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英文读本》由林语堂编,丰子恺绘插图。出版伊始即成为当时畅销的一套英文教材,几乎击垮此前畅销十年的《英语模范读本》。
《开明英文读本》缘起于1926年,林语堂对当时英文教本颇不满意,指出有的书中“通共不过四页,然就四页中荒谬绝伦之虞不只两打”(《翦拂集》),后在《字林西报》上每周一稿,批评各家的英文课本。1927年,与开明书店章锡琛先生计划编写一套中学英文课本,并请丰子恺先生为课本画插图。
叶公超先生曾说,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他佩服两个人的英文水平,一为宋美龄,一为林语堂。林语堂在书前的《学习英文要诀》中称,他的初衷就是要达到“把全句语法、语音及腔调整个学来”。正确发音得到重视,再加上“插图美、编排新” (陈原语),畅销即成必然。
丰子恺先生的插图也为这套教材增色不少。全套三本书中,虽然整幅的大图不多,然一幅一幅的小插图不可胜数。使得这套教材生趣盎然,极富情味。也因此成为诸多文化艺术爱好者翻阅收藏的读本。
有文化的英文教材
有情味的课本插图
郁达夫:“我觉得是看过及用过的各种教本中完善的东西。”
《开明英文读本》共三册,是民国时期极为畅销的一套英文教材,林语堂编,丰子恺绘插图,1928年开明书店初版,畅销二十几年,与《开明活页文选》、《开明算学教本》并称“开明三大教本”。
作者林语堂深谙中英文,熟稔中西文化,因此这套教材的编写与众不同。教材自第一册到第三册难度递增,从基础的字母、音标开始,进入对话、单句、短文,最后是长篇故事,其中穿插词汇、语法的讲解运用,是一套较为全面的英语教材。教授方法也别具一格,从简单日常生活入手,但并不是日常生活的简单演绎,而是通过联想、想象拓展英语的运用,很符合孩子的思维习惯,又能锻炼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一读本编入十多首英国儿歌。第二、第三读本则以短、长篇文章为主,内容多选自中外经典故事,如《论语》、《史记》、《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等,使得这套教材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化含量。
原书三册采用音标并不统一,今都按现行国际音标改正,采用英式发音。
本书适合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生使用。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今漳州市)。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等职。其文化著作及长篇小说《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皆用英文写成,是我国现代兼具深厚中国古典文学功底与很高英文造诣的大家。
丰子恺(1898—1975),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是中国引进“漫画”概念的第一人。
初次翻开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其排版的极端严谨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规范。每一个单词、每一个例句的间距、行距,都仿佛经过了极其精确的计算,一丝不苟,不留任何冗余的空间。这种排版风格,对于习惯了如今自由奔放的版式设计的读者来说,或许会感到有些刻板,但正是这种刻板,赋予了内容一种强大的稳定感和权威性。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编者在力求用最少的视觉干扰,将语言的结构本身强行植入读者的脑海。句子结构往往冗长而完整,缺乏现代口语中的那种碎片化处理,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解码”活动。每一页都散发着一种“不容许犯错”的教育气息,让人在不自觉中提高了对阅读准确性的要求。对于那些追求扎实基础、不满足于浮光掠影学习方法的学习者而言,这种近乎偏执的结构美学,无疑是一种极佳的训练。
评分从收藏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学习工具。它像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切片,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开明”和“进步”的理解,以及对西方知识体系的引入方式。书中的插图(如果有的话,或者仅仅是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时代特定的审美取向,即使是那些看似最普通的教学范例,也承载着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我不是把它当作日常口语的训练手册,而是把它看作一部研究那个时代教育思想的文献。翻阅它,我能感受到前辈教育工作者们的良苦用心和对推广新知识的热忱。它提醒着我,知识的传播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纯粹学术精神的坚守。这本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打好基础”这一教育理念的有力佐证,其历史感和厚重感,是任何新出版物都无法轻易复制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古典而正式”。它所选用的词汇和句式,明显带有那个时代书面语的印记,用词考究,语气庄重,完全不是当下网络交流中随处可见的俚俗表达。阅读其中的对话和短文,仿佛能听见一种清晰、缓慢、发音标准,且带有特定地域韵味的朗读声。它没有迎合初学者的那种刻意简化的趋势,而是直接将学习者置于一个相对高阶的语言环境中,要求你迅速适应这种语境。对于那些渴望领略传统英美文学语感,或者希望接触到更深层次语法结构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难得的宝藏。它没有使用大量的图画或色彩来分散注意力,所有的教学重点都聚焦于文本本身,迫使读者必须依靠自己的理解力和联想力去构建意义。这是一种对心智的挑战,也是一种对语言本质的回归。
评分这本书的教学逻辑,展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构建方式。它不像现代教材那样倾向于通过情景对话来引入新知,而是更侧重于先建立起坚实的语法框架和词汇体系,然后再逐步填充内容。第一印象可能略显枯燥,因为它更像是某种逻辑推演的过程,而非轻松愉快的探索。每学习一个语法点,都会伴随着大量的、略微变化但核心结构不变的练习题,这使得知识点的巩固达到了近乎肌肉记忆的程度。这种重复和精炼的模式,虽然在初期会让人感到有些吃力,但一旦跨越了最初的门槛,你会发现自己对底层逻辑的掌握达到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层面。可以说,它不是教你“怎么说”,而是教你“为什么这么说”,其深度和严密性,在当今的速成读物中是很难找到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年代感,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怀旧气息。内页的纸张略微泛黄,那种朴素的油墨印刷质感,一下子把我拉回了上世纪的教室。虽然我并不是为了研究历史文献才买的,但光是翻阅的过程,就像是触摸到了一段被时光温柔抚摸过的记忆碎片。封面设计简洁到近乎粗犷,没有现在书籍的那些花哨的彩绘或复杂的排版,黑白为主,透露出那个时代教育书籍特有的庄重和一丝不苟。书脊上的烫金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那份对知识的敬畏。我尤其喜欢它在边角的那些细微的磨损,那不是损坏,更像是无数双求知若渴的手留下的印记。放在书架上,它与其他现代书籍并列,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话,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学习语言的艰辛与纯粹。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叙事,比任何文字都更能打动我这个老读者。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个历史的载体,一个值得珍藏的物件。
评分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九阳(Joyoung)电磁炉整版触摸21HEC05赠汤锅+炒锅+刀具套装
评分好书,收藏品
评分书是正版的,发货速度很快
评分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
评分书质量很好,给领导买的,领导大爱。
评分很简单的一本,适合看看回忆回忆旧知识点.
评分丰子恺(1898—1975),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是中国引进“漫画”概念的第一人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人(今漳州市)。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等职。其文化著作及长篇小说《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皆用英文写成,是我国现代兼具深厚中国古典文学功底与很高英文造诣的大家。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作者林语堂深谙中英文,熟稔中西文化,因此这套教材的编写与众不同。教材自第一册到第三册难度递增,从最基础的字母、音标开始,进入对话、单句、短文,最后是长篇故事,其中穿插词汇、语法的讲解运用,是一套较为全面的英语教材。教授方法也别具一格,从简单日常生活入手,但并不是日常生活的简单演绎,而是通过联想、想象拓展英语的运用,很符合孩子的思维习惯,又能锻炼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一读本编入十多首英国儿歌。第二、第三读本则以短、长篇文章为主,内容多选自中外经典故事,如《论语》、《史记》、《安徒生童话》、《希腊神话》等,使得这套教材有着非同一般的文化含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