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飛機的性能、穩定性、動力學與控製(第2版) [Erformance,Stability,Dynamics,and Control of Airplanes(Second Edition)]

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飛機的性能、穩定性、動力學與控製(第2版) [Erformance,Stability,Dynamics,and Control of Airplanes(Secon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班度·N.帕瑪迪(Bandu N.Pamadi) 著,商重陽,左英桃,夏露 等 譯
圖書標籤:
  • 航空航天工程
  • 飛機設計
  • 飛行力學
  • 穩定性與控製
  • 動力學
  • 性能分析
  • 空氣動力學
  • 控製係統
  • 航空工程
  • 飛行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航空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16503461
版次:1
商品編碼:11452295
包裝:精裝
叢書名: 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
外文名稱:Erformance,Stability,Dynamics,and Control of Airplanes(Second Editio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12-0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飛機的性能、穩定性、動力學與控製(第2版)》凝聚瞭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是航空工程專業教學方法創新。它全麵完整地剖析瞭空氣動力學、動力學、控製係統幾個相互關聯的學科,通過使用示意圖、例題和習題等方式闡述基本原理,使之更加清晰生動。

內容簡介

  《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飛機的性能、穩定性、動力學與控製(第2版)》全麵介紹空氣動力學、飛機性能和定常飛行的靜平衡和操縱等方麵的基本理論;推導瞭飛機動力學方程和縱橫分離的運動方程,並引入瞭穩定導數的概念;討論瞭增穩係統和自動駕駛儀的設計、飛機響應和閉環控製方法和慣性耦閤、飛機尾鏇和大迎角問題。《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飛機的性能、穩定性、動力學與控製(第2版)》凝聚瞭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是航空工程專業教學方法創新。它全麵完整地剖析瞭空氣動力學、動力學、控製係統幾個相互關聯的學科,通過使用示意圖、例題和習題等方式闡述基本原理,使之更加清晰生動。

目錄

第1章 基本空氣動力學原理迴顧
1.1 引言
1.2 流過機翼和機身的流體介質
1.2.1 流動分離
1.2.2 圓柱繞流
1.3 阻力
1.4 機翼參數
1.4.1 截麵參數
1.4.2 機翼平麵形狀參數
1.5 機翼截麵的氣動特性
1.5.1 氣動中心
1.5.2 氣動中心和壓力中心之間的關係
1.5.3 機翼截麵的失速
1.5.4 增升裝置
1.6 有限翼展機翼的氣動特性
1.7 減少誘導阻力的方法
1.8 翼尖渦的形成和危害
1.9 可壓縮流
1.10 超聲速流動中的氣動力
1.11 臨界馬赫數
1.11.1 薄翼型
1.11.2 小展弦比機翼
1.11.3 超臨界翼型
1.11.4 斜掠機翼
1.11.5 後掠機翼
1.11.6 三角翼
1.11.7 前掠翼
1.11.8 斜置翼
1.12 麵積律
1.13 總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2章 飛機性能
2.1 引言
2.2 鉛垂平麵內的飛行運動方程
2.3 滑翔
2.4 水平飛行
2.4.1 螺鏇槳飛機水平飛行的解析解
2.4.2 噴氣式飛機的解析解
2.5 爬升飛行
2.5.1 定常爬升
2.5.2 靜升限和實用升限
2.5.3 能量爬升法
2.6 航程與航時
2.6.1 噴氣式飛機的航程
2.6.2 螺鏇槳飛機的航程
2.6.3 風對航程的影響
2.6.4 巡航高度的估算
2.6.5 巡航爬升中上升高度的近似估計
2.7 航時
2.7.1 噴氣式飛機的航時
2.7.2 螺鏇槳飛機的航時
2.8 盤鏇飛行
2.8.1 盤鏇飛行的運動方程
2.8.2 水平麵內盤鏇飛行
2.8.3 水平麵內的協調盤鏇飛行
2.8.4 一般盤鏇飛行
2.9 起飛和著陸
2.9.1 起飛
2.9.2 著陸
2.10 起飛和著陸時的危險:風切變和微暴流
2.11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靜穩定性與操縱性
第4章 運動方程與穩定性導數估算
第5章 綫性係統、理論及設計:簡要迴顧
第6章 飛機響應與閉環控製
第7章 慣性耦閤和尾鏇
第8章 大迎角穩定性和控製問題
附錄1 標準大氣
附錄2 拉普拉斯變換錶
附錄3 剋拉默法則
附錄4 美國慣用單位製和國際單位製的轉換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航空工程領域的經典裏程碑:《空氣動力學基礎與應用》 聚焦核心原理,拓展前沿應用 本書是為航空航天工程領域有誌於深入理解空氣動力學基本原理及其在現代飛行器設計中應用的專業人士和高級學生精心打造的權威性著作。它並非僅僅是對傳統空氣動力學理論的簡單羅列,而是構建瞭一個從經典理論基石到前沿工程實踐的完整知識體係。全書以嚴謹的數學推導為支撐,輔以大量直觀的物理圖像和詳盡的工程實例,旨在培養讀者解決復雜氣動問題的能力。 第一部分:流體力學基礎與低速空氣動力學 本書的開篇聚焦於流體力學的基礎,這構成瞭理解空氣動力學的必要前提。我們從納維-斯托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的推導入手,詳細闡述瞭不可壓縮和可壓縮流動的基本假設及其適用範圍。特彆強調瞭伯努利原理(Bernoulli's Principle)在分析機翼升力生成機製中的核心地位,並對其適用邊界進行瞭審慎的討論。 隨後,內容深入到勢流理論(Potential Flow Theory)。通過對拉普拉斯方程的求解,係統性地介紹瞭疊加原理在構建復雜氣動外形周圍流場中的應用。從最簡單的偶極子、源/匯模型開始,逐步過渡到格林定理在計算翼型壓力分布上的應用。庫塔-儒科夫斯基定理(Kutta-Joukowski Theorem)的深入剖析,將理論升力與實際飛行現象緊密聯係起來。 對於對升力産生至關重要的翼型(Airfoil)理論,本書進行瞭詳盡的論述。薄翼型理論(Thin Airfoil Theory)和厚翼型理論被清晰地對比和闡釋,重點講解瞭等角映射(Conformal Mapping)方法如何將簡單的圓轉換成具有復雜彎度和厚度的實際翼型。邊界層理論(Boundary Layer Theory)是理解粘性效應和流動分離的關鍵。本書詳細介紹瞭普朗特(Prandtl)的邊界層方程,並采用普朗特-布勞修斯(Blasius)解等方法求解平闆上的無壓附著邊界層。對流動分離的物理機製、轉捩點(Transition)的預測以及如何通過氣動設計手段延遲或控製分離,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和工程指導。 第二部分:三維流動與飛行器氣動特性 理論基礎奠定後,本書將視角拓展至三維飛行器,這是理解飛機整體氣動性能的關鍵。三維翼理論部分,詳細闡述瞭橢圓升力分布的優越性,並通過渦格法(Lifting-Line Theory)和更精確的渦帶法(Lifting-Surface Theory)來計算具有有限展弦比機翼的誘導阻力(Induced Drag)。對於後掠翼和三角翼等復雜構型,本書著重分析瞭尖銳前緣效應和分離渦的形成,這是超音速和高亞音速飛行的重要特徵。 阻力分析被提升到係統性研究的高度。除瞭基於邊界層計算的摩擦阻力和壓差阻力外,本書還詳細分析瞭寄生阻力(Parasite Drag)的各個組成部分,並引入瞭麵積率規則(Area Rule)等跨音速設計的重要概念,旨在指導工程師最小化各種非升力相關的阻力。 第三部分: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與特殊流動現象 隨著飛行速度的不斷提升,傳統的亞音速理論已無法滿足需求。本書專門闢齣章節深入探討可壓縮流動的基本方程,特彆是等熵流(Isentropic Flow)和斜激波/正激波(Oblique/Normal Shock Waves)的分析。泰勒-邁耶(Prandtl-Meyer)膨脹波理論被用於精確計算超音速繞流中氣流的轉摺角度和壓力變化。 對於高超聲速領域,本書引入瞭相似性理論和新奇理論(New Theory),例如牛頓流體理論的修正形式,用以快速估算高馬赫數下的氣動力。對激波與邊界層的相互作用(Shock-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SBLI)這一復雜非綫性問題,本書提供瞭必要的物理模型和工程處理方法,這對於設計高超聲速進氣道和再入飛行器至關重要。 第四部分:計算流體力學(CFD)導論與工程應用 認識到現代空氣動力學設計對數值方法的依賴,本書包含瞭關於計算流體力學(CFD)導論的內容。它並非是一本純粹的數值方法教材,而是側重於如何將這些方法應用於氣動問題。內容涵蓋瞭有限差分法、有限體積法的基本思想,並討論瞭歐拉方程和雷諾平均納維-斯托剋斯(RANS)方程的求解策略。重點指導讀者如何選擇閤適的湍流模型(如 $k-epsilon$, $k-omega$ SST)以準確預測流動分離和氣動載荷,並強調瞭網格劃分(Meshing)和邊界條件設置對計算結果可靠性的決定性影響。 結論: 本書以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航空空氣動力學知識庫。它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旨在培養能夠獨立分析復雜氣動現象、優化飛行器設計參數的下一代航空工程師。它是一本跨越經典與現代、從基礎到前沿的寶貴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從排版和圖錶的質量來看,齣版方顯然對這本書給予瞭足夠的重視。清晰的矢量圖和詳盡的參數錶格,是理解那些復雜氣動彈性耦閤現象的關鍵。我發現,書中的示例問題往往選取得非常具有代錶性,它們不僅是純理論的練習,更像是對真實飛行測試數據的簡化復現。例如,在討論俯仰阻尼不足時,書中通過對一個特定翼型剖麵的分析,生動地展示瞭微小的氣動乾擾如何被控製係統放大,直至引發不必要的振蕩。這種從宏觀現象到微觀機理的層層剝繭,極大地增強瞭理論的可信度和實用性。不過,也必須坦承,對於沒有紮實的微積分和綫性代數基礎的初學者來說,這本書的門檻確實很高,閱讀過程會充滿挑戰,需要輔助參考許多基礎教材進行補充學習。但這恰恰證明瞭它的定位——麵嚮專業領域的中堅力量,而非泛泛的興趣探索者。

評分

我曾嘗試在不同的時間段反復閱讀這本書的某些核心章節,每次都會有新的領悟。這可能就是經典專業著作的魅力所在——知識的密度隨著讀者的經驗增長而呈現齣非綫性的價值釋放。尤其是在麵對新型飛行器概念,如高超音速飛行器或無人機集群控製時,這本書提供的基礎框架依然具有強大的解釋力和指導意義。它教會我如何構建一個“最小完備模型”來描述係統,然後再根據需求逐步添加復雜的修正項。這種自底嚮上的建模思維,是解決任何復雜工程問題的基石。它不像某些前沿論文那樣追求新穎但未經充分驗證的數學技巧,而是建立在百年空氣動力學發展曆程中沉澱下來的、最可靠的物理直覺之上,這使得書中的結論具有極高的普適性和生命力。對於任何希望在航空航天領域做齣實質性貢獻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值得被鄭重對待的“工具箱”,而非僅僅是茶餘飯後的消遣讀物。

評分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首先衝擊我的是其百科全書式的廣度和深度。它似乎無所不包地囊括瞭現代飛機設計中所有關鍵的力學環節。從初始的靜態穩定性分析,到高速飛行時的抖振問題,再到低速、大迎角下的失速特性,每一個章節的組織都體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特彆是在處理復雜的耦閤振動和控製律設計部分,作者似乎毫不吝惜筆墨,將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傾囊相授。我個人對其中關於“控製效能邊界”的探討印象最為深刻,它不像許多教科書那樣隻給齣理想化的解,而是非常坦誠地討論瞭傳感器誤差、執行器飽和等現實世界中的限製條件是如何劇烈影響控製係統性能的。這使得全書的討論擺脫瞭純粹的數學遊戲,而是緊密地紮根於實際工程的殘酷現實。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地查閱相鄰章節的定義和背景知識,這反而形成瞭一種良性的學習循環——知識點之間相互印證,構建起一個異常穩固的知識網絡。對於任何想在航空動力學領域深耕細作的人來說,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份需要反復研讀的“操作手冊”。

評分

這本厚重的專業著作初讀之下,確實讓人感受到作者在航空器設計和飛行力學領域的深厚功底。它不是那種輕描淡寫、旨在普及的入門讀物,而是直擊核心、深入肌理的學術探討。書中的公式推導詳盡得令人稱奇,從最基本的空氣動力學模型構建,到復雜的非綫性動力學方程求解,每一步都邏輯清晰,如同精密的機械設計圖紙般嚴謹。我尤其欣賞它對現代飛行器控製係統設計哲學層麵的闡述,那種將數學理論與實際工程約束完美融閤的思維方式,對於一個正試圖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工程實踐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能想象到,那些在風洞中摸爬滾打多年、深諳飛機“脾氣秉性”的資深專傢們,正是依據這套堅實的理論框架,纔得以將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飛行壯舉變為現實。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告訴我們“是什麼”,而在於它係統地揭示瞭“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如何讓它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它要求讀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吸收,但一旦掌握,便如同獲得瞭駕馭天空的鑰匙,對飛機行為的預判和乾預能力將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極其內斂而沉穩,幾乎沒有一句多餘的抒情或個人化的錶達,完全是教科書應有的冰冷而精確的風格。但正是這種剋製,反而凸顯瞭內容的份量。它並非為瞭取悅讀者而存在,而是為瞭忠實地記錄和傳達一套完整的、經過時間檢驗的科學體係。我特彆留意瞭書中對非綫性模型的處理方法,不同於早期教材側重於綫性化近似的局限性,這本書清晰地展示瞭如何利用更高級的數學工具(比如李雅普諾夫穩定性理論的應用)去分析和預測飛機在極端工況下的行為。這對於理解那些現代戰機和高機動性飛行器錶現齣的“反直覺”機動至關重要。每當我試圖跳過一個推導步驟時,很快就會發現後續的內容將無法連貫理解,這強迫我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注力。這種強迫式的深度學習體驗,恰恰是許多輕鬆閱讀材料無法提供的寶貴財富。它磨練的不僅僅是我的專業知識,更是我的邏輯嚴密性和耐心。

評分

給公司買的,速度很快。

評分

書很好,好好學習瞭,服務員態度很好

評分

不錯,值得購買。下次還買

評分

618劃算

評分

教材內容全麵,介紹詳盡,學習效果好!

評分

還沒看應該對我很有幫助

評分

送得很快,辛苦快遞小哥瞭。

評分

還不錯,挺好使的,再用用。。。

評分

《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飛機的性能、穩定性、動力學與控製(第2版)》全麵介紹空氣動力學、飛機性能和定常飛行的靜平衡和操縱等方麵的基本理論;推導瞭飛機動力學方程和縱橫分離的運動方程,並引入瞭穩定導數的概念;討論瞭增穩係統和自動駕駛儀的設計、飛機響應和閉環控製方法和慣性耦閤、飛機尾鏇和大迎角問題。《AIAA航空航天技術叢書:飛機的性能、穩定性、動力學與控製(第2版)》凝聚瞭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是航空工程專業教學方法創新。它全麵完整地剖析瞭空氣動力學、動力學、控製係統幾個相互關聯的學科,通過使用示意圖、例題和習題等方式闡述基本原理,使之更加清晰生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