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剪力墙边缘构件、框支柱(14G330-1)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剪力墙边缘构件、框支柱(14G330-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编
图书标签:
  • 混凝土结构
  • 剪力墙
  • 边缘构件
  • 框架柱
  • 构造钢筋
  • 配筋
  • 结构设计
  • 建筑工程
  • 14G330-1
  • 抗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518200573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494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7
字数: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剪力墙边缘构件、框支柱(14G330-1)》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包括多层与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剪力墙边缘构件、框支柱(14G330-1)》主要内容包括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的构造钢筋选用表,并提供建议的非阴影区的做法及配筋选用;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钢筋选用表;框支柱的构造钢筋(纵向钢筋和箍筋)选用表;选用表使用实例。
  本图集可供设计、施工、审图等技术人员使用,同时用以校核设计选用的钢筋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

内页插图

目录

1 编制说明
2 相关规定
3 剪力墙边缘构件及框支柱构造钢筋选用表索引

4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
4.1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暗柱)阴影区构造钢筋选用表
4.2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转角墙)阴影区构造钢筋选用表
4.3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有翼墙)阴影区构造钢筋选用表
4.4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有端柱)阴影区构造钢筋选用表

5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
5.1 “非一般结构”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暗柱)构造钢筋选用表
5.2 “非一般结构”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转角墙)构造钢筋选用表
5.3 “非一般结构”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有翼墙)构造钢筋选用表
5.4 “非一般结构”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有端柱)构造钢筋选用表

6 框支柱
6.1 方形截面框支柱构造钢筋选用表
6.2 圆形截面框支柱构造钢筋选用表
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与框架柱构造钢筋细则详解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以其优良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经济性,成为主流的结构形式。然而,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并非完全依赖于混凝土本身,构造钢筋的合理配置更是决定结构安全、稳定和抗震能力的关键。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复杂结构的体系中,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作为承担主要荷载和抵抗水平力的关键构件,其构造钢筋的细致设计和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混凝土结构中剪力墙边缘构件及框架柱构造钢筋的选用与构造细则,通过详实的理论阐述、丰富的图例展示和严谨的规范解读,为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提供一份全面、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本书内容紧密围绕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等,并结合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进行深入剖析。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将从宏观角度介绍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这些构件在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时的受力特点,强调其构造钢筋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本章还将简要介绍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发展历程,以及构造钢筋在结构安全保障中的演变和重要性。 1.1 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与发展 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与技术进步 1.2 剪力墙边缘构件与框架柱的作用 剪力墙在结构中的角色 框架柱在结构中的角色 边缘构件与框架柱的荷载传递机制 抗震设计中边缘构件与框架柱的重要性 1.3 构造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意义 构造钢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构造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区别与联系 构造钢筋对提高混凝土延性、抗裂性和整体性的作用 1.4 本书内容概览与阅读指南 本书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介绍 如何有效利用本书进行学习与实践 第二章 剪力墙边缘构件构造钢筋细则 剪力墙边缘构件是承担剪力墙在地震等水平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以及维持剪力墙整体稳定性的关键部位。其构造钢筋的配置直接影响到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延性。本章将详细阐述各类剪力墙边缘构件(如端部加强区、底部加强区、翼墙等)的构造钢筋配置原则、配筋形式、锚固要求以及搭接长度等。 2.1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类型与划分 端部加强区:定义、功能与适用范围 底部加强区:定义、功能与适用范围 翼墙:定义、功能与适用范围 其他特殊加强区 2.2 边缘构件的受力特性分析 边缘构件在水平荷载下的弯矩与剪力分布 轴压比对边缘构件受力的影响 延性需求与构造钢筋配置的关系 2.3 边缘构件构造钢筋的配置原则 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置要求 横向构造钢筋(箍筋、拉筋)的间距、直径与布置 加密区钢筋配置要求 钢筋的连接方式(搭接、机械连接) 钢筋的锚固与弯钩要求 2.4 常见边缘构件构造钢筋详图示例 不同形式端部加强区的钢筋构造图 底部加强区的钢筋构造图 翼墙与主体墙连接处的钢筋构造图 复杂节点钢筋构造示意 2.5 边缘构件构造钢筋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钢筋的加工与预制 钢筋的绑扎与固定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钢筋连接的检查与验收 第三章 框架柱构造钢筋细则 框架柱作为承受上部荷载并传递至基础的关键竖向承重构件,其构造钢筋的配置对于抵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以及防止压屈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框架柱的延性设计尤为关键。本章将深入探讨框架柱的构造钢筋配置要求,包括纵向钢筋、箍筋(或螺旋箍筋)的选用、间距、锚固等。 3.1 框架柱的分类与受力特点 框架柱的分类(短柱、长柱、抗震柱) 框架柱在竖向荷载下的受力分析 框架柱在水平荷载下的受力分析(弯曲、剪切) 框架柱的延性设计要求 3.2 框架柱构造钢筋的配置原则 纵向钢筋的配置数量、直径与最小配筋率 箍筋(或螺旋箍筋)的类型、直径、间距与布置要求 加密区的划分与钢筋配置要求 柱脚与柱顶的钢筋构造 纵向钢筋的连接方式(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钢筋的锚固与弯钩要求 3.3 框架柱构造钢筋详图示例 不同截面形状框架柱的钢筋构造图 抗震框架柱的钢筋构造图 箍筋加密区钢筋构造图 柱与梁、板连接部位的钢筋构造图 3.4 框架柱构造钢筋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柱筋的排布与绑扎 箍筋的制作与安装 纵向钢筋的对齐与垂直度控制 混凝土浇筑时的钢筋保护层控制 钢筋连接的检查与验收 第四章 钢筋选用与连接技术 钢筋的材质、等级、直径以及连接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构件的整体性能和施工效率。本章将对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常用的钢筋类型进行介绍,并详细阐述各种钢筋连接方式的适用范围、构造要求和技术要点。 4.1 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分类与性能 碳素结构钢筋(HRB、HPB)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HRB) 高强度钢筋(如HRBF) 钢筋的机械性能指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 4.2 钢筋的选用原则 根据结构构件受力要求选择钢筋种类 考虑钢筋的延展性与抗震性能 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4.3 钢筋连接技术详解 搭接连接:搭接长度计算、搭接方式(单搭接、双搭接) 焊接连接:焊接方法(闪光对焊、电弧焊)、焊缝质量要求 机械连接:套筒挤压连接、螺纹连接等,适用范围与要求 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4.4 钢筋锚固与弯钩要求 直锚与弯钩锚固的计算与构造 钢筋末端弯钩的形式与尺寸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与保护层厚度 4.5 钢筋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钢筋进场前的检验与标识 钢筋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钢筋连接工程的质量验收 第五章 规范解读与工程实践 本章将结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设计规范,对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的配置进行深入解读。同时,通过分析工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总结常见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为实际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5.1 主要规范条文解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关于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的相关章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关于延性构造的要求 其他相关规范(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 5.2 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钢筋布置不当导致的施工困难 钢筋连接质量不合格 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钢筋的保护 复杂节点构造的处理 5.3 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剪力墙边缘构件构造钢筋设计与施工案例 框架结构抗震框架柱构造钢筋设计与施工案例 特殊结构体系下边缘构件与框架柱构造钢筋的处理 5.4 提高工程质量的建议 加强设计交底与技术培训 严格执行施工图纸与规范要求 加大现场监督与检查力度 推广应用先进的钢筋加工与连接技术 结论 本书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的全面、细致的论述,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构造钢筋在结构安全与抗震性能中的关键作用。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相关问题的有力工具,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此处应列出书中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专业书籍及期刊论文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图示的精细度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对比了市面上其他几本相关的参考资料,这本书对于钢筋的间距、弯钩的角度、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等关键参数的图示表达,显得尤为精确和明确。很多复杂的节点,比如剪力墙与框架梁、柱的交接部位,原图集中可能需要反复核对好几张图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概念,但在这本书中,通过巧妙的局部放大和透明化处理的剖面图,信息被高度集成且一目了然。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不同截面尺寸和不同配筋率情况下的构造变化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且用统一的绘图风格来表现,这极大地减少了因图形风格不一致而带来的认知负担。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读图和识图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出图的速度和准确性,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提供了极大的效率提升工具,让我们的工作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少出错。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色彩搭配沉稳,一看就是专业人士的心血之作。打开内页,纸张质量上乘,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复杂的图表和细致的节点构造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我们实际工作中对照图纸进行施工指导至关重要。装帧的牢固度也值得称赞,厚实的装帧意味着它能经受住施工现场的频繁翻阅和可能的磨损,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索引的编排非常合理,查找特定构造要求时能迅速定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参考,更是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现场指导手册。对于初入行的工程师来说,光是理解这些标准图集的表达方式就需要花一番功夫,而这本书的图文结合方式,尤其是那些带有详细尺寸标注的剖面图,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学习范本。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深度考量,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同类参考资料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它似乎遵循了一种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具体实施的递进式讲解思路。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没有那种生硬的跳跃感。作者在介绍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基本力学要求后,立刻就衔接到了不同受力情况下钢筋的布置优化方案,这种紧密的逻辑关联,使得读者能够很顺畅地理解“为什么”要这样配筋,而不仅仅停留在“怎么”配筋的层面。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规范条文的引用和解读,它没有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深入剖析了条文背后的工程意义和构造原则,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设计意图非常有帮助。例如,在讲解框架柱的约束模板范围时,文字描述配合着清晰的示意图,让那些抽象的计算和规定变得可视化、可操作化。对于需要频繁处理结构细节的设计师来说,这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和掌握复杂构造细节的门槛,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完美结合。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作者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它并非那种面面俱到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而是高度聚焦于“构造钢筋选用”这一核心主题。这种聚焦性使得信息密度非常高,避免了冗余和水分。它将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的配筋要求,根据其在结构中的功能和受力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划分,例如抗震等级的差异、延性要求的不同等,都明确对应了不同的构造细则。这种清晰的分类,使得读者在面对特定的设计任务时,可以快速进入到对应的章节进行查阅和参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效率。对于一个需要快速决策和验证构造细节的工程师来说,这种“直击痛点”的编排方式比长篇大论的理论阐述更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在专业深度、实用指向性和信息呈现的效率上做到了极佳的平衡,是一本值得结构行业人士长期珍藏的工具书。

评分

坦率地说,我最初对这类标准图集的“解读本”抱持着一丝怀疑,认为可能只是对原图集的简单文字复述。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超越图纸本身的深度解析和经验总结。作者似乎将多年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教训浓缩在了字里行间。比如,书中对于钢筋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出现偏差的那些“陷阱”的提醒,是非常宝贵的“避坑指南”。这些内容在官方标准图集中往往是一笔带过,但却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结构体系下的一些“潜规则”或地域性做法的探讨,虽然不是硬性规范,但无疑丰富了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旁边手把手地教导,不仅告诉你标准做法,还告诉你如果不按标准做会带来什么后果,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构造措施来规避风险。这种融入了实践智慧的解读,是任何纯粹的理论书籍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买回来,看了还不错哦

评分

质量不错

评分

专业必备,内容详细,很实用

评分

质量不错

评分

作为结构专业的必备图集,还是值得购买

评分

很好的图书,值得信赖,值得购买。

评分

里面都是表格 里面都是表格 里面都是表格 里面都是表格 里面都是表格 里面都是表格

评分

作为结构专业的必备图集,还是值得购买

评分

很不错!谢谢!很愉快的购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