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晨华编著的《细说光武帝》采取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首创的《细说体》写法,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世、生平和时代。书中描写了昆阳战役、西征赤眉、南北平叛、平定匈奴等重大历史事件,也介绍了光武帝的文臣、武将、后妃、子女,同时客观地评述了他的历史功绩与性格上的局限性。
颜晨华,1966年生,复旦大学文博学院硕士,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经学、汉唐历史研究。发表文章有《儒佛之争与四书的崛起》(《齐鲁学刊》1991年第2期)、《经学传统与汉唐北方士族的兴衰》(《学术月刊》1991年第7期)、《文治与中兴:唐代士族之再评价》(《学术月刊》1992年第12期)等。
总序 自序 一 长沙王的后代 二 生逢乱世 三 南阳起兵 四 昆阳战役 五 独下千行泪 六 河北的险途 七 创业的基地 八 更始与赤眉 九 三十登基 一○ 邓禹和冯异的西征 一一 南北平叛 一二 东线战记 一三 得陇望蜀 一四 求贤与纳谏 一五 建武初年的宰相 一六 风宪官 一七 民生的开拓 一八 释奴令与度田风波 一九 鸟尽弓藏 二○ 大司徒之死 二一 阴丽华 二二 马援 二三 匈奴 二四 西羌与东胡 二五 守成之道 二六 封禅泰山 二七 法律的儒家化 二八 分封的喜和痛 二九 经学和文学 三○ 谶纬的迷雾 三一 恒谭和王充 三二 尚书的轻重 三三 汉明帝 三四 史家评说 附录一 光武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中兴功臣名录 附录三 建武、中元时期三公年表 后记 怀念赵克尧、许道勋先生
《细说光武帝》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它不像那些强行灌输知识的书籍,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妙的笔触,将读者慢慢地拉入那个时代。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考究,时而大气磅礴,描绘战争场面时,刀光剑影,杀声震天;时而又细腻婉约,描写人物情感时,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他善于运用大量的比喻和类比,让那些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形象生动。比如,他用“风雨飘摇”来形容当时的社会乱象,用“拨乱反正”来概括刘秀的功绩,这些比喻都恰到好处,让人印象深刻。书中的语言非常有画面感,读着读着,我就仿佛看到了刘秀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看到了他在朝堂上审时度势,也看到了他在后宫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作者在叙事节奏的把握上也很巧妙,有高潮迭起的情节,也有舒缓悠长的铺垫,让整个阅读过程既紧张刺激又不至于疲惫。而且,作者在行文中,时不时会穿插一些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引导读者去思考历史的规律,去感悟人生的智慧。读完之后,我不仅了解了光武帝的一生,更从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启迪,感觉收获颇丰。
评分不得不说,《细说光武帝》在人物塑造上,尤其是对刘秀本人的刻画,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一直以为历史书里的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要么是雄才大略,要么是荒淫无道。但作者笔下的刘秀,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挣扎。他并非一出生就自带帝王光环,甚至在早期,他的处境可谓是颠沛流离,险象环生。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据,展现了刘秀是如何在乱世中摸爬滚打,一步步积累实力,最终成就帝业的。更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刘秀的局限性,他也会犯错,也会有彷徨,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他的决策也并非完美无瑕。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刘秀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他的隐忍,他的决断,他对人才的爱惜,他对百姓的仁慈,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作者对刘秀与阴丽华之间感情的描绘,没有落入俗套的帝王爱江山还是爱美人的狗血剧情,而是展现了一种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深情。这种感情的处理,让刘秀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在帝王光环下的真实模样。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老朋友聊天,听他娓娓道来一个伟人的传奇一生,但又不失其中的温情与共鸣。
评分我一直对“中兴之主”这个概念很感兴趣,而《细说光武帝》这本书,无疑将这个概念演绎到了极致。作者并非将刘秀神化,而是细致入微地展现了他如何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中,通过一系列极其艰难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光复汉室,中兴大业”的伟业。他深入分析了刘秀的政治手腕,比如如何笼络人心,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制定符合当时国情的政策。特别是书中对刘秀如何处理与开国功臣的关系,以及他如何重建国家秩序的描写,都让我受益匪浅。他并非一味地采用强硬手段,而是以恩威并施,张弛有度的方式,最终稳固了自己的统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是如何炼成的,他不仅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作者在描述刘秀的统治时期时,也没有仅仅停留在政治层面,他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如对农业的重视,对商贸的鼓励,以及对文化教育的推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使得“中兴”二字,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本书让我对“中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王朝的复辟,更是国家在经历动荡后的重生与发展,而刘秀,无疑是这场重生的关键人物。
评分从专业的史学角度来看,《细说光武帝》的论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可以说是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梳理得井井有条。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去拔高刘秀,而是基于大量的史料进行分析和推理。他对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昆阳之战、绿林起义、赤眉之乱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不回避其中存在的争议和不同的学术观点。他引用了大量的二手文献,并且能够清晰地辨析不同史料的可靠性,这一点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非常有价值。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历史细节的挖掘,比如对当时军事制度的分析,对官僚体系的演变,对经济政策的解读,都做得非常到位。他并没有将这些内容变成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用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到其中的智慧。书中的一些图表和地图,也为理解当时的军事部署和政治格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讲刘秀的故事,更是通过刘秀的视角,展现了东汉初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是一部集史实、分析、见解于一体的优秀历史读物。
评分《细说光武帝》这本书,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分量,但实际翻开,才发现它远不止是对刘秀生平的流水账式记录。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并没有一开始就直接跳到光武帝如何如何了不起,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铺垫,从刘秀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讲起。那时候东汉初年,经历王莽篡位,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图景,像是拉着读者一起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感受百姓的疾苦,去理解各方势力为何会崛起。这种“大历史观”的视角,让刘秀的出场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了深厚的历史土壤。读到这里,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黄巾军的燃起,看到了赤眉军的席卷,也看到了各地豪强如何犬牙交错,争夺地盘。作者对当时各个政治派别的分析,对他们各自的诉求,以及他们之间的博弈,都写得鞭辟入里。他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脸谱化,而是试图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这使得整个故事的张力十足,也为之后刘秀的崛起埋下了伏笔。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一些细节的捕捉,比如民间的传说、一些文人的诗赋,都被巧妙地融入到叙述中,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
评分书刚到,精略的翻看了一下。感觉还不错,书生气重一点,考据比较严谨,但少点生动,总体来说,值得推荐!
评分挺好的,赶上活动有券免邮费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仔细品味。
评分内容很一般,历史普及类书籍。
评分书看着是正版,还在继续看中。。。。。。。。。。。。
评分,,,,,,,,,,,,
评分书刚到,精略的翻看了一下。感觉还不错,书生气重一点,考据比较严谨,但少点生动,总体来说,值得推荐!
评分活动期间优惠幅度比较大,书的质量也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