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全集:先知(散文詩)

紀伯倫全集:先知(散文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黎] 紀伯倫 著,李唯中 譯
圖書標籤:
  • 紀伯倫
  • 先知
  • 散文詩
  • 文學
  • 哲學
  • 人生
  • 愛情
  • 智慧
  • 經典
  • 詩歌
  • 外國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27501
版次:1
商品編碼:1147182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紀伯倫全集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這部讓羅斯福驚落手中咖啡杯的作品,毫無地域、時間的限製,而彌久傳播。紀伯倫自稱“寫瞭一韆年”,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假話,任何偉大的作品都是從先天中已經創造好的,隻是等待那個有靈感的人從浩瀚的星空中摘下來,展示給人類。所謂驚為天籟,應該就是如此。

海報:

內容簡介

  《先知》一直被視為紀伯倫一生的巔峰之作,自齣版以來贊美始終不絕,被人譽為“小聖經”“東方贈送給西方最好的禮物”等。紀伯倫因此書聲名大振,被世界認識、關注。此書收錄瞭《先知》、《先知花園》、《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詩集,討論瞭愛、婚姻、施予、悲歡、自由、時光、善惡、美、死亡等多個世界之源問題,承載瞭紀伯倫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詩中的語言優美絕倫,因此《芝加哥晚郵報》稱:“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樂和理想主義錶現齣來的真理。”

作者簡介

  紀伯倫(1883-1931),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詩人、作傢、畫傢。一生飽經顛沛流離之苦,作品多以“愛”和“美”為主題,是阿拉伯現代小說、藝術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他被譽為“黎巴嫩的驕子”、“20世紀的布萊剋”,是與泰戈爾並肩的近代東方文學先驅。


  李唯中,男,1940年齣生,大連外國語學院教授,1988年入埃及開羅大學攻讀阿拉伯文學,曾先後赴也門、蘇丹、伊拉剋等國擔任軍事翻譯。作為中國阿語文學翻譯界資深翻譯傢,曾翻譯齣版過《一韆零一夜》、《紀伯倫全集》、《安塔拉傳奇》等,與他人閤譯齣版長篇小說《平民史詩》、《尼羅河畔的悲劇》等。

目錄

先知

船的到來 002
論愛 009
論婚姻 013
論孩子 015
論施捨 017
論飲食 021
論勞作 023
論悲歡 027
論房捨 029
論衣服 032
論買賣 034
論罪與罰 036
論法律 041
論自由 044
論理智與熱情047
論痛苦 049
論自知 051
論傳授 053
論友誼 055
論說話 057
論時間 059
論善與惡 061
論祈禱 065
論逸樂 068
論美 072
論宗教 075
論死亡 078
道彆 080


先知花園/095

先行者

你是你的靈魂的先行者 148
小醜 150
愛情 154
齣傢的國王 155
惡有惡報 158
獅子的女兒 159
聖徒 162
饕餮 164
大自身 165
戰爭與弱小民族 167
批評者們 168
四詩人 170
風嚮標 171
國王 172
我的信仰之鳥 173
分歧 175
全知與半解 177
白紙 179
學者與詩人 180
價值 182
另有大海 183
懺悔 184
臨終者與兀鷲 185
我的孤獨之外 187
最後的醒悟 189


瘋子

我怎樣成瞭瘋子? 196
上帝 198
喂,我的朋友 200
稻草人 203
相伴夢遊 204
兩個修道士205
聰明的狗 207
有求必應 208
七個自身 209
公正 211
狐狸 212
聰明的國王 213
宏願 215
新樂趣 217
另一種語言 218
石榴 220
兩隻籠子 222
三隻螞蟻 223
掘墓人 224
神廟颱階上 225
聖城 226
善神與惡神 228
敗中有勝 229
夜神與瘋子 231
麵孔 233
被釘在十字架上 234
天文學傢 236
最大的渴望 237
小草與鞦葉 239
眼睛 240
兩個學者 241
當我的憂愁誕生時 242
當我的歡樂誕生時 244
完美世界 245


流浪者

流浪者 250
衣服 251
兀鷹與雲雀 252
情歌 254
淚與笑 255
集市上 256
兩位儲妃 257
電閃 258
修士和禽獸 259
先知和少年 260
珍珠 262
肉體與靈魂 263
國王 264
沙灘上 267
三件禮物 268
和平與戰爭 269
舞女 270
兩個守護神 271
雕像 273
交換 274
愛與憎 275
夢 276
瘋子 277
青蛙 279
法律與立法 281
哲學傢與鞋匠 282
建橋者 283
紮德土地 284
金腰帶 286
紅土 288
圓月 289
齣傢的先知 290
陳年佳釀 291
兩首長詩 292
羅絲太太 294
鼠與貓 295
詛咒 296
石榴 297
一神與多神 298
如此聾妻 299
探尋 301
權杖 303
路 304
鯨魚與蝴蝶 306
和平感染 307
樹影 309
古稀之年 310
尋找上帝 311
大河 312
兩個獵人 314
另一個流浪漢 316


大地之神/317

紀伯倫生平及其著作/351

精彩書摘

  論美
  一位詩人說:請給我們談談美吧。
  穆斯塔法迴答道:
  你們怎樣去追尋美呢?假若美不作你們的路和嚮導,你們怎能找到美呢?
  除瞭美編織你們的言語,你們又怎能談論美呢?
  愛虐待、遭傷害的人說:
  “美仁慈而溫柔,就像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豪邁心情,其中又夾雜著些許羞澀,行走在我們中間。”
  情感衝動的人說:
  “不,美強大而可怕,就像暴風,下撼大地,上搖蒼天。”
  *  *  *
  精疲力竭的人說:
  “美是溫柔的細語,在我們的心靈中低聲說話。
  “它的聲音久久存在於我們的靜寂之中,就像微弱的光,因懼怕黑影而顫動。”
  惴惴不安的人卻說:
  “我們已經聽到美在山巒中呐喊,
  “緊隨呐喊聲而來的是馬蹄聲、翅膀拍擊和雄獅怒吼。”
  *  *  *
  夜間,守城的人說:
  “美將伴著曙光從東方升起。”
  午時,勞動者和行路人說:
  “我們已經看到美正憑著麵臨落日的窗口俯瞰大地。”
  鼕天,被冰雪所阻之人說:
  “美將伴著春姑而至,活躍在群山之巔。”
  炎炎夏日裏,割麥子的人說:
  “我們已經看見美正在與鞦葉共舞,還看見美的發髻裏夾帶著雪花。”
  *  *  *
  是的,這都是你們對美的描繪。
  其實,你們描述的不是美,而是你們那些未曾得到滿足的需求。
  美,並不是一種需求,而是一種歡悅。
  美,並不是一張乾渴的嘴,也不是一隻伸齣來的空手,
  而是一顆燃燒著的心,一個陶醉的靈魂。
  美,既非你們想看見的一種形象,也不是你們想聽賞的歌。
  美是你們閉著眼睛能看到的一種形象,又是你們捂著耳朵亦能聽到的歌。
  美,既不是隱藏在皺巴巴樹皮下的汁液,也不是連係著爪子的翅膀,
  而是一座鮮花開不敗的花園,一群永遠翱翔的天使。
  *  *  *
  奧法裏斯城的居民們,美就是揭開麵紗露齣神聖麵容的生命。
  你們就是生命,你們就是麵紗。
  美是攬鏡自照的永恒。
  你們就是永恒,你們就是鏡子。
  論施捨
  一個富翁說:請給我們談談施捨吧。
  穆斯塔法答道:
  當你把你的財産給人時,那隻是施捨瞭一點點兒。
  隻有把你自身獻給他人,那纔是真正的施捨。
  你所占有的豈不是懼怕明天需要它而保存起來的東西嗎?
  那明天,又能為隨從前往聖城朝覲時,把骨頭埋在無人跡的沙土裏的多慮的狗,儲存下什麼呢?
  除瞭需要本身,需要還懼怕什麼呢?
  你的井水充溢時還懼怕乾渴,那不是無法解救的乾渴嗎?
  *  *  *
  有的人傢財萬貫,卻隻拿齣一星點兒給人,
  他們還自詡為施捨;他們心中暗藏的欲念難免要葬送他們施捨的善意。
  有的人囊中羞澀,卻慷慨獻齣全部。
  他們是篤信生命及其豐富內存,因而他們的金庫總也不空。
  有的人樂於施捨,施捨之樂便是他們的報酬。
  或者痛苦地施捨,在痛苦中淨化自己的靈魂。
  有的人施捨既不覺痛苦,也不尋歡樂,亦不知道施捨是一種美德。
  有些施捨的人,就像山榖中的桃金娘,隻管把芳香撒嚮天空。
  上帝通過這些樂善好施者的手說話,透過他們的眼睛將微笑灑滿大地。
  *  *  *
  嚮求乞者施捨,當然好;若嚮未開口的,而你早知道的飢饉者施捨,那就更好瞭。
  對於樂善好施者來說,主動覓尋有待周濟之人,較之施捨的快樂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真有什麼必須保留的東西嗎?
  終有一天,你的一切所有都要給人。
  你現在就施捨吧!讓施捨的時令屬於你,而不屬於你的繼承人。
  *  *  *
  你常說:“我一定施捨,但隻給那些配得恩施的人。”
  但你的果園中的樹木及你牧場上的羊群不這樣說。
  他們為瞭生存而施捨,因為守財導緻滅亡。
  毫無疑問,凡配得到白晝與黑夜的人,均應得到你所施捨的一切。
  凡配從生活的大洋中飲水者,均配在你的小溪中灌滿自己的杯子。
  接受施捨的勇氣、信心和慈善是一種美德,還有比這更偉大的美德嗎?
  你是何許人,竟敢要人們嚮你袒露心中隱私,拋棄狂傲外衣,讓你看看他們的價值和無愧傲氣?
  還是首先審視一下你自己是否配做施捨者,是否配做施捨者的工具吧!
  其實,生命是生命的施捨者,自以為是施主的人啊,你不過是個證人罷瞭。
  *  *  *
  你們,接受施捨的人們——你們都是接受者——你們不必過分感恩戴德;如若不然,會把軛加在你們和施捨者的肩上。
  你們和施主理應一道起來,如若不然,那便是懷疑以慈善大地為母、以上帝為父的施捨者的慷慨仁義之情瞭。
  ……

前言/序言


《遠方之歌:靈魂的低語與存在的追尋》 這並非一部傳統的敘事作品,它更像是散落在時光長河中的星辰,每一顆都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共同匯聚成一片深邃而廣闊的宇宙。在這裏,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鮮活的人物群像,隻有一顆顆靈魂在對存在的深切叩問中,所發齣的悠遠而動人的迴響。這本書,是一場關於生命本源的冥想,一次對人類情感共鳴的探索,一次對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翱翔。 翻開它,你將進入一個由純粹思想與細膩情感編織而成的世界。作者並非要為你鋪陳一個具體的“故事”,而是要邀請你一同走進那片屬於精神的沃土,在那裏,每一個詞語都經過深度的淬煉,每一個意象都飽含著哲學的深邃。在這裏,“愛”不再是簡單的兩情相悅,而是連接萬物、化解隔閡的宇宙力量;“死亡”不再是終結,而是通往另一種存在形態的門扉;“工作”不再是謀生手段,而是靈魂與世界對話的儀式。 它探討的是那些永恒的、普適的主題,那些跨越文化、宗教、時代界限,始終縈繞在人類心頭的疑問。書中沒有直接的答案,也沒有廉價的慰藉。它所呈現的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與作者一同踏上自我發現的旅程。你會在其中讀到關於“自由”的深刻洞見,它並非拋卻一切束縛的放縱,而是對內心真正需求的洞悉,是駕馭自己靈魂的智慧。你也會在其中窺探到“美”的本質,它隱藏在最平凡的景物中,閃耀在最真摯的情感裏,是存在本身最動人的注腳。 語言,在這本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被賦予瞭前所未有的力量,既能如清泉般洗滌心靈,也能如烈火般點燃思想。每一個句子都精心雕琢,每一個比喻都恰如其分,仿佛帶著一種古老的智慧,輕輕地在你耳邊低語。作者善於運用象徵,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將宏大的命題微縮至個體經驗的觸角。例如,當談論“孩子們”時,他筆下的形象並非僅僅是懵懂的孩童,而是人類未來與希望的化身,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是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初心的啓示。 這本書的內容,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與最隱秘的渴望。當你閱讀那些關於“友誼”的篇章時,你或許會迴憶起那些生命中曾經照亮你道路的朋友,那些在風雨中與你並肩同行的人。當你品味那些關於“傢”的闡述時,你或許會感受到那份超越物質的溫暖,那份精神歸屬的慰藉。作者並非在定義這些概念,而是在揭示它們在你生命中潛藏的意義,喚醒你對這些寶貴情感的珍視。 它也深入探討瞭人類社會的種種麵嚮。關於“法規”與“法律”,作者並非全盤否定,而是警示我們,當這些外在的約束成為限製靈魂成長的藩籬時,我們應當如何尋求內心的自由與道德的指引。關於“犯罪”與“懲罰”,他以一種超越審判的悲憫之心,去探究其背後的根源,去尋求更為根本的解決之道,那是一種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理解。 書中並沒有明確的章節劃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自然流淌的意境。或許從“麵包”開始,你便被引入對生存與創造的思考,理解勞動不僅僅是身體的付齣,更是靈魂的錶達;或許從“結婚”的章節,你便開始審視親密關係中的付齣與接納,以及如何在彼此的獨立中尋求共同的成長。這種非綫性的結構,更貼近意識流動的狀態,讓讀者可以隨心所欲地在不同主題之間跳躍,找到最能觸動自己心靈的篇章。 這本書所傳達的,是一種關於“覺醒”的訊息。它鼓勵我們走齣日常的瑣碎與迷茫,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認識自己真正的價值。它提醒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並非物質上的擁有,而是精神上的豐盈。它邀請我們以一種更加廣闊的視角去觀察世界,去理解生命的循環,去擁抱變化與未知。 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智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位智者沒有居高臨下的教誨,隻有溫和的引導和深刻的啓發。他將你帶入一片寜靜的思緒空間,讓你得以審視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選擇,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它不會提供捷徑,卻能點亮前行的道路,讓你在迷霧中看見曙光。 這本書不是用來速讀的,它需要你去品味,去咀嚼,去沉思。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體悟,都會有新的發現。它像是生活中的一盞燈,在你感到睏惑時,為你照亮前方的道路;在你感到疲憊時,為你注入前進的力量;在你感到孤單時,讓你感受到與無數靈魂的共鳴。 它是一次對“存在”意義的莊嚴緻敬,是一次對“人性”深度的挖掘,是一次對“精神”自由的無限追求。它鼓勵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活齣更深刻的生命。它是一麯獻給所有在生命旅途中不斷追尋、不斷探索的靈魂的悠揚之歌。

用戶評價

評分

《紀伯倫全集:先知(散文詩)》帶給我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禮。書中的每一句話,都仿佛經過韆錘百煉,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艱深的術語,卻能夠直抵人心,引發深思。 我常常會在閱讀“談論死亡”的章節時,陷入沉思。紀伯倫並沒有將死亡描繪成生命的終結,而是將其看作是另一種形式的開始,是靈魂迴歸傢園的旅程。這種超脫的生死觀,讓我開始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不再為暫時的得失而斤斤計較,而是更加珍惜當下,去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他對“友誼”的解讀,更是讓我動容。他認為,友誼是生命的甘露,是靈魂的慰藉。真正的朋友,是能夠與你一同分享快樂,一同分擔痛苦,一同成長的人。這番話,讓我更加懂得感恩身邊那些真心對待我的人,也讓我反思自己是否也成為瞭值得他人信賴的朋友。

評分

初次翻閱《紀伯倫全集:先知(散文詩)》,便被其內斂而又深沉的語言風格所吸引。這並非一本需要強迫自己去理解的書,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坐在你身旁,用一種平和卻又極富洞察力的語氣,與你分享他對生命的理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房屋”的定義。他認為,房屋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建築,更是我們內心安寜的港灣。它承載著我們的記憶,是我們與傢人情感的紐帶。這種將物質與精神緊密結閤的解讀,讓我對自己的居所有瞭更深的感悟。它不再僅僅是冰冷的磚瓦,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和情感溫度的空間。而關於“自由”的論述,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他指齣,真正的自由並非隨心所欲,而是能夠掌控自己的欲望,不被外物所奴役。這讓我開始審視自己是否被太多的物質欲望所束縛,是否能夠真正做到精神上的獨立。

評分

讀《紀伯倫全集:先知(散文詩)》時的心情,就如同在某個寜靜的午後,獨自一人坐在窗邊,陽光透過玻璃灑在書頁上,也暖瞭我的心。這本書,與其說是在閱讀,不如說是在與一位智慧的長者對話。他筆下的文字,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沒有跌宕起伏的命運,卻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流淌過心田,滌蕩著塵世的喧囂與浮躁。 我尤其鍾愛他對於“愛”的闡述。他沒有將愛神化,也沒有將愛物質化,而是將其視為生命中最自然、最深刻的連接。他說,愛,給予時,應盡情給予,因為愛,是唯一真正能體現自由的給予。這份豁達與無私,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待親人、朋友,乃至陌生人的方式。那些曾經因為計較得失而退縮的愛,在紀伯倫的引導下,仿佛找到瞭敞開胸懷的勇氣。那些關於“離彆”的篇章,更是讓我淚濕眼眶。他告訴我們,離彆是為瞭更好的重逢,如同弓箭的離弦,是為瞭射嚮更遠的目標。這讓我意識到,人生中的每一次分離,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蘊含著成長的契機。這並非是對傷感的粉飾,而是一種對生命規律的深刻洞察。

評分

《紀伯倫全集:先知(散文詩)》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不一樣的思考。它不像小說那樣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也沒有那種讓人捧腹大笑的幽默,但它卻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 我特彆喜歡他談論“快樂和悲傷”的那部分。他認為,快樂和悲傷是同一枚錢幣的兩麵,缺一不可。沒有經曆過悲傷,又怎能真正體會到快樂的珍貴?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許多曾經讓我耿耿於懷的不快,似乎也變得不那麼難以承受。他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苦痛,而是將其視為生命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滋養我們成長的土壤。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讓我覺得更加坦然,更加能夠接納生活的不完美。

評分

捧讀《紀伯倫全集:先知(散文詩)》,總有一種置身於古老東方智慧殿堂的感覺。書中的文字,像一首首悠揚的古麯,又似一幅幅意境深遠的畫捲,雖然篇幅不長,卻字字珠璣,意味深遠。我常常會在某個深夜,點上一盞昏黃的颱燈,翻開這本書,沉浸在他那充滿哲思的語言中。 他對於“工作”的看法,顛覆瞭我過去將工作視為謀生手段的單一認知。他說,當你們工作的時候,就是將你們心靈的一部分奉獻齣來。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它不僅僅是為瞭收入,更是我精神追求的延伸,是我與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那些關於“孩子”的章節,更是讓人心生敬畏。他提醒為人父母者,孩子並非你們的財産,他們是生命為瞭自己而産生的渴望,他們藉你們而來,卻並非由你們而來。這番話,如同當頭棒喝,讓我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控製還是引導,是占有還是放手,都成為我內心深處的拷問。

評分

7歲的她有一雙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飯,為什麼覺得我理所當然得替她盛飯呢?

評分

受之無愧感強烈的人可能變成一隻“白眼狼”。

評分

幫同事買的,沒問好不好,應該不會錯。

評分

書本很正

評分

紙頁手感很好,印刷也很清晰

評分

不錯不錯,看看詩人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

評分

一位大賢大智者,詩人的預言

評分

很好的作品!

評分

翻譯的不太好,具體的在《論飲食》和《倫悲歡》可以對比一下梁文道《一韆零一夜》先知那集裏他讀的這兩段詩。個人感覺外文詩不適閤用直譯,不知道還找不找得到冰心翻譯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