Traders Forge股票交易學校,在實盤中嚮人們傳授股票交易技能。他開發的Bracket Trading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廣泛使用的控製風險、大化利潤的係統。他在全國性的股票交易期刊上發錶瞭大量文章,並開發瞭很多培訓課程(包括圖形分析技術、形態識彆、蠟燭圖分析和價差交易)。他還是一位閤氣道高手,並將其中的許多理念藉鑒到交易中。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本書的精華之處在於:作者用計算機識彆並統計瞭標普100成分股和商品CSI指數曆史上不同K綫形態的錶現。哪些K綫形態成功率高,哪些頗具有買賣參考價值,哪些技術分析指標最有助於優化K綫形態的預測功能,這些問題作者都一一用數字說明。也正是有瞭這些數字,我們纔知道傳統智慧中的那麼多K綫形態有些是真正可靠的,有些不過是似是而非的,從而可以有的放矢地擇善從之。
——讀者
目錄
第3版序言
第2版序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緻謝
第1章 簡介
第2章 單根蠟燭圖
第3章 反轉形態
第4章 持續形態
第5章 酒田戰法和其他蠟燭圖組閤
第6章 蠟燭圖形態識彆背後的哲學
第7章 蠟燭圖形態識彆的可靠性
第8章 蠟燭圖形態的錶現
第9章 蠟燭圖形態過濾
第10章 用蠟燭圖交易
第11章 結語
附錄A 日本期貨交易員Takehiro Hikita先生訪談錄
附錄B 由蠟燭圖衍生齣的圖形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本書第2版的序中已經說齣瞭我想說的大部分話,以下隻想補充幾點。
自本書第1版於1992年齣版以來,齣現瞭許多新的蠟燭圖形態。這些新形態的齣現是為瞭填補最初日本蠟燭圖形態中的空白。日本蠟燭圖的最初形態中有很大一部分沒有互補形態或相反形態,有些隻有看漲形態,或者隻有看跌形態,或者兩者都沒有。
這些空白已經被填補上瞭,同時也産生瞭大量的新形態。當你考察這些年來所有新齣現的形態時,你就能很容易地看齣這些新形態是如何形成的。史蒂夫·諾思(Steve North)和諾思係統公司(North Systems)是這些互補形態和新形態的創始者。如果你在其他關於蠟燭圖的書或文章中看到這些形態,一定要問問作者是從哪裏獲得這些信息的。
那麼,14年來,發生瞭哪些改變?計算機已經普及瞭,當然,計算能力的提高速度甚至超過瞭摩爾法則(Moore’s Law)的預言。所有的市場數據都可以以公開的價格獲得。而在1992年,正如我在第6章中所述,情況並非如此。因特網提供的圖錶服務幾乎使終端軟件變得毫無用處,你隻要有一個瀏覽器就行瞭。盤中數據的傳輸更快瞭。在利用蠟燭圖形態分析除每日數據之外的其他問題時,我還有一個問題。日本人堅信,一日收盤後與次日開盤前之間的時間對於投資者心理有重大影響。一根10分鍾的蠟燭圖綫結束與另一根10分鍾綫開始之間的時間則並沒有那麼重要。來不及對市場産生一種心理上的展望,對不對?
沒有改變的是什麼呢?我仍然能夠看到,人們似乎在忘記瞭主要的、最基本前提的情況下使用蠟燭圖形態分析。你必須在識彆齣市場趨勢後,纔能開始尋找蠟燭圖形態。如果不是處在下降趨勢之中,你如何擁有一個看漲反轉?這當然不可能。記住,這些交易者的短期心理變化是建立在市場趨勢基礎上的。
我還聽說和看到一些分析師利用蠟燭圖形態分析去做一些超齣其能力的事。蠟燭圖不是萬能的,不是魔法,也不是能立刻為你帶來利潤的聖杯,它隻不過是一種短期市場分析與交易的優秀工具。這裏我再次強調,蠟燭圖形態分析是一種輔助工具,應該和其他技術分析方法結閤起來一同使用。
在這一版中,我加入瞭更多利用其他技術分析指標衡量蠟燭圖形態成功與否的內容。我還使用更多的數據再次驗證瞭本書第1版中講述的蠟燭圖形態過濾概念的統計信息。
同時,我還縮短瞭蠟燭圖形態的有效期。在第1版中,我聲稱它們在大約9個交易日內是相當可靠的。今天,我堅信,任何事情如果超過5天就是一種巧閤和隨機事件瞭。如果一個蠟燭圖形態導緻瞭有史以來最大的上漲,那麼這一上漲一定不是由於這一形態造成的,蠟燭圖形態隻不過有助於識彆趨勢的起始部分。
最後,賴安·裏奇菲爾德為我們貢獻瞭“用蠟燭圖交易”這一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章節。如果你是一位交易者,那麼你一定喜歡第10章。如果你不是交易者,第10章的內容也不會令你失望。
格裏高裏·莫裏斯
於BigCanoe,GA
2006年
洞悉市場脈絡:技術分析的基石與前沿實踐 本書緻力於為嚴肅的交易者和投資者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實用的技術分析框架,其內容不涉及任何關於“蠟燭圖精解”或特定“股票和期貨交易”的書籍的介紹或論述。 我們聚焦於構建一個全麵的技術分析知識體係,涵蓋市場行為學的核心原則、經典圖錶模式的深度剖析,以及如何在復雜市場環境中運用統計學和概率思維進行決策。 第一部分:市場行為學的底層邏輯與哲學 本部分旨在剝離技術分析中常見的浮誇錶象,迴歸到對市場參與者群體心理和市場運動本質的理解上。 一、市場驅動力:供需關係的量化錶達 市場價格的變動,歸根結底是買賣雙方力量對比的動態體現。本書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價格和成交量的關係,量化識彆這種力量的轉換過程。 1. 價格的內在含義: 分析價格走勢不僅僅是記錄曆史數據,而是理解市場集體心理狀態的窗口。我們將討論趨勢的形成、持續和衰竭的內在機製,強調“趨勢是市場共識的體現”。 2. 成交量的信號解讀: 深入剖析不同價格區間內成交量的結構性意義。高位放量意味著什麼?低位縮量又預示著什麼?我們區分有效成交量與噪音,建立一套基於成交量信號的確認係統,而非僅僅將其視為輔助指標。 3. 時間周期的選擇與意義: 探討不同時間周期(日綫、小時綫、分鍾綫)所反映的市場參與者群體結構差異,以及如何通過多周期分析,實現不同時間尺度上的“共振”確認。 二、技術分析的哲學基礎:效率市場與隨機遊走之爭 技術分析的有效性建立在一係列關於市場信息傳播速度和價格可預測性的假設之上。本部分將審視這些假設的邊界。 1. 有效市場假說的辯證: 探討弱式、半強式有效市場假說在實際交易中的應用局限性。識彆市場中“非隨機性”存在的領域,即技術分析得以發揮作用的心理學和行為學漏洞。 2. 趨勢的非綫性與循環性: 市場運動並非簡單的綫性過程。我們研究市場周期的結構,包括纍積、上升、派發和下跌階段的特徵,並引入混沌理論的初步概念,以理解市場的復雜適應性係統本質。 第二部分:經典圖錶形態的結構化解構與應用 本部分超越對傳統圖錶形態的簡單識彆,轉而關注這些形態背後的“結構性陷阱”和“資金博弈點”。 一、形態的形成機製與壓力測試 傳統的圖錶模式(如頭肩頂、箱體、三角形等)是市場參與者在特定價格區域反復試探的結果。本書側重於“為什麼”會形成這些形態。 1. 突破(Breakout)的陷阱分析: 深入研究突破的有效性標準。一個被廣泛關注的突破,往往成為誘多或誘空的陷阱。我們將構建“突破強度指標體係”,評估突破的真實性和持續性。 2. 盤整(Consolidation)的內部動態: 詳細分析各種盤整形態(矩形、楔形、旗形)內部資金的換手過程。區分“吸籌性盤整”與“齣貨性盤整”的關鍵區彆,重點在於價格行為的“粘滯性”和“彈性”。 二、支撐與阻力的動態演化 支撐位和阻力位不是固定點位,而是動態的心理界限。 1. 整數關口與心理效應: 探討整數價格、曆史高低點作為市場心理錨點的作用及其在程序化交易中的體現。 2. “角色互換”的精確量化: 分析當一個關鍵阻力位被有效突破後,它轉變為支撐位的條件和時機。我們引入成交密集區(Volume Profile)的概念,輔助識彆“最可能發生角色互換”的區域。 第三部分:指標體係的構建與統計學基礎 技術分析工具的有效性依賴於正確的應用和對自身局限性的認知。本部分強調指標的整閤、過濾與統計驗證。 一、移動平均綫的精細化應用 移動平均綫是所有技術分析的基石,但其參數選擇和組閤方式決定瞭其適用性。 1. 時間滯後性的校正: 討論如何通過不同周期(例如,斐波那契周期)的均綫組閤,優化對市場滯後性的補償,從而捕捉更早的趨勢拐點。 2. 均綫係統的“壓力測試”: 如何評估某一市場環境下(高波動性或低波動性)不同周期均綫組閤的魯棒性,避免盲目套用經典參數。 二、震蕩指標的量價關係校準 擺動指標(如RSI、Stochastics)的超買超賣區域的有效性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化。 1. 區域化超買/超賣的判斷: 引入“動態波動率”的概念,根據市場的ATR(平均真實波幅)來定義“相對超買”而非“絕對超買”區域。 2. 背離信號的可靠性篩選: 區分“有效背離”(通常伴隨成交量萎縮)和“噪音背離”(通常發生在趨勢強勁的盤整中)。建立一套基於市場能量消耗的背離信號驗證流程。 第四部分:係統化交易的構建與風險管理 技術分析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於交易決策。本部分聚焦於如何將前述的分析轉化為可執行、可迴測的交易策略。 一、概率思維在交易決策中的應用 成功的交易並非要求每一次預測都正確,而是要求每一次正確決策的盈利率大於錯誤決策的虧損額。 1. 盈虧比與勝率的優化平衡: 探討如何根據自身交易風格(突破型、反轉型)調整風險迴報比(R:R)和預期的勝率。 2. 濛特卡洛模擬的初步概念: 介紹如何對交易係統的曆史錶現進行概率模擬,以評估在極端市場條件下的係統錶現。 二、不可或缺的風險控製模塊 任何技術分析的價值都必須建立在嚴格的風險控製之上。 1. 倉位規模的動態調整: 討論如何根據交易設置的技術信號強度和市場的整體波動率(VIX或ATR)來科學地確定單筆交易的風險敞口,而非固定手數。 2. 止損邏輯的層次性: 區分基於形態結構的止損(如突破失敗點)、基於波動率的止損(如ATR倍數止損),以及基於時間限製的止損,確保風險管理的多維度覆蓋。 本書為讀者提供的是一套嚴謹的分析工具箱,旨在培養交易者對市場數據進行深度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從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建立起基於邏輯和概率的穩健交易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