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數控加工刀具及其選用技術。從數控加工生産實際的角度齣發,以切削過程的基本理論為基礎,以掌握數控機床刀具閤理使用技術、發揮數控機床效能為目標,闡述瞭數控加工的切削基礎、刀具材料的種類及其選用原則,以及數控刀具的特點,分析瞭數控車削刀具、數控銑削刀具和孔加工刀具的種類、特點及閤理使用的技術。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第1章 緒論1.1 數控加工對刀具的要求1.2 數控刀具國內外發展狀況1.2.1 數控刀具的種類1.2.2 數控刀具技術的現狀1.2.3 我國數控刀具技術的發展現狀
第2章 數控刀具基礎2.1 刀具的基本概念2.2 刀具的結構2.2.1 刀具切削部分的組成和角度2.2.2 閤理選擇刀具切削刃部結構形式2.2.3 刀具裝夾部分的結構形式2.3 數控可轉位刀具2.3.1 可轉位刀具的基本概念2.3.2 可轉位刀片的型號及錶示方法2.3.3 可轉位刀片的夾緊方式和典型結構2.3.4 可轉位刀片的選用
第3章 數控刀具材料3.1 數控加工對刀具材料的要求3.2 高速鋼刀具材料的種類、性能和特點3.2.1 普通高速鋼3.2.2 高性能高速鋼3.2.3 粉末冶金高速鋼3.2.4 塗層高速鋼3.2.5 高速鋼刀具的選用3.3 硬質閤金刀具材料的種類、性能和特點3.3.1 硬質閤金的性能及牌號錶示方法3.3.2 普通硬質閤金的種類、牌號及適用範圍3.3.3 超細晶粒硬質閤金3.3.4 塗層硬質閤金3.4 新型刀具材料的種類、性能和特點3.4.1 陶瓷刀具材料3.4.2 金剛石刀具材料3.4.3 立方氮化硼刀具材料3.5 數控刀具材料的選擇
第4章 數控車削刀具4.1 車刀的種類和用途4.2 機夾可轉位車刀代碼4.2.1 機夾可轉位車刀刀片代碼4.2.2 機夾可轉位外圓和內孔車刀代碼4.2.3 機夾可轉位式螺紋車刀代碼4.2.4 其他機夾可轉位式車刀代碼4.3 車削加工刀具的選擇4.3.1 刀片材質的選擇4.3.2 刀片形狀的選擇4.3.3 主切削刃法後角的選擇4.3.4 精度選擇4.3.5 刀片夾固形式與有無斷屑槽的選擇4.3.6 刀片尺寸大小與厚度的選擇4.3.7 斷屑槽的選擇4.3.8 選擇可靠的刀片夾緊結構
第5章 數控銑削刀具5.1 概述5.1.1 銑刀的種類和用途5.1.2 銑刀的幾何參數5.2 數控加工中常用銑刀及代碼5.2.1 數控可轉位銑刀刀片及銑刀代碼5.2.2 麵銑刀5.2.3 立銑刀5.2.4 其他銑刀5.3 可轉位銑刀的閤理選用5.3.1 可轉位銑刀的結構5.3.2 可轉位銑刀的角度選擇5.3.3 可轉位銑刀的齒數(齒距)5.3.4 可轉位銑刀的直徑5.3.5 刀片牌號的選擇
第6章 數控加工中孔加工刀具6.1 孔加工刀具的種類及孔加工的方法及特點6.1.1 孔加工刀具的種類6.1.2 孔加工的方法及特點6.2 麻花鑽6.2.1 高速鋼麻花鑽6.2.2 硬質閤金麻花鑽6.3 深孔鑽6.3.1 單刃外排屑深孔鑽6.3.2 內排屑深孔鑽6.3.3 噴吸鑽6.4 鏜刀6.4.1 粗鏜刀6.4.2 精鏜刀6.5 鉸刀6.5.1 高速鋼鉸刀6.5.2 硬質閤金鉸刀6.5.3 鉸刀的選擇
第7章 數控工具係統7.1 概述7.1.1 數控加工中的刀具快換7.1.2 數控工具係統概念7.1.3 機床與工具係統的接口7.2 鏜銑類數控機床工具係統的接口及其標準7.2.1 錐度為7∶24的通用刀柄7.2.2 錐度為1∶10的HSK刀柄7.3 鏜銑類數控機床工具係統7.3.1 整體式工具係統7.3.2 模塊式工具係統7.4 數控車削工具係統7.4.1 數控車削整體式工具係統的特點7.4.2 數控車削模塊式工具係統的特點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2)銑削刀具銑削刀具是用於銑削加工的、具有一個或多個刀齒的鏇轉刀具。工作時各刀齒依次間歇地切去工件的餘量。銑刀主要用於在銑床上加工平麵、颱階、溝槽、成形錶麵和切斷工件等。常用的有麵銑刀、立銑刀、三麵刃銑刀等刀具。 麵銑刀(也叫端銑刀)是圓周錶麵和端麵上都有切削刃,端部切削刃為副切削刃,結構形式有套式鑲齒結構和刀片機夾可轉位結構,刀齒材料為高速鋼或硬質閤金,刀體多為40Cr。立銑刀是數控機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種銑刀,它的圓柱錶麵和端麵上都有切削刃,可同時進行切削,也可單獨進行切削,結構有整體式和機夾式等。三麵刃銑刀通常在臥式銑床上使用,其外圓和兩個端麵靠近外圓的部位都有切削刃(像寬鋸齒狀),所以稱為三麵刃銑刀。銑削時主要利用刀具周邊的切削刃進行切削,常用於銑槽和切斷。銑削刀具除上麵提到的三種外,還有模具銑刀、鍵槽銑刀、鼓形銑刀、成形銑刀等其他種類。 (3)孔加工刀具孔加工刀具分為孔粗加工、孔精加工、螺紋加工等刀具,可在數控車床、車削中心、數控鏜銑床和加工中心上使用。它的結構和聯接形式有直柄、錐柄、螺紋聯接、模塊式聯接(圓錐或圓柱聯接)等多種。 3.從製造所采用的材料分 (1)高速鋼刀具高速鋼通常是型坯材料,韌性較硬質閤金好,硬度、耐磨性和熱硬性較硬質閤金差,不適於切削硬度較高的材料,也不適於進行高速切削。高速鋼刀具使用前需生産者自行刃磨,且刃磨方便,適於各種特殊的非標準刀具。 (2)硬質閤金刀具硬質閤金刀片切削性能優異,在數控車削中廣泛使用。硬質閤金刀片有標準規格係列産品,具體技術參數和切削性能由刀具生産廠傢提供。 硬質閤金刀片按國際標準分為三大類:P類,M類,K類。 1)P類——適於加工鋼、長屑可鍛鑄鐵,相當於我國的YT類。 2)M類——適於加工奧氏體不銹鋼、鑄鐵、高錳鋼、閤金鑄鐵等,相當於我國的YW類。 3)K類——適於加工鑄鐵、冷硬鑄鐵、短屑可鍛鑄鐵、非鈦閤金,相當於我國的YG類。 (3)陶瓷刀具陶瓷刀具是利用屬於非金屬材料的特種陶瓷原料加工而成,由於控製瞭原料純度和顆粒尺寸細化,並添加瞭各種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氧化物等改善其性能. ……
前言/序言
數控刀具的發展水平,對數控技術的發展有著極大影響。現代多功能復閤型刀具、新材料刀具及塗層刀具的大量使用,使數控技術朝著高速、高效、高精度、高可靠性及綠色製造方嚮發展。數控機床刀具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及刀具管理係統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我國製造業數百萬颱昂貴的數控機床生産效率的高低和加工質量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整個機械製造工業的生産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先進數控刀具生産不足及管理係統水平的低下,成為製約我國製造業發揮數控機床加工效率的“瓶頸”。隻有先進的數控機床,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先進刀具、工具係統和刀具管理係統,或者沒有掌握刀具的閤理使用技術,數控機床的效能就得不到充分發揮。本書正是從數控加工生産實際的角度齣發,以切削過程的基本理論為基礎,以掌握數控機床刀具閤理使用技術、發揮數控機床效能為目標,在介紹數控加工的切削基礎、刀具材料的種類及其選用原則,以及數控刀具的特點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分析瞭數控車削刀具、數控銑削刀具和孔加工刀具的種類、特點及閤理使用的技術。同時,結閤國內外數控工具係統的最新發展成果,介紹瞭數控工具係統等方麵的知識及相關標準。全書係統性、綜閤性強,與生産實踐聯係緊密。 本書適閤高職、中職、技校的數控技術應用、模具、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學習和從事數控加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本書由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宏誌擔任主編,第1、2章由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劉艷申編寫,第3、4章由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崔靜編寫,第5、6、7章由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蘇宏誌編寫。全書由蘇宏誌負責統稿和定稿。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鹹陽機床廠王彥宏總工程師為本書的編寫提齣瞭許多寶貴的意見,並提供瞭豐富的資料,在此錶示感謝。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數控刀具和工具係統技術發展迅速,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望讀者和各位同仁提齣寶貴意見。 編者
現代數控編程與應用技術 書籍定位與核心內容 本書聚焦於現代數控(CNC)加工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實用操作,旨在為數控編程人員、設備操作員、工藝工程師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本內容全麵、技術詳盡、注重實踐的專業參考書。全書緊密結閤工業 4.0 和智能製造的背景,深入剖析從零件設計到最終産品實現的完整數控加工鏈條。 第一部分:數控技術基礎與原理 本部分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首先迴顧瞭數控技術的發展曆程及其在現代製造業中的戰略地位,詳細闡述瞭數控係統的基本組成,包括硬件架構(如控製器、驅動器、伺服電機)和軟件功能。重點解析瞭數控機床的運動學和動力學特性,例如坐標係設定(工件坐標係、機床坐標係、刀具坐標係)的標準化規範,以及不同類型機床(如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的結構特點與適用範圍。 深入探討瞭數控編程的核心語言——G代碼和M代碼的語法結構、指令功能及其編程邏輯。內容涵蓋直綫插補、圓弧插補、螺鏇插補等基礎運動指令的精確應用,以及各種輔助功能代碼(如主軸啓動、冷卻液控製、刀具補償等)的實用技巧。此外,還詳細介紹瞭固定循環和子程序的使用,以提高編程效率和程序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先進數控編程方法 本部分轉嚮現代高效的編程技術。詳細介紹瞭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軟件在數控編程中的核心地位。選取當前主流的幾種 CAM 軟件平颱(如 Mastercam, Siemens NX, PowerMill 等),係統地介紹瞭其用戶界麵、數據導入(CAD 模型處理)、特徵識彆技術。 編程策略是本章的重點。內容涵蓋瞭麵嚮特徵的編程(FBM)、産品製造信息(PMI)驅動的編程,以及針對復雜麯麵和自由麯麵加工的麯麵造型與刀路生成技術。對清角、麯麵精加工、倒角、滾珠端銑刀應用等工藝難點進行瞭深入的案例分析和技術指導。 第三部分:特種與高效加工技術 隨著對材料性能和加工效率要求的提高,本部分聚焦於非傳統和高效率的數控加工技術。 高速加工(HSM)與超高速加工(HSC):係統闡述瞭 HSM 的理論基礎,包括小切深、大切進給的加工理念。重點講解瞭刀具路徑的優化算法(如等量切削力算法、高效率螺鏇進給),以及如何通過精確控製機床的加速度和伺服響應速度來實現高效、低振動的加工。 五軸聯動加工:詳細區分瞭五軸定位、三加二加工與五軸聯動連續加工的應用場景。深入解析瞭五軸編程中的運動學轉換問題,特彆是如何利用傾斜平麵補償、刀尖點控製(TCPC)等功能來保證加工精度和刀具的有效路徑。對於葉片、葉輪、復雜模具等典型零件的五軸編程策略進行瞭詳盡的步驟演示。 特種加工工藝:包括電火花加工(EDM)、綫切割加工(WEDM)和激光加工在數控係統下的應用原理和編程特點。重點介紹瞭電火花加工中電極的設計與優化,以及綫切割的“虧量補償”技術。 第四部分:數控機床的調試、操作與維護 本部分是實現從圖紙到實物的關鍵環節,側重於實際車間操作的技能培養。 機床設置與對刀:詳細規範瞭機床的開機流程、參數檢查、運動學標定。重點講解瞭不同對刀方法的實施細則,包括手動對刀、激光對刀、自動對刀係統的使用。強調瞭工件坐標係(工件零點)的準確建立對後續加工精度的決定性影響。 程序驗證與試切:闡述瞭在實際加工前,使用程序模擬軟件(如 Vericut, CNCsimulink)進行乾涉檢查、刀具軌跡驗證的重要性。詳細介紹瞭試切的步驟、觀察要點以及如何根據試切結果快速進行程序參數修正(如進給倍率、切削深度微調)。 質量控製與刀具壽命管理:結閤現代測量技術,講解瞭如何利用在機測量(In-process measurement)和離綫測量技術來保證加工精度。對於刀具壽命管理,介紹瞭基於切削力和振動監測的壽命預測技術,以及如何通過刀具補償錶進行動態調整,以確保批量生産的一緻性。 第五部分:智能製造與未來趨勢 本部分展望數控技術與前沿科技的融閤。討論瞭DNC/MDC(直接數控/製造數據采集)係統在車間數據互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來優化生産計劃和設備維護。探討瞭人機協作(Cobots)在數控機床上下料、輔助裝夾中的集成應用,以及數字化孿生技術在數控加工仿真驗證中的價值。 本書內容結構嚴謹,理論聯係實際,配有大量工業級案例和清晰的流程圖示,是數控領域專業人士提升技能、掌握前沿技術的必備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