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上一部小说《无知》问世是在2003年,中译本出版是在2004年,10年未有小说出版,此次昆德拉系列15部再添新作。
首次版本是意大利文版,2013年11月出版,昆德拉却要求秘而不宣,低调出版,2014年4月法文定版出版,由此才正式开始全球出版进程,中文版应昆德拉的要求在法文版之后推出,之后英文版等其他版本会陆续推出。法文版自4月推出,已重印多次,超10万册。
《庆祝无意义(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篇幅中等却举重若轻,用微妙轻松的笔法讽刺世相种种:对苏联集权的嘲弄、对个人成长史的追问、对男女之事的戏谑、对文明冲突的质疑,一切仿佛要增加意义的厚度,剧末却揭示了无意义的本质,思索存在还是付诸一笑?追随作者的智慧,进入对无意义的狂欢。
海报:
六月的一个早晨,阿兰走在巴黎一条街道上,看到很多穿着低腰裤、露脐装的女人。看着她们裸露的肚脐,阿兰既觉得迷人,又感到困惑,情色不再以女人的大腿或乳房而是以女人的肚脐作为诱惑的中心,这意味着什么呢?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庆祝无意义》小说这样开篇,一场嬉笑怒骂的喜剧由此上演,围绕卢森堡公园这个舞台中心,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个好朋友轮番登场,顺着他们的脚步、他们的生活故事、他们三三两两的谈话,引出了巴黎街头的花季少女,市民热捧的夏加尔画展,斯大林二十四只鹧鸪的玩笑,尿急的苏维埃傀儡主席,自杀未遂却杀人的母亲,以及天堂纷纷堕落的天使……舞台上演着一部热闹非凡的人间喜剧,幕后却隐藏着作者冷静洞察的智慧:生与死、严肃与荒诞、历史与忘却、现实与梦境,昆德拉让我们在笑中漂浮,为世间的无意义狂欢。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是,它像是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哲学侦探小说,只不过线索不是关于谁杀了谁,而是关于“我们如何能忍受这一切?”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讽刺和戏谑,但讽刺的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悲悯。他似乎在对读者说:“看吧,我们都在同一个荒谬的境地里挣扎,不如一起笑一笑?”这种调侃式的语气,反而使得那些沉重的话题变得更容易被消化,但绝不意味着它流于肤浅。相反,它用最轻盈的笔触触碰了最深邃的绝望。书中的案例和引用的历史片段总是出人意料,将古代的哲思与现代的荒诞并置,形成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对比。我尤其喜欢他描述那些试图逃避虚无的人群时所用的生动比喻,仿佛我们都能在那些描绘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开心地生活”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你看到自己为了保持“忙碌”而付出的努力,最终都指向了那个不可避免的终点。对于那些寻求心灵慰藉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会是当头棒喝,但对于那些渴望真实和深刻洞察的人来说,它无疑是珍宝。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极具挑衅性的作品。它完全不迎合大众口味,甚至可以说是在主动与主流的“积极人生学”对着干。作者的态度是那种“我知道你不想听这个,但我必须告诉你”的强硬姿态。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差点因为其过于尖锐和不加掩饰的观点而感到愤怒,因为它毫不留情地撕碎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建构和个人抱负的合理性。这种不妥协的精神,正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迫使读者跳出舒适区,去面对那些被我们下意识压抑的矛盾和不适感。书中的批判性思维贯穿始终,无论是对政治、商业还是个人情感的剖析,都充满了洞穿本质的锐利。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解决方案,而在于提供清晰的诊断书——它让你看清楚病灶所在。对于那些习惯于被安慰和被告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读者,这本书可能会带来强烈的反胃感,但对于寻求思想交锋和精神挑战的人来说,这本书是极佳的对手。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更像是一部多层次的迷宫,而不是一条直线。它不断地在不同的时间线和叙事视角之间切换,使得读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去拼凑和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碎片化的真理。我尤其喜欢它在论述宏大主题时,突然插入一些极度个人化和日常化的微小片段,这种强烈的尺度对比,极大地增强了理论的落地感,让你真切地感受到“大问题”是如何映射到每一个平凡的早晨和黄昏的。阅读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它不会轻易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反复的迂回和螺旋上升的论述,逐渐将你引导至核心。它像是一个耐心的引导者,不直接推你下悬崖,而是让你自己一步步走到边缘,然后平静地指出:看,这就是边缘。对于那些喜欢深度阅读,享受被复杂信息层层包裹,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中提炼出洞见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智力体验。它不是快餐,而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慢炖佳肴。
评分这本书的文学性高得惊人,简直可以说是散文诗与哲学思辨的完美融合。叙事节奏的处理极为高明,时而缓慢沉静,像在幽暗的房间里独白;时而又突然加速,扔出一连串令人目眩神迷的意象和排比句,将读者的情绪推向高潮。语言的雕琢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充满了张力,仿佛是经过了无数次打磨的钻石。我常常需要放慢速度,逐字逐句地品味那些精妙的修辞手法,特别是作者对于“沉默”与“空隙”的描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不仅仅是在讨论一个概念,而是在用文字构建一个可以被感知的氛围。它不像传统哲学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叙事的魅力和强烈的画面感。虽然主题严肃,但阅读过程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如同欣赏一部节奏精准的交响乐,每一个乐章的转折都恰到好处地引导着读者的心绪走向更深远的沉思。对于热爱文学和语言艺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文本本身就值回票价。
评分这本关于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书,简直就是一场思维的过山车。作者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触,探讨了生命中那些我们试图用各种意义去填补的巨大空洞。阅读过程中,我反复停下来,陷入沉思,那种被剥离掉所有虚假光环后的赤裸感,既让人不安,又有一种奇异的解脱。它不是那种能给你提供标准答案的书,恰恰相反,它会把你逼到墙角,让你直面那些终极问题: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所追求的那些宏大叙事,到底是不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作者的论证逻辑严密得像一座精密的钟表,每一个段落的衔接都让人无法反驳,但这种严谨带来的却是对一切既有价值观的彻底颠覆。我尤其欣赏他对“偶然性”的描绘,那种宇宙尺度的冷漠感,让人瞬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粒漂浮的尘埃。读完合上书的那一刻,世界似乎都没有了往常的色彩,但这正是作者的目的——让你重新审视你所看到的一切。它对心智的冲击力是持续性的,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流行读物,更像是一次深刻的、甚至是痛苦的自我重塑。
评分感觉还不错的哈,可以的呢。
评分很好
评分今天下单 第二天就可送到 有速度 有质量
评分给好朋友买的书,他喜欢就送他呗(??ω??)
评分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上海译文出了好几版了,其实都差不多。
评分逻辑错乱的作者,一股洋骚味的翻译,斯大林赢了,已扔。
评分好!!!!!!!!!!!!!!!!!!
评分第四部分 他们个个都在寻找好心情
评分好啊好啊好啊好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