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利用云时代领先的VMware vSphere搭建虚拟环境,只要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创建完整的网络学习环境。
·利用网络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全方位部署服务器的安全,让Windows Server 2008 R2全天候稳定、高效地运行。
·利用微软Windows PE技术构建稳定高效的服务器安装维护体系。
内容简介
《Windows Server 2008 R2配置、管理与应用》以作者所在的高校——宜宾学院的校园网内的服务器规划、建设和管理为工程背景,从实际应用出发,结合大量实例,由浅入深,系统地讲解Windows Server 2008 R2。读者按照书中示例一步一步地实践,便可轻松掌握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各种功能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大量安全高效的服务器管理技术。
《Windows Server 2008 R2配置、管理与应用》共12章,具体包括Windows Server 2008 R2概述、搭建虚拟机测试平台、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R2、Windows Server 2008 R2基本系统配置、系统备份与异机还原、Windows Server 2008 R2安全配置、磁盘管理、远程服务器管理、IIS网站架设与管理、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流媒体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等内容。
《Windows Server 2008 R2配置、管理与应用》面向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中高级用户,适合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公司的信息化规划建设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以及准备从事服务器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爱好者阅读,对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并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08 R2概述
1.1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版本分类及升级理由
1.1.1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版本分类
1.1.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部版本号
1.1.3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PI简介
1.1.4 升级为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理由
1.2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五大核心技术
1.2.1 Web应用程序平台
1.2.2 虚拟化技术
1.2.3 可靠性与可伸缩性
1.2.4 管理
1.2.5 更好地与Windows 7协作
1.3 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硬件需求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搭建虚拟机测试平台
2.1 虚拟化简介
2.1.1 什么是虚拟化
2.1.2 虚拟化的优势
2.1.3 采用虚拟化软件的理由
2.2 安装VMware ESXi 5.0.0
2.2.1 安装ESXi 5.0.0
2.2.2 安装管理软件VMware vSphere Client 5.0
2.2.3 登录主机
2.2.4 激活VMware ESXi 5.0.0
2.3 应用管理软件VMware vSphere Client
2.3.1 管理存储器
2.3.2 创建虚拟机
2.3.3 安装VMware Tools
2.4 搭建安全FTP
2.4.1 SSH概述
2.4.2 配置SSH_
2.4.3 配置应用FTP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1.1 选择服务器操作系统的 版本
3.1.2 准备安装系统需要的工具
3.1.3 其他准备工作
3.2 Windows PE简介
3.2.1 Windows PE的优点
3.2.2 Windows PE的依赖关系
3.2.3 Windows PE的限制
3.2.4 深山雅苑Windows PE的 应用
3.3 全新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3.4 升级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3.5 自动应答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3.5.1 安装Windows AIK_
3.5.2 创建自动应答文件
3.5.3 使用应答文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Windows Server 2008 R2基本系统配置
4.1 系统个性化配置
4.1.1 配置组策略
4.1.2 配置桌面和任务栏
4.1.3 禁用所有网络连接
4.1.4 新建管理员用户
4.2 显示配置
4.2.1 桌面背景
4.2.2 显示器分辨率与刷新频率
4.2.3 窗口颜色和外观
4.2.4 调整字体大小
4.2.5 配置桌面主题
4.2.6 调整桌面图标
4.3 系统属性配置
4.3.1 文件夹选项配置
4.3.2 高级系统配置
4.3.3 关闭休眠功能
4.4 配置用户环境
4.4.1 自定义用户环境变量
4.4.2 修改用户文件夹
4.5 硬件与驱动程序
4.5.1 设备管理器
4.5.2 添加设备驱动程序
4.5.3 管理设备
4.5.4 回滚驱动程序
4.6 网络连接配置
4.6.1 关闭不必要的网络协议
4.6.2 高级TCP/IP配置
4.7 配置SNMP
4.7.1 SNMP简介
4.7.2 安装SNMP
4.7.3 配置SNMP
4.8 激活Windows Server 2008 R2
4.8.1 通过序列号激活
4.8.2 0EM方式激活Windows Server 2008 R2
4.8.3 延长试用期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备份与异机还原
5.1 使用Windows Server Backup 备份与恢复系统
5.1.1 安装Windows Server Backup
5.1.2 创建备份计划
5.1.3 -次性备份
5.1.4 恢复备份
5.1.5 优化备份性能
5.1.6 备份曰志
5.2 异机还原软件Acronis Backup& Recovery 11
5.2.1 软件概述
5.2.2 主要功能
5.2.3 启动Acronis Backup & Recovery 11软件
5.2.4 将深山雅苑Windows PE部署到硬盘
5.2.5 将深山雅苑Windows PE部署到优盘
5.2.6 备份系统
5.2.7 异机还原系统
5.3 异机还原系统经验分享
5.3.1 De11980还原经验
5.3.2 USB鼠标无法正常使用
5.3.3 更换硬盘出现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Windows Server 2008 R2安全配置
6.1 设置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 安全选项
6.1.1 锁定用户帐户,让网络登录 更安全
6.1.2 封堵虚拟内存漏洞
6.1.3 禁用或删除端口
6.1.4 关闭不常用的服务
……
第7章 磁盘管理
第8章 远程服务器管理
第9章 IIS网站架设与管理
第10章 DNS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第11章 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第12章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前言/序言
《深度探索:企业级网络基础设施构建与优化》 前言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稳定、高效、安全的企业级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支撑业务运营、驱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基石。从小型初创企业到大型跨国集团,无一不依赖于强大的网络技术来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全球协作、保障业务连续性。本书旨在为IT专业人士、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以及所有致力于构建与维护现代化企业级网络环境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技术指南。我们将超越单一操作系统的框架,放眼整个网络生态系统,从底层架构的规划设计,到上层服务的部署应用,再到安全防护与性能优化,为您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您构建坚如磐石、高效敏捷的企业网络。 第一部分:网络架构设计与规划 企业级网络并非孤立的组件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战略规划的有机整体。本部分将深入探讨网络架构设计的核心原则与方法论。 需求分析与功能映射: 业务流程梳理: 深入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应用需求、用户群体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这将直接指导网络服务的优先级和资源分配。 性能指标定义: 明确关键业务应用的吞吐量、延迟、可用性等性能指标,并据此推算出所需带宽、处理能力等硬件参数。 安全策略预设: 在架构设计初期即融入安全理念,考虑数据敏感性、合规性要求,为后续的安全配置奠定基础。 可扩展性与弹性: 设计支持业务增长、技术迭代的网络架构,能够灵活应对流量高峰和未来业务扩展。 分层网络模型与最佳实践: 接入层 (Access Layer): 关注终端设备(PC、打印机、IoT设备等)与网络的连接。重点在于端口安全、VLAN划分、QoS策略的初步部署。 汇聚层 (Distribution Layer): 负责汇聚接入层的流量,实现VLAN间路由、策略强制执行、负载均衡等功能。是网络设计的关键节点。 核心层 (Core Layer): 网络骨干,提供高速、高可用性的互联互通。强调其高吞吐量、低延迟和强大的冗余设计。 服务集成: 考虑如何将DNS、DHCP、NTP等基础服务可靠地集成到网络架构中,确保其高可用性和性能。 IP地址规划与管理: CIDR与子网划分: 掌握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的概念,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科学的子网划分,最大化IP地址利用率。 私有IP地址空间选择: 合理利用RFC 1918定义的私有IP地址空间(10.0.0.0/8, 172.16.0.0/12, 192.168.0.0/16)。 IP地址管理策略: 建立有效的IP地址分配、记录、回收和审计机制,防止IP地址冲突和浪费。 IPv6过渡: 了解IPv6的基本原理和部署策略,为未来网络演进做好准备。 网络拓扑选择与优化: 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拓扑的优劣分析。 混合拓扑的应用场景。 冗余与容错设计: 利用STP、VRRP、HSRP等协议实现链路和设备的冗余,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 考虑地理分布与连接性。 第二部分:核心网络服务的部署与管理 稳定的基础网络服务是企业高效运转的生命线。本部分将深入讲解各类关键网络服务的部署、配置和管理。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详细介绍DHCP服务器的部署选项,包括作用域、保留项、选项配置等。 DHCP高可用性方案: 实现DHCP服务器的冗余,防止单点故障。 DHCP Relay Agent: 配置DHCP中继代理,跨网段获取IP地址。 DHCP安全: 防止DHCP欺骗和Unauthorized客户端。 域名系统 (DNS): DNS服务器的角色与类型: 主DNS服务器、辅助DNS服务器、缓存DNS服务器。 正向解析与反向解析: 详细配置A记录、AAAA记录、CNAME记录、MX记录、PTR记录等。 区域委托与转发: 实现跨域名的解析。 DNS安全性: DNSSEC、DNS Sinkholing等。 DNS性能优化: 缓存策略、服务器负载均衡。 网络时间协议 (NTP): NTP服务器层级结构: Stratum 0到Stratum 15。 企业级NTP服务器部署: 引入内部NTP服务器,与外部可信时间源同步。 客户端配置与同步验证。 NTP同步的重要性: 日志分析、安全审计、分布式系统协同。 网络设备管理协议 (SNMP): SNMPv1, v2c, v3的区别与应用。 SNMP Manager与SNMP Agent的配置。 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的概念与使用。 网络监控工具集成: 将SNMP与Zabbix, Nagios等监控系统结合。 第三部分: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实践 在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下,构建多层次、纵深的安全防护体系至关重要。本部分将聚焦于企业网络安全的核心要素。 防火墙技术与部署: 包过滤防火墙: 基本工作原理与配置。 状态检测防火墙: 深入理解连接状态跟踪。 下一代防火墙 (NGFW): 应用层过滤、入侵防御系统 (IPS)、应用程序识别等高级功能。 防火墙策略设计: 基于最小权限原则、白名单与黑名单策略。 区域划分与策略关联。 虚拟专用网络 (VPN): VPN的类型: IPsec VPN、SSL VPN。 远程访问VPN: 满足移动办公和远程接入需求。 站点到站点VPN: 实现分支机构之间的安全互联。 VPN协议详解: IKE、ESP、AH、TLS等。 VPN服务器部署与客户端配置。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IDS/IPS): IDS的类型: 网络型IDS (NIDS) 与主机型IDS (HIDS)。 IPS的工作原理: 实时流量分析与阻断。 签名检测与异常检测。 IDS/IPS的部署位置与策略配置。 误报与漏报的优化。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 本地身份认证。 集中式身份认证: RADIUS、TACACS+。 多因素认证 (MFA): 提高账户安全性。 特权访问管理 (PAM)。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TLS/SSL证书的生成、部署与管理。 HTTPS协议的应用。 SSH安全连接。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加密保护。 第四部分:网络性能监控与优化 持续监控和优化是确保网络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本部分将介绍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和优化技术。 网络流量分析: NetFlow/sFlow/IPFIX: 流量采集与分析。 Wireshark/tcpdump: 深度包检测与故障排查。 识别网络瓶颈与异常流量。 网络性能监控工具: SNMP监控: 监控设备状态、端口流量、CPU/内存使用率。 Syslog服务器: 收集设备日志,进行安全审计和故障分析。 专业的网络性能监控 (NPM) 平台。 带宽管理与服务质量 (QoS): QoS的基本概念: 优先级、带宽预留、整形、策略路由。 流量分类与标记: DiffServ、IntServ。 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配置QoS策略。 优先保障关键业务流量。 负载均衡技术: DNS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器 (HLB)。 软件负载均衡器 (SLB)。 实现应用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提升。 故障排除与问题解决: 系统化故障排查流程。 利用ping、traceroute、nslookup等工具。 日志分析与关联。 硬件故障诊断与更换。 第五部分:现代企业网络应用场景与未来趋势 本部分将结合实际企业应用场景,探讨当前及未来的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企业无线网络 (Wi-Fi) 部署与管理: Wi-Fi标准: 802.11ax (Wi-Fi 6) 等。 无线控制器 (WLC) 架构。 安全认证: WPA3、802.1X。 漫游与覆盖优化。 软件定义网络 (SDN) 与网络功能虚拟化 (NFV) 简介: SDN的核心理念: 控制器与转发分离。 NFV的目标: 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转移到通用服务器。 对企业网络带来的变革。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连接: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网络部署。 云VPC、VNet的设计。 云与本地网络的互联。 容器化网络: Docker、Kubernetes的网络模型。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插件。 微服务架构下的网络挑战。 网络自动化与编排: 利用脚本语言 (Python) 进行网络配置自动化。 Ansible、Terraform等自动化工具的应用。 提高网络运维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结语 构建和管理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级网络是一项持续演进的挑战。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全面的知识框架。我们鼓励读者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实践、探索和学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技能,方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IT领域保持竞争力,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企业网络技术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助您披荆斩棘,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