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机原理与维修:收录机、CD机、MP3、MP4、组合音响(第4版)

收录机原理与维修:收录机、CD机、MP3、MP4、组合音响(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陶宏伟,韩广兴 著
图书标签:
  • 收录机
  • CD机
  • MP3
  • MP4
  • 音响
  • 维修
  • 原理
  • 电子技术
  • 家用电器
  • 影音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25284
版次:01
商品编码:1143897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职业院校教学用书(电子类专业)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页数:33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音响产品品种和发源概况,声音的特点和处理,音频信号的调制、发射与传播,调幅、调频、立体声广播接收机的原理、电路、基本参数的调整和测试,录音机的原理、电路、传动机构、性能指标的调整和测试,CD、VCD机原理,组合音响系统原理,音响产品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技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书重点安排了实际机型分析,各章都附有习题,书末有附录?调频、调幅接收及录音机国家标准?。
本书注重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基础和实用,并符合国家颁发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中对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种的要求,内容全面系统,介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除可作为职业院校教材外,也适合作为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培训教材,并可供有关师生、维修人员、广大音响产品用户及无线电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习题答案)。

作者简介

陶宏伟,曾被信息产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聘为专家组组长,主持国家职业标准《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网络设备调试员》的制订,现均已颁布实施。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交通、信息技术组?副组长,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立项的审定工作。

目录

第1章 音响产品品种和发源概况 (1)
1.1 音响产品的发源概况 (1)
1.2 音响产品的种类和特点 (7)
1.2.1 CD机与组合音响设备 (7)
1.2.2 VCD/DVD视盘机 (8)
1.3 新型数码音响产品的发展 (10)
1.3.1 CD立体声组合音响产品(CD Stereo System) (10)
1.3.2 MD立体声组合音响产品(MD Stereo System) (10)
1.3.3 AV控制立体声接收机(AV Control Stereo Receiver) (10)
1.3.4 音频处理器(Sound Processor) (10)
1.3.5 家庭影院系统 (10)
1.3.6 网络家庭影院 (12)
1.3.7 音响与网络 (13)
习题1 (14)
第2章 声音的特点和处理 (16)
2.1 声音信号的基本特性 (16)
2.1.1 声波及信号 (16)
2.1.2 声音的种类 (16)
2.1.3 声音的三要素 (18)
2.1.4 听感 (20)
2.1.5 声场再生 (21)
2.1.6 混响和回声 (23)
2.2 立体声的形成 (24)
2.2.1 声源及其方向的判别 (24)
2.2.2 双耳效应与声像定位 (26)
2.2.3 听觉心理学模式 (28)
2.3 声电转换装置――传声器 (29)
2.3.1 传声器概述 (29)
2.3.2 传声器的种类 (29)
2.3.3 传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0)
2.3.4 传声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31)
2.4 电声转换装置――扬声器与耳机 (32)
2.4.1 扬声器 (32)
2.4.2 家用音箱的特点和选择 (34)
2.4.3 立体声耳机 (38)
2.5 音频信号的数字处理 (40)
2.5.1 模拟音频信号的特点 (40)
2.5.2 数字信号的特点 (41)
2.5.3 音频信号的A/D和D/A变换 (43)
2.5.4 脉冲编码调制 (44)
2.6 数字音频信号的压缩处理 (48)
2.6.1 音频信号压缩编码的基本方法 (48)
2.6.2 音频数据信号的解码电路 (49)
习题2 (49)
第3章 音频信号的调制、发射与传播 (52)
3.1 信号与电波 (52)
3.1.1 电与磁的关系 (52)
3.1.2 电波的产生 (52)
3.1.3 电波的极化 (53)
3.2 无线电波的发射 (53)
3.2.1 什么是无线电波 (53)
3.2.2 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 (54)
3.2.3 声音信号的调制和发射 (55)
3.3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57)
3.3.1 无线电波的传播 (57)
3.3.2 电波的波长与传输方式 (58)
3.3.3 广播信号的传输 (60)
3.4 无线电波的接收 (61)
3.4.1 广播信号的接收过程 (61)
3.4.2 调幅信号的检波电路 (63)
3.4.3 调频信号的解调电路――鉴频器 (64)
3.5 数字声音广播 (66)
3.5.1 数字声音广播的由来 (66)
3.5.2 数字声音广播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66)
3.5.3 国内外数字声音广播的发展现状 (67)
3.6 声音广播与网络传输 (68)
3.6.1 传统的有线广播 (68)
3.6.2 有线调频广播 (69)
3.6.3 数字网络广播系统 (69)
习题3 (70)
第4章 调幅收音机的原理 (72)
4.1 接收机的几项基本参数 (72)
4.1.1 频率范围 (72)

4.1.2 噪限灵敏度 (72)
4.1.3 单信号选择性 (72)
4.1.4 镜像抑制 (73)
4.1.5 自动增益控制特性 (73)
4.1.6 整机频率特性 (73)
4.1.7 输出功率 (73)
4.2 输入电路和变频电路 (74)
4.2.1 输入电路的作用 (74)
4.2.2 输入电路的种类 (74)
4.2.3 变频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76)
4.2.4 变频电路 (77)
4.2.5 变频电路中的若干问题 (79)
4.3 数字调谐收音电路 (80)
4.3.1 数字调谐收音电路的优点和使用方法 (80)
4.3.2 数字调谐收音电路的工作原理 (82)
4.4 中频放大电路 (83)
4.4.1 中频放大电路的作用和要求 (83)
4.4.2 中频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84)
4.4.3 集成电路中频放大电路 (88)
4.5 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9)
4.5.1 检波电路的作用和种类 (89)
4.5.2 检波电路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89)
4.5.3 自动增益控制 (90)
4.6 音频放大电路 (92)
4.6.1 音频放大电路的特点 (92)
4.6.2 音频电压放大电路 (93)
4.6.3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94)
4.7 收音机的整机电路 (97)
4.7.1 分离电路超外差式收音机 (98)
4.7.2 集成电路超外差式收音机 (99)
4.8 收音机的调整和测试 (102)
4.8.1 调整前的准备 (103)
4.8.2 调整静态工作点 (103)
4.8.3 调整中频 (104)
4.8.4 调整频率范围 (107)
4.8.5 统调 (108)
4.8.6 检验跟踪点 (108)
习题4 (109)
第5章 调频与立体声收音机的原理 (113)
5.1 调频广播的特点与调频立体声广播 (113)

5.1.1 调频广播的特点 (113)
5.1.2 调频立体声广播制式 (114)
5.1.3 立体声复合信号 (115)
5.1.4 调频接收机的组成 (117)
5.1.5 调频立体声接收机电路 (118)
5.2 调频与立体声接收机电路 (119)
5.2.1 高频电路 (119)
5.2.2 中频电路 (123)
5.2.3 限幅电路 (124)
5.2.4 鉴频器 (127)
5.2.5 预加重和去加重 (131)
5.2.6 立体声解码器 (131)
5.3 调频/调幅立体声接收电路与调试 (135)
5.3.1 基本电路形式 (135)
5.3.2 实用电路分析 (136)
5.3.3 中频电路调试 (145)
5.3.4 高频电路调试 (146)
5.3.5 立体声解码器的调试 (147)
习题5 (148)
第6章 录音机的基本原理 (151)
6.1 声音的记录、存储与还原 (151)
6.2 盒式录音机的种类及发展状况 (152)
6.2.1 声音的记录与录音机的发展简史 (152)
6.2.2 盒式录音机的种类及发展状况 (154)
6.2.3 数字录音机的种类及发展状况 (155)
6.3 录音原理 (156)
6.3.1 磁化现象与磁滞回线 (156)
6.3.2 磁带录音原理 (157)
6.3.3 偏磁录音与最佳偏磁电流的选择 (157)
6.3.4 录音损耗 (159)
6.4 放音原理 (160)
6.4.1 放音原理 (160)
6.4.2 放音磁头的作用和特性 (161)
6.4.3 放音过程的损耗 (162)
6.5 抹音原理 (163)
6.6 磁头 (164)
6.6.1 磁头的种类与基本构造 (164)
6.6.2 磁头的组合和结构 (166)
6.6.3 磁头的使用与维护 (167)
6.7 盒式磁带 (168)

6.7.1 盒式磁带的构造及分类 (168)
6.7.2 盒式磁带的选择和使用 (171)
6.8 数字录音机的存储器 (172)
6.8.1 外插Flash卡式 (172)
6.8.2 内置Flash IC式 (173)
6.9 机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73)
6.9.1 录音机机芯的种类 (173)
6.9.2 录音机用电动机 (174)
6.9.3 磁带的驱动机构 (179)
6.9.4 主导轴――飞轮系统 (180)
6.9.5 盘芯驱动机构 (182)
6.9.6 离合器组 (183)
6.9.7 磁头机构 (184)
6.9.8 操纵机构 (185)
6.9.9 带盘制动机构 (186)
6.9.10 暂停机构 (187)
6.9.11 自停机构 (187)
6.9.12 特殊机构 (187)
6.10 录音机机芯部分的调整实训 (189)
习题6 (193)
第7章 盒式磁带录音机的原理 (196)
7.1 录音机的基本电路及信号流程 (196)
7.1.1 录音机的基本电路 (196)
7.1.2 录音机的信号流程 (197)
7.2 放音放大电路和放音补偿 (198)
7.2.1 对放音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198)
7.2.2 放音放大电路 (199)
7.2.3 磁带放音机整机电路分析 (200)
7.3 录音放大电路 (204)
7.3.1 录音输入信号的几种来源 (204)
7.3.2 对录音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204)
7.3.3 录音放大电路 (205)
7.4 自动录音电平控制电路 (206)
7.4.1 自动录音电平控制电路的原理 (206)
7.4.2 自动录音电平控制的常见方法 (207)
7.5 录音偏磁电路 (208)
7.5.1 对偏磁振荡电路的基本要求 (208)
7.5.2 偏磁振荡电路的几种形式 (209)
7.5.3 改变偏磁电流大小的方法 (211)
7.6 录放状态的转换 (212)

7.6.1 录放状态转换的基本要求 (212)
7.6.2 录放状态转换过程 (212)
7.6.3 降噪电路 (214)
7.7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18)
7.7.1 多频段均衡电路 (218)
7.7.2 频谱显示电路 (220)
7.7.3 双功放集成电路 (223)
7.7.4 厚膜混合功放集成电路 (224)
7.8 其他电路 (226)
7.8.1 电源电路 (226)
7.8.2 电平表指示电路 (226)
7.8.3 发光二极管指示电路 (227)
7.8.4 USB接口电路 (228)
7.9 录音机的调整 (230)
7.9.1 录放磁头方位角的调整 (230)
7.9.2 录音机偏磁振荡频率和偏磁电流调整 (231)
7.9.3 磁带速度的调整 (231)
习题7 (232)
第8章 CD、VCD数字音响原理 (235)
8.1 CD唱片、唱机的结构 (235)
8.1.1 CD唱片的结构与优点 (235)
8.1.2 CD光盘的信号 (237)
8.1.3 CD机的信号处理电路 (239)
8.1.4 激光头的基本结构 (240)
8.1.5 自动聚焦和自动循迹控制 (241)
8.2 激光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44)
8.2.1 光盘与数字信号 (244)
8.2.2 激光头的光学系统 (245)
8.2.3 激光头的结构 (246)
8.2.4 激光二极管 (248)
8.3 CD唱机的使用 (249)
8.4 计算机录音原理 (250)
8.4.1 硬、软件准备 (250)
8.4.2 录制操作 (251)
8.4.3 MP3音频文件格式 (253)
8.5 MP3/MP4随身听 (254)
8.5.1 MP3便携式音频设备 (254)
8.5.2 MP4便携式AV设备 (257)
8.5.3 VCD/DVD视盘机 (257)
习题8 (259)

第9章 音响产品的维修 (262)
9.1 音响产品维修常识 (262)
9.1.1 维修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62)
9.1.2 常用检修工具、仪器设备 (263)
9.1.3 音响产品的拆卸须知 (264)
9.2 检修故障的思维方式 (265)
9.2.1 揭示故障 (266)
9.2.2 确定方向 (268)
9.2.3 缩小范围 (269)
9.2.4 查明原因 (269)
9.2.5 排除故障 (270)
9.3 检修故障的基本原则 (271)
9.3.1 先“静”后“动” (271)
9.3.2 先“外”后“内” (271)
9.3.3 先“共”后“专” (272)
9.3.4 先“多”后“少” (272)
9.4 检修故障的常用方法 (273)
9.4.1 直观检查法 (273)
9.4.2 对比代换法 (273)
9.4.3 分割压缩法 (274)
9.4.4 信号注入法和敲击感应法 (274)
10.4.5 信号寻迹法 (276)
9.4.6 信号短路法 (277)
9.5 调频/调幅立体声收音电路故障检修 (278)
9.5.1 调频/调幅立体声共用电路故障检修 (278)
9.5.2 调幅收音电路故障检修 (281)
9.5.3 调频立体声收音电路故障检修 (286)
9.5.4 数字调谐收音电路的调试与故障检修 (290)
9.6 录音机电路故障检修 (291)
9.6.1 录、放音电路故障检修 (291)
9.6.2 机械类故障检修 (295)
9.7 CD唱机故障检修 (301)
9.7.1 常见的简单故障与检修方法 (301)
9.7.2 故障的一般检修方法 (302)
9.7.3 控制系统的检修 (303)
9.7.4 伺服系统的检修 (304)
9.7.5 激光拾音头的检修 (304)
习题9 (304)
附录 调频、调幅接收及录音机国家标准 (307)
参考文献 (317)

前言/序言


《数字音频技术深度解析与实践应用》 一、 全球数字音频浪潮下的技术革新与挑战 进入21世纪,数字音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娱乐到专业录音,从移动设备到车载系统,无不闪耀着数字音频的魅力。然而,在这股浪潮之下,音频技术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其背后的原理、实现方式以及相关的维修与调试,对于技术从业者、爱好者乃至普通用户而言,都构成了新的学习门槛。 传统的模拟音频技术,以其直观的信号流和相对简单的电路结构,为一代人提供了美好的听觉体验。收录机、卡带机等经典设备的普及,不仅记录了音乐的传播方式,也承载了无数珍贵的回忆。而随着科技的飞跃,CD机的出现标志着音频进入数字化时代,带来了更高的音质保真度和便捷性。紧随其后,MP3、MP4等便携式数字播放器的崛起,更是将音乐的个性化与移动化推向了极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听歌习惯。 然而,这些技术的背后,是日益精密的数字信号处理(DSP)、高效的音频编码/解码算法、复杂的接口协议以及集成的硬件设计。从数字信号的生成、传输、存储,到最终的 D/A 转换、功放驱动,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技术学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传统的“换件”思维往往难以奏效,需要深入理解其内部工作原理,才能进行准确的诊断与维修。 此外,随着高清音频、无损格式、网络流媒体以及空间音频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数字音频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宽。对这些新兴技术的理解,不仅是跟上时代步伐的关键,也是把握未来音频产业发展机遇的基石。 二、 数字音频核心原理的系统梳理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数字音频技术知识体系,涵盖从基础概念到前沿应用的各个层面。 1. 数字音频基础概念 采样(Sampling)与量化(Quantization): 深入剖析模拟信号如何被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关键过程。我们将详细讲解采样率(Sample Rate)的意义及其对音质的影响,如 CD 标准的 44.1 kHz、Hi-Res 音频的更高采样率。量化位数(Bit Depth)的原理,如 16 位、24 位,以及它如何决定音频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 脉冲编码调制(PCM): 作为数字音频最基础的编码方式,PCM 的构成、数据流结构以及其在各种数字音频设备中的应用基础。 数字信号处理(DSP)基础: 介绍 DSP 在音频处理中的核心作用,包括滤波、均衡、混响、噪声抑制等,并简要介绍常用的 DSP 算法原理,如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谱分析中的应用。 2. 音频编码与解码技术 有损编码(Lossy Compression): MP3(MPEG-1 Audio Layer III): 详细解析 MP3 的编码原理,包括心理声学模型(Psychoacoustic Model)如何去除人耳难以察觉的声音信息,以实现高压缩比。讲解其核心的 MDCT(Modifi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算法。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 作为 MP3 的后继者,AAC 提供了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更好的音质。我们将深入研究其改进的心理声学模型、更先进的变换编码技术以及其在苹果产品、杜比数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Ogg Vorbis: 探讨这款开源、无专利的音频编码格式的特点,以及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优势。 无损编码(Lossless Compression):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重点讲解 FLAC 的编码机制,它如何在不损失任何音频信息的前提下实现压缩,以及其在高清音频领域的重要性。 APE(Monkey's Audio): 介绍 APE 的压缩特点和适用范围。 其他音频编码格式: 简要介绍 WMA(Windows Media Audio)、Opus 等其他重要编码格式及其技术特点。 3. 数字音频硬件架构与接口 D/A 转换器(DAC): 深入解析 DAC 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 DAC(如 R-2R、Delta-Sigma)的特点,以及过采样(Oversampling)、数字滤波(Digital Filtering)等技术如何提高 D/A 转换精度。 A/D 转换器(ADC): 讲解 ADC 在音频采集端的原理,以及其在录音设备、麦克风前置放大器中的应用。 数字音频接口: I2S(Inter-IC Sound): 详细阐述 I2S 协议的信号线(Master Clock, Bit Clock, Word Select, Data)及其在芯片间数字音频传输中的作用。 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 Format): 介绍 SPDIF 的标准,包括同轴(Coaxial)和光纤(Optical)传输方式,以及其在消费级音频设备中的应用。 USB 音频(USB Audio Class): 探讨 USB 协议如何支持音频数据传输,以及 USB 音频设备的设计要点。 AES/EBU: 介绍专业音频领域常用的 AES/EBU 数字音频接口标准。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微控制器(MCU): 讲解 DSP 在实现复杂音频算法中的角色,以及 MCU 在系统控制、用户界面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内存与存储: 介绍 SDRAM、Flash Memory 等在数字音频设备中存储音频数据和程序代码的作用。 4. 数字音频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播放流程: 从数字音频文件读取、解码,到 D/A 转换,再到功放驱动扬声器,完整梳理一套数字音频播放系统的信号流。 录音流程: 从麦克风拾取模拟信号,经过 A/D 转换,再到数字信号处理、编码、存储,解析一套数字音频录音系统的信号流程。 组合音响系统: 分析 CD 机、数字播放器、功放、扬声器等组件在组合音响系统中的协同工作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信号连接与匹配。 三、 数字音频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践 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本书将着重于数字音频设备的实际维修问题。 1.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与定位 无声/声音断续: 分析可能是音源问题、解码芯片故障、DAC 损坏、功放电路异常、扬声器问题等。 声音失真/破音: 探讨过载、采样率不匹配、DSP 算法错误、功放驱动不足、元器件老化等原因。 播放错误/卡顿: 追溯至存储介质损坏、文件损坏、解码器过载、内存不足、主控芯片问题等。 无法识别设备/接口错误: 重点排查 USB 控制器、接口电路、驱动程序等问题。 操作异常/按键失灵: 分析 MCU、按键矩阵、软件逻辑等方面的原因。 2. 诊断工具与方法 数字万用表: 讲解在数字电路诊断中,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检查元器件通路。 示波器: 展示如何使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号波形、时序,判断时钟信号、数据信号是否正常,以及分析信号完整性。 逻辑分析仪: 介绍逻辑分析仪在观察多路数字信号、协议分析(如 I2S、SPI)中的强大作用。 频谱分析仪: 用于分析音频信号的频率成分、噪声水平,评估音质。 信号发生器: 用于产生标准测试信号,验证音频通路的功能。 软件调试工具: 对于嵌入式系统,介绍使用调试器(如 JTAG, SWD)进行固件调试。 3. 核心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DSP 芯片、MCU 芯片: 如何识别主控芯片,查找其数据手册(Datasheet),了解其引脚功能和工作参数。 DAC/ADC 芯片: 识别具体的 DAC/ADC 型号,理解其输入/输出格式和工作电压。 音频编解码器(Codec): 介绍集成的 Codec 芯片,及其内部的 ADC、DAC、PLL 等模块。 存储芯片: NAND Flash, NOR Flash, SD Card 等,了解其接口和数据读写方式。 时钟发生器(Clock Generator): 识别并测试其输出频率和稳定性。 4. 典型数字音频设备的维修案例分析 MP3/MP4 播放器维修: 针对常见的摔坏、进水、无法开机、声音异常等问题,提供详细的维修思路和步骤。 CD 机维修: 聚焦于激光头故障、托盘进出问题、数字信号读取错误等 CD 机特有的维修技巧。 组合音响系统故障排除: 针对各组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信号传输问题、整机协同工作故障等进行分析。 车载音响系统: 介绍车载数字音频系统的特殊性,如电源管理、抗干扰设计等。 四、 前沿数字音频技术展望 高清音频(Hi-Res Audio): 探讨高采样率、高位深音频格式的优势,以及对播放设备的要求。 空间音频(Spatial Audio)/沉浸式音频: 介绍 Dolby Atmos, DTS:X 等技术,以及它们如何模拟三维声场。 人工智能在音频处理中的应用: 如智能降噪、语音识别、音乐生成等。 音频硬件的集成化与小型化: 探讨 SoC(System on Chip)技术在音频设备中的发展趋势。 五、 学习建议 本书不仅是技术手册,更是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数字音频世界的一扇窗口。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实际设备进行操作与验证,利用手中的工具,一步步拆解、分析、修复,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字音频技术的精妙之处,掌握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核心技能,并为未来数字音频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科技产品就像是一件件精密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音频设备。这本书,真如其名,它不仅仅是关于“原理”的讲解,更是一本实打实的“维修宝典”。我当初买它,主要是因为家里有一个用了很久的CD机,最近出现了一些小毛病,听音乐的时候总会跳碟,想找人修又觉得不划算,而且心里总是痒痒的,想自己动手试试。这本书的“CD机”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详细地剖析了CD光盘的读取机制,从激光头的光路设计到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再到数字信号的解码过程,都讲得头头是道。我最看重的是它的维修指导,它列举了CD机常见的故障,比如激光头老化、机械结构卡滞、电源不稳定等等,并针对每一种故障提供了详细的排查思路和动手操作的步骤。书里配有大量的实物拆解图,我跟着图片一步步地拆开了我的CD机,虽然过程有些忐忑,但书中的指导非常清晰,我按照说明找到了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件,并尝试进行了清洁和调整。结果,让我惊喜的是,我的CD机竟然真的修好了!这种成就感,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给予的。而且,这本书的视野非常广阔,它不仅仅局限于CD机,还涵盖了收录机、MP3、MP4以及组合音响这些不同时代的音频播放设备,让我对整个音频技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宏观的了解。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对电子产品有一定兴趣,并且愿意动手实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将无声的世界转化为美妙旋律的设备情有独钟。这本书,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它不像市面上一些泛泛而谈的科普书,而是深入骨髓地剖析了各类音频播放设备的核心原理。从最经典的收录机讲起,它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磁带一转就能放歌”的层面,而是细致地阐述了磁性录放的物理机制、电机驱动的精度要求,以及信号放大电路中的各种细节。紧接着,它笔锋一转,将我们带入了CD机的世界。我以前一直觉得CD机的激光读取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过程,但这本书用清晰的图示和严谨的文字,揭示了光盘的结构、激光头的组成、伺服系统的反馈控制,甚至还包括了数字信号的解码和D/A转换的奥秘。这让我对CD机播放音乐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它还关注了时代的变迁,对MP3、MP4这类数字播放器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包括音频压缩算法、闪存存储技术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思路。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维修”的部分,它不仅仅是罗列故障现象,而是深入分析了每种故障背后的电路或机械原因,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法。它就像一本“电子设备的急救手册”,让我对家里那些曾经“罢工”的设备有了“复活”的信心。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惊人,对于任何一个热爱音频设备,并且愿意探索其内在奥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到来,简直是把我从一个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的“小白”瞬间拉到了入门级别的“发烧友”行列!我一直对家里的那些老旧收录机、还有那个早就落灰的CD机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们里面蕴藏着某种神秘的机械和电路魔法。拿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朴实的封面和扎实的标题吸引了。翻开目录,简直是惊喜连连,从最基础的收录机原理讲起,什么磁带的录放机制、电机驱动、放大部分的放大电路,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图文并茂,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最关键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那些“古董”,紧接着就深入到了CD机的核心技术,光盘的读取原理、激光头的工作方式,甚至还有防震电路的奥秘,这些在平时看来高不可攀的技术,在这本书里都变得那么容易理解。而且,它还顾及到了我们这些年轻一代,MP3、MP4播放器的数字音频处理、存储技术,甚至连现在流行的组合音响的数字功放、DSP技术都有涉及。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维修”的部分,很多常见的故障,比如磁带卡死、CD读盘困难、声音失真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诊断步骤和维修方法,还附带了很多实用的电路图和拆解图。这让我觉得,以后家里的这些“老伙计”或者新设备,不再是只能束之高阁的摆设,而是可以被我“拯救”的伙伴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没有太多枯燥的术语,即便是初学者也能看得懂,并且能从中找到乐趣。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声音播放设备的历史与技术的百科全书,让我对这些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无数时光的设备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

评分

这本《收录机原理与维修》的厚重感,从我第一次拿到它就感受到了。它绝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科普读物,而是真正深入到了每个设备的核心。我是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动手实践和理解实际应用的原理也同样不可或缺。这本书,恰好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不足。它对于收录机这样相对“古老”的设备,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原理分析,从磁带的物理特性到录放磁头的电磁转换过程,再到音频信号的放大和滤波,都给出了严谨的阐述。而且,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这些原理与实际的电路设计相结合,让我能够理解一个收录机是如何从无到有地运作起来的。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CD机原理时,引入了数字信号处理和光电技术的概念,这对于我理解现代音频设备的发展非常有帮助。它还对MP3、MP4这类数字音频播放器的工作原理做了清晰的解释,特别是关于音频编码、解码以及存储介质的技术。书中关于“维修”的部分,更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指导,例如如何使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如何判断电路板上的故障点,甚至还涉及到一些焊接和元器件更换的技巧。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合理,循序渐进,从基础到进阶,每个部分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总而言之,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音频设备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电子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朴实无华但内容详实的书名,我一直对那些能发出美妙声音的机器充满着好奇,尤其是那些陪伴了我们几代人的收录机和CD机。这本书,简直是一扇通往音频世界的大门。它从最基础的收录机原理讲起,细致地讲解了磁带的录放原理,包括磁头的结构、磁带的材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来记录和还原声音。我以前一直觉得CD机是一个很高科技的东西,但这本书把它拆解开来,让我明白了激光头是如何读取光盘上的微小信息,以及伺服系统是如何精确地控制激光头的移动和聚焦的。特别是书中关于防震和纠错码的讲解,让我对CD机播放的流畅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辉煌,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现代的MP3、MP4播放器,讲解了数字音频编码、解码以及存储技术的原理,这让我对手机等移动设备的音频播放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这本书不仅仅讲“原理”,还非常注重“维修”这方面的内容。它列举了各种常见故障,比如收录机不出声、CD机读盘缓慢、MP3死机等,并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步骤,配以清晰的电路图和实物照片,让我觉得即使是电子小白,也能尝试着去动手解决一些小问题。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语言也通俗易懂,即使是对电子技术不太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更别提那些对音频设备充满热情的朋友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