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海上大師:中國現代科學奠基這萍蹤
:39.00元
作者:程新國著
齣版社:上海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42736727
字數:523000
頁碼:36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上海是近代中國“西學東漸”的前沿,也是中國現代科學的重要發祥地。本書以中國現代科學奠基者在上海的活動為綫索,展示瞭眾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大師為開創中國現代化科學、傳播科學文化所作的貢獻。
本書材料翔實。脈絡清楚。以紀實的筆觸再現瞭中國現代科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是一次從人文角度、地域角度來介紹中國現代科學進展的新的嘗試,頗具參考性和可讀性。
目錄
序
緒言 海上學者與現代科學
章 滬埠新學人
1.西學東漸與南洋特班
——蔡元培在上海開展的科教啓濛活動
2.從“震旦”到“復旦”
——馬相伯與上海早期高等教育
3.教會學校與新教育
——“聖約翰”與“顔氏三傑”
4.中國公學藏龍臥虎
——一個具有革新精神的人纔搖籃
5.選纔半壁在申城
——滬上學人與早期庚款留學
第二章 學成歸海上
1.爭自主南下創業
——鬍敦復與大同學院的誕生
2.“賽先生”率先登陸
——《科學》雜誌發刊上海
3.棲身“大同”苦爭春
——鬍明復與中國科學社
4.中國式“皇傢學會”
——從海外搬迴的“專傢庫”
第三章 始建大本營
1.科學之師移申城
——中央研究院在滬創業
2.海上建起“科學之傢”
——明復圖書館與科學社新總部
3.築起科學大本營
——學術精英與現代學術轉型
4.專傢學者八方來
——上海早期人纔高地的形成
5.兼容並蓄冶一爐
——蔡元培的科學觀念與實踐
第四章 初創研究所
1.弄堂裏開張地質所
——李四光對地質科學的貢獻
2.工學所西郊拓荒
——周仁領銜冶金學、陶瓷學研究
3.物理所廣納賢纔
——丁西林與現代物理學
4.化學所蝸居霞飛路
——化學研究的創業大師
5.曆史所滬上開新篇
——史學大師與中國現代考古
6.社科所的秘密大調查
——陳翰笙與中國農村經濟學派
第五章 播種科學文化
1.傳播科學文化的旗手
——任鴻雋與科學運動
2.科學與民主共進
——楊杏佛為理想獻身
3.終身與科學相伴
——鬍適與“科學派”
4.“現代稀有的人物”
——丁文江的科學大局觀
5.從《科學叢書》到《科學畫報》
——楊孝述與科學書刊齣版
6.數學天纔脫穎而齣
——華羅庚與《科學》月刊
7.一代“茶聖”齣申城
……
第六章 奠基新學科
第七章 再建新基地
第八章 自覺的選擇
第九章 永恒的探索
作者介紹
程新國,上海市作傢,現供職於上海《文匯報》。曾齣版和發錶《古鎮》、《水巷人傢》、《大江奔騰》、《生産美學概論》等中長篇小說、報告文學和理論著作,主持撰寫長篇科學傢紀實文集《根係中華——歸國科學傢采風》,並在報刊發錶散文、特寫、隨感等近百萬字。
文摘
序言
《海上大師:中國現代科學奠基這萍蹤》這個書名,一下就擊中瞭我的好奇心。它不僅僅是關於科學,更關乎“海上”這個地域概念,以及“大師”這個身份的賦予。我聯想到,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上海這個城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窗口,也是現代思想傳播的沃土。那麼,這些“海上大師”們,他們是如何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中,孕育齣劃時代的科學思想?書名中的“萍蹤”更是勾起我無限遐想,它不僅僅是蹤跡,更蘊含著一種隨遇而安、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意味。我猜想,書中描繪的可能不是那些轟轟烈烈的科學革命,而更多的是那些細微之處,是科學傢們在日常生活中,在一次次實驗中,在一次次學術交流中,留下的點滴印記。這些印記,或許在當時看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纍,卻為中國現代科學的建立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展現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生動,也更加充滿人情味的中國近代科學奠基者的群像,讓他們不再是冰冷的科學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探索者。
評分《海上大師:中國現代科學奠基這萍蹤》這個書名,本身就散發著一種引人入勝的魅力。它讓我立刻聯想到,在中國近代科學發展的早期,上海這座城市,作為當時中國最開放、最繁榮的港口城市,必然匯聚瞭大量具有遠見卓識的科學傢和學者。他們如同“海上”的巨浪,激蕩著舊有的思想,也孕育著新生的希望。“大師”的稱謂,更是將這些人物置於崇高的曆史地位,暗示著他們在各自領域都做齣瞭開創性的貢獻。而“這萍蹤”三個字,則賦予瞭這本書一種獨特的視角——它可能不是講述那些傢喻戶曉的科學定理或重大發明,而是更加側重於那些科學傢們在艱難歲月中,留下的不易察覺但卻至關重要的“足跡”。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通過這些“萍蹤”來展現他們的學術思想、治學精神,甚至是他們之間的人際交往和思想碰撞?是如何在那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下,他們如何默默耕耘,為中國現代科學的萌芽和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帶領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發現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卻閃耀著智慧光芒的人物和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海上大師:中國現代科學奠基這萍蹤》本身就透露齣一種濃厚的曆史滄桑感與學術探索的溫度。讀到這個名字,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幅畫麵:黃浦江畔,晨曦微露,古老的碼頭沐浴在金色的光輝中,那些早期的科學傢們,或許正懷揣著改變中國命運的理想,踏上瞭求索科學真理的道路。他們的足跡,正如書名中的“萍蹤”,雖看似無跡可尋,卻在大江大海的奔騰中,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這些“海上大師”們當年身處的時代背景?是那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年代,是國傢危難之際,他們如何憑藉一己之力,在有限的條件下,燃起科學的火種?又是怎樣的“海上”情懷,驅動著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我想,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科學傢的傳記,更是一次對中國現代科學萌芽時期精神內核的深入挖掘。也許會是關於他們求學海外的艱辛,迴國後報效祖國的決心,又或是他們在艱苦條件下進行的開創性研究。每一個詞語都充滿瞭想象空間,讓我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跟隨作者的筆觸,去探尋那段波瀾壯闊的科學啓濛史。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海上大師:中國現代科學奠基這萍蹤》給我一種非常強烈的沉浸感,仿佛能聞到海風中夾雜的書捲氣息。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一群充滿智慧與堅韌的先行者,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於東海之濱,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為中國現代科學播下瞭第一顆種子。書名中的“萍蹤”二字,極富詩意,又飽含深沉,它暗示著這些科學巨匠們或許並沒有留下顯赫的世俗成就,但他們的科學思想和研究成果,如同漂浮在海上的水萍,看似微不足道,卻匯聚成改變中國科學發展方嚮的洪流。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如何通過“萍蹤”這個意象,來展現這些科學傢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他們是如何在那個物質條件匱乏、社會環境復雜的情況下,堅持科學研究的?他們的科學理念是如何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並最終長成參天大樹的?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帶我走進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去感受他們對科學的純粹熱愛,以及他們為國傢科學進步所付齣的巨大努力,哪怕隻是微小的足跡,也能勾勒齣偉大的輪廓。
評分初見《海上大師:中國現代科學奠基這萍蹤》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的是一股濃鬱的時代氣息,以及一種深刻的曆史使命感。它讓我聯想到,在近代中國那段風起雲湧的歲月裏,無數懷揣救國救民理想的知識分子,如何在沿海地區,特彆是上海,聚集並奮鬥,為中華民族的科學復興鋪平道路。“海上”二字,似乎點明瞭這群科學巨匠們活動的核心區域,而“大師”的稱謂,則彰顯瞭他們非凡的學術地位和曆史貢獻。最讓我著迷的,是“這萍蹤”三個字。它帶著一種飄忽不定、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感覺,暗示著這些科學傢的貢獻,或許並非以宏大的製度或顯赫的個人成就著稱,而是以他們每一次不懈的探索、每一次細緻的觀察、每一次理念的傳播,匯聚而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他們的求學經曆,如何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他們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西方的科學知識和研究方法帶迴中國,並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本土化創新。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為我呈現那些被曆史洪流裹挾,卻又以自身微小的“萍蹤”,最終匯聚成改變中國科學麵貌的偉大力量的群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